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与感悟文本,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其阅读能力。本文就有效利用图书室,使图书室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学生 阅读能力培养 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与感悟文本,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要求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指出:“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1]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积极开展图书校本课活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图书室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
一、耳濡目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探索真理的欲望和发奋读书的热情。为了使校本图书阅读课成为学生渴求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学期伊始都要组织学生参观图书室。当学生看到图书室崭新的书架上摆放着近两万册整齐的图书,触目皆书的事实,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读书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同时图书室还配合学校、年级、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例如,“艺术节读书会”、“读书故事会”与“好书为友”等活动,每次读书活动结束,都要评选“读书积极分子”、“知识博士”、“读书大王”并张榜公布,通报表扬。学生在一系列读书活动中,尝到读书成功的滋味,提高读书的乐趣,从而调动读书的积极性。
二、保障有力推荐读物
为了开展好校本阅读,图书室可以全天开放,让学生随时到图书室借阅自己需要的书籍。图书室、阅览室保证干净整洁,明亮的窗户,浅蓝色的窗帘,窗台的鲜花四季开放,崭新的阅读桌摆放整齐,墙壁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图书,为师生读书创建舒适环境。每次学校新书一到,图书室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新书,召开新书推介会,向学生推介新书的内容、作者等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多读书。图书室配合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或与团、队活动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推荐读物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读物。如三月份学雷锋,向学生推介《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日记》;又如四月份清明节,向学生推荐《方志敏》、《霍秋白》、《中国元帅故事》、《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等革命英雄烈士系列书籍。其次,把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结合起来,使读物的内容与课内有机联系,使课外阅读相互促进。与学生紧密相连的读物,也在推荐之列,如名人轶事、天文地理、科学幻想、人际交往、卫生与健康、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读物。总之,所推荐之物,尽可能广泛多样地与活动实际相结合,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投石引路指导读书
课外阅读一般以自由阅读为主,如果为阅读而阅读,读书缺乏有效的指导,学习效果显然不理想。只有对学生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指导,才能使课外阅读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用、思、写、做。
用,就是用好工具书。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是阅读时必备的工具。让学生凭借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培养自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思,就是好读书勤思考,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抓住重点提出有价值的新颖的问题。“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不化”是无益的。只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才会达到令人满意的阅读效果。
写,就是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的深化,思想的外化,才能使课外阅读质量得到提升,阅读和思想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范例和思想感悟,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写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书离眼一尺(33厘米)左右,不在太强太弱的光线下读书,长时间阅读要休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减轻眼睛的疲劳,预防眼睛近视;要求学生爱护图书,保护书本整洁,不在书页上乱涂乱写,保管好图书,不要损坏或丢失,做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都是值得提倡的。学校图书室要经常聘请一些读书好的学生介绍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方法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
四、阅读汇报制作小报
作为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小报,是学生阅读作品,从中获取文化知识、科学技能、道德情操,感悟作品真谛,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课外阅读技能日益长进和快乐成长的记录,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活动后要求学生制作读书小报,把读到的优美的语句、名人名言、读书感想、激励故事等内容形成书面汇报,学生开动脑筋设计版面,收集资料,自然地形成读书的热潮。图书室为学生提供知识的源泉,为校本课的阅读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马玉国.图书室的有效利用浅谈.吉林课改,2006(5):12.
[2]李玉娟.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谈.吉林教育.学刊2010(3):13.
关键词: 初中学生 阅读能力培养 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与感悟文本,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要求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指出:“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1]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积极开展图书校本课活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图书室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
一、耳濡目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探索真理的欲望和发奋读书的热情。为了使校本图书阅读课成为学生渴求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学期伊始都要组织学生参观图书室。当学生看到图书室崭新的书架上摆放着近两万册整齐的图书,触目皆书的事实,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读书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同时图书室还配合学校、年级、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例如,“艺术节读书会”、“读书故事会”与“好书为友”等活动,每次读书活动结束,都要评选“读书积极分子”、“知识博士”、“读书大王”并张榜公布,通报表扬。学生在一系列读书活动中,尝到读书成功的滋味,提高读书的乐趣,从而调动读书的积极性。
二、保障有力推荐读物
为了开展好校本阅读,图书室可以全天开放,让学生随时到图书室借阅自己需要的书籍。图书室、阅览室保证干净整洁,明亮的窗户,浅蓝色的窗帘,窗台的鲜花四季开放,崭新的阅读桌摆放整齐,墙壁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图书,为师生读书创建舒适环境。每次学校新书一到,图书室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新书,召开新书推介会,向学生推介新书的内容、作者等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多读书。图书室配合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或与团、队活动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推荐读物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读物。如三月份学雷锋,向学生推介《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日记》;又如四月份清明节,向学生推荐《方志敏》、《霍秋白》、《中国元帅故事》、《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等革命英雄烈士系列书籍。其次,把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结合起来,使读物的内容与课内有机联系,使课外阅读相互促进。与学生紧密相连的读物,也在推荐之列,如名人轶事、天文地理、科学幻想、人际交往、卫生与健康、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读物。总之,所推荐之物,尽可能广泛多样地与活动实际相结合,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投石引路指导读书
课外阅读一般以自由阅读为主,如果为阅读而阅读,读书缺乏有效的指导,学习效果显然不理想。只有对学生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指导,才能使课外阅读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辅导,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用、思、写、做。
用,就是用好工具书。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是阅读时必备的工具。让学生凭借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培养自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思,就是好读书勤思考,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抓住重点提出有价值的新颖的问题。“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不化”是无益的。只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才会达到令人满意的阅读效果。
写,就是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的深化,思想的外化,才能使课外阅读质量得到提升,阅读和思想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范例和思想感悟,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写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书离眼一尺(33厘米)左右,不在太强太弱的光线下读书,长时间阅读要休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减轻眼睛的疲劳,预防眼睛近视;要求学生爱护图书,保护书本整洁,不在书页上乱涂乱写,保管好图书,不要损坏或丢失,做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
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都是值得提倡的。学校图书室要经常聘请一些读书好的学生介绍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方法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
四、阅读汇报制作小报
作为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小报,是学生阅读作品,从中获取文化知识、科学技能、道德情操,感悟作品真谛,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课外阅读技能日益长进和快乐成长的记录,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活动后要求学生制作读书小报,把读到的优美的语句、名人名言、读书感想、激励故事等内容形成书面汇报,学生开动脑筋设计版面,收集资料,自然地形成读书的热潮。图书室为学生提供知识的源泉,为校本课的阅读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马玉国.图书室的有效利用浅谈.吉林课改,2006(5):12.
[2]李玉娟.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谈.吉林教育.学刊20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