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国际旅游业的竞争加剧,对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旅游管理人才市场需求现状的剖析,提出了从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创新的科研氛围、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政府引导和社会需求等六个方面构建适合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构建
高素质旅游人才是衡量国家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转变中,亟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旅游教育水平因此首当其冲成为限制一个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影响旅游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1 青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青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是2004年开始招生,历经了六年的建设,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状
为了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企业需求更好地衔接,调查采取了问卷方式,面向的范围为青海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的专业人士,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38份,回收率95%。具体的结果如下:
(1)受调查单位每年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基本在20%~40%之间,录用比例并不高;调查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受调查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表
(2)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表2所示。
表2 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与事业心、快速适应环境或岗位等综合素质。
(3)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如表3所示。
表3 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团队精神、适应性和灵活性、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业务素质。
(4)受调查单位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如表4所示。
表4 受调查单位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历、职业资格证书、发展潜力、职业修养、学历与成绩等。
1.2成因分析
通过对青海旅游企业的调查发现,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1.2.1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错位。目前,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只专注于按学科需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不了解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与旅游企、事业单位联系甚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现象。
1.2.2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课程体系则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学校系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培养目标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所安排的实践项目比较少,教学质量及效果不尽如人意。
1.2.3实践教材建设滞后,教学脱离实际。这也是致使旅游实践教学质量多年来仍在较低水平上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旅游实践教材尚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体系,教材的实用价值不高;教材内容存在严重的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没有充分反映实践教学的创新,致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
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和旅游学科的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一个内容复杂且组织严密的体系,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和理性的范式向导。一方面完善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与省内外知名的旅游企业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尊重人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实现理论升华,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
2.2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主体是课程体系的建设。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选择和组织等。我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学科内在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合力作用下,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变也见证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和思路。
2.3创新的科研氛围
杰出的教育、科研领军人物对于院系建设及发展尤为重要。但培养、扶植这样的领军人物需要营造其产生和成长的土壤,这是需要合理机制才能产生的。设立旅游发展科研基金,建立旅游科学研究项目招投标制度,借助清华大学的优势进行高素质师资的培养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2.4多层面的合作机制
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是指高校在多个区域、领域间就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广泛的合作,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包括 “高校——企业”的合作、“高校——高校”的合作、“高校——旅游组织”的合作、多方参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合作。
2.5政府的引导
高校积极同旅游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研究规划管理部门等部门建立合作协定,政府从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对旅游高等教育给予扶持从而促进旅游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经济上,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拨款的形式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是旅游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保障。在政策上,相关部门通过制定部分倾向性政策能够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只有扮演好这双重角色,才能成为扩大水晶体系的力量,成为推动旅游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一把利剑。
2.6社会的需求
旅游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需求,得到社会大环境的认可支持。从根本上说,学生受欢迎才是旅游教育成功的标准。对于旅游高等教育而言,形成社会认可的情况大致有:毕业生成为行业佼佼者;标志性出版物增多;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制定专业规范标准和质量认证;精品课程建设和出版规划教材等。
参考文献:
[1]李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旅游高等教育研究[J].时代人物,2008,(10):30.
[2]赵鹏,汤利华.旅游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05,(S1):71-78.
[3]包永宏.旅游本科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2):2-5.
[4]王铁.产学研结合——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选择[J].职业时空,2006,2(6):52-53.
[5]王昆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1):11-12.
[6]马勇,魏卫,邓念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2005,(S1):62-66.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构建
高素质旅游人才是衡量国家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转变中,亟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旅游教育水平因此首当其冲成为限制一个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影响旅游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1 青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青海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是2004年开始招生,历经了六年的建设,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状
为了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企业需求更好地衔接,调查采取了问卷方式,面向的范围为青海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的专业人士,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38份,回收率95%。具体的结果如下:
(1)受调查单位每年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基本在20%~40%之间,录用比例并不高;调查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受调查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表
(2)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表2所示。
表2 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与事业心、快速适应环境或岗位等综合素质。
(3)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如表3所示。
表3 受调查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团队精神、适应性和灵活性、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业务素质。
(4)受调查单位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如表4所示。
表4 受调查单位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览表
通过调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校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历、职业资格证书、发展潜力、职业修养、学历与成绩等。
1.2成因分析
通过对青海旅游企业的调查发现,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1.2.1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错位。目前,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只专注于按学科需求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不了解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与旅游企、事业单位联系甚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现象。
1.2.2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课程体系则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学校系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培养目标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所安排的实践项目比较少,教学质量及效果不尽如人意。
1.2.3实践教材建设滞后,教学脱离实际。这也是致使旅游实践教学质量多年来仍在较低水平上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旅游实践教材尚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体系,教材的实用价值不高;教材内容存在严重的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没有充分反映实践教学的创新,致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2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
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和旅游学科的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一个内容复杂且组织严密的体系,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和理性的范式向导。一方面完善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与省内外知名的旅游企业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尊重人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实现理论升华,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
2.2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主体是课程体系的建设。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选择和组织等。我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学科内在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合力作用下,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变也见证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和思路。
2.3创新的科研氛围
杰出的教育、科研领军人物对于院系建设及发展尤为重要。但培养、扶植这样的领军人物需要营造其产生和成长的土壤,这是需要合理机制才能产生的。设立旅游发展科研基金,建立旅游科学研究项目招投标制度,借助清华大学的优势进行高素质师资的培养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2.4多层面的合作机制
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是指高校在多个区域、领域间就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广泛的合作,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包括 “高校——企业”的合作、“高校——高校”的合作、“高校——旅游组织”的合作、多方参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合作。
2.5政府的引导
高校积极同旅游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研究规划管理部门等部门建立合作协定,政府从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对旅游高等教育给予扶持从而促进旅游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经济上,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拨款的形式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是旅游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基础保障。在政策上,相关部门通过制定部分倾向性政策能够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只有扮演好这双重角色,才能成为扩大水晶体系的力量,成为推动旅游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一把利剑。
2.6社会的需求
旅游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需求,得到社会大环境的认可支持。从根本上说,学生受欢迎才是旅游教育成功的标准。对于旅游高等教育而言,形成社会认可的情况大致有:毕业生成为行业佼佼者;标志性出版物增多;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制定专业规范标准和质量认证;精品课程建设和出版规划教材等。
参考文献:
[1]李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旅游高等教育研究[J].时代人物,2008,(10):30.
[2]赵鹏,汤利华.旅游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05,(S1):71-78.
[3]包永宏.旅游本科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2):2-5.
[4]王铁.产学研结合——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选择[J].职业时空,2006,2(6):52-53.
[5]王昆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1):11-12.
[6]马勇,魏卫,邓念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2005,(S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