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林木、农作物为害严重的害虫。本文针对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美国白蛾为害,从其生物学特性、为害特点等方面对美国白蛾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防治措施,以期对美国白蛾防治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防控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一种危险性食叶害虫,繁殖猛,传播快,致灾重,属于国际植物检疫对象,防治工作异常艰巨。美国白蛾危害林木、果树、农作物等300多种植物,一旦防治不力,酿成灾情,将会造成林木死亡、果品减收、农业减产,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生态林、风景林和城市园林,路旁树、河(渠)岸树和四旁树中的杨、柳、榆、槐、椿等阔叶树种,均属美国白蛾的喜食植物,一旦防治不力,大范围暴发成灾,将严重破坏生产、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一、美国白蛾寄主植物及传播途径
美国白蛾寄主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林木、花卉、蔬菜、杂草等 100 余种植物。在本溪 “三草”地区 1 年可发生 2 代,主要危害糖槭、桑、杨、柳、桃、苹果、山楂、杏、胡桃楸、臭椿、花曲柳、枫杨等树木。该虫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飞翔和老熟幼虫爬行,成虫一次飞翔距离在 100 m 以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 5 龄以后幼虫和蛹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和包装材料等进行传播。
二、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
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卵单层排列成块,卵块大小约2~3cm2,表面附有毛和鳞片,呈白色。幼虫根据美国白蛾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在低龄时就明显可辨,三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在我国,美国白蛾幼虫大多属“黑头型”,头黑色,具光泽。老熟幼虫体长2.8~3.5cm,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有一条黑色宽纵带,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蛹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灰白色薄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成虫雌虫体长9.5~15mm,翅、腹部纯白色,触角褐色,锯齿状。雄虫体长9~13.5mm,白色,越冬代前翅有翅斑,个别腹部有1或3列黑点,触角黑色,双栉齿状。
三、美国白蛾的显著特点
1.食性杂
美国白蛾能够危害300多种农林植物,主要有糖槭、法桐、白蜡、桑树、杨树、柳树、刺槐、臭椿、国槐、香椿、榆树、山楂、苹果、梨、桃、李、枣、葡萄等林木和果树;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向日葵、南瓜、葫芦、黄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等农作物。
2.繁殖量大
一只雌蛾平均一次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到2000多粒,一年要繁殖三代,如不防治,加之自然控制作用小,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几百万只。适生区域广、传播途径广;从北纬20°到50°都适合生存,能耐40℃高温和-16℃低温,老熟幼虫15天不取食也不会死亡;由于其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只老熟幼虫和蛹可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3.危害大
有很大的暴食性,有时3~4天时间内可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周围农作物被蚕食,减产减收,甚至绝产,在泛滥的时间,大批幼虫还会爬进居民的院中寻找食物或化蛹,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
四、美国白蛾防治措施——人工方法杀虫
1.人工挖蛹
美国白蛾有爬到土面结茧化蛹的习性。在山东临沂的很多老树皮下、枯枝落叶以及土壤、石片下发现美国白蛾的茧和大量虫蛹。所以应对虫态发生重、虫口密度大的地块组织人工挖蛹,以防其羽化为成虫后造成大面积的繁殖。
2.人工除卵
美国白蛾一般产卵于树叶背面,卵以单层排列成块状,一个卵块400~600粒,上覆有白色鳞毛。发现这样的叶片应立即剪下,喷药烧毁。
3.灯光诱杀
美国白蛾成虫具有一般昆虫的趋光性,可以进行灯光诱杀:将杀虫灯悬挂树上2~3m处,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附近设置警示牌,一般挂灯间隔以100m为宜,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杀,集中处理。
4.人工捕杀
羽化后的成虫短时间内飞翔能力差,有爬高现象,静伏于树干、墙壁,所以可以在每天下午6∶00~8∶00组织人工捕杀。
5.人工剪除网幕
美国白蛾幼虫4龄前吐丝结网,并聚集在网幕中取食危害,网幕明显,容易发现。因此,在美国白蛾网幕期,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并就地销毁。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要求每2或3d巡查一遍。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剪除的网幕要就地挖沟集中存放,用纱网罩盖,纱网周边用土压实,20d后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是一项无公害、效果好的防治方法。
6.草把诱集
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在具有老熟幼虫的树林中,在树干0.8~1.5m高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待化蛹结束后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虫口密度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或就地集中存放,用纱网罩住,30d后再作无害化处理。
五、小结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因此,多分布于公园、果园、庭院及街道两旁的树上。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叶肉危害,食性杂,有暴食性、群居危害的习性,有时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常把成片的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被称为无烟的火灾。因此,防治美国白蛾应抓住关键时期尽早防治,保护林木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王翠洁,李永民.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8) .
[2]姚章军,宋永春.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 .
[3]张佐双,熊德平,程炜,王广晋. 利用蒲螨控制美国白蛾的室内试验[J]. 北京园林, 2008,(01) .
[4]韩振芹,石进朝.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06) .
[5]殷培峰,毛建萍,浦冠勤.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J]. 蚕桑通报, 2005,(02) .
[6]陈瑛. 无公害药剂防治美国白蛾[J]. 中国林副特产, 2005,(04).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防控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是一种危险性食叶害虫,繁殖猛,传播快,致灾重,属于国际植物检疫对象,防治工作异常艰巨。美国白蛾危害林木、果树、农作物等300多种植物,一旦防治不力,酿成灾情,将会造成林木死亡、果品减收、农业减产,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生态林、风景林和城市园林,路旁树、河(渠)岸树和四旁树中的杨、柳、榆、槐、椿等阔叶树种,均属美国白蛾的喜食植物,一旦防治不力,大范围暴发成灾,将严重破坏生产、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一、美国白蛾寄主植物及传播途径
美国白蛾寄主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林木、花卉、蔬菜、杂草等 100 余种植物。在本溪 “三草”地区 1 年可发生 2 代,主要危害糖槭、桑、杨、柳、桃、苹果、山楂、杏、胡桃楸、臭椿、花曲柳、枫杨等树木。该虫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飞翔和老熟幼虫爬行,成虫一次飞翔距离在 100 m 以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 5 龄以后幼虫和蛹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和包装材料等进行传播。
二、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
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卵单层排列成块,卵块大小约2~3cm2,表面附有毛和鳞片,呈白色。幼虫根据美国白蛾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在低龄时就明显可辨,三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在我国,美国白蛾幼虫大多属“黑头型”,头黑色,具光泽。老熟幼虫体长2.8~3.5cm,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有一条黑色宽纵带,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蛹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灰白色薄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成虫雌虫体长9.5~15mm,翅、腹部纯白色,触角褐色,锯齿状。雄虫体长9~13.5mm,白色,越冬代前翅有翅斑,个别腹部有1或3列黑点,触角黑色,双栉齿状。
三、美国白蛾的显著特点
1.食性杂
美国白蛾能够危害300多种农林植物,主要有糖槭、法桐、白蜡、桑树、杨树、柳树、刺槐、臭椿、国槐、香椿、榆树、山楂、苹果、梨、桃、李、枣、葡萄等林木和果树;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向日葵、南瓜、葫芦、黄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等农作物。
2.繁殖量大
一只雌蛾平均一次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到2000多粒,一年要繁殖三代,如不防治,加之自然控制作用小,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几百万只。适生区域广、传播途径广;从北纬20°到50°都适合生存,能耐40℃高温和-16℃低温,老熟幼虫15天不取食也不会死亡;由于其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只老熟幼虫和蛹可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3.危害大
有很大的暴食性,有时3~4天时间内可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周围农作物被蚕食,减产减收,甚至绝产,在泛滥的时间,大批幼虫还会爬进居民的院中寻找食物或化蛹,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
四、美国白蛾防治措施——人工方法杀虫
1.人工挖蛹
美国白蛾有爬到土面结茧化蛹的习性。在山东临沂的很多老树皮下、枯枝落叶以及土壤、石片下发现美国白蛾的茧和大量虫蛹。所以应对虫态发生重、虫口密度大的地块组织人工挖蛹,以防其羽化为成虫后造成大面积的繁殖。
2.人工除卵
美国白蛾一般产卵于树叶背面,卵以单层排列成块状,一个卵块400~600粒,上覆有白色鳞毛。发现这样的叶片应立即剪下,喷药烧毁。
3.灯光诱杀
美国白蛾成虫具有一般昆虫的趋光性,可以进行灯光诱杀:将杀虫灯悬挂树上2~3m处,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附近设置警示牌,一般挂灯间隔以100m为宜,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杀,集中处理。
4.人工捕杀
羽化后的成虫短时间内飞翔能力差,有爬高现象,静伏于树干、墙壁,所以可以在每天下午6∶00~8∶00组织人工捕杀。
5.人工剪除网幕
美国白蛾幼虫4龄前吐丝结网,并聚集在网幕中取食危害,网幕明显,容易发现。因此,在美国白蛾网幕期,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并就地销毁。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要求每2或3d巡查一遍。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剪除的网幕要就地挖沟集中存放,用纱网罩盖,纱网周边用土压实,20d后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是一项无公害、效果好的防治方法。
6.草把诱集
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在具有老熟幼虫的树林中,在树干0.8~1.5m高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待化蛹结束后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虫口密度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或就地集中存放,用纱网罩住,30d后再作无害化处理。
五、小结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因此,多分布于公园、果园、庭院及街道两旁的树上。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叶肉危害,食性杂,有暴食性、群居危害的习性,有时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常把成片的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被称为无烟的火灾。因此,防治美国白蛾应抓住关键时期尽早防治,保护林木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王翠洁,李永民.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8) .
[2]姚章军,宋永春.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 .
[3]张佐双,熊德平,程炜,王广晋. 利用蒲螨控制美国白蛾的室内试验[J]. 北京园林, 2008,(01) .
[4]韩振芹,石进朝.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6,(06) .
[5]殷培峰,毛建萍,浦冠勤.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J]. 蚕桑通报, 2005,(02) .
[6]陈瑛. 无公害药剂防治美国白蛾[J]. 中国林副特产,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