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分享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爸爸打我!”
  我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儿子跑来告状。
  “为什么打你啊?”爸爸肯定不是真的打他,我头也没回地问。
  “他不让我看他的书。”儿子抽抽搭搭起来,委屈得不行。我放下手下的活,转过身,蹲下来,轻声边安慰边询问缘由:“宝贝不哭,先告诉我是怎么回事,爸爸为什么不让你看书呢?”
  这时,爸爸走出来为自己辩护:“我刚拿过来想看看,他就过来抢。这是我的书。我想看,他抢是不对的!”
  “那就是你不对了,你要先跟爸爸说,不能抢。”我当判官。
  “爸爸不是好孩子,他不知道分享。”儿子理直气壮地说。
  “分享”这个词很流行,尤其在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用到这个词。愿意分享是大方的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家长就会很纠结和苦恼,整天唠叨,结果连孩子都时不时地搬出这个词来为自己辩解。
  自然,两三岁的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只能“分享”,家长感觉一切安好,喜不自禁:我的孩子终于学会了分享!但其实得不偿失的是,他的物权概念没能自然建立,或者被破坏了。
  不知妈妈们还记不记得,孩子小时候学说话时,常常分不清“你”和“我”,经常混淆着说,可爱得很。那个时候,“你”和“我”只是一个代号词,无法跟实际的对象联系起来。
  慢慢地,他知道了自己是我、对方是你。孩子很自豪,接着开始尝试着分“你的”、“我的”,而这个就是物权概念的启蒙。
  启蒙之初最重要的是“我的”,这时“我的”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安全感。这段时间,他的所有行为都显得非常“自私”,这是我的,我不让别人碰,甚至借给别人玩一下也不乐意,似乎离开自己的视野就会消失。
  当孩子因为“我的”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之后,他才会考虑一点“你的”,会思考,会想办法。而最可能想到也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交换:我把“我的”给你,你把“你的”给我。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分享,从中他们感受到了乐趣。
  一般来说,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和建立,以及随后学习到的分享,都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父母不需要介入太多。与其扮演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帮助孩子丈量“这个交换是否划算”“这么贵重的东西送不送人”,或者在孩子不乐意分享时提醒他“你不分享,以后就没人理你了”,还不如袖手旁观。
  如果父母做不到袖手旁观,那么在家里可以尝试跟孩分清楚哪些东西是孩子的,哪些东西是大人的。比如,每给孩子添置一件物品时,向孩子说明“这是送给你的”;为孩子创设属于孩子自己的小角落,让他当这个角落的主人,按自己的意愿来支配和布置;绝不任意碰孩子已存放好的物品,若要取用,一定要征得他的允许。
  还可以将分享这件事做给孩子看,比如分水果分零食时,顾及在场的所有人,很开心地分给大家吃,让孩子感觉分享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当孩子有意识分享时,给予鼓励,表达感谢;随着年龄的长大,还可逐步给他一些身份的认定,“比如你真是一个大方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会照顾人的孩子”。
  总之,物权概念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先建立“我”和“我的”,第二部分是怎么和“你”以及“你的”去交流交往。如果这两个功课都做好了,那么分享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他文献
客厅里的三声“哇——”  “哇——”我正在书房看书,刚才还充满嬉笑的客厅,突然传来了小树撕心裂肺的哭声。  “跟你说了小孩不能玩插座,你非要动!电着怎么办!”这是姥爷的声音。显然,“战事”是姥爷带着小树一起玩时爆发的。  “哇——”小树哭得更厉害了。  “没事没事,小树不哭了哈!小树最乖了,乖孩子都不哭的。”这是树爸的声音。正在做饭的树爸凑过去,试图通过“戴高帽”让小树以此“自律”。不过正沉浸在情
宝宝一发烧,家长都很紧张,害怕发烧会烧坏脑子,把孩子烧傻了。其实发烧是不可能把大脑烧坏的,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弄混了“发烧”和“脑损伤”的因果关系。  41℃:危险的临界线  脑细胞有一个耐受高温极限,一般为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但这种温度在临床上极少发生。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他们的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烧至40℃,此时家长无
编者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名言警句之所以千古流传,在于它的深刻哲理。  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目的不仅是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独立自强的精神。  让我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劳动最光荣”的种子吧,这会让他终身受益。    两位妈妈的对话    晚饭后,超市售货员李阿姨到幼儿园刘老师家里串门。看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鼓励孩子多使用手势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该研究试验涉及78名9~11岁的儿童,比较了自发使用手势的儿童和不爱或不会用手势儿童的创造力差异。研究人员让参试儿童观看报纸、罐子和水壶等家居图片,并要求他们凭想象说出各种物件的新用途。对比结果显示,自发用手势的儿童创意想法更多。正常使用手势的孩子平均出现13种表达物件新使用方法的手势,而被特别提示使用手势的儿童平均产生大约53个表达
分离焦虑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它通常会在宝宝七八个月开始出现,持续到一岁多。典型的表现是宝宝时刻粘着妈妈,如果妈妈离开就会哭闹不止,哪怕爸爸来抱也会哭。洗澡,玻璃门外面两只小手一边不停地拍门,你们脑补一下苏妈的心情……连蹲马桶都要把她的游戏床放在厕所门口——她得能看到我,才不会哭闹。分离焦虑严重的宝宝,是缺乏安全感吗  那段时间,我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总觉得自己没有把宝宝带好。朝夕相处,亲力亲为,从出生
小米喜欢看中央台每晚19:30的天气预报,不过她关注的其实并不是天气,而是那些城市的名字。每当听到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时,她就会很开心地嚷嚷着她去过。其实,小米还去过很多其他城市,因为不是省会城市,所以常常无缘出现在新闻联播中。  “它们都在什么位置,离北京有多远呢?”小米常常会很好奇。  我想,如果有一张地图摆在我们的面前,小米就可以直观地找到曾经去过的地方,将我们的足迹一一在地图上呈现出来,
儿子小浩自小是个动物迷,每次我们去散步,看见别人牵着小狗,他就挪不开步子,缠着要养狗,我说:“别人遛狗,我们遛小孩。”他说:“那么小孩喜欢养狗呢?”我无语。后来,他又要求养鱼,也是磨了好久。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对他说:“我给你买条小鱼,给它起名叫乐观,每一次你看到它就要乐观。”他说:“如果乐观死了呢?”我说:“还要乐观,要不然你就再也没有小鱼了。”他乐不可支地一口答应。  我们去隔壁的宠物店,一个
“挫折教育”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培养其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能力。  很多人认为,“从小体验过越多失败,长大以后抗击失败的能力就越强,也就越发容易成功。”遗憾的是,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看来,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毫无根据,十分荒谬。  挫折教育过度,只会伤害孩子  生活的挫折无处不在。跑步没有小兰快,算数没有小红好,小白只和小黑玩不理我……这些不开心的事
“出了什么事,妈妈?”3个小家伙一个接着一个走进卧室,穿过黑暗来到我的床侧。电话铃声和我的哭泣声在黎明时分把他们从沉睡中惊醒了。  “妈妈现在非常伤心,”他们的爸爸替我回答,“妈妈伤心是因为你们的贝斯汀外祖父今天凌晨去世了。”  3个孩子爬到我的床上,开始用手抚摸我,试图安慰我痛苦的心灵。而在我看来,他们那么小,还根本不可能理解我的痛苦。  孩子们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样了解他们的外祖父。700英里的距
如果你在家和孩子们从小建立起一种交易关系,那你还指望他们长大后跟你多亲密?  我家蛮蛮从小属于闹腾型,同样一件事得花数倍于别家孩子的时间讲道理。  但有一段时间,闺蜜突然发现蛮蛮异常“听话”,好奇地问我使了什么招。其实,我只给蛮蛮做了一张积分奖励表,记录每天各种好的表现和加分情况;累计积分可以换取乐高玩具。    就这么简单!  那段时间甚至包括“灯黑没叫爸爸”“一个人上楼”都记录加分,蛮蛮热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