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发生在新西兰克莱德小镇,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远方。有点年纪的观众,难免会从片名和故事发生的地方联想到顾城的诗句: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1]剧情在油画般的背景下展开,片尾的字幕,告诉观众故事的真相和电影的题材出处,留给观众的除了对人物命运的惋惜、音乐婉转的旋律,还有那些明信片一般的风景画面。这些美好的景色与人物不幸的命运构成极大的反差。美国风景研究学者米切尔将风景视为文化的建构及过程,作为一种文化表述的媒介,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如文学、绘画、摄影、影视来再现;还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是其他“有声形象”来再现。这种文化意象赋予了风景一种意识形态的承载,并作为文化中介把文化和社会建构有机结合,呈现自然化特点。[2]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处于文学审美中的较高段位,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诗意空间。影片中的风景,有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有主观情感的承载,有作者的选择与解构,也有观众的参与、审美与评判。
一、影像中的风景叙事
作为讲故事的载体,电影相比于小说、戏剧、诗歌有自己的讲述线索,也有自身的技巧和特点。通过摄影镜头的笔触,画面影像成为电影叙事的基本元素。
(一)风景作为段落结构的标志,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情节单纯,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影片在叙事中采用倒叙、插叙、时空错落组合排列等方法,安排故事的讲述顺序,避免了传统的时间顺序结构可能带来的单一或是平淡的观赏感受,也能形成跌宕起伏、引人追寻的效果。克里斯蒂安·梅茨在其重要的理论著作《电影的意义》中提出了“大组合段”理论,把研究的视点转向了影像与影像、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关系,通过剪辑和蒙太奇手法将这些影像或镜头排列组合成可理解的片段。[3]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提出:蒙太奇使事件或人物之间产生了各种关系,或者使这种关系得到突出表现。电影叙事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电影导演或遵循或巧妙利用这个系统,以达到可被观众解读或欣赏的叙事效果。[4]《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展开,几个大事件的连接转换,中间都有风景画面作为标志,比如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骑自行车的画面,比如他们结婚之后购买在山坡上的房子……这些风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成为大组合段落的明细标志。
(二)风景与比兴,景与意的结合载体
抒情性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中国古典艺术作品对于情感的书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表达上也是各有千秋。“比”和“兴”则是因为某种原因不便直接表达,因此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对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比附,委婉地暗示自己的看法与情义。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比、兴作为表现手法,都是借助于外物、景象来抒发寄托感情,使作品的图景和意义达成统一。在作者选择、创作的过程中,内在的情感和思绪已经被编码和外化。如同米切尔所说:“风景本身是一个物质的、多种感受的媒介(土地、石头、植被、水、天空、声音和寂静、光明、黑暗等),在其中文化意义和价值被编码,这些意义和价值要么通过对某个地方的改造而被赋予到园林或建筑中,要么在我们所说的‘天然’形成的地方被发现。”[5]影片中所呈现的大海、极光,草地上的蓝色椅子,这些客观存在都被赋予了情感意义。男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失去妻子的忧伤以及女主人公的许愿,都与风景融为一体。
二、风景、意境与文化隐喻
《只有芸知道》取材于真人真事,影片结尾处也做了交代,比方说两个人的移民经历、开餐馆、收留流浪狗Blue、与女招待梅琳达的友情、餐馆失火、罗芸生病故去,这些基本情节都与真实生活保持一致。但电影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事件中间的连接、铺垫部分融入了创作团队加工、虚构和再创造的成分。
(一)风景的选择与意义的汇合
地方对故事的展开很重要,再现叙述中的空间关系,是电影表达的影像内容。马赛尔·马尔丹认为:电影画面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重现,它外表的现实主义事实上已由导演本人的艺术观而有了一种活力。电影提供了经过凝练而生情的现实景象,观众的感觉就能逐渐被感动。[6]《只有芸知道》编剧为故事背景选择了新西兰的一个小镇,远离城市的喧闹和匆忙。男主角叫隋东风,女主角名罗芸,他们自己说是“风云际会”,同时也暗含“随风飘落的云彩”之意。
极地之旅是男女主人公15年婚姻生活中唯一的一次旅行。其实,餐厅的女招待梅琳达曾去过非洲的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也去过印度探索佛教的起源,只有她去了北极,才能把兩位吸引过去。这是编剧特别选择的场景,迷幻神秘的极光,美轮美奂,暗含深意,对某些不便直接表达的意图,用相似或相关的景物进行比附,委婉地暗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里的极光与罗芸内向忧郁的性格发生密切的关联。她在极光面前的许愿,也为后来餐馆起火埋下伏笔。米切尔认为,风景是含义最丰富的媒介,风景不再只是传统美学所理解的激活我们审美情感的自然或人造景色,而是各种权力的表达,如法律、禁令、阶级、性别、种族、国家等。风景在人身上施加了微妙的力量,引发广泛的、可能难以详指的情感和意义。[7]
(二)景情交融与精神体验
对于同一处风景,不同的人观看的角度和感受完全不一样。对于外来者和当地人,风景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于前者而言,风景不过展示为一些自然的景象;对于后者而言,风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和历史内蕴,它是经由当地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由他们的情感、历史经验以及共同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文化、情感与意义的体系。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在选择拍摄的画面、风景及实际场景时,都必然融入创造者的思考、眼光和价值判断,反映在影片里的风景,也被加工和赋予了文化内涵。冬季的海面,在当地人的经验中,本来不是鲸鱼出游的季节,也许是由于男主人公心诚意切,海面出现了鲸鱼翻腾的景象,隋东风含着眼泪,把爱妻的骨灰洒在大海里,使骨灰与妻子钟爱的鲸鱼汇合。这里有虚构的痕迹,也有作者的刻意安排。 导演冯小刚近年的作品《芳华》《只有芸知道》均为中年人的青春记忆,有深深的时代烙印,看的人、评的人,年龄上有大致的类别区分,反映出他们的记忆与身份认同,也表现出同时代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
三、虚实相生与主客体审美判断
电影中的风景包含了实像空间与抽象意义,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建构了影片的风格,并为影片主题表达提供服务。东西方对于艺术作品中的物象与意义、主观与客观都有各自的探索與研究,有不同的路径,也有路途中的相遇与交融。
(一)物、像、意三元结构再现的媒介
风景园艺和绘画并不是在意识形态上持中立态度的技艺,相反,通过构图和透视等空间策略,或者(以绘画为例)通过指示如何勾勒风景中的某些物体,它们主导刻印意识形态和矛盾情绪,或成为其表达场所。[8]电影起源于照相术,为记录现实物象提供了技术可能。自然地理、风景进入艺术作品,体现了风景成为文化实践的进程。这里的风景,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电影呈现出来的自然实像也并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它是经过艺术处理后的主观再现,物体、景象,光影、色彩、构图共同承担了主观意图的表现,更加强了情感与精神表现的力量和内涵。
《只有芸知道》的序幕是以绿色为基调的,浓密的草地,高大的古树,草地尽头是近海,海的尽头还有山。男主人公带着小狗,悠闲地进入画面,走到蓝色的椅子上坐下,这是一幅悠闲、宁静的慢生活景象。绿色在传统的认知中,有春天、生长,万物复苏的寓意,这里有失去爱人的忧伤,也有对于青春的怀念。草地风景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也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男女主人公离开现代都市,安居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草地连绵,与天空接壤之处是他们的家园,这幅田园图景貌似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卷。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特征之一。意境属于传统美学的范畴,但将意境这一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电影这门新兴艺术中,可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审美空间,让我们体会到电影超越其自身的韵味之美。
(二)景象再造与审美的主客体认知
风景的审美可以跨越时代、民族和地域。西方美学传统中讨论风景时,习惯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展开探讨。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审美范畴,多指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意蕴。这里有诗人内心对意境的探寻与表现,也有读者对诗词中呈现的意境的认知与审美,同样包含主客体双方的眼光和判断。
电影是集体的活动,有时是被社会环境力量限制的,有集体的参与和态度。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体验的人对纯净的天空、浓密的草地、远山的房屋、高大的树木都不会排斥厌烦,只是欣赏的角度和侧重有所不同,也包含了对其中的隐喻有不同的解读。在宽阔的原野上,有棵古老的大树,独自挺立在草地中央,这幅独特的风景画面在影片里多次出现。上下班时都要路过,闲暇休息时也是来这里放松,逝去的宠物狗葬在树下,女主人公离世也留了一抹骨灰在这里。树是坚强、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是依靠也是归属,但同时也让观众有孤独寂寞、孑然一身的联想。
情景交融在中国诗词中创造的意境,是审美的较高层次。运用到电影中,意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创作主体将景、像、意有机组合的试听盛宴,给观众带来视角启示,留下深长的回味。这些既融入了创作者的精心安排,也有观赏者以往生活经验的参与和审美再造。
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诗全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430.
[2][5][7][8][美]米切尔.风景与权力[M].杨丽,万信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15,15,19,85.
[3][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1-137.
[4][6][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44,6.
一、影像中的风景叙事
作为讲故事的载体,电影相比于小说、戏剧、诗歌有自己的讲述线索,也有自身的技巧和特点。通过摄影镜头的笔触,画面影像成为电影叙事的基本元素。
(一)风景作为段落结构的标志,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情节单纯,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影片在叙事中采用倒叙、插叙、时空错落组合排列等方法,安排故事的讲述顺序,避免了传统的时间顺序结构可能带来的单一或是平淡的观赏感受,也能形成跌宕起伏、引人追寻的效果。克里斯蒂安·梅茨在其重要的理论著作《电影的意义》中提出了“大组合段”理论,把研究的视点转向了影像与影像、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关系,通过剪辑和蒙太奇手法将这些影像或镜头排列组合成可理解的片段。[3]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提出:蒙太奇使事件或人物之间产生了各种关系,或者使这种关系得到突出表现。电影叙事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电影导演或遵循或巧妙利用这个系统,以达到可被观众解读或欣赏的叙事效果。[4]《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展开,几个大事件的连接转换,中间都有风景画面作为标志,比如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骑自行车的画面,比如他们结婚之后购买在山坡上的房子……这些风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成为大组合段落的明细标志。
(二)风景与比兴,景与意的结合载体
抒情性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中国古典艺术作品对于情感的书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表达上也是各有千秋。“比”和“兴”则是因为某种原因不便直接表达,因此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对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比附,委婉地暗示自己的看法与情义。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比、兴作为表现手法,都是借助于外物、景象来抒发寄托感情,使作品的图景和意义达成统一。在作者选择、创作的过程中,内在的情感和思绪已经被编码和外化。如同米切尔所说:“风景本身是一个物质的、多种感受的媒介(土地、石头、植被、水、天空、声音和寂静、光明、黑暗等),在其中文化意义和价值被编码,这些意义和价值要么通过对某个地方的改造而被赋予到园林或建筑中,要么在我们所说的‘天然’形成的地方被发现。”[5]影片中所呈现的大海、极光,草地上的蓝色椅子,这些客观存在都被赋予了情感意义。男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失去妻子的忧伤以及女主人公的许愿,都与风景融为一体。
二、风景、意境与文化隐喻
《只有芸知道》取材于真人真事,影片结尾处也做了交代,比方说两个人的移民经历、开餐馆、收留流浪狗Blue、与女招待梅琳达的友情、餐馆失火、罗芸生病故去,这些基本情节都与真实生活保持一致。但电影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事件中间的连接、铺垫部分融入了创作团队加工、虚构和再创造的成分。
(一)风景的选择与意义的汇合
地方对故事的展开很重要,再现叙述中的空间关系,是电影表达的影像内容。马赛尔·马尔丹认为:电影画面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重现,它外表的现实主义事实上已由导演本人的艺术观而有了一种活力。电影提供了经过凝练而生情的现实景象,观众的感觉就能逐渐被感动。[6]《只有芸知道》编剧为故事背景选择了新西兰的一个小镇,远离城市的喧闹和匆忙。男主角叫隋东风,女主角名罗芸,他们自己说是“风云际会”,同时也暗含“随风飘落的云彩”之意。
极地之旅是男女主人公15年婚姻生活中唯一的一次旅行。其实,餐厅的女招待梅琳达曾去过非洲的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也去过印度探索佛教的起源,只有她去了北极,才能把兩位吸引过去。这是编剧特别选择的场景,迷幻神秘的极光,美轮美奂,暗含深意,对某些不便直接表达的意图,用相似或相关的景物进行比附,委婉地暗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里的极光与罗芸内向忧郁的性格发生密切的关联。她在极光面前的许愿,也为后来餐馆起火埋下伏笔。米切尔认为,风景是含义最丰富的媒介,风景不再只是传统美学所理解的激活我们审美情感的自然或人造景色,而是各种权力的表达,如法律、禁令、阶级、性别、种族、国家等。风景在人身上施加了微妙的力量,引发广泛的、可能难以详指的情感和意义。[7]
(二)景情交融与精神体验
对于同一处风景,不同的人观看的角度和感受完全不一样。对于外来者和当地人,风景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于前者而言,风景不过展示为一些自然的景象;对于后者而言,风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和历史内蕴,它是经由当地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由他们的情感、历史经验以及共同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文化、情感与意义的体系。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在选择拍摄的画面、风景及实际场景时,都必然融入创造者的思考、眼光和价值判断,反映在影片里的风景,也被加工和赋予了文化内涵。冬季的海面,在当地人的经验中,本来不是鲸鱼出游的季节,也许是由于男主人公心诚意切,海面出现了鲸鱼翻腾的景象,隋东风含着眼泪,把爱妻的骨灰洒在大海里,使骨灰与妻子钟爱的鲸鱼汇合。这里有虚构的痕迹,也有作者的刻意安排。 导演冯小刚近年的作品《芳华》《只有芸知道》均为中年人的青春记忆,有深深的时代烙印,看的人、评的人,年龄上有大致的类别区分,反映出他们的记忆与身份认同,也表现出同时代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
三、虚实相生与主客体审美判断
电影中的风景包含了实像空间与抽象意义,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建构了影片的风格,并为影片主题表达提供服务。东西方对于艺术作品中的物象与意义、主观与客观都有各自的探索與研究,有不同的路径,也有路途中的相遇与交融。
(一)物、像、意三元结构再现的媒介
风景园艺和绘画并不是在意识形态上持中立态度的技艺,相反,通过构图和透视等空间策略,或者(以绘画为例)通过指示如何勾勒风景中的某些物体,它们主导刻印意识形态和矛盾情绪,或成为其表达场所。[8]电影起源于照相术,为记录现实物象提供了技术可能。自然地理、风景进入艺术作品,体现了风景成为文化实践的进程。这里的风景,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电影呈现出来的自然实像也并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它是经过艺术处理后的主观再现,物体、景象,光影、色彩、构图共同承担了主观意图的表现,更加强了情感与精神表现的力量和内涵。
《只有芸知道》的序幕是以绿色为基调的,浓密的草地,高大的古树,草地尽头是近海,海的尽头还有山。男主人公带着小狗,悠闲地进入画面,走到蓝色的椅子上坐下,这是一幅悠闲、宁静的慢生活景象。绿色在传统的认知中,有春天、生长,万物复苏的寓意,这里有失去爱人的忧伤,也有对于青春的怀念。草地风景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也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男女主人公离开现代都市,安居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草地连绵,与天空接壤之处是他们的家园,这幅田园图景貌似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卷。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特征之一。意境属于传统美学的范畴,但将意境这一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电影这门新兴艺术中,可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审美空间,让我们体会到电影超越其自身的韵味之美。
(二)景象再造与审美的主客体认知
风景的审美可以跨越时代、民族和地域。西方美学传统中讨论风景时,习惯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展开探讨。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审美范畴,多指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的意蕴。这里有诗人内心对意境的探寻与表现,也有读者对诗词中呈现的意境的认知与审美,同样包含主客体双方的眼光和判断。
电影是集体的活动,有时是被社会环境力量限制的,有集体的参与和态度。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体验的人对纯净的天空、浓密的草地、远山的房屋、高大的树木都不会排斥厌烦,只是欣赏的角度和侧重有所不同,也包含了对其中的隐喻有不同的解读。在宽阔的原野上,有棵古老的大树,独自挺立在草地中央,这幅独特的风景画面在影片里多次出现。上下班时都要路过,闲暇休息时也是来这里放松,逝去的宠物狗葬在树下,女主人公离世也留了一抹骨灰在这里。树是坚强、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是依靠也是归属,但同时也让观众有孤独寂寞、孑然一身的联想。
情景交融在中国诗词中创造的意境,是审美的较高层次。运用到电影中,意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创作主体将景、像、意有机组合的试听盛宴,给观众带来视角启示,留下深长的回味。这些既融入了创作者的精心安排,也有观赏者以往生活经验的参与和审美再造。
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诗全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430.
[2][5][7][8][美]米切尔.风景与权力[M].杨丽,万信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15,15,19,85.
[3][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1-137.
[4][6][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