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国家不断强大的今天,法制化的管理也日益深入人心。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将来的国家栋梁,加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提出了如何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助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
伴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可以越发直观的感受到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素养,也不依赖直接经验而获得,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内涵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采用特定的学习方式,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名称的变化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并且重视起思想政治课程对中学生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作用,更应该从道德层面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本身的要点十分契合,我们需要认识到初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它的初衷和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终身受益的道德精神[1]。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也大多都能解决或是提出方法[2]。但由于初中生仍然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在处理问题时会较为片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每一页内容都体现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核心素养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并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其各方面的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结合时代步伐,缺乏科学性
从教师层面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加血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是平时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中。在实际的教学中,他们仍然将课堂主导者设定为教师,学生只负责倾听和记录,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教给学生一定的应试知識和能力,但用长远的目光来看,这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以及学生的道德发展。
(二)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
除此之外,有的教师能够做到认真钻研课本及课堂知识,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方向和内容,立足于他们的实际情况,但是却没有辺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校内学习知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而言,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关于社会性和生活性的问题,教师一味将课本知识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也不利于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聚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多元融合发挥隐性课程作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课堂活动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的形式不能以多和杂为主要目标,而是要结合课堂经验和相关学习资料,关注多元化载体,突出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隐形课程具有长期持续的作用,在心理教育或者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都具有深远影响,教师能够应用和把握隐性课程进行教学活动,处理突发案件,便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操作。
(二)教师应作为引导者身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的身份[4],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当众批评;将“变相课堂”、团体组织活动、心与心的交流等教学形式官方应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加深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八下《维护公平正义》为例,在学生了解了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和内在含义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既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又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通过反向事例的情境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学会维护生活中的公平正义,让学生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引导者,通过设置相关的引导课程,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法治意识,让学生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主导者,从而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三)学法知法守法,加强法治意识,培养关键能力
遵纪守法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屡屡发生。未成年人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自我的问题,自身的错误也无法及时认知和改正,种种事件的发生都在提醒和告诉我们,未成年人对于法律没有敬畏之心,更是缺乏法治意识,对法治知识的学习不够全面和到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很多课程都与法律、政治、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合在了一起,着重强调学生应该注重法律和社会秩序,学法知法守法。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立足于课本,并从实际出发,用课本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来校讲解,强化法治安全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直觉守法、用法,不断加强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必要时刻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紧随时代的脚步,树立争取的教学观念和目标,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隐性课程的影响和法制观念的墙画学习,将道德、法治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核心素养,助力祖国的未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初文.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分析[J]. 明日, 2019, 000(048):P.1-1.
[2]马盼盼.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深度教学研究[D]. 扬州大学, 2019.
[3]邹春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探究[J]. 赤子, 2020, 000(005):227.
[4]马爱军.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 卷宗, 2020, 000(002):294.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大塘初级中学 广东 广州 510890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
伴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可以越发直观的感受到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素养,也不依赖直接经验而获得,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内涵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采用特定的学习方式,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名称的变化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并且重视起思想政治课程对中学生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作用,更应该从道德层面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本身的要点十分契合,我们需要认识到初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它的初衷和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终身受益的道德精神[1]。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也大多都能解决或是提出方法[2]。但由于初中生仍然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在处理问题时会较为片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每一页内容都体现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核心素养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并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其各方面的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结合时代步伐,缺乏科学性
从教师层面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加血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是平时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中。在实际的教学中,他们仍然将课堂主导者设定为教师,学生只负责倾听和记录,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教给学生一定的应试知識和能力,但用长远的目光来看,这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以及学生的道德发展。
(二)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
除此之外,有的教师能够做到认真钻研课本及课堂知识,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方向和内容,立足于他们的实际情况,但是却没有辺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校内学习知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而言,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关于社会性和生活性的问题,教师一味将课本知识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也不利于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聚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多元融合发挥隐性课程作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课堂活动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的形式不能以多和杂为主要目标,而是要结合课堂经验和相关学习资料,关注多元化载体,突出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隐形课程具有长期持续的作用,在心理教育或者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都具有深远影响,教师能够应用和把握隐性课程进行教学活动,处理突发案件,便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操作。
(二)教师应作为引导者身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的身份[4],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当众批评;将“变相课堂”、团体组织活动、心与心的交流等教学形式官方应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加深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八下《维护公平正义》为例,在学生了解了公平和正义的概念和内在含义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既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又强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通过反向事例的情境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学会维护生活中的公平正义,让学生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引导者,通过设置相关的引导课程,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法治意识,让学生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主导者,从而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三)学法知法守法,加强法治意识,培养关键能力
遵纪守法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屡屡发生。未成年人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到自我的问题,自身的错误也无法及时认知和改正,种种事件的发生都在提醒和告诉我们,未成年人对于法律没有敬畏之心,更是缺乏法治意识,对法治知识的学习不够全面和到位。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很多课程都与法律、政治、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合在了一起,着重强调学生应该注重法律和社会秩序,学法知法守法。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立足于课本,并从实际出发,用课本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来校讲解,强化法治安全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直觉守法、用法,不断加强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必要时刻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紧随时代的脚步,树立争取的教学观念和目标,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隐性课程的影响和法制观念的墙画学习,将道德、法治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核心素养,助力祖国的未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初文.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法分析[J]. 明日, 2019, 000(048):P.1-1.
[2]马盼盼.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深度教学研究[D]. 扬州大学, 2019.
[3]邹春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探究[J]. 赤子, 2020, 000(005):227.
[4]马爱军.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 卷宗, 2020, 000(002):294.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大塘初级中学 广东 广州 51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