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希望能够看到孩子们拿着电子书包、电子课本,在学校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跟远在地球的另一端的朋友学习、聊天、交流……”这是几年前,一位年长的校长向记者描述的理想。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随着软硬件环境的逐渐改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校园已经使这些理想逐渐成为现实。
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道,刷过学校为我们专门准备的CMIS卡,迈过古韵十足的大门,我们走进了北京市二十中学。校园建筑青额白壁,釉瓦瓷砖,掩映在苍松翠柏、白杨垂柳之间。徜徉校内,我们能够嗅到扑面而至的数字化校园气息,随处能够看到数字化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痕迹。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二十中将“海淀北部的一颗教育明珠”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数字化校园建设高瞻远瞩
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从两年前开始实施。当时正值北京市实施“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二十中人从中看到了机遇,他们高瞻远瞩地考虑到未来教育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于是借此机会,学校将原有的五类百兆到桌面的布线结构升级为六类千兆到桌面的网络结构;完成网络骨干设备的升级;初步建成全校的数字广播系统;初步建设完成学校的数字电话系统;初步建成学校的门禁管理系统,为数字化校园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以“极简和适用”的理念建设“高效和优质”的数字化校园
正如二十中陈恒华校长所说:“信息技术已经悄然地进入到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现在不是我们用不用,而是如何使用的问题。”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切实遵循“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目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教学、管理、校园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二十中以“极简和适用”的设计理念,来设计和整合各个功能和应用,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作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工具和助推器,二十中数字化校园从“高效”和“优质”两方面,建立了一套在一定标准和规范约束下的、开放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符合技术趋势的、人性化并且安全高效的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的水平。
鼓励和引导教学模式、方法、资源、工具的创新
通过数字化校园,二十中师生建立了可循环提升的、可逆向追溯的、完整流畅的教学环节衔接机制,形成教学相长的科学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很多教学环节中是相互独立割裂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使教和学在更多环节上相互依存、影响、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能够围绕固定的学科、知识点等持续展开,直至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进度均被数字化校园所记录,学生可随时随处回溯自己的学习经历,通过数字课堂复习、预习、拓展学习等;教师则可依此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循环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数字化校园帮助教师减轻了日常事务负担,有了更多时间通过数字化校园教研程序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二十中数字化平台建立了由教学系统、排课系统、选课系统、招生系统、CMIS、分班系统等组成的课程底层应用支撑系统,并将数据关联到上层各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形成教学、招生、分班、考试、评价记录等一系列支持固定分班与跑班制相结合的复合课程管理系统,为学校自主教学和课程改革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增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校园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提炼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课堂实录、校本题库、教学学案、备课记录等,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各类资料,均会在数字化校园中自动留存。公共资源还能根据使用和评价情况形成推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校已经拥有了丰富、优质的校本资源库,与教学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提升德育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数字化校园中,学校开展了多种网络活动,发布校园信息,增加师生对校园资讯的关注和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如通过数字化校园实现电子班报制作、展示和评比;进行针对教师、学生、班级、活动的评比和投票选举,学生和教师可在自己的个性空间“我的展台”里用图、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生活;通过校园新闻、校园热点活动、校园热点人物等,使广大师生参与、凝聚并逐渐实现自我管理,有效传递学校主导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开创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以家长、社会需求为中心,构建了基于B/S架构的信息共享平台,开创了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家长或其他人只要通过了数字化校园的身份认证,就能查看数字化校园里的公共资源、数据及其私人相关信息,并在平台互动交流。校园优质教学资源可通过数字化校园传送给需要的地区和学生,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成果共享,建立统一高效的工作体系。数字化校园投入使用以后,二十中所有信息化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平台对接。数字化校园通过数据交换中心解决了多个系统间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实时同步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重复数据维护工作,让日常工作更高效。同时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交换数据规范,完全符合北京市教委规定的普通中小学教育管理系统数据规范。
降低成本,提高现有资源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二十中实现了教学计划、学案的网上收发汇总,通过无纸化办公极大地减少了学校日常耗材的使用;通过打印系统与CMIS、卡管中心的互联,卡管中心能对师生的每次个人打印进行计次计费,帮助师生形成节约意识,减少纸张浪费。数字化校园遵循“极简、适用”的设计理念,真正从师生使用需求出发,对各个接入的应用系统和平台进行修改简化,让操作界面直观、易用,将教师和管理者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做更有效、更核心的工作。
形成更加全面的、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模式
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培养。二十中一方面通过多种智能教学、教研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自主教研的专研能力;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个性展台,让师生全面发展、个性表达。学校的实体“健心中心”投入使用后,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推出了“数字健心中心”,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与健心教师进行视频面谈,缓解心理压力;学生能够在线完成心理测评,查看测评结果等;更重要的是基于学生和教师的数据,“学生发展智能追踪预警系统”能智能评估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当学生心理异常、表现异动、成绩波动时,系统会自动预警,通知班主任和家长并持续跟踪处理结果。 学生成长树和教师综合评价系统,能够针对学生和教师各项行为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从其他系统中获取学生或教师的活动记录,根据学校定义的分数、评价、展示机制,自动记录、评价、汇总,并保存至成长树和综评系统,有效地辅助学校全方位观察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多项行为,为综合评价、培养师生提供参考。
新一代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平台整合
只有校方掌握了标准才能真正具备话语权,才能在长期持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掌握主动,避免被个别软硬件提供商制约。
二十中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所有的标准首先符合了北京市和海淀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本校特色的标准。在平台与系统建设初期,学校进行紧密的基础架构规划。首先,在平台范畴内,数据可以在任何应用之间无缝共享;其次,支持各种主流开发语言及技术框架(如Java、.Net、PHP等);再次,支持异构环境的无缝集成(Windows、Linux、Mac)。
数字课堂
数字课堂系统是集录课、评课、校长评估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系统。录课能够实现系统自动录制和教学教师预约录制,支持下载、手动和自动发布录课视频。评课是一个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录制的讲课视频,对视频或某片段发表评论、评分。达到了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校长评估则为校长提供了实时监控全校班级、办公场所的权限,通过转动摄像头对教师或学校公共和办公场所进行全方位实时查看。数字课堂系统还为师生提供了云台控制、远距离听课、示范课现场直播、校园监控、数字化采集和远程教学等功能。
可视化指控系统
可视化指控系统通过IP地址的形式控制校园内的所有广播设备,并能通过摄像头对校园进行监控。同时支持分组广播,如只针对某一年级或某教学楼广播。只要有电脑和麦克风连入系统,即可在校园内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广播和查看视频。可视化指控系统将原来的CS结构的广播客户端整合到了统一门户平台下,并自动关联原有广播系统的权限信息,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自助文印系统
自助文印系统,提供用户基本的打印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监控打印作业的信息及每一页的内容,进行打印计费,生成打印日志的各类统计报表;管理打印作业、用户信息、打印权限,从而有效地控制学校打印办公的成本,防止盗打现象的发生。可以提供什么时间、哪台打印机、哪个用户打印了什么内容、黑白打印还是彩色打印等信息,供管理部门分析,减少打印的浪费及必要时资料输出的追查。
目前,二十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开发已经进行了80%,大部分系统已经开始测试运行,其他系统也在按部就班地开发中。二十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论证、总结、完善的过程。在探寻最优的建设方案的同时,学校也在思考着未来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能从哪些角度取得突破。当在线课程、互动教学、校级联盟等系统逐步完成建设之后,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基本完成,从而全面过渡到“智慧校园”建设阶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教育发展新的任务,二十中人扎实进取,探索创新,不断积淀,逐步形成了勤奋、求实、向上的教风,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科研、体育、美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及学校全面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厚德博学、严谨爱生的师资,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校园,二十中站在传统与时代的坐标点上,唱响了欢快的青春奋进之歌。
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道,刷过学校为我们专门准备的CMIS卡,迈过古韵十足的大门,我们走进了北京市二十中学。校园建筑青额白壁,釉瓦瓷砖,掩映在苍松翠柏、白杨垂柳之间。徜徉校内,我们能够嗅到扑面而至的数字化校园气息,随处能够看到数字化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痕迹。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二十中将“海淀北部的一颗教育明珠”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数字化校园建设高瞻远瞩
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从两年前开始实施。当时正值北京市实施“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二十中人从中看到了机遇,他们高瞻远瞩地考虑到未来教育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于是借此机会,学校将原有的五类百兆到桌面的布线结构升级为六类千兆到桌面的网络结构;完成网络骨干设备的升级;初步建成全校的数字广播系统;初步建设完成学校的数字电话系统;初步建成学校的门禁管理系统,为数字化校园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以“极简和适用”的理念建设“高效和优质”的数字化校园
正如二十中陈恒华校长所说:“信息技术已经悄然地进入到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现在不是我们用不用,而是如何使用的问题。”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切实遵循“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目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教学、管理、校园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二十中以“极简和适用”的设计理念,来设计和整合各个功能和应用,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作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工具和助推器,二十中数字化校园从“高效”和“优质”两方面,建立了一套在一定标准和规范约束下的、开放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符合技术趋势的、人性化并且安全高效的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的水平。
鼓励和引导教学模式、方法、资源、工具的创新
通过数字化校园,二十中师生建立了可循环提升的、可逆向追溯的、完整流畅的教学环节衔接机制,形成教学相长的科学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很多教学环节中是相互独立割裂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使教和学在更多环节上相互依存、影响、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能够围绕固定的学科、知识点等持续展开,直至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进度均被数字化校园所记录,学生可随时随处回溯自己的学习经历,通过数字课堂复习、预习、拓展学习等;教师则可依此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循环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数字化校园帮助教师减轻了日常事务负担,有了更多时间通过数字化校园教研程序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二十中数字化平台建立了由教学系统、排课系统、选课系统、招生系统、CMIS、分班系统等组成的课程底层应用支撑系统,并将数据关联到上层各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形成教学、招生、分班、考试、评价记录等一系列支持固定分班与跑班制相结合的复合课程管理系统,为学校自主教学和课程改革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增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校园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提炼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课堂实录、校本题库、教学学案、备课记录等,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各类资料,均会在数字化校园中自动留存。公共资源还能根据使用和评价情况形成推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校已经拥有了丰富、优质的校本资源库,与教学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提升德育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数字化校园中,学校开展了多种网络活动,发布校园信息,增加师生对校园资讯的关注和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如通过数字化校园实现电子班报制作、展示和评比;进行针对教师、学生、班级、活动的评比和投票选举,学生和教师可在自己的个性空间“我的展台”里用图、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生活;通过校园新闻、校园热点活动、校园热点人物等,使广大师生参与、凝聚并逐渐实现自我管理,有效传递学校主导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开创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以家长、社会需求为中心,构建了基于B/S架构的信息共享平台,开创了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家长或其他人只要通过了数字化校园的身份认证,就能查看数字化校园里的公共资源、数据及其私人相关信息,并在平台互动交流。校园优质教学资源可通过数字化校园传送给需要的地区和学生,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成果共享,建立统一高效的工作体系。数字化校园投入使用以后,二十中所有信息化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平台对接。数字化校园通过数据交换中心解决了多个系统间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实时同步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重复数据维护工作,让日常工作更高效。同时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交换数据规范,完全符合北京市教委规定的普通中小学教育管理系统数据规范。
降低成本,提高现有资源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二十中实现了教学计划、学案的网上收发汇总,通过无纸化办公极大地减少了学校日常耗材的使用;通过打印系统与CMIS、卡管中心的互联,卡管中心能对师生的每次个人打印进行计次计费,帮助师生形成节约意识,减少纸张浪费。数字化校园遵循“极简、适用”的设计理念,真正从师生使用需求出发,对各个接入的应用系统和平台进行修改简化,让操作界面直观、易用,将教师和管理者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做更有效、更核心的工作。
形成更加全面的、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模式
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培养。二十中一方面通过多种智能教学、教研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自主教研的专研能力;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个性展台,让师生全面发展、个性表达。学校的实体“健心中心”投入使用后,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推出了“数字健心中心”,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与健心教师进行视频面谈,缓解心理压力;学生能够在线完成心理测评,查看测评结果等;更重要的是基于学生和教师的数据,“学生发展智能追踪预警系统”能智能评估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当学生心理异常、表现异动、成绩波动时,系统会自动预警,通知班主任和家长并持续跟踪处理结果。 学生成长树和教师综合评价系统,能够针对学生和教师各项行为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从其他系统中获取学生或教师的活动记录,根据学校定义的分数、评价、展示机制,自动记录、评价、汇总,并保存至成长树和综评系统,有效地辅助学校全方位观察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多项行为,为综合评价、培养师生提供参考。
新一代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平台整合
只有校方掌握了标准才能真正具备话语权,才能在长期持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掌握主动,避免被个别软硬件提供商制约。
二十中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所有的标准首先符合了北京市和海淀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本校特色的标准。在平台与系统建设初期,学校进行紧密的基础架构规划。首先,在平台范畴内,数据可以在任何应用之间无缝共享;其次,支持各种主流开发语言及技术框架(如Java、.Net、PHP等);再次,支持异构环境的无缝集成(Windows、Linux、Mac)。
数字课堂
数字课堂系统是集录课、评课、校长评估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系统。录课能够实现系统自动录制和教学教师预约录制,支持下载、手动和自动发布录课视频。评课是一个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录制的讲课视频,对视频或某片段发表评论、评分。达到了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校长评估则为校长提供了实时监控全校班级、办公场所的权限,通过转动摄像头对教师或学校公共和办公场所进行全方位实时查看。数字课堂系统还为师生提供了云台控制、远距离听课、示范课现场直播、校园监控、数字化采集和远程教学等功能。
可视化指控系统
可视化指控系统通过IP地址的形式控制校园内的所有广播设备,并能通过摄像头对校园进行监控。同时支持分组广播,如只针对某一年级或某教学楼广播。只要有电脑和麦克风连入系统,即可在校园内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广播和查看视频。可视化指控系统将原来的CS结构的广播客户端整合到了统一门户平台下,并自动关联原有广播系统的权限信息,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自助文印系统
自助文印系统,提供用户基本的打印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监控打印作业的信息及每一页的内容,进行打印计费,生成打印日志的各类统计报表;管理打印作业、用户信息、打印权限,从而有效地控制学校打印办公的成本,防止盗打现象的发生。可以提供什么时间、哪台打印机、哪个用户打印了什么内容、黑白打印还是彩色打印等信息,供管理部门分析,减少打印的浪费及必要时资料输出的追查。
目前,二十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开发已经进行了80%,大部分系统已经开始测试运行,其他系统也在按部就班地开发中。二十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论证、总结、完善的过程。在探寻最优的建设方案的同时,学校也在思考着未来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能从哪些角度取得突破。当在线课程、互动教学、校级联盟等系统逐步完成建设之后,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基本完成,从而全面过渡到“智慧校园”建设阶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教育发展新的任务,二十中人扎实进取,探索创新,不断积淀,逐步形成了勤奋、求实、向上的教风,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科研、体育、美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及学校全面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厚德博学、严谨爱生的师资,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校园,二十中站在传统与时代的坐标点上,唱响了欢快的青春奋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