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对我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影响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在国家建设发展还是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已经显露无疑,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成为了大学展现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其中存在某些思想观念明显地显示出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严重阻碍了本科生拔尖创新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应对传统文化对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利弊,本文对传统文化以及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使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一 传统文化和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概述
  (一)传统文化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等。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中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二)我国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现状
   1 理论基础介绍
   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国内关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中,是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培养的途径、培养的机制、培养的体系等方面来探讨的。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一些研究专家学者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论述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抓住机遇,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制度进行研究,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部分专家认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都赋有历史使命。大学阶段只是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打基础,大学的毕业生只是创新人才的“毛胚”,真正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还要在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完成。
   2 基本现状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步于1978 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我国高校一直没有停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从“少年班”到“混合班”再到“联合班”“创新班”等各时期和各种形式的探索,我国高校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实验班模式的宽口径、基于大类平台培养方式、小班教学、名师授课,导师制度等管理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大帮助,取得的这些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在文化方面的缺失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只针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可以说是一个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雏形,但是他们的性格与天性已经基本定型。我们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而国外发达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针对于本国的文化形成独特的培养模式。当今各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模式方面创新较少,不是沿用已有的体系就是照搬国外高校的流程,没有根据本国的文化的创新。本科学生是可以适应新的模式和体系,但是大学四年,对于在长期应试教育熏陶下的学生来说,新入大学,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终究无法发挥出他们最大的能量。如果要加上研究生和博士生时期的话,但这会因为时间太长和经济压力而失去大部分学生。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这不仅有碍于其创新思维成型,也很有可能让这些优异学生误入歧途,迷恋于各种诱惑当中无法自拔。
   此外,目前我国官本位的思想色彩十分浓重。不顾科学客观规律,还存在着依赖简单行政命令办事的情况。与此同时,许多优秀的人才都去做官,能够持之以恒,真正安下心来潜心做研究的人非常少,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成长。虽说体制是死的人是活的,但不要仅仅让学生去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也要做到培养体制去顺应大学生。做到人是活的,体制也是活的。
   二 我国传统文化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跟我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消极的影响。例如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是华夏文明及优良民族传统的一种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在该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与教师辩论能力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甚至是限制。对于培养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来讲,传统文化其限制性更加明显。传统文化中封闭保守的心理有碍于学生开放、创新思想的培养。
   (一)传统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的有利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有创新的元素,学思结合、温故知新是反映我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路径。大教育家孔子论及如何为学时,就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创新方法。其中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方法对我国传统创新有重要的影响。[2]
   如果说学思结合是创新的途径,那么温故而知新就是创新的目的。温故而知新不仅是孔子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认识论的概念和方法论的总结,还是中国习惯于传统基础上创新,创新后不抛弃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方面的中国特色,就集中体现于我们的创新在传统进行因循损益基础上的创新,而创新之后并不抛弃传统。创新来源于传统,却又高于传统。
   (二)传统文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的不利影响
   1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限制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思维
   (1)我国传统文化的功利思想和日用伦理的实用主义限制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形成[3]。中国传统文化中功利思想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学而优则仕”或“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功利思想不仅限制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极易让学生形成功利心态,只顾及一方面而忽略全面性的发展和个性发展,最终很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人骨子里的伦理实用主义被证明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因为这种日用伦理实用主义缺乏为追求永恒价值目标而把短暂人生化为人类文明系列的磊落胸怀,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2)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大一统”的群体原则不利于个体独立意识、个性意识和品质的培养[4]。“重群体,轻个人”,强化共性,削弱个性,表现在文化心理上为“尚同”,使得国人喜欢随大流,“人云亦云”,强调事事划一,不鼓励独特。而创新是突破,突破原有的方法、规律限制,从而涌现新的方法和思路。并且在这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致使孩子养成听话、顺从的性格,而独立性较差,自立能力不强,怕吃苦,依赖性强,这些特点与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知足常乐”思想,不利于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5]。中国人强调和平解决矛盾时的中庸之道,有着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交往的积极意义,但是这不利于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竞争是激发人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我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是不鼓励竞争。朱熹如此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孔子以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庸之道以“中和”为准则,回避斗争、反对冒险、主张维持现状、否定变革等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足常乐”有助于人保持身心平衡,怡情养性,但有碍于拓创新精神的培养,易导致国人“小满则止”“小富则安”,不思进取[6]。
   2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独尊儒家,而其他科学的名家和墨家等都长期受到批判。儒家的思维特征强调天人合一,对自然的认识往往是以模糊的直觉经验为判断依据。重直觉不重逻辑推理,这不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问题表面而不深刻,模糊而非真实。儒家传统文化的自主内向性思维相信自己的经验感觉,往往忽视信息交流。
   三 提高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学习和体验累积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态度。不仅区域化严重而且不同的人也会伴随着相应的变化。本科生初步入成年,思维方式基本定型。进入新的环境难免要适应一段时间。但是鉴于本科生阶段时间较短而且要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要尽量缩短本科生的适应期并且还要摒除传统文化在他们身心的阻碍作用,所以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中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加之学校内各个地区的学生都有,他们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所以学校是一个针对地域文化改进的绝佳场所。
   (一)有效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对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益的东西,例如前文所说的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不仅要用还要积极地发扬这些传统文化,高校要把传统文化与拔尖创新培养结合起来融入日常化的培养中,循序渐进,不间断且深入的培养本科生的拔尖创新能力。对传统文化运用方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之中。传统文化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传统将文化融入本科生日常课程中,这不仅能增添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可以增强本科生的民族自信心, 培养本科生的创造精神。
   (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即学校发挥博物馆、素质教育基地和工作室等文化传播载体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自觉的传承优秀文化、勇于实践创新的意识。开放博物馆、素质教育基地和工作室等文化传播载体, 为学生提供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环境与空间。[7]营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提高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 并且塑造适合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拔尖创新人才。
   (3) 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积极组织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或者其他有过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使本科生积极投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吸收的实践当中去。结合专业见习、考察和利用寒暑假等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在专业见习、考察和利用寒暑假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组织学生领略祖国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 游历名山大川, 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激发学生爱我中华壮丽山河、爱我中华文化瑰宝、强我中华民族的教育, 树立前人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昨天、我们要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明天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8]
   (4) 借助传媒的力量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运用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传媒载体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鼓励本科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学习和创新的实践中。
   (二)加强社会和区域化的管理
   1 进行区域文化管理
   针对区域文化严重,不同地区的学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可以进行区域文化管理,即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按照区域文化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可以对全校或学院学生进行准确分类,不同的区域文化运用相应的培养方式。进行分类培养的目的是让来自各地的学生快速的适应学校的环境,并在此阶段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快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笔者认为实施这一阶段培养最好是大学开学的军训期。大学军训不仅锻炼入学大学生身体素质也是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环境的一个缓冲期。而现如今各大学的军训时间越来越短,有些学校把军训改至其他学期。开学军训时,大学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新的校园,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只经过一个暑假的期间,大学生的高中知识基础还在。在最容易受外部诱惑的时期,也是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可以转化一下军训的方式,在军训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基础创新训练。将军训的时间延长至2~3个月,既可以循序渐进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创新意识。
   针对传统文化限制因素,在军训时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进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军训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改进影响深入的传统文化限制,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开放,竞争,创新出新的校园风气。对于本科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家的氛围是影响他们最有用的方式。    2 加强社会资助营造注重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社会和政策措施主要起辅助作用,主要是为学校和学生营造更好的条件。例如地方政府为当地高校提供充足的基金、基础设施等资源,让学校更好地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同时社会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学校措施的基础,而学校的措施为政策措施的升华和具体化。
   (三)建立科学准确拔尖创新人才的分类标准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应和吸收时一定要确保对本科生分类标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首先要确定科学的标准,不仅要根据本科生所在地域进行分类而且还要依据本科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校园文化和本地文化等进行科学的分类。第二要确定准确的划分标准,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来确定新入学本科生基本的兴趣爱好和科研意向。最后要确定一个科学的流程,对新入学的本科生进行强行分类管理,既容易造成本科生反感,也有可能会造成本科生学习兴趣缺失。所以需要一套精密且渐进的流程让本科生逐渐适应校园环境。以确保高校本科生能够快速的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
   此外,不仅仅要根据本科生所处的区域文化特征,而且还要结合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在针对传统文化改进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结合传统文化的个性化的科研辅导,在剔除糟粕的同时也不忘吸取精华。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直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但不明显的,文化根值于人的内心,难为世人所发现的,但是我们对它的重视丝毫不能减弱的。本科是教育的终端,而文化也根植于内在体现,再加上我国区域文化严重,不同地区传统教育的形式也不同。因而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阻力很大,其根本原因是创新教育的新思想和传统文化巨大惯性之间存在冲突。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国民心理特点、人格的特征、社会结构都对创新教育产生负面影响[9]。
   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意的重点不是到底哪项或哪些文化好与坏,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它是事实存在的并且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我们等不起,也无法控制传统文化变化的方向。我们在意的是该如何改进和转变传统文化对人才的影响,让有利的更有利,不利的尽量缩减、消除和转变为有利。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
   [2]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3][4][5][6]李英.制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因素[A].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7][8]李成,张晓杰,于文海.传统文化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功能[J].文化学刊,2006(2).
   [9]程连.试论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10).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设计实践篇》作为教学设计实践方面的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教学理念”的强调,以及把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合二为一的概念。本文以其中三篇教学设计为例,每个教学设计都有一个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而且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作者根据《辞海》《汉语大词典》和《互动百科》对理念的界定,把理念界定为“人们在实践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所归纳总结出来的思想、观念、概念和法则”。教学理念即“人
期刊
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公众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3~6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而学前教育课程也历来被认为是3~6岁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儿童设计的课程。然而,从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学前教育已经从单纯的幼儿园教育向下延伸到从生命产生即从0岁开始的教育。按此趋势,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也理所当然应该向下延伸,为3岁以下的儿童和家长服务。近年来,随着儿童生理发展特点的深入研究,特别是脑科学研究的新
期刊
一 强理论性的专业课程要实施课改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不少新建地方型应用性本科院校明确了自身既不同于专门培养研究和学术性人才的重点院校,也不同于只重在传授某一特定岗位操作技能及技巧的职业技术学院[1],所以如何提高应用性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市场期待的“来则能用”的应用型实用性人才,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足于服务黄山市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期刊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 同时,2015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
期刊
近年来,各高校陆续调整专业设置,逐步向综合院校发展,很多高校陆续创办艺体类专业。高校“艺体生”是指高校艺术类专业,音乐类专业和体育类专业学生。艺体类专业学生就整体而言,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高校艺体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忽略英语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要求 “各高等学校应参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期刊
随着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在教育部要求与宏观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刚性需求。各级教育部门也根据实际条件对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设置、组织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是,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显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除了各阶段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不强、衔接不够外,更多的是教学方法上体现的不足。与传统课程不同,心理健康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内心成长,
期刊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品质。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红色行为文化等。红色物质文化,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质实体,包括革命后所保存的旧址、战争中留下的遗迹及文物、历史资料等;红色精神文化,主要指在革命战争实践活动中升华而成的价值观念、高尚品质、人格魅力等,如井冈山精神、
期刊
校园文化是高校历经长期的办学实践而逐渐积累形成的,并潜移默化影响高校发展的意识形态的外在流溢,它既被大学师生在思想内涵上所继承和传播,更在不断实践过程中被一代代师生所逐渐丰满、完善,最终成熟为具有显著特点和鲜明特色的高校自身精神内涵的表征。校园文化具有内向性、唯一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对广大师生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改造能力,尤其是对价值观还处于不够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加强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潜移默化的
期刊
2014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727万,加上往届毕业尚未就业的学生,待就业人数超过800万人,2014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严峻。下面我们以中央民族大学2014届(2010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为例,分析与介绍一下民族类高校工科专业学生2014年的就业情况。  一 样本概况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创建于2002年,2006年开始为社会输送毕业生。本次调研工作的调查对象为2014届通信工程
期刊
一 选题背景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简称“高教30条”) 明确指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1]。而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的教学工作能否被科学、规范、高效地组织起来,教学过程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