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者》作为我们身边最普及的期刊之一,以其所具有的独特语文味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资源,值得开发利用。教师应该善用《读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者》;善用;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58-1
笔者认为将《读者》请进课堂,善用《读者》,可以开发适合我们初中的课程资源。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是狭义的概念,是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因为《读者》的内容具有语文味浓、内容丰富、言辞隽秀、思想深邃、趣味性强等特点,其紧跟时代步伐,符合课程选择的要求。
那我们如何善用《读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试试。
一、将《读者》带进课堂,开发初中课堂资源。
课本作为课堂教材,也仅仅是教材,而教材不仅仅是课本。《读者》作为一本文学期刊,很多文章很显然都能适合学生学习,有些文章可以直接作为教材,也能体现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而且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达到的。白天课上学生和老师一起欣赏了《读者》某篇文章,晚上不需要做作业,很是轻松。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其实已经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教学。
在上《读者》第一堂课时,笔者讲了我为什么喜欢牛汉的《祖母的呼唤》这篇文章:1.我喜欢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线索,也隐含着文章的主旨;2.我很欣赏作者对童年时期外祖母的呼唤的描写。三次描写,每次呼唤的声音特点都不一样。第一次“最细”、“最弱”,第二次“很长”、“充满任性”、“有弹力”,第三次“带着担忧和焦急”;3.有些句子我很喜欢。“这些声音,似乎不是心灵的忆念,更不是什么幻听,它是直接从耳朵秘密的深处飘响出来的,就像幽谷的峰峦缝隙处渗出的一丝一滴叮咚作响的水,这水珠或水线永不枯竭,常常就是一条河的源头。耳朵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这里的水为什么“叮咚作响”“永不枯竭”?最后一句“耳朵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起着引起下文的作用。“她站立的那地方渐渐形成两块凹处,像牛皮鼓面的中央,因不断敲击而出现的斑驳痕迹。”这一句话最适合我们学生赏析;第四我喜欢文章的结尾。“野上走路,千万不能回头!”祖母对我的这句叮咛,像警钟在我的心灵上响着。含义深刻;第五,我喜欢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我们知道了牛汉不仅有位好父亲,还有一位好祖母。我告诉学生自己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其实也是在告诉学生鉴赏文章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教会学生如何读书。《读者》走进课堂,会使我们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是很好的课堂资源。
二、作为课堂延伸,拓宽课堂教学外延。
语文教材及其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须借助课内外的衔接,才能将狭小的语文时空通向广阔的语文天地。我们的课堂应该实行“有效地拓展”。所谓“有效拓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文本为载体,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突破时空限制而进行适当的迁移延伸的教学环节。
教学中,文本页面上都有“空白之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对话,不失为激活学生思维,开展自主对话,训练个性化阅读与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这样的“空白”有时在《读者》中可以找到答案。
三、合作与自主选择,提高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
笔者认为《读者》课应该上成读书课,就是学生自主选择喜欢读的文章,并说出喜欢的原因。由于第一堂课我起了示范作用,接下来都由学生自己来讲喜欢的文章及理由。
有些孩子的表达让人大吃一惊,某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原来也有灵秀的一面。有的同学喜欢《春天》,因为语言很优美;有人喜欢《你所不知道的青春》,因为不同的人在青春燃烧的岁月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震撼人心;有的同学喜欢《当金钱遭遇爱情》,文章结尾“问到底是谁设计了谁?”学生回答:“不是乔设计的丽莎,也不是丽莎设计了乔,而是他们都被金钱设计了。”这孩子的眼光真是犀利;有的同学喜欢《老夫老妻》,文中对“吵架”的描写太精彩了,文章结构很好,运用插叙,把四十年的夫妻生活浓缩在一天当中。文章表达老夫老妻相濡以沫的一生,现实的爱情让人动容,引人深思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有的同学喜欢“言论”,那些话都是话中有话,有的精辟,有的深刻……
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比执着于试卷的分数更有意思?答案是肯定的。学生提高了鉴赏文章的能力,这是教师应该做的。
四、与周记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我班上的学生每周都写周记,采用“四三二一”的形式,就是四个成语、三句名人名言、两段美文、一篇400字左右的小作文。一开始很多学生随便找本字典,随便抄四个成语上去,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名人名言随便抄三句,名人是谁都不认识;美文也抄得有口无心;小作文更是言而无文。上了《读者》课之后,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读者》上,如你可以摘抄《读者》上你最喜欢一篇文章里的成语,抄这期你做喜欢的句子和美文,模仿你喜欢的文章的笔法,哪怕把你的认识写出来也好。有些学生欣然答应,因为这比上网查、翻字典更省事,而我认为这种做法更实在,更有效果。周记的质量有很大提高。有些学生自创《读者》的“卷首语”,很有感觉,让人欣慰。
五、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师利用启发、激励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看《读者》,长期坚持下来就养成了习惯。学生也就具有了阅读的习惯。学习语文关键就在阅读。一学期下来,确实呈现出“开卷有益”的效果,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旭东.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钱海燕.初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关键词:《读者》;善用;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58-1
笔者认为将《读者》请进课堂,善用《读者》,可以开发适合我们初中的课程资源。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是狭义的概念,是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因为《读者》的内容具有语文味浓、内容丰富、言辞隽秀、思想深邃、趣味性强等特点,其紧跟时代步伐,符合课程选择的要求。
那我们如何善用《读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试试。
一、将《读者》带进课堂,开发初中课堂资源。
课本作为课堂教材,也仅仅是教材,而教材不仅仅是课本。《读者》作为一本文学期刊,很多文章很显然都能适合学生学习,有些文章可以直接作为教材,也能体现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而且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达到的。白天课上学生和老师一起欣赏了《读者》某篇文章,晚上不需要做作业,很是轻松。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其实已经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教学。
在上《读者》第一堂课时,笔者讲了我为什么喜欢牛汉的《祖母的呼唤》这篇文章:1.我喜欢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线索,也隐含着文章的主旨;2.我很欣赏作者对童年时期外祖母的呼唤的描写。三次描写,每次呼唤的声音特点都不一样。第一次“最细”、“最弱”,第二次“很长”、“充满任性”、“有弹力”,第三次“带着担忧和焦急”;3.有些句子我很喜欢。“这些声音,似乎不是心灵的忆念,更不是什么幻听,它是直接从耳朵秘密的深处飘响出来的,就像幽谷的峰峦缝隙处渗出的一丝一滴叮咚作响的水,这水珠或水线永不枯竭,常常就是一条河的源头。耳朵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这里的水为什么“叮咚作响”“永不枯竭”?最后一句“耳朵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起着引起下文的作用。“她站立的那地方渐渐形成两块凹处,像牛皮鼓面的中央,因不断敲击而出现的斑驳痕迹。”这一句话最适合我们学生赏析;第四我喜欢文章的结尾。“野上走路,千万不能回头!”祖母对我的这句叮咛,像警钟在我的心灵上响着。含义深刻;第五,我喜欢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我们知道了牛汉不仅有位好父亲,还有一位好祖母。我告诉学生自己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其实也是在告诉学生鉴赏文章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教会学生如何读书。《读者》走进课堂,会使我们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是很好的课堂资源。
二、作为课堂延伸,拓宽课堂教学外延。
语文教材及其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须借助课内外的衔接,才能将狭小的语文时空通向广阔的语文天地。我们的课堂应该实行“有效地拓展”。所谓“有效拓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文本为载体,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突破时空限制而进行适当的迁移延伸的教学环节。
教学中,文本页面上都有“空白之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对话,不失为激活学生思维,开展自主对话,训练个性化阅读与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这样的“空白”有时在《读者》中可以找到答案。
三、合作与自主选择,提高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
笔者认为《读者》课应该上成读书课,就是学生自主选择喜欢读的文章,并说出喜欢的原因。由于第一堂课我起了示范作用,接下来都由学生自己来讲喜欢的文章及理由。
有些孩子的表达让人大吃一惊,某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原来也有灵秀的一面。有的同学喜欢《春天》,因为语言很优美;有人喜欢《你所不知道的青春》,因为不同的人在青春燃烧的岁月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震撼人心;有的同学喜欢《当金钱遭遇爱情》,文章结尾“问到底是谁设计了谁?”学生回答:“不是乔设计的丽莎,也不是丽莎设计了乔,而是他们都被金钱设计了。”这孩子的眼光真是犀利;有的同学喜欢《老夫老妻》,文中对“吵架”的描写太精彩了,文章结构很好,运用插叙,把四十年的夫妻生活浓缩在一天当中。文章表达老夫老妻相濡以沫的一生,现实的爱情让人动容,引人深思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有的同学喜欢“言论”,那些话都是话中有话,有的精辟,有的深刻……
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比执着于试卷的分数更有意思?答案是肯定的。学生提高了鉴赏文章的能力,这是教师应该做的。
四、与周记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我班上的学生每周都写周记,采用“四三二一”的形式,就是四个成语、三句名人名言、两段美文、一篇400字左右的小作文。一开始很多学生随便找本字典,随便抄四个成语上去,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名人名言随便抄三句,名人是谁都不认识;美文也抄得有口无心;小作文更是言而无文。上了《读者》课之后,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读者》上,如你可以摘抄《读者》上你最喜欢一篇文章里的成语,抄这期你做喜欢的句子和美文,模仿你喜欢的文章的笔法,哪怕把你的认识写出来也好。有些学生欣然答应,因为这比上网查、翻字典更省事,而我认为这种做法更实在,更有效果。周记的质量有很大提高。有些学生自创《读者》的“卷首语”,很有感觉,让人欣慰。
五、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师利用启发、激励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看《读者》,长期坚持下来就养成了习惯。学生也就具有了阅读的习惯。学习语文关键就在阅读。一学期下来,确实呈现出“开卷有益”的效果,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旭东.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钱海燕.初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