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习生活自理能力,锻炼保护能力。因此,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盥洗等,它是在生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列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因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遵循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适宜的材料,这里指的是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动作发展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能为幼儿的操作活动提供最方便的材料。如,为刚入园的幼儿提供便盆,在厕所安装高度适宜的扶把,可以缓解幼儿接触新环境时畏惧、害怕的心理;提醒家长为幼儿穿带粘扣的鞋子,便于穿脱;不穿背带裤,选择较宽松的带松紧的裤子;不穿袖口有扣子的上衣,选择袖子有弹性的上衣,便于洗手时卷袖子。
(2)季节性原则。根据季节的特点选择幼儿自理活动的内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3)一致性原则。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和要求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的理解和重视,能积极支持和主动合作,给予幼儿更多的生活自理的操作机会和指导,家园一致配合,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二、多措并举,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 简短通俗的儿歌可以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育”,而简短通俗的儿歌很容易提高幼儿的兴趣。儿歌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生动幽默,富有趣味。幼儿喜欢诵读,易于理解。教师将生活能力的具体要求编进
儿歌,配上形象的图示,幼儿可以边诵读边学习。比如,“排队洗手”: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抹一抹,自来水冲一冲,小毛巾擦一擦。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漱口”: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吐出水。孩子可以在这些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轻松自主地学会日常的生活习惯。
(2)自理活动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寓于游戏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能力培养。比如,夏天玩的角色游戏中,我们为娃娃投放了套头衣裤;冬天“娃娃超市”游戏中有卖带扣子的小毛衣、有拉链的大衣;幼儿边玩游戏边学习穿衣、扣扣子、拉拉链、使用勺子、筷子等技能,老师从中进行指导。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中,既掌握一些吃饭、穿衣的基本生活技能,同时又学会了自己整理玩具等本领。而且,经过游戏的练习,孩子们也完成了从游戏迁移到实际生活的过程,为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奠定了基础。
(3)树立榜样互相促进学习。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行为上模仿性强。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操作演示,给予幼儿直观的示范和指导。所以在一日活动中可以向孩子逐步展示如何自理的各种方法。整理衣物时,让幼儿学习自己叠被子和衣服时,也是通过老师先示范的方法。让孩子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孩子掌握技巧并乐意自己动手,让孩子学习模仿。如幼儿在“漱口”时,很容易将水吞下或直接吐出。我们让小朋友一起漱口,边看边听老师的讲解:“我们一起和哥哥姐姐玩小金鱼吹泡泡的游戏好吗?先喝一口水含在嘴里,鼓起腮帮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再吐出来。”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形象生动的讲解来指导幼儿操作,增强了幼儿漱口的樂趣,并很快学会漱的正确方法。
(4)积极的鼓励带动自理能力的提高。陈鹤琴先生指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经常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做得好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说一声“你真棒”,或是在他的胸前贴一个卡通贴纸;对于做得不够好的孩子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知道下次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到难过,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在生活中能信心十足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过程中,每一阶段进行一次 “小竞赛”,了解幼儿阶段达成的情况并进行跟踪指导。竞赛中,教师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进行分组,对能力弱的一组不对操作时间进行限制,只要能按要求完成就好。这样既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又能保护好能力弱的孩子的自尊心,还向能干的小朋友学习。
(5)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家园合作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因此要做好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离不开家长配合的。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路路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此外,开展“评比阳光宝贝”的活动,即比比哪个孩子的进步大,有进步的孩子就能够获得一个阳光宝贝的小徽章,这样的做法既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多一些耐心与信心,少一些烦心与灰心,只有做到这些,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实践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关键是要根据幼儿不同特点和不同能力培养要求,采取最适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 年 4 月出版
关键词: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盥洗等,它是在生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列为重要目标,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因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遵循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适宜的材料,这里指的是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动作发展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能为幼儿的操作活动提供最方便的材料。如,为刚入园的幼儿提供便盆,在厕所安装高度适宜的扶把,可以缓解幼儿接触新环境时畏惧、害怕的心理;提醒家长为幼儿穿带粘扣的鞋子,便于穿脱;不穿背带裤,选择较宽松的带松紧的裤子;不穿袖口有扣子的上衣,选择袖子有弹性的上衣,便于洗手时卷袖子。
(2)季节性原则。根据季节的特点选择幼儿自理活动的内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3)一致性原则。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和要求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的理解和重视,能积极支持和主动合作,给予幼儿更多的生活自理的操作机会和指导,家园一致配合,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二、多措并举,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 简短通俗的儿歌可以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育”,而简短通俗的儿歌很容易提高幼儿的兴趣。儿歌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生动幽默,富有趣味。幼儿喜欢诵读,易于理解。教师将生活能力的具体要求编进
儿歌,配上形象的图示,幼儿可以边诵读边学习。比如,“排队洗手”: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抹一抹,自来水冲一冲,小毛巾擦一擦。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漱口”: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吐出水。孩子可以在这些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轻松自主地学会日常的生活习惯。
(2)自理活动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寓于游戏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创设相应的游戏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能力培养。比如,夏天玩的角色游戏中,我们为娃娃投放了套头衣裤;冬天“娃娃超市”游戏中有卖带扣子的小毛衣、有拉链的大衣;幼儿边玩游戏边学习穿衣、扣扣子、拉拉链、使用勺子、筷子等技能,老师从中进行指导。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中,既掌握一些吃饭、穿衣的基本生活技能,同时又学会了自己整理玩具等本领。而且,经过游戏的练习,孩子们也完成了从游戏迁移到实际生活的过程,为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奠定了基础。
(3)树立榜样互相促进学习。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行为上模仿性强。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操作演示,给予幼儿直观的示范和指导。所以在一日活动中可以向孩子逐步展示如何自理的各种方法。整理衣物时,让幼儿学习自己叠被子和衣服时,也是通过老师先示范的方法。让孩子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孩子掌握技巧并乐意自己动手,让孩子学习模仿。如幼儿在“漱口”时,很容易将水吞下或直接吐出。我们让小朋友一起漱口,边看边听老师的讲解:“我们一起和哥哥姐姐玩小金鱼吹泡泡的游戏好吗?先喝一口水含在嘴里,鼓起腮帮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再吐出来。”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形象生动的讲解来指导幼儿操作,增强了幼儿漱口的樂趣,并很快学会漱的正确方法。
(4)积极的鼓励带动自理能力的提高。陈鹤琴先生指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经常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做得好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说一声“你真棒”,或是在他的胸前贴一个卡通贴纸;对于做得不够好的孩子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知道下次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到难过,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在生活中能信心十足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过程中,每一阶段进行一次 “小竞赛”,了解幼儿阶段达成的情况并进行跟踪指导。竞赛中,教师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进行分组,对能力弱的一组不对操作时间进行限制,只要能按要求完成就好。这样既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又能保护好能力弱的孩子的自尊心,还向能干的小朋友学习。
(5)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家园合作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因此要做好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离不开家长配合的。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路路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此外,开展“评比阳光宝贝”的活动,即比比哪个孩子的进步大,有进步的孩子就能够获得一个阳光宝贝的小徽章,这样的做法既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多一些耐心与信心,少一些烦心与灰心,只有做到这些,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实践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关键是要根据幼儿不同特点和不同能力培养要求,采取最适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 年 4 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