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升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实验难度很大。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下,实验教学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受到传统理念的制约,当今的实验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高中化学,简述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并探究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立足新高考背景探讨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开展,以期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改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并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纵观当今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理论课占据主导地位,受到教学进度的影响,实验课一再地被压缩,进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加之教师忽视实验教学,多以教师演示、多媒体播放为主,难以让学生真正把握化学知识。另外,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压制,学校忽视实验教学,因此没有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阻碍着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在高中实验教学中,教师会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指导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流程开展实验。由于缺乏创新,进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无法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教师全权把控着课堂,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很少,进而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分析当下实验教学的问题,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实验模式,以从根本上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推动高中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高考背景下,探索一套高效、可行性高的实验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但文章通过对当今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方式单一、实验设备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一)实验资源存在问题
由于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影响,领导和教师提升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但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阻碍了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主要表现如下:1.实验室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部分学校受到自身发展、资金限制,没有基于教学实际构建相应的化学实验室,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并抑制了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的提升。2.实验用具落后。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用具周期长,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而且为实验操作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3.缺乏实验教师。纵观当今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缺乏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不足是影响实验教学开展的一大因素,最终降低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在实验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按照书本开展实验操作,然后在引导学生列出实验中涉及的知识点,课堂流程固定,气氛沉闷,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甚至部分教师直接利用自主演示或多媒体来替代学生的自主实验,没有将实验教学自身的功能发挥出来。
(三)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加之教师的忽视、学校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产生了实验学习不重要的错误观念。而且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压制下,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认为高考不考实验,所以不重视。
化学实验是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样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可以真正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并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微探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化学实验,学生才能抓住知识的本质,才能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但受到“分数论”的影响,教师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并最终弱化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在新高考制度下,高考开始注重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理念,积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实际和化学实验特点出发,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因此,如何优化实验教学,是当下高中化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設计演示实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特征、实验内容,通过开展演示实验调动起学生的热情,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他们保持持续探究动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实际参与中激发自身的思维,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金属铝的还原性”时,教材设计的实验器具很多,而且操作步骤复杂,所以操作起来很麻烦。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坚持绿色化学的理念下,选用透明圆桶、铁钉、细沙开展演示实验。这一实验操作不仅简单,而且不影响实验效果。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学生可以通过圆桶和试管观察整个红热过程以及铁水生成和自上而下的熔化流动。另外铝的还原反应还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存在一定危险性,而在实验上方罩一个透明的圆桶则可以起到阻止污染物排放的效果。最后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鼓舞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设计,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多媒体演示实验,破解难度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了教学中,在激活课堂氛围的同时,为化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利用多媒体演示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实现静态画面的动态化,还能将化学反应现象清晰地展现出来。比如,“氯溴碘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教材设置了:通过氯水+溴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的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氯>溴,溴水+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氧化性溴>碘,综上可以得出氧化性氯>溴>碘。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现象无法被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清晰地看到。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清晰的看到溶液不同层次的颜色,并得出氧化性氯>溴>碘的结论。在完成以往的实验探究之后,教师都会做出系统评价和点评,归纳和总结实验反应现象、特点。利用多媒体开展实验,学生观看完之后,会自然地开展交流,在得到预期的结论后,课堂立刻安静了下来。整个过程无需教师多说,学生已经完成了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在这种共同体的感应下,学生通过交流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 (三)开展分组实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设计、参与能力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切勿包揽一切,而是要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才能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舞学生就实验设计、成果开展互评,并对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仪器使用标准加以强调,以提升实验严谨性、科学性,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文章以“温度对化学实验平衡的影响”为例,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可以做出如下的改进和创新:将装有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接入两个烧瓶,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观察记录下实验现象。随后将一个烧瓶放进热水中,将另一个烧瓶放进冷水中,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通过上述实验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明白“温度对化学实验平衡影响”的原理。接着,教师鼓舞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KSCN、FeCl3开展实验,并做好实验报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探讨,不仅拓宽了自身视野范围,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学会观察是开展化学实验的第一步。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观察对象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做好记录,为得出结论提供理论支撑,切勿等实验结束之后再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同时,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示范,比如实验步骤、实验仪器使用标准、实验仪器摆放等,不可随意。在实验现象和预期不同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切勿和盘托出告诉学生答案,要调动起学生探究实验的欲望。在实际实验开展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五)采取小组合作,优化实验课堂氛围
合作是新课改倡导的一大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特征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氛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并非放任学生自由的交流、折腾,教师也必须做好对小组合作的指导。除此以外,要想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实验中來,教师必须平衡好学生合作和教师引导,不要过渡干预学生的自由讨论,也不能放任自流。同时,在开展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通过与班主任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包含男女生比例、学生性格与兴趣、家庭情况等,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制定活动开展规则,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平稳开展。
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抽象理论形象地展现出来,可以推动化学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的压制,实验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从行动中落实,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方法,让实验教学顺应新高考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考制度影响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下,高中化学教师只有做好自身引导,鼓舞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设计和探究中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优化实验流程,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与发展。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纵观当今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理论课占据主导地位,受到教学进度的影响,实验课一再地被压缩,进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加之教师忽视实验教学,多以教师演示、多媒体播放为主,难以让学生真正把握化学知识。另外,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压制,学校忽视实验教学,因此没有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并阻碍着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在高中实验教学中,教师会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指导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流程开展实验。由于缺乏创新,进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无法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教师全权把控着课堂,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很少,进而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分析当下实验教学的问题,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实验模式,以从根本上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推动高中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高考背景下,探索一套高效、可行性高的实验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但文章通过对当今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方式单一、实验设备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一)实验资源存在问题
由于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影响,领导和教师提升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但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阻碍了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主要表现如下:1.实验室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部分学校受到自身发展、资金限制,没有基于教学实际构建相应的化学实验室,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并抑制了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的提升。2.实验用具落后。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用具周期长,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而且为实验操作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3.缺乏实验教师。纵观当今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缺乏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不足是影响实验教学开展的一大因素,最终降低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在实验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按照书本开展实验操作,然后在引导学生列出实验中涉及的知识点,课堂流程固定,气氛沉闷,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甚至部分教师直接利用自主演示或多媒体来替代学生的自主实验,没有将实验教学自身的功能发挥出来。
(三)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加之教师的忽视、学校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产生了实验学习不重要的错误观念。而且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压制下,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认为高考不考实验,所以不重视。
化学实验是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样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可以真正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并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微探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化学实验,学生才能抓住知识的本质,才能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但受到“分数论”的影响,教师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并最终弱化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在新高考制度下,高考开始注重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理念,积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学生实际和化学实验特点出发,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因此,如何优化实验教学,是当下高中化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設计演示实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特征、实验内容,通过开展演示实验调动起学生的热情,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他们保持持续探究动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实际参与中激发自身的思维,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金属铝的还原性”时,教材设计的实验器具很多,而且操作步骤复杂,所以操作起来很麻烦。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坚持绿色化学的理念下,选用透明圆桶、铁钉、细沙开展演示实验。这一实验操作不仅简单,而且不影响实验效果。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学生可以通过圆桶和试管观察整个红热过程以及铁水生成和自上而下的熔化流动。另外铝的还原反应还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存在一定危险性,而在实验上方罩一个透明的圆桶则可以起到阻止污染物排放的效果。最后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鼓舞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设计,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多媒体演示实验,破解难度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了教学中,在激活课堂氛围的同时,为化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利用多媒体演示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实现静态画面的动态化,还能将化学反应现象清晰地展现出来。比如,“氯溴碘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教材设置了:通过氯水+溴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的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氯>溴,溴水+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氧化性溴>碘,综上可以得出氧化性氯>溴>碘。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现象无法被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清晰地看到。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资料,学生可以清晰的看到溶液不同层次的颜色,并得出氧化性氯>溴>碘的结论。在完成以往的实验探究之后,教师都会做出系统评价和点评,归纳和总结实验反应现象、特点。利用多媒体开展实验,学生观看完之后,会自然地开展交流,在得到预期的结论后,课堂立刻安静了下来。整个过程无需教师多说,学生已经完成了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在这种共同体的感应下,学生通过交流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 (三)开展分组实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设计、参与能力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切勿包揽一切,而是要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才能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舞学生就实验设计、成果开展互评,并对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仪器使用标准加以强调,以提升实验严谨性、科学性,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文章以“温度对化学实验平衡的影响”为例,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可以做出如下的改进和创新:将装有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接入两个烧瓶,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观察记录下实验现象。随后将一个烧瓶放进热水中,将另一个烧瓶放进冷水中,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通过上述实验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明白“温度对化学实验平衡影响”的原理。接着,教师鼓舞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KSCN、FeCl3开展实验,并做好实验报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探讨,不仅拓宽了自身视野范围,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学会观察是开展化学实验的第一步。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观察对象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做好记录,为得出结论提供理论支撑,切勿等实验结束之后再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同时,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示范,比如实验步骤、实验仪器使用标准、实验仪器摆放等,不可随意。在实验现象和预期不同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切勿和盘托出告诉学生答案,要调动起学生探究实验的欲望。在实际实验开展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五)采取小组合作,优化实验课堂氛围
合作是新课改倡导的一大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特征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氛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并非放任学生自由的交流、折腾,教师也必须做好对小组合作的指导。除此以外,要想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实验中來,教师必须平衡好学生合作和教师引导,不要过渡干预学生的自由讨论,也不能放任自流。同时,在开展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通过与班主任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包含男女生比例、学生性格与兴趣、家庭情况等,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制定活动开展规则,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平稳开展。
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抽象理论形象地展现出来,可以推动化学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的压制,实验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从行动中落实,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方法,让实验教学顺应新高考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考制度影响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下,高中化学教师只有做好自身引导,鼓舞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设计和探究中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优化实验流程,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