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上不能机械的按原先确立的思路开展教学,而是教师凭着自身的素质,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与原计划不同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也就是教育之所以为艺术的原因,正如教育家不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科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果所有的成果都能预料,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了。"
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固定套路,即是: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析每段意思-分析修辞和特殊的句子。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教学的套路确实对学生语言习得、了解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技能的训练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实用的,还因为其固定的模式,课堂上师生双方活动有序,学生有一定的活动时间,因此,这一套路很受教师喜欢,教师也总是将这样的课作为公开课来上。但是这样固定的套路恰恰窒息了语文现代文课堂中每一个美丽"生成"的可能,从而使得教师失去激情,学生没了兴趣。恰恰是这一套路的可预测性,使得上这一课型的教师在听课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水准和教学特色显得尤为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用课堂生成学理论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要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课堂中可以产生哪些动态生成。
1.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这一活动中,教师所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中会出现动态生成。
如人教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我问到"《箜篌引》到底要怎么样读才能让我们的作者二十年之后都忘不了呢?"学生当中,特别是一些诗歌朗诵爱好者立刻就在座位上开始练习诵读了,课堂上顿时热闹非凡。于是,我就放弃了事先准备好的录音,就让学生自己读,我就根据他们诵读的情况加以指导,可以增强他们的朗诵水平,还可以培养一种爱好,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得出的效果要比听录音磁带好的多。有学生多年以后提到这一次课堂还记得很清晰。
2.在处理文中特殊的修辞或是有深意的句子这一环节中,学生有突发的质疑也会产生出课堂生成的契机。
如笔者在上人教版必修时讲到曹操的《短歌行》,有一个学生在课堂的中间突然说道,老师,曹操真是一个"奸雄"吗?由于他声音很大,全班都听见了他的话,哄堂大笑后,班上其他同学马上就有回应,有的说就是就是,有的说不是。笔者本可以以教师身份制止他们,但是我让同学们回顾《三国演义》当中的关于曹操的人物形象,"爱才,赤脚迎许攸""仁爱对关羽""渴望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一个全面的曹操。这是笔者就借机鼓励学生课下去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原著。这样笔者就做到了启发阅读的作用。
3. 在讨论中,学生之间在对课文的内容或主题思想进行讨论时,经常会提出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可能都会归入教师的面前,这也是教师课堂生成的一个契机。
如在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阅读当中,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 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有学生就提出,"老师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古代的诗歌当中的炼字呢?"这让我很高兴,立刻就出了一道诗歌题目: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害陇右尹继高三十五书记》)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到底"起、落、疾、下、浮、飞"哪一个字好。这样学生在课堂还学会了赏析诗歌当中的妙字,可真是一举两得。以后课下遇到诗歌当中的炼字,学生也会多思考,到底这个字用的好在哪里,能不能用其它字来替代。
4.学生的课堂上犯的一些错误,往往也是教师课堂生成的重要契机。
教师往往可以利用这些错误加以"找错""析错""纠错",通过这一过程来活跃课堂。如果教师觉得某个错误具有代表性,很多的学生都会有,也可以当堂予以讲解,以免学生对所读课文产生误解。
二、要注意课堂生成学理论运用在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1.课堂生成不要无理取闹,要始终紧紧围绕着阅读课预设的教学目的。
很多时候,课堂引发的一些问题是因为一些学生的故意起哄,此时教师不应一味迁就,否则会远离教学目标,而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争论了。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生成应有选择性。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适合在课堂上展开,可能有的只是极少数同学感兴趣,大多数人不感兴趣,所以教师不要盲目展开。
3. 要本着多备少讲的原则,充分备课。
上课生成决不是提倡少备课,而去等着上课生成,而是要做充分地对阅读材料及其背景进行深入挖掘,提前做好生成预测,这样上课才会左右逢缘,从容有序。
三、课堂的美丽"生成"需要教师高超的业务素质。
教师对所教的文章的理解和其背景知识的了解必须比所教学生要深入十倍,甚至二十倍。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才会不知不觉地为学生而产生,从学生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上课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够明察秋毫地预见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对课堂本身选择那最佳的途径走下去。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求教师有着专家级的教学水准,要能够对所上课文烂熟于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师在上课中间从对所教内容的高度关注中解脱出来,而更多的对所教的学生加以关注,这样才能够做到根据学生的反应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加以调整,因为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做到无论从哪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讲解,都会让学生学有所获的。
总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这一常规模式,必须要加以改进和突破,如果一味按照固定套路,中规中距,再完美的教学套路也会出现审美疲劳的。因而必须要将课堂生成理论代入到課堂中,这样才能有效打破阅读课堂常常出现的沉闷气氛,真正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在目前的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固定套路,即是: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析每段意思-分析修辞和特殊的句子。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教学的套路确实对学生语言习得、了解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技能的训练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实用的,还因为其固定的模式,课堂上师生双方活动有序,学生有一定的活动时间,因此,这一套路很受教师喜欢,教师也总是将这样的课作为公开课来上。但是这样固定的套路恰恰窒息了语文现代文课堂中每一个美丽"生成"的可能,从而使得教师失去激情,学生没了兴趣。恰恰是这一套路的可预测性,使得上这一课型的教师在听课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水准和教学特色显得尤为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用课堂生成学理论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要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课堂中可以产生哪些动态生成。
1.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这一活动中,教师所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中会出现动态生成。
如人教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我问到"《箜篌引》到底要怎么样读才能让我们的作者二十年之后都忘不了呢?"学生当中,特别是一些诗歌朗诵爱好者立刻就在座位上开始练习诵读了,课堂上顿时热闹非凡。于是,我就放弃了事先准备好的录音,就让学生自己读,我就根据他们诵读的情况加以指导,可以增强他们的朗诵水平,还可以培养一种爱好,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得出的效果要比听录音磁带好的多。有学生多年以后提到这一次课堂还记得很清晰。
2.在处理文中特殊的修辞或是有深意的句子这一环节中,学生有突发的质疑也会产生出课堂生成的契机。
如笔者在上人教版必修时讲到曹操的《短歌行》,有一个学生在课堂的中间突然说道,老师,曹操真是一个"奸雄"吗?由于他声音很大,全班都听见了他的话,哄堂大笑后,班上其他同学马上就有回应,有的说就是就是,有的说不是。笔者本可以以教师身份制止他们,但是我让同学们回顾《三国演义》当中的关于曹操的人物形象,"爱才,赤脚迎许攸""仁爱对关羽""渴望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一个全面的曹操。这是笔者就借机鼓励学生课下去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原著。这样笔者就做到了启发阅读的作用。
3. 在讨论中,学生之间在对课文的内容或主题思想进行讨论时,经常会提出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可能都会归入教师的面前,这也是教师课堂生成的一个契机。
如在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阅读当中,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 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有学生就提出,"老师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古代的诗歌当中的炼字呢?"这让我很高兴,立刻就出了一道诗歌题目: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害陇右尹继高三十五书记》)让学生讨论,发表看法到底"起、落、疾、下、浮、飞"哪一个字好。这样学生在课堂还学会了赏析诗歌当中的妙字,可真是一举两得。以后课下遇到诗歌当中的炼字,学生也会多思考,到底这个字用的好在哪里,能不能用其它字来替代。
4.学生的课堂上犯的一些错误,往往也是教师课堂生成的重要契机。
教师往往可以利用这些错误加以"找错""析错""纠错",通过这一过程来活跃课堂。如果教师觉得某个错误具有代表性,很多的学生都会有,也可以当堂予以讲解,以免学生对所读课文产生误解。
二、要注意课堂生成学理论运用在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1.课堂生成不要无理取闹,要始终紧紧围绕着阅读课预设的教学目的。
很多时候,课堂引发的一些问题是因为一些学生的故意起哄,此时教师不应一味迁就,否则会远离教学目标,而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争论了。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生成应有选择性。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适合在课堂上展开,可能有的只是极少数同学感兴趣,大多数人不感兴趣,所以教师不要盲目展开。
3. 要本着多备少讲的原则,充分备课。
上课生成决不是提倡少备课,而去等着上课生成,而是要做充分地对阅读材料及其背景进行深入挖掘,提前做好生成预测,这样上课才会左右逢缘,从容有序。
三、课堂的美丽"生成"需要教师高超的业务素质。
教师对所教的文章的理解和其背景知识的了解必须比所教学生要深入十倍,甚至二十倍。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才会不知不觉地为学生而产生,从学生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上课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够明察秋毫地预见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对课堂本身选择那最佳的途径走下去。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求教师有着专家级的教学水准,要能够对所上课文烂熟于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师在上课中间从对所教内容的高度关注中解脱出来,而更多的对所教的学生加以关注,这样才能够做到根据学生的反应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加以调整,因为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做到无论从哪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讲解,都会让学生学有所获的。
总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这一常规模式,必须要加以改进和突破,如果一味按照固定套路,中规中距,再完美的教学套路也会出现审美疲劳的。因而必须要将课堂生成理论代入到課堂中,这样才能有效打破阅读课堂常常出现的沉闷气氛,真正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