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将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要遵循语文之“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
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把握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正确认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依据学情设计语文教学策略,实施语文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了解学生 对症下药
常言说得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对自己班級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我们四二班是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类型,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在平时,我根据学生历次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为好中差几个层次,谁基础知识好,灵活运用差?谁爱偷懒基础知识弱,阅读写作还不错?谁速度慢但准确率高?谁学习容易情绪化?……经过三年多的相处,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我基本上都做到了心里有数。所以每次考试出来的成绩大都和自己的估测差不多。
“抓两头,促中间”是我一直坚持的方法。做这项工作,除了上课要关注“两头”的学习状态,多提问,多督促外,我特别注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平时的课堂中,对于表现积极突出的、尤其是表现进步的同学,我从不吝惜自己的赞扬。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一点儿,即使是很用心,平时上课由于要赶进度,或者有的同学不善于表现自己,我们总会忽视一部分同学,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通常会利用一节相对宽松点儿的课堂,趁着学生们写作业或阅读的时候,“查漏补缺”,把我自己心里觉得有“亏欠”的同学一个个点出来,把他们身上的优点放大,当众表扬,虽然我是“有意为之”,而对学生确是“极其受用”,过一段时间一个周期,我力求顾及全班每一位同学的感受,让学生们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就这样,坚持以平等、尊重的言行鼓励、激发、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愿望,用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稳步上升。
二、 老师讲了≠学生会了
平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知识点我讲了呀?可是学生怎么还是不会呢?首先,学习知识是有规律的。从接受新知识、新思维,到消化掌握、复习巩固,这是有学习的固有规律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一蹴而就。其次,对于语文来说,背诵积累能力和听写默写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会读了会背了不一定会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听写、默写的能力必须要落实在课堂上,仅靠家庭作业那有限的练习是不行的,听写默写不仅仅是停留在生字词语上,还要默写知识点、关键句重点句、重点片段等。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语文要学什么,怎么学,怎样才是“学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咬定“作文”不放松
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文的两大“壁垒”,作文在考试中占分比例是固定的高,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作文入手成绩还是会提高得快一些。
(一) 循序渐进,教给学生习作方法
从小学低年级的说话写话,到中年级的构段写段,再到高年级的构段构篇,各个阶段的语文老师要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开始,从正确的使用逗号句号开始,把构段构篇的方法,把审题立意的方法,把开头结尾的方法,把选材命题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等写作方法技巧教给学生。
(二) 扎实训练,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熟能生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规律,缺乏扎实的训练是不够的。平时,我们要借力语文课堂,在课文留白处,在典型段学习后,在意犹未尽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小练笔,增强学生的动笔表达意识,将语言文字训练贯穿整个语文教学,长期的坚持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三)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话可说,表达内容空洞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缺乏生活感悟是一个主要原因。“生活有多精彩,作文就有多精彩!”所以,我们老师应坚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多布置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话题,比如让学生去看白天鹅、去植物园喂一次鸽子、为家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去观察一座桥写一写……让孩子们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是‘形象化’的作文;作文,是‘文字化’的生活”,从而克服选材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四) 教材引路,阅读教学支撑作文教学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在语言表达、结构布局、开头结尾、写作方法、表达顺序等方面都可以成为习作指导的有效资源,挖掘教材资源,学习写作顺序,借鉴表达方法,为学生积累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写作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功在平时,语文老师必须树立这种意识!
(五) 重视作文讲评,促进学生自修自改的能力
有人说,写作的艺术,其实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败笔的艺术。自己放声读一读,或念给别人听一听,或阅读一下别人的作品,写与读并进,写与改同步,会更利于作者的进步。这就要求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注意观察学生选材的角度、表达的水平、发现出现的问题等,以便于指导。每次作文课,我都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前一次作文中写得好的作文读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评价好坏优劣,身边的习作范文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空出时间和空间评改学生的作文,在评改结束后,注意作文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击出火花;在不同文章的比较中,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表达生动具体方面得到提高。
总之,要想实现理想的语文课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在何方?我想在老师们的思考和行动中,只要我们循语文教学之道,关注学生生活,教给学生方法策略,一定能使学生的“语文”世界丰富多彩,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拨开云雾见青天”!
参考文献:
[1]王旭.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扩展探析[J].新课程(上),2015(12).
[2]赵晶.依据学情确定语文教学内容[J].小学语文教师,2016(05).
作者简介:
上官玉花,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
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把握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正确认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依据学情设计语文教学策略,实施语文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了解学生 对症下药
常言说得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对自己班級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我们四二班是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类型,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在平时,我根据学生历次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为好中差几个层次,谁基础知识好,灵活运用差?谁爱偷懒基础知识弱,阅读写作还不错?谁速度慢但准确率高?谁学习容易情绪化?……经过三年多的相处,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我基本上都做到了心里有数。所以每次考试出来的成绩大都和自己的估测差不多。
“抓两头,促中间”是我一直坚持的方法。做这项工作,除了上课要关注“两头”的学习状态,多提问,多督促外,我特别注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平时的课堂中,对于表现积极突出的、尤其是表现进步的同学,我从不吝惜自己的赞扬。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一点儿,即使是很用心,平时上课由于要赶进度,或者有的同学不善于表现自己,我们总会忽视一部分同学,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通常会利用一节相对宽松点儿的课堂,趁着学生们写作业或阅读的时候,“查漏补缺”,把我自己心里觉得有“亏欠”的同学一个个点出来,把他们身上的优点放大,当众表扬,虽然我是“有意为之”,而对学生确是“极其受用”,过一段时间一个周期,我力求顾及全班每一位同学的感受,让学生们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就这样,坚持以平等、尊重的言行鼓励、激发、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愿望,用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稳步上升。
二、 老师讲了≠学生会了
平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知识点我讲了呀?可是学生怎么还是不会呢?首先,学习知识是有规律的。从接受新知识、新思维,到消化掌握、复习巩固,这是有学习的固有规律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一蹴而就。其次,对于语文来说,背诵积累能力和听写默写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会读了会背了不一定会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听写、默写的能力必须要落实在课堂上,仅靠家庭作业那有限的练习是不行的,听写默写不仅仅是停留在生字词语上,还要默写知识点、关键句重点句、重点片段等。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语文要学什么,怎么学,怎样才是“学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咬定“作文”不放松
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文的两大“壁垒”,作文在考试中占分比例是固定的高,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作文入手成绩还是会提高得快一些。
(一) 循序渐进,教给学生习作方法
从小学低年级的说话写话,到中年级的构段写段,再到高年级的构段构篇,各个阶段的语文老师要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开始,从正确的使用逗号句号开始,把构段构篇的方法,把审题立意的方法,把开头结尾的方法,把选材命题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等写作方法技巧教给学生。
(二) 扎实训练,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熟能生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规律,缺乏扎实的训练是不够的。平时,我们要借力语文课堂,在课文留白处,在典型段学习后,在意犹未尽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小练笔,增强学生的动笔表达意识,将语言文字训练贯穿整个语文教学,长期的坚持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三)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话可说,表达内容空洞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缺乏生活感悟是一个主要原因。“生活有多精彩,作文就有多精彩!”所以,我们老师应坚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多布置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话题,比如让学生去看白天鹅、去植物园喂一次鸽子、为家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去观察一座桥写一写……让孩子们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是‘形象化’的作文;作文,是‘文字化’的生活”,从而克服选材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四) 教材引路,阅读教学支撑作文教学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在语言表达、结构布局、开头结尾、写作方法、表达顺序等方面都可以成为习作指导的有效资源,挖掘教材资源,学习写作顺序,借鉴表达方法,为学生积累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写作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功在平时,语文老师必须树立这种意识!
(五) 重视作文讲评,促进学生自修自改的能力
有人说,写作的艺术,其实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败笔的艺术。自己放声读一读,或念给别人听一听,或阅读一下别人的作品,写与读并进,写与改同步,会更利于作者的进步。这就要求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注意观察学生选材的角度、表达的水平、发现出现的问题等,以便于指导。每次作文课,我都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前一次作文中写得好的作文读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评价好坏优劣,身边的习作范文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空出时间和空间评改学生的作文,在评改结束后,注意作文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击出火花;在不同文章的比较中,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表达生动具体方面得到提高。
总之,要想实现理想的语文课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在何方?我想在老师们的思考和行动中,只要我们循语文教学之道,关注学生生活,教给学生方法策略,一定能使学生的“语文”世界丰富多彩,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拨开云雾见青天”!
参考文献:
[1]王旭.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扩展探析[J].新课程(上),2015(12).
[2]赵晶.依据学情确定语文教学内容[J].小学语文教师,2016(05).
作者简介:
上官玉花,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