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评双线互补下的时空观念培育策略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aiy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发现许多教师对时空观念的认知和实践存在不足,例如将历史时间等同具体时间点,历史空间等同地理空间,割裂时空联系等。笔者经过对纲要教材的实践认为:教师可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从教、评两方面着手,于教渗透,以评检测,教评互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此,本文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机》为例进行解读。
  一、借助大历史观,于教学渗透素养
  1.刻画历史时间
  海德格尔曾说:“历史性根植于时间性中。”[1]历史是包含时间的学问。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存在的。通常所说的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时刻,即表示时间的先后或迟早;二是表示时段,即表示时间的长短”[2]。任何史事都能标注在时间长河中,或点或段。在日常教学中,历史时间经常被简单化为数字符号,教师采取背诵、听写等方式解决其记忆问题。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面对复杂多样的史事,多数教师仅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绘制数轴或表格,按时序呈现历史发展状况。在当时看,学生好似掌握该时段史事的时间点和先后顺序,但其实学生仅机械记忆历史时间,获取的也仅是碎片化知识。如何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借助大历史观,将历史时间刻画于历史长河中透视其价值。
  鉴于本课“疆域的奠定”一目涉及多个历史时间,教师设置了自主学习任务:1.绘制清朝前中期开拓疆域的时间坐标;2.根据坐标轴构建一个清朝前中期疆域扩展与巩固的知识体系。任务1可以让学生对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有清晰认知,但此时学生脑海中的史事是孤立存在的。于是追加任务2,让学生将单个时间点放在清朝前中期疆域开拓与巩固这一时间段中考察,认识到每一史事都促进了清朝疆域的开拓和巩固,由此延伸,还能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以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为例,1689年是一个数字符号,将其放到中国疆域的变迁历史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不是古代粗线地按照势力范围进行划分,而是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保护的领土主权,为近现代中俄边界争议提供了法理依据。
  借助大历史观,刻画历史时间,将历史时间点与时间段统一,于历史长河中辨析其逻辑顺序、因果关联,体会历史发展的脉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时间,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广延历史空间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认为“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3]。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空间是地理空间和人文空间的统一。地理空间包括具体的地点、区域。人文空间建立在地理空间之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它赋予具体的地点、区域以人文内涵。受习惯思维影响,教师容易混淆历史空间和地理空间,多采用识记地名、辨别方位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在落实课标要求“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时,多数教师要求学生在教材80页的清朝疆域图中标记不同方位的史事,识记清朝疆域的四至。这样的方法忽视了空间的广延性、动态性。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最终在清代定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思维能力,就不能仅将教材80页的疆域图当作一张地理地图去简单识记,更应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去认知。
  将教材上提供的秦、西汉、唐前期、明、清版图依次呈现,并辅以问题链:
  (1)秦至明的疆域有何变化,整体呈现什么趋势?
  (2)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清朝疆域与前面相比有何不同?
  (3)清朝版图与现代中国的版图有何联系?
  (4)结合教材,理解“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这一说法。
  通过地图使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历程,再结合问题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疆域实际是汉族和边疆少数民族共同开发、碰撞、融合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地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地理空间印象,通过问题链和历史细节描绘,使学生理解人文空间要素,从动态视角关注历史空间的延续和变化,认识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变化的、发展的。
  借助不同的历史地图,以大历史观分析历史流变,用动态眼光去理解史事的变迁过程,分析史事的变迁原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比勘纵横时空
  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4]。高中历史教学需将课程中的史事、人物和现象置于时空框架下,对其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等进行观察、理解和解释,构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习惯线型考察,将时间、空间列为平行的线索,造成时空分离。
  为综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以乾隆这一人物为结点设置纵、横两条线索。纵向上,乾隆继承康雍以来的政治方针,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疆土,奠定现代中国的版图,将中国推向了传统社会的鼎盛时期。横向上,以马嘎尔尼访华时期的中西礼单为对照,揭示西方社会已逐步确立民主政体,进入工业时代,在“民主”、“平等”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与之相较,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时空观念的最终形成需联系现实,以古鉴今,推动历史向前发展。通过纵横两条线索的安排,学生了解清朝前中期既是中国古、近代的连结期,也是中西文明逐渐碰撞的时期,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对今天具有借鉴指导意义。笔者在本课最后设计“警世钟声”环节,让学生自由讨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对今天中国大国治理的启示,将历史与现实相映照,更好地认识当今中国与世界。   从长远的社会发展观察历史的脉络,从古今中外的比较提出历史和未来的问题,以大历史观为方法论,更能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掌握时空观念素养。
  二、依据水平要求,以评价提升思维
  学业质量是历史课程与核心素养间的桥梁。教师可依据学业质量水平要求,观察、评价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再于教学中不断完善,提升学生的思维。2017版课程标准将时空观念的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为方便探讨,特将其附录于下:
  水平1 能够辨识历史叙事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水平2 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3 能够把握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说明。
  水平4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史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
  针对本课内容,设计以下例题进行考察。
  例1考察水平1:
  1.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意志人1735年绘制的中国地图赠与习主席。这幅地图可用于研究
  A. 唐朝疆域
其他文献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职工 初建美  “当人民的传声筒,做百姓的协调员”,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初建美始终坚守的履职诺言,“民生”是她一直以来履职调研的主基调。  今年两会,初建美提出“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建议”,旨在呼吁全社会都能够更好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足迹遍基层  自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初建美就一直关注着一老一
目前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已经在部分地区使用。与旧教材不同,新教材必修分为两本书,中国史与世界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写的。与旧教材对比发现,新教材出现了很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知识点,因此新教材在知识的容量上更加大,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但是随着新教材中每一课的知识量增大,会加重教师教学的负担和学生学习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
2020年9月,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高中本”)在全国投入使用。笔者将“高中本”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与现行部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初中本”)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上做了一些尝试,现汇报如下,并介绍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议题和素材,以就教于方家。  一、统编初高中教材中相关内容表述的差异  (一)
村内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村民不再上访,昔日的上访村成了密云区的文明村。  京郊密云西邵渠村,一个曾经有名的上访村、问题村,如今成了文明村。近期,《民生周刊》记者两次前往西邵渠村,试图理清这个村庄蜕变涅槃的脉络和背后的故事。有名的上访村  西邵渠村距离密云城区10多公里,白墙灰瓦,街道整洁,村民热情好客。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是密云有名的上访村。  56岁的赵青山是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11月担任村
文旅部日前發布《关于进一步做好A级旅游景区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进一步加强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通知指出,近期个别景区发生安全事件,造成游客伤亡,给正在有序恢复发展的旅游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各地要加强对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科学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精准做好A级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工作。  五一假期就要来了。打起背包出门旅游很有品,也是促内需的必然要求。然而,快乐切莫忘形,一定要时刻绷紧
历史教学必须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素养立意,从单纯的知识教学、能力培养走向核心素养的养成。“养成”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过程,更是评价标准。通过“养成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历史,认清历史,更能够学会历史的认同,会经历从“养知”到“养智”,再到“养心”的不断向上的体验历程。  2019年冬,笔者有幸参与了在江苏省淮阴中学举行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一课,尝试使用“养成教学”的方法进行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1]。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之前繁多的碎片化、知识型教学逐渐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旨在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能力型教学。而在能力型教学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以国家课程和教材为基础,用整体、全局的眼光,来对局部的、碎片化的知
夏商周的更替一课是初中生接触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内涵的重要一课,上古史的研究历来争议颇多,各种材料纠缠在一起有時彼此矛盾。本文以西周的衰亡作为切入点,谈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史观。  一、“国人暴动”中“国人”身份探究  在夏商周的更替及诸侯争霸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国人暴动的记载广为史料引用,丰富课堂教学,用以凸显西周统治者的腐朽,为后来的西周灭亡、王室衰微做伏笔。但对于国人暴
一、试题的特点和思路的延伸  汉朝的时代特征一直是高考的考查热点,2019年的全国卷和地方卷对此多有涉及,其中全国Ⅰ卷第25题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该试题以白鹿皮币(以下简称“皮币”)为视角,结合汉武帝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重点考察了西汉政府发行皮币带来的实际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题题干和选项的设计都颇为精巧。从题干部分看,廖廖数语就把皮币的大小、价值、用途做了精准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别样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有一个目标是“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如何在教学中培育这一目标,本文拟以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为例进行比较性阅读教学,以就教于方家。  一、宋代的政治是皇帝集权政治吗?  提到宋代政治,教材“学习聚焦”写道:“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专制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笔者认为,学生对教材的这一解释可能会形成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