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通过观察了解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中;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37-0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通过观察了解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笔者看来,语文教育应贴近儿童生活,与儿童生活体验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既是对真实生活的模拟学习、更是有真实情感的参与、个体精神的真实成长的活动。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学习走进孩子的生活,使他们更好地习得言语呢?
   一、开发资源,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叫“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们的学生会买很多东西,有许多物品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训练。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会有多么高兴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有时还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这样,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扩大识字量。
   二、近文本,生活中激发阅读兴趣
   (一)细心观察了解生活
   观察可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生活的表象基础。指导学生优选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场观察与文本学习结合,必会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积累意象素材。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去采访一些当年的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更能体会长征途中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二)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李吉林老师认为:“在优化的情境中,借助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的印象,这种‘直接的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的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作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情境教育的手段,形象地再现课文的内容,唤起孩子的生活体验,以珍视和保留他们敏锐的感受能力,强烈的感受欲望。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或者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就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小象、小野猪、小袋鼠,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明白了互相帮助,发挥各自特点的功能,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到已有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三、课外实践,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一)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二)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三)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四、培养习惯,生活是最佳路径
   学以致用是我们进行各类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学习仅仅是为了学习,这个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学习是为了运用的时候,这个学习和学习的过程才会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有真正的意义。因为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就成为了语文学习的最为基本的形式。这种生活情景,让学生更喜爱语文了,更喜爱语文课了,他们把语文引向了生活,从而使自己的语文意识得到了强化,大语文观念也逐步形成了。
   总之,离开了现实生活,我们就没有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材料,离开了现实生活,学生的语文双基也就无法真正的夯实,一切语文能力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换句话说,就是生活是语文学习的真正源泉,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精神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转变教育观念、弃旧吸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精神;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91-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有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兴趣,方法不得当,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等成为了差等生。如何“拯救”这些差等生,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教学方法;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98-01     初中英
期刊
【摘 要】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教师讲的多,师生互动环节少,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现代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具有实效性,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增进课堂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  【关键词】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
期刊
【摘 要】设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设问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是改变初中历史传统教学弊端的有效方法。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各个环节中灵活运用,必将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设问;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课堂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围绕几个中心问题,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进行深入地讨论,在讨论中获得新知识,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0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音乐;培养兴趣;基本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5-01 
期刊
【摘 要】高一学生普遍地理学习能力不高,文章从阅读、听讲、笔记、用图、记忆、练习等方面就如何培养高一新生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高一地理;学习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19-01     地理是文科中很有特色的一门功课:文理相通,人地结合。既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理科
期刊
[摘要]《悲愤诗》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女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在于它以女性的心理、视角观察、叙述亲历事件。无论是对离乱现实的揭示、还是对非常态下母爱的刻画,都显示了蔡琰独特的女性书写特征。  [关键词]蔡琰;《悲愤诗》;女性书写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4—0016—01  汉末女诗人蔡琰,存世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以学生为中心,从正面教育和引导出发,就班主任工作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指出管理学生首先应强化德育教育,其次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培养;沟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
期刊
[摘要]在高校国防教育中,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期望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为了在国防教育中实现教师期望的良性循环,我们分析了在高校国防教育教学中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因素,要求教师掌握期望效应理论,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国防教育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国防教育;正效应;负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