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27-01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整体的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职教育中,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工作者,职业养成教育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形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高职会计专业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在制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及日常教学实施等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职业养成教育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保证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包括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从社会评价来看,高职学生欠缺的正是职业修养的塑造。因此,高职教育不应简单理解为教会如何工作的职业教育,而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的职业养成教育。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一)高职教育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形势下的高职教育中,会计课程的设置跟培养高素质、技术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主要的问题就是公共基础课的比例过大,出现了“专业不专”的现象。与此同时,各个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大都是为了应对考试。在教学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学课时不够、教材缺少专业特色、以及教学僵化等。
(二)职业院校会计实训现状
会计专业教学过多的重于形式,真正能让学生在校内真刀真枪地从事会计工作的并不多。很多职业院校把会计考证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在校两年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教学和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第三年的校外实习基本上流于形式。毕业生不能与企业会计岗位很好对接,学生就业受到严重影响。鉴于此,职业院校如何在校内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实训平台,让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从事会计工作,掌握会计实际操作技能,是职业院校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建设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
在高职教育当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基本的工作技能。然而,制定教育目标不可以仅仅兼顾基本的工作技能,还需要包括职业修养。具体而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法律观念、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管理、服务、建设与生产第一线的要求,面向各种各样的服务机构与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审计与核算、等工作的综合素质都较高的人才。
(二)课程的设置
三年制的高职,通常是设置15 门基础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在新的会计准则当中,一些衍生金融与金融产品工具的评估和计量、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等新的事物出现,这就要求完善学生金融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针对进出口贸易核算,就要求完善国际贸易知识。因此,需要增设国际贸易、管理学、证券投资、金融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夯实会计专业基础,加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与此同时,需要确保所有会计核算模块的实践教学课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
(三)教学的实施
第一,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只有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地学习知识,以及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二,作为一名教师来讲,不但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养成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技能与知识做出要求,而且还应当清楚职业养成教育的关键内容,把教材内容和职业养成教育的内容统一起来。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教学就不是千篇一律了,而是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第三,教师需要实施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在学校引进一些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的方式,讲解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会计专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关于个人的成功经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会计专业和社会。教师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提高創新精神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创新是突破原有观念的束缚,力求探索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思维方法找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自主合作学习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项目实践当中,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很多课堂是优生与教师的对话,忽略了其他学生,因而大多数同学无所事事。教学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全过程。要把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新的愉悦和艰辛,对学生今后踏上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整体的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职教育中,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工作者,职业养成教育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形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高职会计专业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在制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及日常教学实施等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职业养成教育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保证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包括职业修养和职业技能,从社会评价来看,高职学生欠缺的正是职业修养的塑造。因此,高职教育不应简单理解为教会如何工作的职业教育,而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的职业养成教育。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一)高职教育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形势下的高职教育中,会计课程的设置跟培养高素质、技术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主要的问题就是公共基础课的比例过大,出现了“专业不专”的现象。与此同时,各个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大都是为了应对考试。在教学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学课时不够、教材缺少专业特色、以及教学僵化等。
(二)职业院校会计实训现状
会计专业教学过多的重于形式,真正能让学生在校内真刀真枪地从事会计工作的并不多。很多职业院校把会计考证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在校两年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教学和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第三年的校外实习基本上流于形式。毕业生不能与企业会计岗位很好对接,学生就业受到严重影响。鉴于此,职业院校如何在校内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实训平台,让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从事会计工作,掌握会计实际操作技能,是职业院校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养成教育的建设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
在高职教育当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基本的工作技能。然而,制定教育目标不可以仅仅兼顾基本的工作技能,还需要包括职业修养。具体而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法律观念、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管理、服务、建设与生产第一线的要求,面向各种各样的服务机构与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审计与核算、等工作的综合素质都较高的人才。
(二)课程的设置
三年制的高职,通常是设置15 门基础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在新的会计准则当中,一些衍生金融与金融产品工具的评估和计量、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等新的事物出现,这就要求完善学生金融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针对进出口贸易核算,就要求完善国际贸易知识。因此,需要增设国际贸易、管理学、证券投资、金融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夯实会计专业基础,加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与此同时,需要确保所有会计核算模块的实践教学课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
(三)教学的实施
第一,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只有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地学习知识,以及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二,作为一名教师来讲,不但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养成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技能与知识做出要求,而且还应当清楚职业养成教育的关键内容,把教材内容和职业养成教育的内容统一起来。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教学就不是千篇一律了,而是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第三,教师需要实施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在学校引进一些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的方式,讲解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会计专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关于个人的成功经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会计专业和社会。教师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提高創新精神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创新是突破原有观念的束缚,力求探索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思维方法找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自主合作学习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项目实践当中,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很多课堂是优生与教师的对话,忽略了其他学生,因而大多数同学无所事事。教学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全过程。要把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新的愉悦和艰辛,对学生今后踏上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