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指的是对课文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有意识地将文本内容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远。它符合了语文新课改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从而具有了巨大的优势,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语文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然而,我们也看到拓展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不管拓展的效果如何,似乎只要有了拓展的环节,就算成功。实际上,毫无实效。具体表现在:拓展脱离文本,拓展形式单一,拓展主体不明。
拓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下面笔者就自己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来谈谈对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肤浅认识。
一、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阅读教学拓展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立足“文本”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需要拓展,但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时机、拓展的角度、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
2.立足“学生发展”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的拓展要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依据。拓展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接受能力的高低、基础的好坏、思维的活跃与迟钝等诸多因素,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立足“适度”进行拓展
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在于适度,在于恰到好处。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作一个“卖点”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卖弄才思,显示课堂教学的新意,拓展内容和形式接连抛出,容量庞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无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实践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认为要使阅读教学的拓展真正走向有效,必须找准拓展切入点,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拓展。
1.从新课启动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阅读内容或是对作者的介绍,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更主要的是,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新课增加了动力。
比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笔者在文本解读之前,也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诵读王之涣《出塞》、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边塞诗歌,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接着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学习,学生就容易深切体会诗人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自己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情怀。
2.从精美语言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执教公开课《老王》时,在品读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这一情节时,围绕语言作了拓展:“镶嵌”“可笑”等词妙在何处,能否改换成“站直”“可怕”等,有的学生说,“镶嵌”比“站直”好,镶嵌写出了老王已经接近死亡了,身体极度的虚弱;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形象写出了身体僵直、步履维艰的形态,“站直”却没有这种效果;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使人容易想到遗照,暗示老王即将离开人世,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意味;有的学生说,“可笑”比“可怕”好,更显出老王的不幸,以及作者对老王的深切同情……在学生品位语言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李健吾的话:“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个中矣”来印证,学生对语言以及老王的善良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3.从文本空白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作者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为了文章本身写法的需要,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拓展,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鲁迅的《风筝》一课,文中的“我”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将要完工的风筝毁坏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段文字将“我”的粗暴、自私、专制、漠视孩子的天性写得非常细腻,但有关弟弟的心理活动只字未提。在教学时,笔者抓住了这一空白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师:小弟弟当时会怎样想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弟弟的心灵深处。
生①:做风筝的事被兄长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好害怕啊。
生②:我知道瞒着你做风筝不对,但我太喜欢风筝了。
生③:哥哥,我错了,我不应该躲在小屋里做风筝惹你生气。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老师想,弟弟的心理为什么只有害怕、无奈、后悔,却没有怨恨、生气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作心理揣测的?
生②:“我”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请求弟弟宽恕时,而弟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③: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弟弟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对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所以哪来怨恨呢?
……
通过以上空白点拓展,除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外,也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的原因: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乞讨宽恕,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而且也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厚。
4.从领悟主题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主题作出形式不一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一步步地向文章的主题开掘,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感悟、碰撞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创造,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升华思想。
杨聪老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和字句中发现、品味云南歌会的“意思”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主题,作了如下一步步拓展:
师:请看课文已删除的第一段: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沈从文认为写歌会的“意思”在哪里?
生①:生命的美好,生命的颂歌。
师:那么,沈从文歌颂了哪些生命形态,请用这样的话来表述,“这是____生命”,可以是自己概括,也可以是文中的字。
生②: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生③:这是兴奋、活跃的生命……
师:如果我要你在“活”字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你对这种生命的看法,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这【】是______的生命
(却/竟/真/就/才……)
生:……
师: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有这样的生活,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社会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我想加一个“才”字,这才是活的生命,我为什么要加这一个“才”字,请看大屏幕: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玩味的往往是他们生活的卑微,却意识不到这个汪洋大海般的世界对于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它的尊严。沈从文是个例外。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生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将以不舍昼夜地流传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焦渴的灵魂。”……
这层层深入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将文本主题提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作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从而把握主题。如学习鲁迅的《孔已己》时,引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都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但《孔已己》是通过让人心酸的失败者形象来表现的,《范进中举》则是通过让人心酸的成功者形象来表现的。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引进席慕容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采用比较阅读,既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文本的主题思想,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5.从捕捉质疑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再详细的备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的质疑,在拓展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了解了“白丁”的意思:“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却不懂。笔者就在这里进行了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清高脱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切入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课堂情况等灵活地加以运用,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四、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展时,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学时拓展的时机,拓展的方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广度和深度,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要想拓展的合理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让自己先“厚实”起来。
2.捕捉动态中拓展生成的机会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这灵动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生成,如果抓住了新的资源进行拓展,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的局面。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拓展生成的机会都被忽视和扼杀。因此,教师精心备课,既备教案,又备学案,多些准备,多些预测。这样,对话中拓展生成的资源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进行阅读教学拓展小结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拓展教学已经赢得了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厚爱。要真正借助拓展这条渠道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使拓展成为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经,开辟语文天地的目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坚持写阅读教学拓展小结,认真总结课堂阅读教学拓展的“得”与“失”,以“得”为“师”,分析“得”胜法宝,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以“失”为“鉴”,深究“失”败原因,苦心寻求解决办法,让拓展在语文教学中更有效。
然而,我们也看到拓展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不管拓展的效果如何,似乎只要有了拓展的环节,就算成功。实际上,毫无实效。具体表现在:拓展脱离文本,拓展形式单一,拓展主体不明。
拓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下面笔者就自己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来谈谈对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肤浅认识。
一、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阅读教学拓展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立足“文本”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需要拓展,但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时机、拓展的角度、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
2.立足“学生发展”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的拓展要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依据。拓展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接受能力的高低、基础的好坏、思维的活跃与迟钝等诸多因素,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立足“适度”进行拓展
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在于适度,在于恰到好处。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作一个“卖点”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卖弄才思,显示课堂教学的新意,拓展内容和形式接连抛出,容量庞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无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实践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认为要使阅读教学的拓展真正走向有效,必须找准拓展切入点,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拓展。
1.从新课启动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阅读内容或是对作者的介绍,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更主要的是,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新课增加了动力。
比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笔者在文本解读之前,也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诵读王之涣《出塞》、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边塞诗歌,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接着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学习,学生就容易深切体会诗人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自己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情怀。
2.从精美语言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执教公开课《老王》时,在品读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这一情节时,围绕语言作了拓展:“镶嵌”“可笑”等词妙在何处,能否改换成“站直”“可怕”等,有的学生说,“镶嵌”比“站直”好,镶嵌写出了老王已经接近死亡了,身体极度的虚弱;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形象写出了身体僵直、步履维艰的形态,“站直”却没有这种效果;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使人容易想到遗照,暗示老王即将离开人世,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意味;有的学生说,“可笑”比“可怕”好,更显出老王的不幸,以及作者对老王的深切同情……在学生品位语言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李健吾的话:“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个中矣”来印证,学生对语言以及老王的善良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3.从文本空白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作者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为了文章本身写法的需要,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拓展,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鲁迅的《风筝》一课,文中的“我”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将要完工的风筝毁坏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段文字将“我”的粗暴、自私、专制、漠视孩子的天性写得非常细腻,但有关弟弟的心理活动只字未提。在教学时,笔者抓住了这一空白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师:小弟弟当时会怎样想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弟弟的心灵深处。
生①:做风筝的事被兄长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好害怕啊。
生②:我知道瞒着你做风筝不对,但我太喜欢风筝了。
生③:哥哥,我错了,我不应该躲在小屋里做风筝惹你生气。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老师想,弟弟的心理为什么只有害怕、无奈、后悔,却没有怨恨、生气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作心理揣测的?
生②:“我”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请求弟弟宽恕时,而弟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③: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弟弟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对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所以哪来怨恨呢?
……
通过以上空白点拓展,除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外,也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的原因: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乞讨宽恕,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而且也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厚。
4.从领悟主题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主题作出形式不一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一步步地向文章的主题开掘,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感悟、碰撞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创造,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升华思想。
杨聪老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和字句中发现、品味云南歌会的“意思”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主题,作了如下一步步拓展:
师:请看课文已删除的第一段: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沈从文认为写歌会的“意思”在哪里?
生①:生命的美好,生命的颂歌。
师:那么,沈从文歌颂了哪些生命形态,请用这样的话来表述,“这是____生命”,可以是自己概括,也可以是文中的字。
生②: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生③:这是兴奋、活跃的生命……
师:如果我要你在“活”字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你对这种生命的看法,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这【】是______的生命
(却/竟/真/就/才……)
生:……
师: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有这样的生活,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社会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我想加一个“才”字,这才是活的生命,我为什么要加这一个“才”字,请看大屏幕: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玩味的往往是他们生活的卑微,却意识不到这个汪洋大海般的世界对于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它的尊严。沈从文是个例外。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生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将以不舍昼夜地流传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焦渴的灵魂。”……
这层层深入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将文本主题提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作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从而把握主题。如学习鲁迅的《孔已己》时,引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都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但《孔已己》是通过让人心酸的失败者形象来表现的,《范进中举》则是通过让人心酸的成功者形象来表现的。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引进席慕容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采用比较阅读,既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文本的主题思想,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5.从捕捉质疑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再详细的备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的质疑,在拓展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了解了“白丁”的意思:“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却不懂。笔者就在这里进行了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清高脱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切入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课堂情况等灵活地加以运用,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四、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展时,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学时拓展的时机,拓展的方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广度和深度,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要想拓展的合理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让自己先“厚实”起来。
2.捕捉动态中拓展生成的机会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这灵动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生成,如果抓住了新的资源进行拓展,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的局面。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拓展生成的机会都被忽视和扼杀。因此,教师精心备课,既备教案,又备学案,多些准备,多些预测。这样,对话中拓展生成的资源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进行阅读教学拓展小结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拓展教学已经赢得了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厚爱。要真正借助拓展这条渠道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使拓展成为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经,开辟语文天地的目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坚持写阅读教学拓展小结,认真总结课堂阅读教学拓展的“得”与“失”,以“得”为“师”,分析“得”胜法宝,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以“失”为“鉴”,深究“失”败原因,苦心寻求解决办法,让拓展在语文教学中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