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工学办学模式的深入展开,与之而来的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也在不断加深,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学教育急需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几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已占相当的比重。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传统的专科教育。高等职业学校的大学数学教学,也要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加强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素质的培养。笔者从数学教学的几个重要基点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高专的教育除了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需求评估和行业、岗位需求分析外,还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做指导。具体到高职高专院校数学的教学定位又取决于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因此,高等数学这门基础课程在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等方面都应服从专业培养计划。
我们各高职高专院校在数学的教学内容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做了不少的工作,并针对性地根据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强化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理念的引深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边讨论、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实质上是对高职高专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与把握过程。通过探索与实践,明晰了高等数学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宗旨,决定高等数学课程的性质既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农医经各专业必修的经典基础课和重要工具课,又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需的素质教育课;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继续学习与应用创造能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在必修课的教学改革中,以学以致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验环节,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在介绍各种概念的时候,使用“案例教学法”,从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描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在介绍基本定理时,不拘泥于固定模式,不要直接告诉同学证明的方法,而是诱导同学怎样想到证明的思路,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叙述让学生渐入主体。在讲解运算规则和规律时尽量用精简易记的文字语言解读数学公式,利用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处理,避免了记号复杂、下标林立的局面,使学生加强了对数学公式的理解。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用循序渐进逐步展开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善于启发学生,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抽象性较强的内容,要引入生动形象的例子,以便学生能轻松明白。
开展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向数学课程的渗透,开设数学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实验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强调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利用合适的软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评估机制以及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学评价机制也随之改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内容,就必须在考核中体现出来。为此我们采用多方位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把考试和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考查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考察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我们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重点。
四、加强课程建设
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倡导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行为,特别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修订适用于高职各专业必修的高等数学共用基础内容教学大纲,分类别的规定选修基本内容教学大纲,编制定向任选数学专业知识内容的教学大纲一。这些教学大纲能较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在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等方面能将数学知识、数学素质、数学智能进行比较科学的界定。
五、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等方面与高等数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既适合高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又能达到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训练中心教学模式,把握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笔者总结出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模仿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等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模式。
1)模仿式教学训练模式
模仿式教学训练模式,系新知识讲授课型改革模式。是将要传授的章节教材内容按知识结构体系进行科学的单元教学系统设计。采取精讲基本概念,展开有针对性的一题“一讲二练三纠四评”的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模仿式教学。即按“讲解范例——模仿演练——纠正训练——解答评讲”的程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培养教学训练。
2)互动式技能训练模式
互动式技能训练模式,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力培养课型训练模式。是将要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问题式互动训练设计。采取先由教师拟定问题,然后进行启发式讲解,再让学生或分组或分散进行练习与讨论,最后展开互动交流。即按“教师拟题——启发讲解——讨论练习——互动交流”的程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的训练教学。
3)探究式创造训练模式
探究式创造训练模式,是旧知识复习小结(习题)课型探索模式。它将要复习小结的章节知识进行创造训练教学设计。采取先由教师确定命题,然后引导学生搜集素材并讨论归纳,再进行剖析讲解,最后开展应用训练。即按“导师命题——搜集归纳——探究点评——应用训练”的程序进行研究与创造能力养成训练教学。
探索与实践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训练中心教学模式,改变了形式单一的教师静态授课,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方式,树立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良好风气;打破了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形成了学生精神抖擞、争相演练、互相讨论、轻松活泼的训练教学氛围;挑战了“数学难学、难教”的旧观念,开创了科学设计教学训练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新理念。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总体上应根据其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目标来进行,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努力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但在实践中我们不能把“适度够用”原则片面理解为仅仅满足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人为地削弱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脱离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立炎; 高职数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03期
[2] 彭喜欢; 谈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的考核方法 [J];南昌高专学报; 2005年04期
[3] 曲玉香;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J];电大理工; 2004年02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已占相当的比重。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传统的专科教育。高等职业学校的大学数学教学,也要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加强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素质的培养。笔者从数学教学的几个重要基点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高专的教育除了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需求评估和行业、岗位需求分析外,还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做指导。具体到高职高专院校数学的教学定位又取决于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因此,高等数学这门基础课程在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等方面都应服从专业培养计划。
我们各高职高专院校在数学的教学内容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做了不少的工作,并针对性地根据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强化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理念的引深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边讨论、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实质上是对高职高专数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与把握过程。通过探索与实践,明晰了高等数学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宗旨,决定高等数学课程的性质既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农医经各专业必修的经典基础课和重要工具课,又是高职高专学生必需的素质教育课;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继续学习与应用创造能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在必修课的教学改革中,以学以致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验环节,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在介绍各种概念的时候,使用“案例教学法”,从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描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在介绍基本定理时,不拘泥于固定模式,不要直接告诉同学证明的方法,而是诱导同学怎样想到证明的思路,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叙述让学生渐入主体。在讲解运算规则和规律时尽量用精简易记的文字语言解读数学公式,利用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处理,避免了记号复杂、下标林立的局面,使学生加强了对数学公式的理解。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用循序渐进逐步展开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善于启发学生,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抽象性较强的内容,要引入生动形象的例子,以便学生能轻松明白。
开展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向数学课程的渗透,开设数学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实验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强调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利用合适的软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评估机制以及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学评价机制也随之改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内容,就必须在考核中体现出来。为此我们采用多方位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把考试和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考查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考察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我们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重点。
四、加强课程建设
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倡导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行为,特别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修订适用于高职各专业必修的高等数学共用基础内容教学大纲,分类别的规定选修基本内容教学大纲,编制定向任选数学专业知识内容的教学大纲一。这些教学大纲能较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在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等方面能将数学知识、数学素质、数学智能进行比较科学的界定。
五、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等方面与高等数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如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既适合高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又能达到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训练中心教学模式,把握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笔者总结出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模仿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等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模式。
1)模仿式教学训练模式
模仿式教学训练模式,系新知识讲授课型改革模式。是将要传授的章节教材内容按知识结构体系进行科学的单元教学系统设计。采取精讲基本概念,展开有针对性的一题“一讲二练三纠四评”的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模仿式教学。即按“讲解范例——模仿演练——纠正训练——解答评讲”的程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培养教学训练。
2)互动式技能训练模式
互动式技能训练模式,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力培养课型训练模式。是将要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问题式互动训练设计。采取先由教师拟定问题,然后进行启发式讲解,再让学生或分组或分散进行练习与讨论,最后展开互动交流。即按“教师拟题——启发讲解——讨论练习——互动交流”的程序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的训练教学。
3)探究式创造训练模式
探究式创造训练模式,是旧知识复习小结(习题)课型探索模式。它将要复习小结的章节知识进行创造训练教学设计。采取先由教师确定命题,然后引导学生搜集素材并讨论归纳,再进行剖析讲解,最后开展应用训练。即按“导师命题——搜集归纳——探究点评——应用训练”的程序进行研究与创造能力养成训练教学。
探索与实践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训练中心教学模式,改变了形式单一的教师静态授课,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方式,树立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良好风气;打破了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形成了学生精神抖擞、争相演练、互相讨论、轻松活泼的训练教学氛围;挑战了“数学难学、难教”的旧观念,开创了科学设计教学训练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新理念。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总体上应根据其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目标来进行,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努力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但在实践中我们不能把“适度够用”原则片面理解为仅仅满足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人为地削弱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脱离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立炎; 高职数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03期
[2] 彭喜欢; 谈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的考核方法 [J];南昌高专学报; 2005年04期
[3] 曲玉香;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J];电大理工; 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