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出现了不少抽象的概念、理论及化学学科特有的微粒观,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的文字干巴巴地讲授,那么不但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容易忘记。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妙用比喻,则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微观的理论宏观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 比喻 形象 浅显 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44-0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专业名词、理论以及微粒观,比如:物质的量、勒夏特列原理、碰撞理论等等。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的文字干巴巴地讲授,那么不但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容易忘记。如果教学中教师能够妙用比喻,则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微观的理论宏观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喻体要有实用性,能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易以理解;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越简单形象越好;三是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本人借助生活事例、其它学科知识、人物、诗词等媒介比喻化学概念或理论,使我深深感受到妙用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神奇作用。现谈谈我在几年教学中运用比喻的作法和体会。
  一、形象性比喻,使学生容易理解
  如果所做的比喻能够将要掌握的知识恰当地表达出来,学生就容易理解,牢固掌握。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教材用碰撞理论来解释。其中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活化分子,二是分子要有合适的取向。我用投篮来比喻化学反应,篮球要进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要有足够的力气和合适的方向。对温度和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我打了如下比喻:5岁的孩子打篮球因力量不够,投不上篮,当汲取营养长到15岁就有足够的力气投篮了,这就好比原来达不到活化分子标准的分子,在温度升高吸收能量后到达活化分子的标准时,也就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如果我们把篮球的篮筐降低到1米后,5岁的孩子就可以投篮了,好比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活化分子的能量标准,使原本不是活化分子的,现在降低标准后也成为了活化分子,从而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又如,在讲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我打了这样的比喻,走廊里布满了泥泞,而教室则相当干净,同学们在走廊和教室之间来回走动,随着走动次数的增加,教室内的泥泞将会越来越多,而走廊上的泥泞将会越来越少,而到一定次数后,走廊和教室的泥泞将会一样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接下来,无论走动的次数怎么增多,走廊和教室的泥泞仍然保持一样多(动态平衡)。再如,在讲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那句“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时,平衡总是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时,我用弹簧做比喻:如果用力拉弹簧,则弹簧会产生一个缩力以抵抗外力的拉伸,使自己尽量恢复原状,但不能达到原状;如果用力压一个弹簧,则弹簧会产生一个弹力,以抵抗外力的压缩而使自己尽量恢复原状,但不能达到原状。我们可以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弹簧现象”。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理论恍然大悟。
  二、浅显化比喻,使深奥知识简单化
  用生活常识来比喻,能够将深奥的理论简单化,从而使学生不畏惧学习。在讲“微粒之间有空隙”时,在做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这一演示实验前,我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1+1不等于2”的实验”。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充满期待。看完实验,学生们满脸疑惑。我趁热打铁及时比喻:“如果将一袋沙子与一袋石子混合后体积会怎么样?”学生马上反应:“肯定小于两袋,因为石子间有空隙。”此时,有学生兴奋地叫起来:“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间有空隙”,我及时地肯定:“没错,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间有空隙,当两种微粒混合时,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的微粒挤进了空隙,所以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这样将知识的理解溶于生活实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分子间是有空隙的,而且容易理解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空隙是不同的。又如,在讲电子云时,我用蜜蜂出去采花蜜在某地出现的机会来比喻“小黑點的疏密”,显然离蜂巢越近的地方蜜蜂出现在的机会越大,即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越大。通过这样的比喻将微观的理论宏观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认识。
  三、趣味性比喻,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新颖有趣的比喻,易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在趣味中轻松掌握知识。如讲CO还原Fe2O3时,实验的步骤是:通入CO、加热、停止加热、再继续通一会儿CO直到试管冷却至室温。CO来得早,撤得迟,酒精灯来得迟,撤得早,我把CO比喻成勤劳的人,他“早出晚归”,把酒精灯比喻成厌学的学生,他“迟到早退”。经过有趣的比喻,学生几乎马上就掌握CO还原Fe2O3的实验步骤。又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我做了这样的比喻:小婴儿能力较低需要妈妈抱在怀里;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力较高,可以离开妈妈的怀抱自己走路;中学生能力更高,可以离家住校。通过这些生活化又有趣的比喻,将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学生笑声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教师通过妙用比喻,使深奥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生活化,使平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形象化的学习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极大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针对由中央仓库和多个区域仓库构成的二级备件服务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近似方法,将时变备件需求处理为多阶段稳定需求,采用多阶段(Q,R)库存策略和以备件可用度为参数的分级
【摘要】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对数学的启蒙,所以一定要高度关注小学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师来说,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对小学生思维的锻炼,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情景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喜爱。文中具体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情景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深入探究了情景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对策,希望可以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带来帮助。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1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根据
【摘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对科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正对于小学科学老师来说,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们才会表现出深厚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
目的:对两种鼻腔手术在鼻中隔偏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于2012年3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中选取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逐步增多,并且国家电网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都对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的运营和维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在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运营中变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重中之重,变电设备的维护和营运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着供电服务的质量,当前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思想认识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管理经验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造成影响,该文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