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进行探究分析,就校本课程而言,其特色就是指学校自主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带着鲜明的学校或地方标志或风格。
【关键词】 课程;特色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以前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一切。现在,课程教材的多元化,有利于改变过去僵化的思维习惯和教育教学方法。而教材的多样化正是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的教育改革。根据校情、生情、学情等情况在有效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学校以特色办学为方向,组织教师自主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开展办学模式多样化研究与实践,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展个性,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1 特色课程建设概况
1.1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关系。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都是课程民主这一课程改革的本质的体现。特色课程是“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课程特色则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校本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质的优异性的特征。二者都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特点。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設都是学校在课程建设上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举措,在本质上,都属于教育教学的创新。二者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只是前者是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前提而实施的,后者则是主要地针对学校的校情、学情和教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进行校本化的优化、组合,通过对课程实施的策略、手段、方式、方法和评价进行改革,进而达到“减负增效”和追寻课堂有效教学目的的一种“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创新性路径。
1.2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意义。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其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决定了其应当、也完全能够在课程建设上走出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路子,从而形成“一校一品”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格局。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结构和素质发展水平。特色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特色的建设有助于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赋予学校以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要求教师摆脱“教教材”的旧习,走向“用教材教”,通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尊重和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特色课程和课程特色建设有助于培养、锻炼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驾驭能力,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多元化校本课程实施的思考
2.1对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目标具有导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校长为首的教师群体,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理念,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依托校园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自主自发地为本校学生设计开发的,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地域性等特征的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与教师专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用活动课、选修课等课程形式,通过安排探究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教学方式,可以使校本课程得到较好的实施,使学校和学生特色发展建立均衡发展。高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能深化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对课程建设具有导向性。
2.2与学生学习需要与个性发展相适应。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发挥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阵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挖掘学校办学资源,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根本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显现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学校特色鲜明突出。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应当本着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它最根本的目的。在开发校本课程中,从教师、学校社区等不同角度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与重视。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和个性特长出发,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调适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创新品格的形成。
3 特色化课程建设
3.1教材开发。我们制定了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方案,根据方案,我们对学校多年来已经形成的“特色项目”进行分析鉴定,确定构成特色课程的内容。该内容完全是根据学校确定的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的理念,能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并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培养需求而确定的项目选题。如我们确定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传承执信文化的系列选题。所以在国学进课堂中,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声律启蒙、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孟子。我们在教材开发中围绕着“仁爱”,设计了“亲子”“孝道”等选题;艺术方面的选题则全是为培养学生兴趣特长而设置。如音乐1+1:1-2年级:1节声乐+1节形体;3-6年级:1节声乐+1节器乐(口风琴);体育2+1+1:1-2年级:2节基础体育+1节足球+1节跆拳道3-4年级:2节基础体育+1节足球+1节篮球5-6年级:2节基础体育+1节足球+1节乒乓球。所有选题都是根据学校文化的核心衍生而成,既能够体现课程的校本特色,又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3.2常态实施。我们将所有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都固定安排在了周一至周五。具体策略是分散排课与集中排课相结合。也就是将校本课程中的部分课程分散在周一至周五的课程表中,和国家课程一样,按照常规的课表上课。在教师的选用上,我们学校十分严格,所有执教特色课程的老师都是专业教师。对于那些本校教师无法胜任的项目,我们则采取与校外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教师来学校授课,这样就保证了师资的专业水准,从而也就保证了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和常规的国家课程一样,夯实教学常规的管理是确保校本特色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我们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有专门针对校本特色课程管理的制度和管理细则。如特色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可以直接由教导处负责检查评价,学校开展的教研与科研活动,特色课程教学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4 结束语
在我国,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的新话题。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我国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会呈现出良好质态的。
参考文献:
[1]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教育,2013(5).
[2]张志勇,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课程民主[N].中国教育报,2014.
[3]屠锦红,“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4]丁念金,西方校本课程决策的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2(1).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2013.
【关键词】 课程;特色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以前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一切。现在,课程教材的多元化,有利于改变过去僵化的思维习惯和教育教学方法。而教材的多样化正是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的教育改革。根据校情、生情、学情等情况在有效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学校以特色办学为方向,组织教师自主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开展办学模式多样化研究与实践,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展个性,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1 特色课程建设概况
1.1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关系。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都是课程民主这一课程改革的本质的体现。特色课程是“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课程特色则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校本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质的优异性的特征。二者都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特点。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設都是学校在课程建设上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举措,在本质上,都属于教育教学的创新。二者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只是前者是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前提而实施的,后者则是主要地针对学校的校情、学情和教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进行校本化的优化、组合,通过对课程实施的策略、手段、方式、方法和评价进行改革,进而达到“减负增效”和追寻课堂有效教学目的的一种“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创新性路径。
1.2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意义。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其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决定了其应当、也完全能够在课程建设上走出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路子,从而形成“一校一品”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格局。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结构和素质发展水平。特色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特色的建设有助于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赋予学校以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要求教师摆脱“教教材”的旧习,走向“用教材教”,通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尊重和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特色课程和课程特色建设有助于培养、锻炼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驾驭能力,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多元化校本课程实施的思考
2.1对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目标具有导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校长为首的教师群体,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理念,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依托校园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自主自发地为本校学生设计开发的,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地域性等特征的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与教师专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用活动课、选修课等课程形式,通过安排探究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教学方式,可以使校本课程得到较好的实施,使学校和学生特色发展建立均衡发展。高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能深化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对课程建设具有导向性。
2.2与学生学习需要与个性发展相适应。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发挥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阵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挖掘学校办学资源,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根本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显现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学校特色鲜明突出。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应当本着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它最根本的目的。在开发校本课程中,从教师、学校社区等不同角度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与重视。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和个性特长出发,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调适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创新品格的形成。
3 特色化课程建设
3.1教材开发。我们制定了校本特色课程开发方案,根据方案,我们对学校多年来已经形成的“特色项目”进行分析鉴定,确定构成特色课程的内容。该内容完全是根据学校确定的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的理念,能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并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培养需求而确定的项目选题。如我们确定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传承执信文化的系列选题。所以在国学进课堂中,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千字文、四年级声律启蒙、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孟子。我们在教材开发中围绕着“仁爱”,设计了“亲子”“孝道”等选题;艺术方面的选题则全是为培养学生兴趣特长而设置。如音乐1+1:1-2年级:1节声乐+1节形体;3-6年级:1节声乐+1节器乐(口风琴);体育2+1+1:1-2年级:2节基础体育+1节足球+1节跆拳道3-4年级:2节基础体育+1节足球+1节篮球5-6年级:2节基础体育+1节足球+1节乒乓球。所有选题都是根据学校文化的核心衍生而成,既能够体现课程的校本特色,又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3.2常态实施。我们将所有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都固定安排在了周一至周五。具体策略是分散排课与集中排课相结合。也就是将校本课程中的部分课程分散在周一至周五的课程表中,和国家课程一样,按照常规的课表上课。在教师的选用上,我们学校十分严格,所有执教特色课程的老师都是专业教师。对于那些本校教师无法胜任的项目,我们则采取与校外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教师来学校授课,这样就保证了师资的专业水准,从而也就保证了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和常规的国家课程一样,夯实教学常规的管理是确保校本特色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我们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有专门针对校本特色课程管理的制度和管理细则。如特色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可以直接由教导处负责检查评价,学校开展的教研与科研活动,特色课程教学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4 结束语
在我国,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的新话题。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我国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会呈现出良好质态的。
参考文献:
[1]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教育,2013(5).
[2]张志勇,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课程民主[N].中国教育报,2014.
[3]屠锦红,“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4]丁念金,西方校本课程决策的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2(1).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