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自2009年9月开始进行省级课题《有效使用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研究》的科研工作,在学校课题组的指导下,地理教研组结合本校实际和本学科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近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对“学案导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要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要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对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以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几点思考
  
  1、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假若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的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也就是说,晨昏圈应为一个圆(切面应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  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随着
期刊
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的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境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所谓“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目标分类即把目标分为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达纲目标是教学大纲规定要达的目标,又可分为基层目标和高层目标。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它是高于
期刊
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标下教育理念的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数学有用”的意识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运用愉快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优美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学校、班级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优良而美化的环境,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然而,有的课堂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过分强调自主而疏忽了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成效且充满诗意。与之相反,质量低下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期刊
情境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兴趣而设计的相关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主体能力的提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材观,设计各种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设计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数学的现实性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全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对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人格上更健全、思想上更具独立创新的精神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学,对学习产生积极性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所谓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一种功能表现。它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世界的选择上,主要受主体本人的需求、动机和兴趣等因素的需求和支配,表现为能动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主体原来知识和经验等因素的制约,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是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
期刊
布局谋篇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而教师往往注重内容怎样、语言怎样,对于结构也就是布局谋篇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的作文段落不清晰,层次不分明,特别是在一段中,句子的顺序更糟糕。“条理清楚”被视为好文章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重视对学生布局谋篇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一种 “链式”写作方式,可以解决在布局谋篇这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