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40例结肠癌多层螺旋CT诊断

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方法,以及分析了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4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并将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意义。结果:本组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诊断为结肠癌,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高达100%,其中15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升结肠,1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降结肠,9例患者的病灶位于横结肠,6例患者的病灶位于乙状结肠;大多数患者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中均能清楚的显示患者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敏感性高等特点,非常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结肠癌;多层螺旋CT;诊断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好发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发病率在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本文主要探讨了结肠癌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方法,以及分析了多層螺旋CT的诊断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在30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14.3)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程在1个月至1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在(5.5±3.0)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部肿块、逐渐消瘦、血便等现象,其中有4例患者表现为肠梗阻的症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型号为PHILIPS Brilliance16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为:扫描层厚为5mm,螺距为0.625。在检查前的两天,所有患者均少渣饮食,在进行螺旋CT诊断的当天所有患者均禁止饮食和饮水,且在扫描诊断前的30分钟开始口服清水,分次饮水,直至患者感觉到有饱胀感即可停止饮用清水。检查患者是否属于耐受性的,如果患者属于耐受,则可以在进行清洁灌肠二次以后,在给予进行保留灌肠。在诊断检查前的20分钟,所有患者均给予肌肉注射10mg的山莨菪碱(654-2),然后再给予64排螺旋CT扫描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全部诊断为结肠癌,其中15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升结肠,10例患者的病灶位于降结肠,9例患者的病灶位于横结肠,6例患者的病灶位于乙状结肠。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高达100%,两者的诊断结果经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层螺旋CT表现
   本组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和肠壁增厚,其中15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狭窄段在1.5cm-7cm之间,具有密度均匀、与邻近的正常肠管分界清楚、强化明显的现象。本组有23例患者在CT的扫描中可见形态不规则,呈偏心性生长,大小在1.2cm-9cm之间的软组织肿块;有部分肿块在CT的扫描中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低密度区,且低密度区无强化的现象,但是肿块呈现为明显的强化现象。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具有结肠周围浸润的现象,这18例患者在CT的扫描中主要表现为:与邻近的器官分界不清楚,在病变的周围脂肪层的密度较高,条索影等。经手术病理证实有23例患者具有淋巴结转移的现象,其中有20例患者在术前经螺旋CT扫描,检查出转移的淋巴结直径在0.3cm-2.3cm之间,漏诊3例。
   3 讨论
   结肠癌患者的早期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稍后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根据相关统计,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的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本文主要探讨了结肠癌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方法,以及分析了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经研究发现,本组40例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均确诊为结肠癌,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高达100%,其中经病理证实有23例患者具有淋巴结转移的现象,其中有20例患者在术前经螺旋CT扫描,检查出转移的淋巴结直径在0.3cm-2.3cm之间,但是被漏诊3例,笔者分析:这3例患者的转移淋巴结较小,而且均与肠管病灶融合,因此被漏诊。本组还有4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发现有多发性肝转移的现象,其中有1例患者肝转移的病灶呈现为高密度的钙化现象,而脑转移、肺转移各1例,还有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是由于肿瘤溃疡发生破裂进入腹腔内,从而形成局部的脓肿现象,而在CT的扫描中,主要可见小气泡影,在病灶的周围具有肠系膜包裹和粘连的现象,且密度不均匀等。
   多层螺旋CT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MPR)的辅助轴位观察,可以进行多种图像的后处理,从而可以有效的将结肠癌患者的病情由图像分析和表现出来,并明确患者的T分期,专科医师可以通过MPR所呈现的信息,清楚的了解患者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结肠癌的病变常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与结肠淋巴瘤、结肠炎性病变、转移癌等无法准确的鉴别,结肠癌也可能在CT的表现为条索影、病变的周围脂肪层的密度较高等现象,此现象与结肠炎性病变相同,因此,遇到无法准确鉴别结肠癌的病例时,因结合结肠镜活检进行确诊。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敏感性高、创伤小、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等特点,非常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时日宝.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1):50.
   [2] 史云波.33例结肠癌多层螺旋CT诊断与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4):529-530.
   [3] 赵峰,沈丽梅,董强.结肠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36-2739.
   [4] 雷连成.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1,23(8);8-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躁狂症患者采取丙戊酸镁与碳酸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5例躁狂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对其采取丙戊酸镁和碳酸锂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LEEP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治疗方法,分析LEEP锥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LEEP锥切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0±3.0)mL,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4.3±11.2)mL,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经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右半肝切除中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本组13例行右半肝切除的病人,在切肝前在肝脏后方建立一个隧道,将一根橡皮阻断带绕过该隧道,经前入路离断肝右叶肝脏,并评估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采用该法的病人术中出血较少,术后2例病人发生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应用前入路联合绕肝提拉法行原位右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 符合无瘤原则。  【关键词】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肝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产妇行剖宫产治疗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的措施和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 法 本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05至2014-06,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60例,均为该时期内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临床期间行单纯剖宫产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剖宫产治疗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收治的患者的黄疸病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治疗方法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结果:本组96例患儿共治愈64例,好转24例,治疗总有效率91.7%;结论:通过仔细回顾分析,可以得出新生儿黄疸的一般原因,首先为感染因素,其次为围产期因素和母乳性黄疸,故要加强产前检查,做好产前诊断,加强高危妊娠、高危分娩的检测,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保证新生儿水分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与预防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抽取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不合理用药预防措施,观察组采取不合理用药预防措施,对两组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处方进行分析,探讨发生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的原因,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发生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以普通器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利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传统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这两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叙事教育的教育方式在护理教育中得以应用并逐渐引起了教育者重视。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护理教育的全新需求,叙事教育作为一种能够体现护理教育特色的新的教育方法,让护理教育逐渐的由重理论转变到重实践和重交流上来,成为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教育   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教育方
期刊
【摘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检测前列腺癌的最具临床价值的瘤标,为增加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近年来发现PSA与前列腺体积、年龄、游离PSA有关,从而出现了以下四种参数:PSA密度、PSA速率、特定年龄范围及游离PSA与总PSA百分率;采用RT-PCR方法测定血液中产生PSA的癌细胞,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治疗选择及预后估价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绒促性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生命体征稳定的血β-HCG ≥4000mIU/mL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设同期血β-HCG <4000mIU/mL的患者以相同方法治疗作对照组。观察生命体征、血β-HCG、盆腔包块、盆腔积液变化、是否治疗失败改行手术及治疗后生育情况,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