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变换在分块矩阵中的应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mi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以及初等变换在分块矩阵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块矩阵 初等变换 应用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A
  
  矩阵分块的方法是矩阵理论中基本方法之一,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则是处理分块矩阵的有关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着重阐述了初等变换在分块矩阵问题中的应用。
  1 预备知识
  定义1 以下分块矩阵的变换称为广义的初等变换:
  (1) 交换两行(列);
  (2) 某行(列)左(右)乘一个可逆矩阵P;
  (3) 用一个矩阵左(右)乘某行(列)后加到某一行(列)。
  定义2 分块单位矩阵(即把单位矩阵分块得到的分块矩阵)经过一次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称为分块初等矩阵。
  定理1 一个分块矩阵A作一次分块矩阵的初等行(列)变换,就相当于在A的左(右)边乘上一个相应的分块初等矩阵。
  2 应用
  2.1 利用初等变换求分块矩阵的逆。
  例1 设A和B分别为m€譶和n€譵阶矩阵,Em、En分别为m、n阶单位矩阵,又Em-AB可逆,试证En-BA可逆,并用A、B及(Em-AB)-1表示(En-BA)-1。
  证明:
  故En-BA可逆当且仅当Em-AB可逆.
  利用分块矩阵初等变换求矩阵逆思路简单,就是进行初等变换,很容易就得出结论。
  2.2 在求矩阵秩中得应用
  例2 设A为n阶方阵,则A2=E 当且仅当 秩(A+E)+秩(A-E)=n
  证明:必要性
  因为秩(A+E)+秩(A-E)=n 故 A2-E=0 即 A2=E
  再看用矩阵秩的性质的证明
  证明:由A2=E可得(A+E)(A-E)=0
  在证明当AB=0时,A、B为n阶方阵,有秩(A)+秩(B)≤n
  从而有秩(A+E)+秩(A-E)≤n
  另一方面有
  秩(A+E)+秩(A-E)≥秩[(A+E)-(A-E)]=秩(2E)=n
  故有秩(A+E)+秩(A-E)=n。
  比较两种方法,显然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的解法更容易被人接受,符合形象教学法。
  2.3 在行列式计算中的应用
  (1)一般应用。
  例3 設A是m€譶 矩阵,B是n€譵 矩阵,证明:
  |Em-AB|=|En-BA|
  证明:构造分块矩阵
  若不用此方法解答,仅从行列式的一些性质出发很难找到突破口,而构造了分块矩阵,只需要利用初等变换就简单第得出了结论,这种方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公式法。
  我们可以利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得到下面两个公式:
  公式1 设A为n阶可逆矩阵, 和为两个n维列向量,则:
  
  公式2 设A为n阶可逆矩阵,B1为n€?矩阵,B2为2€譶矩阵,则:
  当行列式的阶数比较高时,我们利用公式1、2将其降阶,从而求得行列式的值,故称上述两公式为降阶公式。
  例4. 计 算
  像例4、5本是n阶矩阵,如果用广义初等行列式来做不仅步骤繁多,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出错,不易得出结论,而用降阶公式将其降阶,在代入公式一步便可以求初结论。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几种方法总结,我们可以看出,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来做题,能使问题简单化,解题思路清晰,把一些高阶矩阵分成若干个低阶矩阵,能使我们迅速接近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品超.高等代数新方法[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2]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3]张贤科,许甫华.高等代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地位的重要性、总结了当前国内计算机应用现状(以网上会计、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为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我国的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对策建议 网上会计 网络银行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实践化,计
摘要综合布线系统(PDS)在现代使用的越来越多,本文从智能建筑和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根据其特征,主要分析了在实际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和传统布线相比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性,主要分别从初期投资和性能价格比随时间变化两个方面来阐述其经济优越性。  关键词智能建筑 综合布线系统 经济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工科院校材料力学的教学现状,创建材料力学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学生为本,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材料力学课程考试体系和考试方法。  关键词材料力学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材料力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材料力学是各工科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举足轻
摘要本文分析了前馈控制在时滞对象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在内模控制中加入前馈装置去抑制已知扰动。仿真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关键词前馈装置 内模控制 时滞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內模控制(InternalModelControl简称IMC)是在80年代初由GarciaC.E等提出的,当时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当时的两种预测控制算法MAC和DMC进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转变旧的教育观的角度, 就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 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思想 教学改革 工程力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几十年来, 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各种教学改革的实验风起云涌, 一些创造性的教学理论
第一部分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PEG-PLGA超声微泡的制备及其特性检测目的:1、采用双乳化法制备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超声微泡。2、检测
摘要在常见数学分析的教科书中,关于求数列的极限方法介绍了不少,如单调有界定理、柯西收敛准则、两边夹法则等,另外还有将数列的极限转化为函数的极限,再用洛比达法则来求取的方法。但对于求上、下极限,各种教材均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概念介绍,虽对其定义及性质有较详细的论述,但对如何运用上、下极限来判断数列的敛散性及如何求极限值这些方面则介绍甚少。本文将求迭代数列的极限与求某函数的不动点联系在一起,给出几个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