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难啊,分工完全不合理。"小吴说。小吴是一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提起小组作业,她就想到轮式机器人这门课留下的心理阴影。
分工不合理
“课程具体内容是自拟小组,每组发放机器人芯片、底板等零件,通过自主学习及浏览网上相关知识,获得编写机器人操控程序的能力,由组员分工合作组装机器人以及调试。”小吴说,这门课老师不做讲授,只发放资料要求学生自学;规定三人一个小组,从编程到组装,全部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最后老师会进行验收,考核学生是否能够操控机器人完成相关动作。
小组的人数是老师规定的,具体分工由组员共同商定。小吴这组,分工时考虑到三个人的能力水平不一,小吴成绩好,于是最重的编程任务便交给了她,一位同学负责组装零件,另一位同学负责校对,一方面检查小吴的编程,一方面协助进行组装机器人。
机器人这个工程,组装和校对是相对轻松的活儿,编程就不一样了。编程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前,小吴他们只学过基础的C语言,但这门课要求的编程语言和C语言关系不大,重点是老师根本不做讲授,全靠自学,因此小吴忙得焦头烂额。负责组装的同学,完成组装任务后就可以不用来实验室了,负责校对的同学,则就等着小吴写出程序。于是,常常是小吴独自在实验室埋头苦干。“那段时间真的超级无助,自己啥都不会。我是发现分工有问题,但是另外两个组员能力不足,也无法重新安排,我只能硬着头皮干。”小吴理解地说,“她们不是不帮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她坦言,如果换作是她做组装和校对的话,她可能也不愿做更多分外之事。小吴只得慢慢摸索、请教有经验的学长、与其他组的同学讨论,完成了编程任务。在另外两位同学的配合下,最后组装出了能够完成规定动作的机器人,虽不算出色倒也中规中矩。
人多了,谁干活?
“难得很,一个人把活都干了,真累!”小郭说。
小郭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由于个人兴趣,他选修了历史学院的“民俗学概论”。这门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和田野调查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只学习课堂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门课有170多人选修,让每个人单独去做田野调查显然不现实。老师把全班分成了六个大组,布置了六个选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各组的选题。平均下来,每组有将近30人。这30人是如何构成的呢?课程是历史学院的专业课,历史学院的同学是主力军,同时各个学院都有选课的同学。因此,小组成员是一定数量的历史学院同学带一定数量的其他学院同学。
这应该算是合理的分组方法,但是,它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每组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30人的大组,自然就有人打酱油了。
小组开会时,组长抛出了很多问题,但组员反应寥寥,只有小郭等少数几人发表了一些建议。任务分配具体到人,安排好了负责查资料的,负责汇总的,负责田野调查的,负责写结题报告的。事实上,分完工后,很多人就把它抛到了脑后。执行度如此低,小郭分析,大部分人是抱着“总有人干活”的心态袖手旁观。
结果,小郭几乎承担了整个项目的所有任务,从定选题、查资料到汇总大家的工作及撰写结题报告。负责查资料的同学们给出的材料根本无法达到作业要求,敷衍了事的太多,小郭不得不重新查一遍。他虽然没有参加田野调查,但是详细了解了组内所有田野调查的具体情况,才开始撰写结题报告。四万余字的结题报告,他一个人完成。
组员不干活,甚至组长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为何不提醒他们?小郭总结,他身为外专业的人,和组内大部分成员都不认识,因此在交流沟通上不那么顺畅。同时,组员们提交的材料大多质量低下,因此他无法对组员们抱更大希望,干脆自己包揽了全部任务。
除他之外,还有五位同学真正干了一些事情,其中两位同学的田野调查收获非常丰富,很有参考价值,另外三位同学在资料汇总方面出了一些力。小郭说:“我干了 60%的活儿,另外五个人干了35%的活儿。剩下的所有人干了5%的活儿,并且完全没有用。”
没有用武之地
“我觉得小组合作的人数不宜太多,人数一多,小组讨论就没有太大意义,更多情况下是一个人或少数人负责全部任务,其他人就在旁边看热闹。哪怕这些人都非常厉害,也会产生意见不一以及效率低下的情况。一项工作,老师应当考虑它适合多少人来做。”法学专业的小张说。听起来好像正是针对小郭同学遭遇的情况做出的评判,事实上,小张的经历与小郭截然相反。
小张坦言,经常遇到任务量太轻导致组内无法正常合作的情况。“有的小组作业明明一到两个人就能完成,结果老师安排七八个人,就会有人不参与或者懈怠。因此分组应该缩减人数,并且任务量达到一个组内人数所能做到的最高限度。”小组合作对小张来说之所以很难,是因为人多、活少、没意思。
小张以商法课的案例分析小组作业为例。包括他在内的六个组员是在这门学科上比较擅长的,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单独完成,但是这次小组作业是要求六个人来完成。结果是,一个人做,其他人看着。
小张想了想无法由一个人完成的小组作业,只想到了一次经历,是知识产权法的小组作业。他们抽到的题目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问题,任务量比较大。因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统一的立法,相关的管理比较庞杂,相关的概念也非常多。“这种情况我们就得合作一下。”他说,“当时我们组六个人是全部参与了。”大家不得不每人认领一个板块的工作。
总的来说,小张对经历过的小组作业大多不满意。他认为,真正完美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几个人互相配合,共同研究一个问题,每个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大家的意见能够得到互补。同时,小组作业的题目很关键,小张认为有几个必要条件:第一,题目要有足够的难度;第二,需要足够多元化,能够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才能让大家彼此配合起来。
小张分析,具有一定创造性的题目才适合多人合作完成,因为不同的人能提出不同的点子,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单纯的资料收集或者单纯的文献综述的话,进行小组活动没有太大意义。“比如一些诺贝尔奖的得主之所以是两个人,是因为他们两个人中缺了任何一个,这项研究都无法得到落实或者根本无法进行,而不是说因为有两个人所以他们的研究速度加快了。”
责任编辑:张蕾磊
创造性来自于每个人产生的各不相同的灵感,
而灵感的碰撞,才是小组活动真正重要的地方。
分工不合理
“课程具体内容是自拟小组,每组发放机器人芯片、底板等零件,通过自主学习及浏览网上相关知识,获得编写机器人操控程序的能力,由组员分工合作组装机器人以及调试。”小吴说,这门课老师不做讲授,只发放资料要求学生自学;规定三人一个小组,从编程到组装,全部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最后老师会进行验收,考核学生是否能够操控机器人完成相关动作。
小组的人数是老师规定的,具体分工由组员共同商定。小吴这组,分工时考虑到三个人的能力水平不一,小吴成绩好,于是最重的编程任务便交给了她,一位同学负责组装零件,另一位同学负责校对,一方面检查小吴的编程,一方面协助进行组装机器人。
机器人这个工程,组装和校对是相对轻松的活儿,编程就不一样了。编程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前,小吴他们只学过基础的C语言,但这门课要求的编程语言和C语言关系不大,重点是老师根本不做讲授,全靠自学,因此小吴忙得焦头烂额。负责组装的同学,完成组装任务后就可以不用来实验室了,负责校对的同学,则就等着小吴写出程序。于是,常常是小吴独自在实验室埋头苦干。“那段时间真的超级无助,自己啥都不会。我是发现分工有问题,但是另外两个组员能力不足,也无法重新安排,我只能硬着头皮干。”小吴理解地说,“她们不是不帮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她坦言,如果换作是她做组装和校对的话,她可能也不愿做更多分外之事。小吴只得慢慢摸索、请教有经验的学长、与其他组的同学讨论,完成了编程任务。在另外两位同学的配合下,最后组装出了能够完成规定动作的机器人,虽不算出色倒也中规中矩。
人多了,谁干活?
“难得很,一个人把活都干了,真累!”小郭说。
小郭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由于个人兴趣,他选修了历史学院的“民俗学概论”。这门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和田野调查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只学习课堂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门课有170多人选修,让每个人单独去做田野调查显然不现实。老师把全班分成了六个大组,布置了六个选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各组的选题。平均下来,每组有将近30人。这30人是如何构成的呢?课程是历史学院的专业课,历史学院的同学是主力军,同时各个学院都有选课的同学。因此,小组成员是一定数量的历史学院同学带一定数量的其他学院同学。
这应该算是合理的分组方法,但是,它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每组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30人的大组,自然就有人打酱油了。
小组开会时,组长抛出了很多问题,但组员反应寥寥,只有小郭等少数几人发表了一些建议。任务分配具体到人,安排好了负责查资料的,负责汇总的,负责田野调查的,负责写结题报告的。事实上,分完工后,很多人就把它抛到了脑后。执行度如此低,小郭分析,大部分人是抱着“总有人干活”的心态袖手旁观。
结果,小郭几乎承担了整个项目的所有任务,从定选题、查资料到汇总大家的工作及撰写结题报告。负责查资料的同学们给出的材料根本无法达到作业要求,敷衍了事的太多,小郭不得不重新查一遍。他虽然没有参加田野调查,但是详细了解了组内所有田野调查的具体情况,才开始撰写结题报告。四万余字的结题报告,他一个人完成。
组员不干活,甚至组长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为何不提醒他们?小郭总结,他身为外专业的人,和组内大部分成员都不认识,因此在交流沟通上不那么顺畅。同时,组员们提交的材料大多质量低下,因此他无法对组员们抱更大希望,干脆自己包揽了全部任务。
除他之外,还有五位同学真正干了一些事情,其中两位同学的田野调查收获非常丰富,很有参考价值,另外三位同学在资料汇总方面出了一些力。小郭说:“我干了 60%的活儿,另外五个人干了35%的活儿。剩下的所有人干了5%的活儿,并且完全没有用。”
没有用武之地
“我觉得小组合作的人数不宜太多,人数一多,小组讨论就没有太大意义,更多情况下是一个人或少数人负责全部任务,其他人就在旁边看热闹。哪怕这些人都非常厉害,也会产生意见不一以及效率低下的情况。一项工作,老师应当考虑它适合多少人来做。”法学专业的小张说。听起来好像正是针对小郭同学遭遇的情况做出的评判,事实上,小张的经历与小郭截然相反。
小张坦言,经常遇到任务量太轻导致组内无法正常合作的情况。“有的小组作业明明一到两个人就能完成,结果老师安排七八个人,就会有人不参与或者懈怠。因此分组应该缩减人数,并且任务量达到一个组内人数所能做到的最高限度。”小组合作对小张来说之所以很难,是因为人多、活少、没意思。
小张以商法课的案例分析小组作业为例。包括他在内的六个组员是在这门学科上比较擅长的,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单独完成,但是这次小组作业是要求六个人来完成。结果是,一个人做,其他人看着。
小张想了想无法由一个人完成的小组作业,只想到了一次经历,是知识产权法的小组作业。他们抽到的题目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问题,任务量比较大。因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统一的立法,相关的管理比较庞杂,相关的概念也非常多。“这种情况我们就得合作一下。”他说,“当时我们组六个人是全部参与了。”大家不得不每人认领一个板块的工作。
总的来说,小张对经历过的小组作业大多不满意。他认为,真正完美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几个人互相配合,共同研究一个问题,每个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大家的意见能够得到互补。同时,小组作业的题目很关键,小张认为有几个必要条件:第一,题目要有足够的难度;第二,需要足够多元化,能够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才能让大家彼此配合起来。
小张分析,具有一定创造性的题目才适合多人合作完成,因为不同的人能提出不同的点子,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单纯的资料收集或者单纯的文献综述的话,进行小组活动没有太大意义。“比如一些诺贝尔奖的得主之所以是两个人,是因为他们两个人中缺了任何一个,这项研究都无法得到落实或者根本无法进行,而不是说因为有两个人所以他们的研究速度加快了。”
责任编辑:张蕾磊
创造性来自于每个人产生的各不相同的灵感,
而灵感的碰撞,才是小组活动真正重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