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小学语文课程具备强烈的人文色彩,可以为德育渗透提供良好契机。教师要努力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竭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具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蕴含丰厚的德育因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路径,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主要依托课文内容而展开,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基本以赞颂伟大品格、讴歌壮丽河山为主,有着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教师要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境界。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德育元素,用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比如在教授《白杨》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想象这样的场景:在一片茫茫无边、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戈壁上,矗立着一棵棵挺秀、高大的白杨树,不管烈风如何吹拂,白杨树始终不动摇,直面烈风的挑战。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仿佛真的能感受到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这时候我再适时提出主题,其实戈壁上不仅有一棵棵屹立不倒的白杨树,还有一批批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他们常年不能回家,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为的就是保护边疆安全,将国家建设得更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心系边疆战士,从边疆战士的身上学到保卫国家、奉献青春的精神,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努力为国家做奉献的信念。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传统模式下的识字教学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在下面一遍一遍地跟着教师读写,这样的识字教学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汉字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本身的比划、结构与外形特点,都可以成为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自己所学的汉字,思考汉字与道德素质、为人处世之间的关系,以此将识字教学与道德教育完美结合。其实,学生在分析和理解字形的时候,可以初步理解生字的发音、比划和解构,这时候教师要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重要含义,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对人生有更深的感受。
比如在教学“奇”这个字时,我先在黑板上将上下两部分写得不够对称,将上面的“大”字写得比下面的“可”字大,这样的“奇”字看起来就显得十分怪异。再写一个规范的“奇”字,上小下大,让学生比较这两个不同的“奇”字,学生就会说第二个“奇”字显得比较顺眼。我再进一步点拨,告诉学生有的汉字是由几个汉字共同组成的,只有将几个汉字组合好了,这个汉字从整体上来看才会显得协调,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合作、学会谦让,整个人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识字教学寓德育于其中,将教书与育人进行了有机整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学好小学语文,离不开朗读的积极作用。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会对课文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感染。这说明朗读教学与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受,将自己置身于课文所设置的场景中,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发思想共鸣。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内容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先为小学生展现了漓江的美好风光,再配上美妙的音乐,画面上的微波荡漾、山光水色,无一不让人沉醉,这时,我再组织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情感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升,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德育效果事半功倍。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德育的良好契机。教师要善用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比如我利用每年“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活动”,让他们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或者鼓励他们多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家长的负担;我还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多了解父母的各个方面,例如父母的工作、父母最喜欢吃的事物,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等等,并支持学生将这些认识写成一篇篇小作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情怀,感谢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幸福生活,立志好好学习,让父母开心。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自身之义,小学语文课程具备强烈的人文色彩,可以为德育渗透提供良好契机。教师要努力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竭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具的合格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定业.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读写算,2012(02).
[2]马永平.如何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祖国:建设版,2014(07).
[3]戚加东.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读写算,2013(04).
[4]张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小学语文教育,2012.
[5]吴刚.小学语文教学呼唤德育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2.
[6]卢杰.德育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7]薛伟明.中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蕴含丰厚的德育因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路径,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主要依托课文内容而展开,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基本以赞颂伟大品格、讴歌壮丽河山为主,有着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教师要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境界。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德育元素,用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比如在教授《白杨》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想象这样的场景:在一片茫茫无边、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戈壁上,矗立着一棵棵挺秀、高大的白杨树,不管烈风如何吹拂,白杨树始终不动摇,直面烈风的挑战。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仿佛真的能感受到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这时候我再适时提出主题,其实戈壁上不仅有一棵棵屹立不倒的白杨树,还有一批批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他们常年不能回家,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为的就是保护边疆安全,将国家建设得更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心系边疆战士,从边疆战士的身上学到保卫国家、奉献青春的精神,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努力为国家做奉献的信念。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传统模式下的识字教学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在下面一遍一遍地跟着教师读写,这样的识字教学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汉字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本身的比划、结构与外形特点,都可以成为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自己所学的汉字,思考汉字与道德素质、为人处世之间的关系,以此将识字教学与道德教育完美结合。其实,学生在分析和理解字形的时候,可以初步理解生字的发音、比划和解构,这时候教师要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重要含义,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对人生有更深的感受。
比如在教学“奇”这个字时,我先在黑板上将上下两部分写得不够对称,将上面的“大”字写得比下面的“可”字大,这样的“奇”字看起来就显得十分怪异。再写一个规范的“奇”字,上小下大,让学生比较这两个不同的“奇”字,学生就会说第二个“奇”字显得比较顺眼。我再进一步点拨,告诉学生有的汉字是由几个汉字共同组成的,只有将几个汉字组合好了,这个汉字从整体上来看才会显得协调,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合作、学会谦让,整个人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识字教学寓德育于其中,将教书与育人进行了有机整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学好小学语文,离不开朗读的积极作用。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会对课文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感染。这说明朗读教学与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受,将自己置身于课文所设置的场景中,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发思想共鸣。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内容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先为小学生展现了漓江的美好风光,再配上美妙的音乐,画面上的微波荡漾、山光水色,无一不让人沉醉,这时,我再组织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情感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提升,感受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德育效果事半功倍。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德育的良好契机。教师要善用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比如我利用每年“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活动”,让他们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或者鼓励他们多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家长的负担;我还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多了解父母的各个方面,例如父母的工作、父母最喜欢吃的事物,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等等,并支持学生将这些认识写成一篇篇小作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情怀,感谢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幸福生活,立志好好学习,让父母开心。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自身之义,小学语文课程具备强烈的人文色彩,可以为德育渗透提供良好契机。教师要努力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竭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具的合格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定业.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读写算,2012(02).
[2]马永平.如何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祖国:建设版,2014(07).
[3]戚加东.寓德育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读写算,2013(04).
[4]张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小学语文教育,2012.
[5]吴刚.小学语文教学呼唤德育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2.
[6]卢杰.德育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7]薛伟明.中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