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论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从1980年初建立高职院校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而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从此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05年上升至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试图运用管理学中的PEST理论来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相关理论介绍
PEST理论是指对于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称为PEST理论。PEST理论是一个简单但重要的工具,它被广泛地使用以帮助使用者理解所处形势下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环境方面的大局面。首先,通过有效地使用PEST理论,可以确保你所做的与影响你所处的大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通过顺应于这种趋势或变化,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由此增加。其次,PEST分析方法可以使你避免采取那些超越控制而注定失败的行动或措施。最后,PEST分析工具对于在新的地区或领域开展业务是非常有用的。它将帮助你打破非理性假设,并使你快速地融入新的现实环境中。下面就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个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展开分析。
三、具体分析
1.从政治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初创时期,法规建设尚处于空白,政策建设也比较薄弱。直至90年代中期,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其中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其中第68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在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高专不同类型院校都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共同宗旨和上述特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协作攻关,各创特色。这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出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从经济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教育部称,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会投入不少于20亿的资金来资助100所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俗称“高职院校中的211工程”)。2005年,温家宝总理又宣布“十一五”期间中央将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为100个亿,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投入只是一个方面,且资金至少20个亿,这只是从教育部的角度。并且国家还将有一笔专项资金是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投入,这个实训基地主要是中职的也包括一批高职的,实训基地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预计将投入在25亿左右。此外,还有一笔资金是中央财政对本科和职业学校的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帮助那些家境贫寒、家庭困难、在学校学习的孩子们完成学业。总体来说,首先是要建设示范性院校100所,其次是要建设面对中职和高职的实训基地,最后是面向职业学校的师资培训工作。总之,雄厚的资金支持将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3.从社会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中国社会科學院日前发布的2007年人才发展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虽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份报告认为,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不相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千年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中国的高考招生层次中居于低端,其生源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考生及家长们对其不屑一顾。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一方面是高校、普高招生异常火爆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看好而招生却十分困难,两者形成了强烈反差。社会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而学历歧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无以言表的巨大阴影。
4.从技术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力争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现代化技术人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应该有“壮士断腕”的精神,勇敢地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力图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进一步完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评
从根本上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决定职业教育未来走向与命运的根本在于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而其中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层面等因素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相关政策、法规已经比较完备,经济投入也在逐步加大,但其中所涉及的社会和技术层面因素似乎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整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仍然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从1980年初建立高职院校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而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从此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05年上升至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试图运用管理学中的PEST理论来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相关理论介绍
PEST理论是指对于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称为PEST理论。PEST理论是一个简单但重要的工具,它被广泛地使用以帮助使用者理解所处形势下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环境方面的大局面。首先,通过有效地使用PEST理论,可以确保你所做的与影响你所处的大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通过顺应于这种趋势或变化,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由此增加。其次,PEST分析方法可以使你避免采取那些超越控制而注定失败的行动或措施。最后,PEST分析工具对于在新的地区或领域开展业务是非常有用的。它将帮助你打破非理性假设,并使你快速地融入新的现实环境中。下面就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个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展开分析。
三、具体分析
1.从政治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初创时期,法规建设尚处于空白,政策建设也比较薄弱。直至90年代中期,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其中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其中第68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在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高专不同类型院校都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共同宗旨和上述特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协作攻关,各创特色。这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出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从经济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教育部称,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会投入不少于20亿的资金来资助100所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俗称“高职院校中的211工程”)。2005年,温家宝总理又宣布“十一五”期间中央将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为100个亿,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投入只是一个方面,且资金至少20个亿,这只是从教育部的角度。并且国家还将有一笔专项资金是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投入,这个实训基地主要是中职的也包括一批高职的,实训基地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预计将投入在25亿左右。此外,还有一笔资金是中央财政对本科和职业学校的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帮助那些家境贫寒、家庭困难、在学校学习的孩子们完成学业。总体来说,首先是要建设示范性院校100所,其次是要建设面对中职和高职的实训基地,最后是面向职业学校的师资培训工作。总之,雄厚的资金支持将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3.从社会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中国社会科學院日前发布的2007年人才发展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虽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份报告认为,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不相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千年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中国的高考招生层次中居于低端,其生源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考生及家长们对其不屑一顾。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一方面是高校、普高招生异常火爆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看好而招生却十分困难,两者形成了强烈反差。社会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而学历歧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无以言表的巨大阴影。
4.从技术层面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力争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现代化技术人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应该有“壮士断腕”的精神,勇敢地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力图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进一步完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评
从根本上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决定职业教育未来走向与命运的根本在于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而其中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层面等因素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相关政策、法规已经比较完备,经济投入也在逐步加大,但其中所涉及的社会和技术层面因素似乎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整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