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手智钓大松鸡
第二天,4人醒来赶紧清点一下物品,这才意识到除了随身衣服外,史佩莱还有一个笔记本和一只表外,什么都没了。这时,他们又想起史密斯,因为他有知识,点子多。现在下一步该做什么呢?他们决定备些干粮,先能生存下去,再沿海岸,或深入内陆探险。
他们吃完早饭,潘克洛夫和布朗一起到森林里去打猎,记者留下照顾篝火,同时随时准备帮助纳布。出发前,水手将手帕撕下一块烤成半焦布,保存起来,一旦篝火灭了,可用它引火,因为它很容易着火。
早上9点,天阴沉沉的,刮着东南风。布朗和水手绕过石窟的拐弯处,向河的左岸走去,进了树林。潘克洛夫从树上扳下两根粗树枝,做成两根棍子。潘克洛夫看看地上,发现有动物脚印,认为可能有猛兽,提醒注意安全。但没发现人类留下的痕迹,这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在太平洋任何岛屿上,有人更可怕!
树林里很多果子都不能吃,只有喜马拉雅山和四五十米高的大枞树。这时忽然飞来一大群美丽的锦鸡。“锦鸡肉很好吃。”布朗说,“它不怕人,可以走近收拾它们。”俩人走近那些锦鸡,抡起棍子,疯狂横扫过去。锦鸡呆呆地任凭人们打落在地,等到明白过来,想飞走的时候,地上已经堆了100来只了。水手用藤条将它们捆成两串,背着继续前进。忽然一动物从身边跑过,吓得俩人大叫,但没看清是什么东西!
3点,林里又飞来一群松鸡。水手说:“松鸡逮不着,只能钓。”“和钓鱼一样吗?”水手点点头,用藤做线,用刺槐的刺做倒钩,钩上扎条大毛虫做诱饵。他们做了几个,放在松鸡窝旁边。俩人躲在树后耐心等待。过了半个钟头,几只松鸡回窝,它们边走边找东西吃。水手瞪着两眼,撅着嘴,气也不敢出。只见他轻轻拉了几下绳子,虫子好像活了似的。松鸡扑过去啄食毛虫,连钩吞了下去。水手敏捷地把绳子一抖,有3只被钩住了。俩人高兴地叫着跑过去,把它们逮住。布朗高兴得直鼓掌,他是第~次看见用绳子钓鸟的。
因为天色不早,俩人背着猎物,沿河边往回走,6点多钟才回到石屋。
凌晨喜闻狗叫声
这时,记者正在海边眺望。东边大块乌云正向头顶上飞快扩散过来。水手说:“记者先生,看来今晚要起风暴了。”记者点点头,帮忙把猎物送进石屋。水手开始做饭。他们把大串的锦鸡留到第二天,将两只大松鸡拔了毛,叉在棍子上,在火焰上烤了起来。
晚上7点,纳布还没有回来,大家很不安。布朗想出去找,但天黑不见五指,记者和水手劝他等明天再说,现在不要单独行动。布朗两眼泪汪汪的,只好同意。
天气果然变了。狂风裹着倾盆大雨从东南方吹来,奔腾澎湃的巨浪冲击着礁石,发出巨大轰鸣声。旋风在河口和峭壁间打转,通道里的烟被顶回石屋,呛得3人泪水直流。已经8点了,纳布还没有回来,大家只好先吃晚饭。饭后,各人回到角落睡觉。
凌晨2点,酣睡的克洛夫突然被推醒。记者俯身说:“外面好像有什么声音,你仔细听听!”
水手细听一会儿,跳了起来:“狗!是狗叫……”
“是托普!是托普!”布朗一醒就叫道。于是3人;中出石屋。外面风雨交加,周围漆黑一片。水手潘克洛夫回屋抱来一捆干柴,点起火把,同时吹起口哨。不久,一只狗跑进石屋,果然是托普。奇怪的是托普精神头十足,身上没有一点泥巴!布朗拍拍它的头,它用脖子来回磨蹭少年的手。布朗说:“托普来给我们领路了,快去找史密斯先生吧!”水手和记者一致同意。他们仔细盖好灰堆里的火炭,又添了几块木柴。水手用手帕把几块松鸡肉包起来带在身上,跟着狗向外走去,后面紧跟着记者和少年。
外面风雨正急。过了悬崖以后,3人停下喘了口气。这时候潮水上涨了,在狂风推动下,滔天巨浪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过来,撞在礁石上,声音震耳欲聋。
6点天亮了。离开石屋已有七八千米了。这带海边没有悬崖,只有一堆堆凌乱的山石。树木三三两两地丛生着,树身向西倾斜。这时托普开始变得非常焦急,它跑到前面去,又跑回来,好像求他们走快些似的。然后它一直向沙丘里跑去。5分钟后,托普在一沙丘下的洞口停下,对着洞口响亮地叫了起来。
3人立即走进洞里,发现工程师史密斯躺在草铺上,纳布跪在他身边。
史密斯神秘得救
水手急问:“先生还活着吗?”?纳布没有回答,3人脸色都变了。记者赶紧解开史密斯的衣服,把耳朵贴在他的胸前细听一会,说:“还活着!快,拿水来!”
布朗一听,立即出去,在不远处发现一小溪,因没有盛水器具,就把手帕浸满水,跑回山洞,用湿手帕的水挤到工程师的嘴唇上。冷水的刺激,史密斯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话。纳布赶紧给主人检查身体,发现他全身没有一点伤痕!水手马上用自己的绒衣给史密斯按摩全身。半小时后,史密斯渐渐恢复了知觉。
“太感谢了!幸亏你们及时赶来,要不我就把主人埋了!”纳布激动地说,“昨天傍晚,我在沙滩上发现许多脚印,就跟着脚印走了四五百米,最后天黑了,是托普把我带到这儿。看到主人那样,我吓呆了。赶紧把托普带出洞口,指着南方,叫它去找你们。它果然把你们找来了!”伙伴们对史密斯身上没有一点伤痕,而且能走这么远路,都感到很神奇!
史密斯终于睁开了眼睛,认出了4个朋友,又无力地握了握朋友们的手。水手说:“先生,我们已找到一间石屋,生着火,还有吃的,待会儿把您抬回去。”记者又把几个人的经历讲给史密斯听了。
“怎么!不是你们把我救到这里来的?”史密斯一脸惊讶,用微弱的声音问。记者、水手和布朗一听都惊讶不已!水手说:“您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
“我被卷到海里时,托普从气球上跳下来,咬住我的衣服,拖着我游动。突然一股激流把我们冲走,我挣扎了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直到刚才醒来,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在海边没发现有人的痕迹吗?”工程师问。
“没有。”史佩莱摇摇头说,“假如有人把您救了起来,不会把您扔下不管的!”
“你说得对。”工程师又对仆人说,“纳布,现在那里还有脚印吗?”
“有,”纳布说,“在雨打不到的地方都有。”
“潘克洛夫,请把我的鞋拿去和脚印比量一下,好吗?”水手立即和纳布、布朗出去比量,鞋和脚印完全吻合。“看来,我患了梦游症了!”史密斯说。
12点,4人将史密斯扶上刚做好的担架,向海滨出发了。下午5点半,回到了石屋。然而,狂风暴雨使这里完全改变了:火灭了,屋里的东西也都被破坏了!
布朗托普逮水豚
火灭了,布朗和水手不知咋办。记者安慰说:“没事,工程师有办法!”在大家心目中,工程师懂科学知识,有智慧,是无所不能的!现在他就在海藻堆上睡着。
布朗和纳布抓回一大堆茨蟹,还捡来很多营养丰富的海藻。“大家先对付着,等先生康复后就好了。”水手说完急着想生火,便叫纳布找些干燥地苔,用石块砸火星,但点不着;又用两块干柴玩命摩擦,希望把动能转化为热能,让木材燃烧起来。但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毫无结果,水手气得把木块掼在地上。布朗捡起木块继续摩擦。水手大笑:“孩子,你吃撑了吧?” “不,我是活动身体取暖,不是取火,嘿嘿!”布朗冲着水手怪笑。
当晚无事。第二天早上8点,工程师醒来,见伙伴们都围着自己,就问:“有吃的吗?不是有火吗?”
“火原来有,现在没了!”于是水手把这两天的事说了一遍。“那我们想办法吧!”工程师说。布朗递上蛤蜊和马尾藻,说:“对不起,先生,只剩下这些了。”
“谢谢,孩子!够了。”史密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饱后,他抱着两臂说:“朋友,你们昨天抬我回来时,我似乎看见西面有一座高山,是吗?”“对,那座山很高。”史佩莱说。“好,明天我们就登上山顶,看看这里是荒岛还是大陆。没别的事了吧?”
“有,要想办法生火!”水手说。史密斯没有回答,想了一会儿说:“我估计气球至少飞了1万多千米,现在我们可能在南太平洋的岛上。如果是荒岛,只能想办法长期住下去了。”
“先生,您爬得动吗?”布朗很关心。
有东西填饱肚子就行,孩子!工程师说。
这天,工程师和记者留下看家,纳布、布朗和水手到森林里抓猎物、捡柴火。他们各备一根木捧,跟着托普往树林里捕猎。因为没有路,水手走几步就折断一根树枝做记号,以便回来时辨认。找了一个钟头,都是些小鸟,还没靠近,都被托普吓跑了。
布朗眼尖,发现一棵南欧松,松子很好吃,大家正吃着,纳布突然小声说:“听!托普逮到什么了!”3人立即跑过去,见托普咬着一只野兽的耳朵,在搏斗。这只野兽像猪,70多厘米长,深褐色,趾间有蹼。布朗说是水豚,是啮齿类动物中最大的。3人正要靠近,水豚却挣脱托普的利齿,跳进旁边一个小水塘不见了。托普跟着冲进水塘一顿扒拉,也没找到。“等会儿,它会出来呼吸的。”布朗说完,3人在水塘边把守着。几分钟后,水豚果然把头伸出水面。托普立即扑过去咬住它,拖到岸边,3人一顿乱棍便将它打死。
水手把水豚扛在肩上,看看太阳,已经不早,大家哼着小曲往回走。多亏托普带路,他们很快就到达河边,还顺便捡回一大堆干柴火。潘克洛夫像以前那样,做个木筏,把水豚、柴火放在上面,让它向石屋漂流。刚到拐角处,3人望见石屋有一缕轻烟袅袅升起,就扯开嗓门欢呼起来,向山下跑去!
工程师妙法生火
几分钟后,3人就回到石屋里的篝火前。“怎么样?有收获吗?”记者打招呼说。
“太棒了,今晚可以大撮一顿了!”水手非常兴奋,又问,“谁生的火?”“太阳!”记者说。
“您带放大镜了?”布朗问史密斯。“没有,我做了一个。”史密斯回答说。原来工程师和记者各有一个表,工程师把两个表上的玻璃卸下,粘在一起,中间灌满水,就成个放大镜了。水手竖起大拇指:“太妙了!记者先生,这事一定要记下!”
“已经记下了。”记者说完,和纳布、水手一起,将猎物收拾洗净,架在火上烤了起来。
晚餐非常丰盛,大家对水豚肉赞不绝口,再加上马尾藻和南欧松的松子,每人吃得满嘴油光光的。因为明天要登山远征,所以吃完晚饭,大家便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7点半,每人带根木棍,从石屋出发。他们艰难地穿密林,过草甸,10点半来到那座山前。这山有两个火山锥,其中一个有七八百米高,锥顶较平,山下有许多拱柱似的乱石,像个巨大的爪子站在地上,趾间就是峡谷,谷里树木丛生。它侧边的火山锥,像顶歪戴在耳朵上的圆锥帽。这里到处是乱石、玄武岩和浮石的碎片。枞树稠密的枝叶,把峡谷遮盖得一丝阳光也没有。在湿地上,布朗发现有些大型动物的足迹。水手很是担心。由于道路曲折,障碍太多,路程变得很远,到12点吃午饭时才走了一半路。
下午1点,他们朝西南方往上爬,走进一浓密的灌木丛。有几对锦鸡在树荫下拍着翅膀。史佩莱飞起一块石头,居然打死了一只。离开灌木带,又攀爬一段70度陡坡。水手突然喊道:“有绵羊!”果然,在10多米处有6只羊状动物。布朗说那是摩弗仑羊。6只羊呆呆地看着人们,突然一惊,立马逃得无影无踪。水手向羊群挥挥手,怪声怪气地说:“小心,慢走,改日再见!”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接近5点的时候,他们才达到第一个火山锥的山顶,大家决定在这里宿营。趁天未黑,史密斯让布朗陪他一块去打探明天的路。俩人走了20多分钟,意外发现一个深洞,是个火山口,火山爆发时岩浆就从这里流出。现在凝固的熔岩形成一层层天然阶梯。这是座休眠火山或死火山,俩人放心地往上爬,从顶峰出来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他们四处张望,周围一片昏暗,分不清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洋。这时,远处突然透出一丝微弱光芒,待乌云散去,竟是一钩新月正在西沉!月儿倒映在水波上,荡漾不止。
史密斯默默地抓住布朗的手,沉重地说:“孩子,这是个无人居住的荒岛!”
(待续)
第二天,4人醒来赶紧清点一下物品,这才意识到除了随身衣服外,史佩莱还有一个笔记本和一只表外,什么都没了。这时,他们又想起史密斯,因为他有知识,点子多。现在下一步该做什么呢?他们决定备些干粮,先能生存下去,再沿海岸,或深入内陆探险。
他们吃完早饭,潘克洛夫和布朗一起到森林里去打猎,记者留下照顾篝火,同时随时准备帮助纳布。出发前,水手将手帕撕下一块烤成半焦布,保存起来,一旦篝火灭了,可用它引火,因为它很容易着火。
早上9点,天阴沉沉的,刮着东南风。布朗和水手绕过石窟的拐弯处,向河的左岸走去,进了树林。潘克洛夫从树上扳下两根粗树枝,做成两根棍子。潘克洛夫看看地上,发现有动物脚印,认为可能有猛兽,提醒注意安全。但没发现人类留下的痕迹,这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在太平洋任何岛屿上,有人更可怕!
树林里很多果子都不能吃,只有喜马拉雅山和四五十米高的大枞树。这时忽然飞来一大群美丽的锦鸡。“锦鸡肉很好吃。”布朗说,“它不怕人,可以走近收拾它们。”俩人走近那些锦鸡,抡起棍子,疯狂横扫过去。锦鸡呆呆地任凭人们打落在地,等到明白过来,想飞走的时候,地上已经堆了100来只了。水手用藤条将它们捆成两串,背着继续前进。忽然一动物从身边跑过,吓得俩人大叫,但没看清是什么东西!
3点,林里又飞来一群松鸡。水手说:“松鸡逮不着,只能钓。”“和钓鱼一样吗?”水手点点头,用藤做线,用刺槐的刺做倒钩,钩上扎条大毛虫做诱饵。他们做了几个,放在松鸡窝旁边。俩人躲在树后耐心等待。过了半个钟头,几只松鸡回窝,它们边走边找东西吃。水手瞪着两眼,撅着嘴,气也不敢出。只见他轻轻拉了几下绳子,虫子好像活了似的。松鸡扑过去啄食毛虫,连钩吞了下去。水手敏捷地把绳子一抖,有3只被钩住了。俩人高兴地叫着跑过去,把它们逮住。布朗高兴得直鼓掌,他是第~次看见用绳子钓鸟的。
因为天色不早,俩人背着猎物,沿河边往回走,6点多钟才回到石屋。
凌晨喜闻狗叫声
这时,记者正在海边眺望。东边大块乌云正向头顶上飞快扩散过来。水手说:“记者先生,看来今晚要起风暴了。”记者点点头,帮忙把猎物送进石屋。水手开始做饭。他们把大串的锦鸡留到第二天,将两只大松鸡拔了毛,叉在棍子上,在火焰上烤了起来。
晚上7点,纳布还没有回来,大家很不安。布朗想出去找,但天黑不见五指,记者和水手劝他等明天再说,现在不要单独行动。布朗两眼泪汪汪的,只好同意。
天气果然变了。狂风裹着倾盆大雨从东南方吹来,奔腾澎湃的巨浪冲击着礁石,发出巨大轰鸣声。旋风在河口和峭壁间打转,通道里的烟被顶回石屋,呛得3人泪水直流。已经8点了,纳布还没有回来,大家只好先吃晚饭。饭后,各人回到角落睡觉。
凌晨2点,酣睡的克洛夫突然被推醒。记者俯身说:“外面好像有什么声音,你仔细听听!”
水手细听一会儿,跳了起来:“狗!是狗叫……”
“是托普!是托普!”布朗一醒就叫道。于是3人;中出石屋。外面风雨交加,周围漆黑一片。水手潘克洛夫回屋抱来一捆干柴,点起火把,同时吹起口哨。不久,一只狗跑进石屋,果然是托普。奇怪的是托普精神头十足,身上没有一点泥巴!布朗拍拍它的头,它用脖子来回磨蹭少年的手。布朗说:“托普来给我们领路了,快去找史密斯先生吧!”水手和记者一致同意。他们仔细盖好灰堆里的火炭,又添了几块木柴。水手用手帕把几块松鸡肉包起来带在身上,跟着狗向外走去,后面紧跟着记者和少年。
外面风雨正急。过了悬崖以后,3人停下喘了口气。这时候潮水上涨了,在狂风推动下,滔天巨浪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过来,撞在礁石上,声音震耳欲聋。
6点天亮了。离开石屋已有七八千米了。这带海边没有悬崖,只有一堆堆凌乱的山石。树木三三两两地丛生着,树身向西倾斜。这时托普开始变得非常焦急,它跑到前面去,又跑回来,好像求他们走快些似的。然后它一直向沙丘里跑去。5分钟后,托普在一沙丘下的洞口停下,对着洞口响亮地叫了起来。
3人立即走进洞里,发现工程师史密斯躺在草铺上,纳布跪在他身边。
史密斯神秘得救
水手急问:“先生还活着吗?”?纳布没有回答,3人脸色都变了。记者赶紧解开史密斯的衣服,把耳朵贴在他的胸前细听一会,说:“还活着!快,拿水来!”
布朗一听,立即出去,在不远处发现一小溪,因没有盛水器具,就把手帕浸满水,跑回山洞,用湿手帕的水挤到工程师的嘴唇上。冷水的刺激,史密斯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话。纳布赶紧给主人检查身体,发现他全身没有一点伤痕!水手马上用自己的绒衣给史密斯按摩全身。半小时后,史密斯渐渐恢复了知觉。
“太感谢了!幸亏你们及时赶来,要不我就把主人埋了!”纳布激动地说,“昨天傍晚,我在沙滩上发现许多脚印,就跟着脚印走了四五百米,最后天黑了,是托普把我带到这儿。看到主人那样,我吓呆了。赶紧把托普带出洞口,指着南方,叫它去找你们。它果然把你们找来了!”伙伴们对史密斯身上没有一点伤痕,而且能走这么远路,都感到很神奇!
史密斯终于睁开了眼睛,认出了4个朋友,又无力地握了握朋友们的手。水手说:“先生,我们已找到一间石屋,生着火,还有吃的,待会儿把您抬回去。”记者又把几个人的经历讲给史密斯听了。
“怎么!不是你们把我救到这里来的?”史密斯一脸惊讶,用微弱的声音问。记者、水手和布朗一听都惊讶不已!水手说:“您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
“我被卷到海里时,托普从气球上跳下来,咬住我的衣服,拖着我游动。突然一股激流把我们冲走,我挣扎了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直到刚才醒来,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在海边没发现有人的痕迹吗?”工程师问。
“没有。”史佩莱摇摇头说,“假如有人把您救了起来,不会把您扔下不管的!”
“你说得对。”工程师又对仆人说,“纳布,现在那里还有脚印吗?”
“有,”纳布说,“在雨打不到的地方都有。”
“潘克洛夫,请把我的鞋拿去和脚印比量一下,好吗?”水手立即和纳布、布朗出去比量,鞋和脚印完全吻合。“看来,我患了梦游症了!”史密斯说。
12点,4人将史密斯扶上刚做好的担架,向海滨出发了。下午5点半,回到了石屋。然而,狂风暴雨使这里完全改变了:火灭了,屋里的东西也都被破坏了!
布朗托普逮水豚
火灭了,布朗和水手不知咋办。记者安慰说:“没事,工程师有办法!”在大家心目中,工程师懂科学知识,有智慧,是无所不能的!现在他就在海藻堆上睡着。
布朗和纳布抓回一大堆茨蟹,还捡来很多营养丰富的海藻。“大家先对付着,等先生康复后就好了。”水手说完急着想生火,便叫纳布找些干燥地苔,用石块砸火星,但点不着;又用两块干柴玩命摩擦,希望把动能转化为热能,让木材燃烧起来。但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毫无结果,水手气得把木块掼在地上。布朗捡起木块继续摩擦。水手大笑:“孩子,你吃撑了吧?” “不,我是活动身体取暖,不是取火,嘿嘿!”布朗冲着水手怪笑。
当晚无事。第二天早上8点,工程师醒来,见伙伴们都围着自己,就问:“有吃的吗?不是有火吗?”
“火原来有,现在没了!”于是水手把这两天的事说了一遍。“那我们想办法吧!”工程师说。布朗递上蛤蜊和马尾藻,说:“对不起,先生,只剩下这些了。”
“谢谢,孩子!够了。”史密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饱后,他抱着两臂说:“朋友,你们昨天抬我回来时,我似乎看见西面有一座高山,是吗?”“对,那座山很高。”史佩莱说。“好,明天我们就登上山顶,看看这里是荒岛还是大陆。没别的事了吧?”
“有,要想办法生火!”水手说。史密斯没有回答,想了一会儿说:“我估计气球至少飞了1万多千米,现在我们可能在南太平洋的岛上。如果是荒岛,只能想办法长期住下去了。”
“先生,您爬得动吗?”布朗很关心。
有东西填饱肚子就行,孩子!工程师说。
这天,工程师和记者留下看家,纳布、布朗和水手到森林里抓猎物、捡柴火。他们各备一根木捧,跟着托普往树林里捕猎。因为没有路,水手走几步就折断一根树枝做记号,以便回来时辨认。找了一个钟头,都是些小鸟,还没靠近,都被托普吓跑了。
布朗眼尖,发现一棵南欧松,松子很好吃,大家正吃着,纳布突然小声说:“听!托普逮到什么了!”3人立即跑过去,见托普咬着一只野兽的耳朵,在搏斗。这只野兽像猪,70多厘米长,深褐色,趾间有蹼。布朗说是水豚,是啮齿类动物中最大的。3人正要靠近,水豚却挣脱托普的利齿,跳进旁边一个小水塘不见了。托普跟着冲进水塘一顿扒拉,也没找到。“等会儿,它会出来呼吸的。”布朗说完,3人在水塘边把守着。几分钟后,水豚果然把头伸出水面。托普立即扑过去咬住它,拖到岸边,3人一顿乱棍便将它打死。
水手把水豚扛在肩上,看看太阳,已经不早,大家哼着小曲往回走。多亏托普带路,他们很快就到达河边,还顺便捡回一大堆干柴火。潘克洛夫像以前那样,做个木筏,把水豚、柴火放在上面,让它向石屋漂流。刚到拐角处,3人望见石屋有一缕轻烟袅袅升起,就扯开嗓门欢呼起来,向山下跑去!
工程师妙法生火
几分钟后,3人就回到石屋里的篝火前。“怎么样?有收获吗?”记者打招呼说。
“太棒了,今晚可以大撮一顿了!”水手非常兴奋,又问,“谁生的火?”“太阳!”记者说。
“您带放大镜了?”布朗问史密斯。“没有,我做了一个。”史密斯回答说。原来工程师和记者各有一个表,工程师把两个表上的玻璃卸下,粘在一起,中间灌满水,就成个放大镜了。水手竖起大拇指:“太妙了!记者先生,这事一定要记下!”
“已经记下了。”记者说完,和纳布、水手一起,将猎物收拾洗净,架在火上烤了起来。
晚餐非常丰盛,大家对水豚肉赞不绝口,再加上马尾藻和南欧松的松子,每人吃得满嘴油光光的。因为明天要登山远征,所以吃完晚饭,大家便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7点半,每人带根木棍,从石屋出发。他们艰难地穿密林,过草甸,10点半来到那座山前。这山有两个火山锥,其中一个有七八百米高,锥顶较平,山下有许多拱柱似的乱石,像个巨大的爪子站在地上,趾间就是峡谷,谷里树木丛生。它侧边的火山锥,像顶歪戴在耳朵上的圆锥帽。这里到处是乱石、玄武岩和浮石的碎片。枞树稠密的枝叶,把峡谷遮盖得一丝阳光也没有。在湿地上,布朗发现有些大型动物的足迹。水手很是担心。由于道路曲折,障碍太多,路程变得很远,到12点吃午饭时才走了一半路。
下午1点,他们朝西南方往上爬,走进一浓密的灌木丛。有几对锦鸡在树荫下拍着翅膀。史佩莱飞起一块石头,居然打死了一只。离开灌木带,又攀爬一段70度陡坡。水手突然喊道:“有绵羊!”果然,在10多米处有6只羊状动物。布朗说那是摩弗仑羊。6只羊呆呆地看着人们,突然一惊,立马逃得无影无踪。水手向羊群挥挥手,怪声怪气地说:“小心,慢走,改日再见!”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接近5点的时候,他们才达到第一个火山锥的山顶,大家决定在这里宿营。趁天未黑,史密斯让布朗陪他一块去打探明天的路。俩人走了20多分钟,意外发现一个深洞,是个火山口,火山爆发时岩浆就从这里流出。现在凝固的熔岩形成一层层天然阶梯。这是座休眠火山或死火山,俩人放心地往上爬,从顶峰出来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他们四处张望,周围一片昏暗,分不清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洋。这时,远处突然透出一丝微弱光芒,待乌云散去,竟是一钩新月正在西沉!月儿倒映在水波上,荡漾不止。
史密斯默默地抓住布朗的手,沉重地说:“孩子,这是个无人居住的荒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