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志祥教授独立主持完成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中国美学全史》五卷本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志祥教授小我10岁,我们很早就相识了。10多年前,我在厦门大学主办过一次会议,他应邀参加,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2009年,他寄赠我一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美学通史》。该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成果,体量达150多万字,由他独立完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012年,我邀他加盟我主持的一个国家重点项目“现代性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潮”,他是团队中任务完成得最快、最好的成员。后来,我又收到他的新美学原理论著《乐感美学》,对他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可以说,这些年志祥教授著述甚富,声名鹊起,是新近崛起的中年学者。
2016年,《中国美学全史》被上海市教委与新闻出版局立项为“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時代语境下应运而生。《中国美学全史》上起先秦,下迄21世纪初,全景式地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古代的运行史及其在20世纪向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史。已故章培恒先生曾批评将中国文学史古今断代分割开来进行研究的弊病,呼吁将古今演变联系起来的统合性研究,而志祥教授则是能够将中国美学史古今演变的研究落到实处的学者。《中国美学全史》的价值,首先就在于在时间跨度上达到最大,从而揭示了中国美学演变的完整历史轨迹。
志祥教授之所以能够完成这部高难度、高水准的著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懈努力的结果。据与志祥交流,他起步时曾得到钱中文先生的指点,这使他学会了用美学的观点去研究文艺理论;后师从徐中玉先生研究古代文论,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即于1993年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一个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的建构》;新世纪之初,他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做的即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并为他的《中国美学全史》第一卷提供了最初的学术积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完成后,作者返论于史,带着“古代美学精神”去梳理古代美学史,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美学通史》。这便构成《中国美学全史》第二至第四卷的主体。再后来,作者接着做《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研究,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其成果成为《中国美学全史》第五卷的基础。不难看出,《中国美学全史》不是赶任务、仓促上马的应景之作,而是作者长期追求、不懈探索、呕心沥血、瓜熟蒂落的结晶。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美学全史》呈现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卷,论中国古代美学精神。作者理解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对美和美感的基本看法以及中国古代三大文化主体儒家、道家、佛家对美的特殊看法。它们充当第三至第四卷中国古代美学史演变考察的中心范畴和重要概念。一方面,它们相互照应,相互补充,具有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体系或美学原理的品格;另一方面,按照“原始以表末”的方法追根溯源,理出各种范畴概念的历史脉络,因而又有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史的功能。
首先,为了论证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是关于美和美感本质、特征思想的合理性,该卷增加了论美一章,而表述对美本质的思考,则成为作者与评述对象之间进行对话的理论依据;其次,为了论证美学史聚焦美本质的合法性,该卷又增加了论美学的学科定义一章,重申“美学是美之哲学”的论断。因而,第一卷《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就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严密整体。不仅如此,作为全书的首卷,作者还花大力气写了《前言》和《绪论》,作为对全书纲领式的论述。《前言》对已出的若干部中国美学史著作的得失做了盘点和反思,对《中国美学全史》的写法及其价值所在做出论证和说明,使读者对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现状可有一个综合的了解。《绪论》高屋建瓴,删繁就简,以文艺美学为切入点,将第二至第五卷描述的中国美学史由古至今的演进轨迹和时代特征做了提纲挈领式的鸟瞰。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卷,描述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中国古代的运行史。中国古代的美论和美感论,不仅体现在文艺美学思想中,而且还体现在我们通常所忽略的哲学美学思想中。兼顾后者,挖掘中国古代哲学世界观中的美学思想,成为本书的另一特色。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共有的美本质论体现为味美、心美、道美、文美及物我同构、天人合一的适性之美的复合互补,它们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第二至第四卷,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复合的美本质论的诞生、变异、回环、终结,将中国古代美学史划分为奠基、突破、发展、综合四个时期,即先秦至两汉为奠基期,六朝为突破期,隋唐宋元为发展期,明清为综合期。这个时代分期的划分,以论带史,史论互证,自成一说,与不少美学史的时代分期史论脱节,或按政治朝代的机械划分形成了鲜明对照。与原有的《中国美学通史》相比,《中国美学全史》的古代美学史部分有所修订与增益。如第二卷对《诗经》美学思想一节的增补、第四卷第六编对近代中国美学作为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过渡期的改写,就是明显的例子。
第三部分为第五卷,描述中国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史。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美学并无独立的学科概念,美学思想散落、分布在各种线索的哲学理论与文艺理论中;而五四以后西方的“美学”概念在中国落地生根,“美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聚焦现实与艺术中的美及美感经验的哲学思考,于是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叙写结束了古代的多线并存,而能够理直气壮地单线推进。在现代美学史的描述中,作者以1928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为界,将中国现代美学史一分为二,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高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蕴含的价值取向的变异,以及前期主观论美学向后期唯物论美学的转变。在当代美学史部分,作者分为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第二次美学高潮、新世纪以来美学的解构与重构三个阶段。对中国现当代美学史演变阶段的这些划分,有相应的实证材料支撑,洞悉底里,不同流俗。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关于中国当代美学史的著述。由于这一阶段属于正在进行时,缺少历史沉淀的足够时间,且与作者存在着复杂的利害关系,因此涉足这一领域不仅很难,而且很有风险,因此为当代美学发展著史者寥寥。不过,为正处于进行时的当代著史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与叙写的人和事靠得近,可以触摸到对象的体温,容易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本书本着对学术的真诚、对历史的责任,致力于此,做出了独特的学术贡献。 《中国美学全史》的“全”不仅指时间上纵贯古今,而且指空间上笼罩群伦。志祥教授从文艺理论起家,却紧抓哲学美学观这个决定文艺美学观的根本,做足做强。第一卷在论完中国古代共有的美本质论后,即分别综论本同而末异的儒家美论、道家美论、佛家美论。第二卷至第四卷在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叙述中,儒家美学、道家道教美学、佛家美学始终是同时并进的三条哲学美学线索,此外还根据时代生灭叙写了墨家美学、法家美学、玄学美学。玄学本来就很玄,一会儿讲禁欲的“雅量”,一会儿讲纵欲的“任诞”。对立的二者都是令人追慕的“魏晋风度”。这种矛盾现象如何解释?作者分析指出:二者实际上都可以落脚在玄学人生美学的根本追求———“适性”之上,只不过对“性”的理解不同罢了。前者(禁欲、雅量)指顺应老庄所说的人性———无情无欲、无思无虑,后者(纵欲、任诞)指顺应现实中实际的人性———人生而有情有欲,人性以从欲为欢。与此同时,古代美学史部分还具体考察了哲学美学观在各门艺术理论中的表现,广泛地考察了每个时代的诗论、文论、词论、曲论、小说理论、书论、画论、音乐理论、园林理论中反映的美学思想。琳琅满目的文艺美学线索与多姿多彩的哲学美学线索齐头并进,奏出了多声部、复调式的古代美学交响曲,呈现出古代美学思想的全景图。而到了现代,西方的各种美学学说纷至沓来,于是中国美学发生转向。由于中国现当代美学史涵盖了中西美学的关系,因此,中国现当代美学史必须在研究中国美学的同时,也研究西方美学。志祥教授全面地把握中国现代美学家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概念,对现当代美学做出深度阐释,客观地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美学家的理论思想虽然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但也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中国美学传统,进行了中西美学思想的融合与中国美学传统的现代转化。
这样,《全史》以先秦到21世纪初的时间为纵轴,在古代以儒、道、佛、玄等派别的哲学美学和散文、诗词、戏曲、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园林等文艺美学的多条线索为横轴,在现当代以美学概论、文艺概论之类的原理性论著为纬度,精心打造出了一个结构宏伟、气象万千的中国美学全史的思想—学术宫殿。
如此巍峨的学术宫殿系作者一人长期积累、精心结撰而成,避免了集体研究带来的局限性,思理一贯,章法统一,结构整饬,表述均衡,对中国历史上许多美学家都有独到的解读,对许多美学现象都有独特的发现,不同凡响的思想闪光随处可见,体现了极为可贵的学术独创性和有机整体性。
细按全书,我们发现,此书不仅对已出版的各类资料选编做了认真的综合继承,而且对每个时代的代表性美学原典有深入的专研把握。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作者依据其独特的美学观,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美学资料取得了许多新的发现,如对佛教典籍中“涅?极乐”、以“味”為美、以“圆”为美、以“十”为美、“光明”为美等材料的挖掘即是典型的例子。许多被以往美学史忽略的美学思想,包括一些现代历史上鲜为人知的美学家都被发掘出来,使得历史的建构丰满充盈。面对如此浩繁的材料,作者执简驭繁,举重若轻,将各个人物、各种著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各得其所,显示了驾驭材料的超强能力,给读者把握美学史的内容提供了很大方便。
作者写史,以人物为历史坐标。这在现代史特别是当代史的写作中可能遇到麻烦。因为所写人物或其弟子可能还健在,写谁不写谁,怎么写,可能要得罪人。但作者本着“全史”的需要,义无反顾地踏进了这块是非之地,体现了史家秉笔直书、敢于担当的人格和勇气。作者选取人物的标准,是在美学原理、文艺概论方面有系统化思考、建树、创新的代表性人物。只要有货真价实的成果值得写,哪怕传主没有显赫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作者也收入史中,怀着恭敬之心加以陈述,如萧公弼、金公亮、汪济生、王明居,等等;反之,如果成果不过硬,系统性、创新性不足,哪怕地位高、名声大,也有所不取。作者对于入史者也不论尊卑,客观地论述,真实地评价。这彰显了求真务实、和而不同的学术探讨精神。同时也采取了尊重研究对象、与入史者对话的立场,将自己的反思以存疑、商榷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体现出理解、宽容的精神。从对宗白华、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到周来祥、蒋孔阳、叶朗、朱立元、陈伯海等现当代美学史上一系列重要人物的评述中,都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反思的真诚和对话的智慧。
美学史以史料的梳理为主,但不可没有理论指导。面对大量的史料,只有运用有效的理论指导,才能较好地取舍、组合、沟通、阐释,否则,美学史叙述就会变成一堆缺少思想黏合的材料堆砌。《中国美学全史》在处理史料的逻辑指导方面,显示出一以贯之的理论主张与分析整合力。作者本身就是美学理论家。从《美学关怀》(1998)到《人学视阈的文艺美学探究》(2010),再到《乐感美学》(2016),留下了他理论探寻的足迹。《乐感美学》系统化地论证了“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这一核心命题,并以此找寻中国古代哲学与文艺评论中的美学精神,与现当代美学发展史上的各种美本质论和非本质论展开对话,从而避免了著史者因缺乏自家见识而人云亦云、不能做出深刻论析的窘境。由于客观陈述与主观评点相生相发,相得益彰,本书创造了成功的中国美学史叙事。
改革开放40年,产生了一批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回应了时代的需要。在美学领域,也不乏有价值的成果。本书就是在美学史研究领域尽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巨著。作为同道,我为此书的诞生由衷喝彩,并推荐学界给予足够的关注。
2016年,《中国美学全史》被上海市教委与新闻出版局立项为“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時代语境下应运而生。《中国美学全史》上起先秦,下迄21世纪初,全景式地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古代的运行史及其在20世纪向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史。已故章培恒先生曾批评将中国文学史古今断代分割开来进行研究的弊病,呼吁将古今演变联系起来的统合性研究,而志祥教授则是能够将中国美学史古今演变的研究落到实处的学者。《中国美学全史》的价值,首先就在于在时间跨度上达到最大,从而揭示了中国美学演变的完整历史轨迹。
志祥教授之所以能够完成这部高难度、高水准的著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懈努力的结果。据与志祥交流,他起步时曾得到钱中文先生的指点,这使他学会了用美学的观点去研究文艺理论;后师从徐中玉先生研究古代文论,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即于1993年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一个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的建构》;新世纪之初,他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做的即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并为他的《中国美学全史》第一卷提供了最初的学术积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完成后,作者返论于史,带着“古代美学精神”去梳理古代美学史,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美学通史》。这便构成《中国美学全史》第二至第四卷的主体。再后来,作者接着做《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研究,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其成果成为《中国美学全史》第五卷的基础。不难看出,《中国美学全史》不是赶任务、仓促上马的应景之作,而是作者长期追求、不懈探索、呕心沥血、瓜熟蒂落的结晶。
于是我们看到《中国美学全史》呈现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卷,论中国古代美学精神。作者理解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对美和美感的基本看法以及中国古代三大文化主体儒家、道家、佛家对美的特殊看法。它们充当第三至第四卷中国古代美学史演变考察的中心范畴和重要概念。一方面,它们相互照应,相互补充,具有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体系或美学原理的品格;另一方面,按照“原始以表末”的方法追根溯源,理出各种范畴概念的历史脉络,因而又有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史的功能。
首先,为了论证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是关于美和美感本质、特征思想的合理性,该卷增加了论美一章,而表述对美本质的思考,则成为作者与评述对象之间进行对话的理论依据;其次,为了论证美学史聚焦美本质的合法性,该卷又增加了论美学的学科定义一章,重申“美学是美之哲学”的论断。因而,第一卷《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就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严密整体。不仅如此,作为全书的首卷,作者还花大力气写了《前言》和《绪论》,作为对全书纲领式的论述。《前言》对已出的若干部中国美学史著作的得失做了盘点和反思,对《中国美学全史》的写法及其价值所在做出论证和说明,使读者对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现状可有一个综合的了解。《绪论》高屋建瓴,删繁就简,以文艺美学为切入点,将第二至第五卷描述的中国美学史由古至今的演进轨迹和时代特征做了提纲挈领式的鸟瞰。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卷,描述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在中国古代的运行史。中国古代的美论和美感论,不仅体现在文艺美学思想中,而且还体现在我们通常所忽略的哲学美学思想中。兼顾后者,挖掘中国古代哲学世界观中的美学思想,成为本书的另一特色。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共有的美本质论体现为味美、心美、道美、文美及物我同构、天人合一的适性之美的复合互补,它们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第二至第四卷,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复合的美本质论的诞生、变异、回环、终结,将中国古代美学史划分为奠基、突破、发展、综合四个时期,即先秦至两汉为奠基期,六朝为突破期,隋唐宋元为发展期,明清为综合期。这个时代分期的划分,以论带史,史论互证,自成一说,与不少美学史的时代分期史论脱节,或按政治朝代的机械划分形成了鲜明对照。与原有的《中国美学通史》相比,《中国美学全史》的古代美学史部分有所修订与增益。如第二卷对《诗经》美学思想一节的增补、第四卷第六编对近代中国美学作为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过渡期的改写,就是明显的例子。
第三部分为第五卷,描述中国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史。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美学并无独立的学科概念,美学思想散落、分布在各种线索的哲学理论与文艺理论中;而五四以后西方的“美学”概念在中国落地生根,“美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聚焦现实与艺术中的美及美感经验的哲学思考,于是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叙写结束了古代的多线并存,而能够理直气壮地单线推进。在现代美学史的描述中,作者以1928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为界,将中国现代美学史一分为二,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高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蕴含的价值取向的变异,以及前期主观论美学向后期唯物论美学的转变。在当代美学史部分,作者分为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第二次美学高潮、新世纪以来美学的解构与重构三个阶段。对中国现当代美学史演变阶段的这些划分,有相应的实证材料支撑,洞悉底里,不同流俗。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关于中国当代美学史的著述。由于这一阶段属于正在进行时,缺少历史沉淀的足够时间,且与作者存在着复杂的利害关系,因此涉足这一领域不仅很难,而且很有风险,因此为当代美学发展著史者寥寥。不过,为正处于进行时的当代著史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与叙写的人和事靠得近,可以触摸到对象的体温,容易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本书本着对学术的真诚、对历史的责任,致力于此,做出了独特的学术贡献。 《中国美学全史》的“全”不仅指时间上纵贯古今,而且指空间上笼罩群伦。志祥教授从文艺理论起家,却紧抓哲学美学观这个决定文艺美学观的根本,做足做强。第一卷在论完中国古代共有的美本质论后,即分别综论本同而末异的儒家美论、道家美论、佛家美论。第二卷至第四卷在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叙述中,儒家美学、道家道教美学、佛家美学始终是同时并进的三条哲学美学线索,此外还根据时代生灭叙写了墨家美学、法家美学、玄学美学。玄学本来就很玄,一会儿讲禁欲的“雅量”,一会儿讲纵欲的“任诞”。对立的二者都是令人追慕的“魏晋风度”。这种矛盾现象如何解释?作者分析指出:二者实际上都可以落脚在玄学人生美学的根本追求———“适性”之上,只不过对“性”的理解不同罢了。前者(禁欲、雅量)指顺应老庄所说的人性———无情无欲、无思无虑,后者(纵欲、任诞)指顺应现实中实际的人性———人生而有情有欲,人性以从欲为欢。与此同时,古代美学史部分还具体考察了哲学美学观在各门艺术理论中的表现,广泛地考察了每个时代的诗论、文论、词论、曲论、小说理论、书论、画论、音乐理论、园林理论中反映的美学思想。琳琅满目的文艺美学线索与多姿多彩的哲学美学线索齐头并进,奏出了多声部、复调式的古代美学交响曲,呈现出古代美学思想的全景图。而到了现代,西方的各种美学学说纷至沓来,于是中国美学发生转向。由于中国现当代美学史涵盖了中西美学的关系,因此,中国现当代美学史必须在研究中国美学的同时,也研究西方美学。志祥教授全面地把握中国现代美学家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概念,对现当代美学做出深度阐释,客观地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美学家的理论思想虽然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但也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中国美学传统,进行了中西美学思想的融合与中国美学传统的现代转化。
这样,《全史》以先秦到21世纪初的时间为纵轴,在古代以儒、道、佛、玄等派别的哲学美学和散文、诗词、戏曲、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园林等文艺美学的多条线索为横轴,在现当代以美学概论、文艺概论之类的原理性论著为纬度,精心打造出了一个结构宏伟、气象万千的中国美学全史的思想—学术宫殿。
如此巍峨的学术宫殿系作者一人长期积累、精心结撰而成,避免了集体研究带来的局限性,思理一贯,章法统一,结构整饬,表述均衡,对中国历史上许多美学家都有独到的解读,对许多美学现象都有独特的发现,不同凡响的思想闪光随处可见,体现了极为可贵的学术独创性和有机整体性。
细按全书,我们发现,此书不仅对已出版的各类资料选编做了认真的综合继承,而且对每个时代的代表性美学原典有深入的专研把握。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作者依据其独特的美学观,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美学资料取得了许多新的发现,如对佛教典籍中“涅?极乐”、以“味”為美、以“圆”为美、以“十”为美、“光明”为美等材料的挖掘即是典型的例子。许多被以往美学史忽略的美学思想,包括一些现代历史上鲜为人知的美学家都被发掘出来,使得历史的建构丰满充盈。面对如此浩繁的材料,作者执简驭繁,举重若轻,将各个人物、各种著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各得其所,显示了驾驭材料的超强能力,给读者把握美学史的内容提供了很大方便。
作者写史,以人物为历史坐标。这在现代史特别是当代史的写作中可能遇到麻烦。因为所写人物或其弟子可能还健在,写谁不写谁,怎么写,可能要得罪人。但作者本着“全史”的需要,义无反顾地踏进了这块是非之地,体现了史家秉笔直书、敢于担当的人格和勇气。作者选取人物的标准,是在美学原理、文艺概论方面有系统化思考、建树、创新的代表性人物。只要有货真价实的成果值得写,哪怕传主没有显赫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作者也收入史中,怀着恭敬之心加以陈述,如萧公弼、金公亮、汪济生、王明居,等等;反之,如果成果不过硬,系统性、创新性不足,哪怕地位高、名声大,也有所不取。作者对于入史者也不论尊卑,客观地论述,真实地评价。这彰显了求真务实、和而不同的学术探讨精神。同时也采取了尊重研究对象、与入史者对话的立场,将自己的反思以存疑、商榷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体现出理解、宽容的精神。从对宗白华、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到周来祥、蒋孔阳、叶朗、朱立元、陈伯海等现当代美学史上一系列重要人物的评述中,都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反思的真诚和对话的智慧。
美学史以史料的梳理为主,但不可没有理论指导。面对大量的史料,只有运用有效的理论指导,才能较好地取舍、组合、沟通、阐释,否则,美学史叙述就会变成一堆缺少思想黏合的材料堆砌。《中国美学全史》在处理史料的逻辑指导方面,显示出一以贯之的理论主张与分析整合力。作者本身就是美学理论家。从《美学关怀》(1998)到《人学视阈的文艺美学探究》(2010),再到《乐感美学》(2016),留下了他理论探寻的足迹。《乐感美学》系统化地论证了“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这一核心命题,并以此找寻中国古代哲学与文艺评论中的美学精神,与现当代美学发展史上的各种美本质论和非本质论展开对话,从而避免了著史者因缺乏自家见识而人云亦云、不能做出深刻论析的窘境。由于客观陈述与主观评点相生相发,相得益彰,本书创造了成功的中国美学史叙事。
改革开放40年,产生了一批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回应了时代的需要。在美学领域,也不乏有价值的成果。本书就是在美学史研究领域尽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巨著。作为同道,我为此书的诞生由衷喝彩,并推荐学界给予足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