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史即正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吴芳吉撰,油印本,1925
  文学不可脱离乎政教,不可独别于经史,如此,则成大错,若又照搬西方所谓科学之划分方法,使文学支离破碎,则不是对文学的解救、创新,而是一场犹如秦火的毁灭。
  他以学之正俗比政之王霸,“王道永行而无弊,霸图偶用而有功。正学坦荡而迟效,俗学险仄而利踪”,故而他认为,文学史之编写也不免于俗耳。由此看来,吴芳吉此本文学史稿之所以与俗不同,正是因为其正学俗学之观点。
  据吴芳吉日记记载,他自己于1925年7月31日至1927年2月初,任教西安国立西北大学,撰有《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一种。讲稿原件为油印线装本,用小楷写成,字迹清秀,当出自西北大学写工之手,竖排繁体,有简单句读,侧边时有小注,对于吴芳吉的一些主要观点用圆圈内加点的符号表示着重强调。抄本共98页,两万一千余字,分为上下两讲。由哈尔滨藏书家韩倩女士收藏,迄无学者研究披露。
  吴芳吉,字碧柳,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今重庆江津人。生于1896年,卒于1932年,年仅36岁。吴芳吉为人孝义任侠,而生平坎坷曲折,饱尝人世辛酸,看遍人间疾苦,深知民族、百姓之忧患,常将感触发于诗歌,尤善古典,又学新诗,曾以诗名著称于世。
  吴芳吉虽英年早逝,然著作颇丰,其中《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是其1925年7月底至1927年2月初任教西安国立西北大学时的授课讲义。1925年,吴芳吉同时收到北京清华大学、奉天东北大学、西安西北大学的聘请,吴芳吉选择了西北大学任教。于是年7月入西安执教,为国学专修科及大学文预科讲授《本国文学史》与《诗文选读》两门课程。仅逾半年,吴佩孚支持下的镇嵩军进攻陕西,西安遭围,历时达8月之久,是时情况危急,学校被迫停课,吴芳吉之课程亦戛然而止。西安围城解后,兵荒马乱,西北大学经费更为窘迫,唯有停办学校了事。先生不得已,只好另谋他就。而他为《本国文学史》一课编写的讲义只粗具大纲,因时势不容,无暇增补完善,不得不搁笔中断,甚为遗憾。
  一、文学之外更无学
  《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第一讲为总论,阐释何为文学,述古、今人文学之情状,论学制之优弊,辨正学、俗学之区别。此一讲似论文学而实论国学,通篇凌驾于文学史之上对其进行宏观把握,上下几千年,于学人之优劣,皆信手拈来,任情挥洒,纵横捭阖,然从不谈相如司马之文章,亦不论李杜苏辛之诗词,只将文学融于一切学问之间,阐经论道,又指出今日学制之弊端,提出解决之方案等等,洋洋洒洒,将文学的里里外外剖析得淋漓尽致。此等文学史写法,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讲开篇且述入西安任教并写作此文学史讲稿之写作背景,文风谦逊有余,然末一句日:“呜呼哀哉!古无所谓文学史也。文学史之为技,自今之浅人始耳。”话锋突转,严厉而悲痛。而由此切入正题,如迎面击掌,让人猛然警觉。紧接着论文学之发生,言“文学所包者大,其道非一”,又借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阐明文与道之关系,表明文章出于自然,谓世间万物,为文学者多矣。更言“文学之外,更无所谓学矣”,以文学与经、史、子、集之关系论之:
  “经也者,文学之准绳也,所以折衷文学者矣。史也者,文学之事迹,所以证明文学者矣。子也者,文学之思想也,所以繁衍文学者也。集也者,文学之感情也,所以润色文学者矣。”
  极言文学之大,似是抬高文学之地位。其实此说与章学诚之“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的说法相似,是将文学、史学、哲学等西方所分之学科按东方之传统融于一体。中国的学问自古以来即圆融合一,彼此关联,无有文、史、哲细划之科目,只有四部逐一生发之类别。20世纪早期,学界众人津津乐道于西方划分细目之“科学”,皆奋力作新文学史,而吴芳吉独发此说,可谓挺立于流俗。此是以论四部与文学之关系来阐发文学之大,其后又论四部学人于文学之定位来深入阐说:
  “孔、孟,文学之宗师也。老、庄,文学之大匠也。苏、张,文学之辩者也。申、韩,文学之饬者也。管宁、王裒,文学之笃者也。曹植、陶潜,文学之和者也。韩愈、欧阳修,文学之卓者也。……曾国藩、罗泽南,收拾文学者也。乃至克强、松坡及中山之伦,革命复仇,明耻教战,所以救人心,定国是,立民族之精神,辨千秋之邪正者,莫非源本文学之教然矣。”
  吴芳吉以排比之法,将中国历史上由先秦孔、孟至当世革命者按类别顺次与文学联系起来,可谓从文学角度对史上文人的一次大的梳理。既正文学之名,则不满于世人之妄论文学者,遂讥评之,警醒之:
  “乃今之嚣然言文学者,舍正途而趋狭路,轻源始而重末流,以文学脱离乎政教,别异乎经史,则已误矣。更以西洋文学所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云者,谓之文学,复何所见小哉!而名流博士之讲论文学史者,亦皆拘于古今。……学步必同欧风,为灾无异秦火。……此真中国未有之危机,当前无比之大患也已矣!故居今日而言文学者,在救学之弊。学之弊不除,则所学也终无是处。”
  此段可视为吴芳吉论文学之根本思想。吴芳吉认为,文学不可脱离乎政教,不可独别于经史,如此,则成大错,若又照搬西方所谓科学之划分方法,使文学支离破碎,则不是对文学的解救、创新,而是一场犹如秦火的毁灭。此段文字下笔悲愤激切,充满了吴芳吉对眼见中国传统学问遭劫的剜心之痛。中国文学历经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几尽失,中国学者受西学之浸染,大有仿西法以论文学者,而中国青年受各种理论的鼓吹,多已盲然自失。吴芳吉此论重申中国文学之根本,不啻于对取巧为文者与盲目崇洋者的一计当头棒喝。
  二、救学救国与敦儒行
  随后,吴芳吉引时人章炳麟1924年的《救学弊论》深入阐发。章氏之文,从为学之步骤,为学之大道,教育之学制等方面批评当时学界、教育界的根本弊害,并提出学制中文科的五大弊病:“一日尚文而忽事实”,“二日因疏陋而疑伪造”,“三日详远古而略近代”,“四日审边塞而遗内治”,“五日重文学而轻政事”。所论鞭辟入里,尤为深刻,是当时学界亟需之声音。吴芳吉于文学史讲稿中全文引入此文,可见其救文之心如章氏一般,目睹国内学界种种问题,饱含忧思,故而希望在自己任教之时,可力所能及地作些改变。虽说吴芳吉只是引用他人之文,表达的却是自己一片欲救学于青年的殷切之心。   由章氏之“救学之弊”,吴芳吉引出“区学之端”诸论,他认为辨别学之正俗,是分辨学问好坏之重要因素。
  “俗学好限范围,好执定义;正学贵在受用,贵能自得。盖知范围以欲张转弛,定义以求明而晦,古今论文者千百家,岂非皆可不可耶!……俗学以学问果有其物,求之可以治用,得之可以居奇;正学则以学本无物处,由假定。即此正俗之分,亦属浮名之象。盖知行而不著者,达人之妙观,言而不苟者,教人之正义已矣。”
  吴芳吉从十个方面论俗学与正学之不同,俗学与正学不同之处诸多。又俗学浅易,正学艰深,而世间流俗之人往往多于平正之人,故而累世以来,俗学不曾绝,此是学界之遗憾,然则又恰恰显出正学之可贵。先生此段文字,句式整齐,文采流丽,而大道贯于其中,可谓文质彬彬,亦可谓是先生“根底既深,华实茂故”之佳例。他又以学之正俗比政之王霸,“王道永行而无弊,霸图偶用而有功。正学坦荡而迟效,俗学险仄而利踪”,故而他认为,文学史之编写也不免于俗耳。由此看来,吴芳吉此本文学史稿之所以与俗不同,正是因为其正学俗学之观点。
  第一讲之末,吴芳吉引《礼记·儒行章》之言,期与学生共勉。《儒行章》出于《礼记》第四十一章,全篇以孔子与鲁哀公之对话来反映儒者的整体形象。篇章从孔子答鲁哀公“不知儒服”开始,分别阐述作为儒者所需具备的十五种基本的道德要素:自立、容貌、备豫、近人、特立、刚毅、仕、忧思、宽裕、举贤援能、任举、特立独行、规为、交友、尊让。郑玄《三礼目录》有言:“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生之道,能濡其身。”此言是对《儒行章》功用的精辟总结。吴芳吉引此以勉学生,亦是为安服其身,使之行仁德之事。与吴芳吉同时代的熊十力于《读经示要》中曰:“吾国民元以来,党人如敦儒行,则不至以私欲比党而祸国……民国以来,党祸至烈,使儒行修明,当不至此。”所论即是民国之党人不行儒行,以致祸国殃民,言语之中悲痛不掩。熊氏之《示要》作于抗日战争期间,他当时大概不知数年之前,已有作客西北的吴芳吉早已看到《儒行章》的重要性,并将其录于讲义之中,濡染青年。
  三、文学蕃变之旷观
  与第一讲总论相对,《文学史讲稿》第二讲分各要领论之。首段先述纲要:
  “文学蕃变,首在旷观。欲振大纲,须正概念。曰中外之比较,曰地理之沿革,曰人才之升降,曰典籍之存亡,曰历史之要领,曰文学之简目,曰体制之孽乳,曰艺术之骈兴,曰特征之性质,曰初学之正途。”
  由此段来看,吴芳吉本计划从中外比较、地理沿革、人才升降等十个方面来展开文学史的编写。然而突如其来的西安围城之厄迫其中断,故而第二讲只撰中外之比较、地理之沿革、典籍之存亡、文学之简目此四节的内容。
  首先论中外文学之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之久远绵延,世界无与匹敌者。从公元之前各国文学之发生与发展来看,其他诸国文学“或先于我而寡成,或后于我而无继”。埃及与巴比伦即属于前者,文学发生虽早于中国,却亦早已消亡于世;印度、腓尼希亚、希腊、亚述、拉丁等国文学发生稍晚于中国,然亦是后无所继。后又与公元后之西洋文学相比,西洋文学产生之早者,为法兰西、波兰,时当中国文学大盛之唐朝,其次俄罗斯、英吉利文学之产生,对应于中国之宋代,后来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之文学更是产生于中国之元明时期。皆不可与中国文学相提并论也。吴芳吉此论立于新文化运动之后,广大民众对中国文化产生怀疑之时,对提高民族自信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将中国文化之渊源与外国文化相比,扬我所长,增长中华民族之神气,亦是当时有责任感的学者常为之事。此一节中,吴芳吉提及中西圣哲多生于前五六世纪之妙处,并引严复所译之《天演论》,对于圣哲几乎同时出现这一奇特现象,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后来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即轴心时代。
  第二节讲述地理沿革,因为“以占风俗之所由,而文学之所丽也”。则引宋人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舆地考》中论古冀州、古充州、古青州、古徐州、古扬州、古荆州、古豫州、古梁州、古雍州此九州。九州之民受地域影响,民风各不相同,受民风影响,文风亦各有特色,故而中华文学五彩斑斓,因而地理条件对文学的影响不可忽视。吴芳吉将地理沿革纳入文学史中,看似毫无道理,其实是对各地文学形成原因的深入探索。
  第三节人才之升降缺,第四节为典籍之存亡。此节吴芳吉没有太多论述,直引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总叙中述中华典籍之编纂、散佚及收藏等主要与古典文献历史相关之章节,基本呈现中华典籍自先秦至宋之存亡状况。
  第五节历史要领与第六节文学简目均以年表列之,但第六节文学简目缺,仅撰有关历史的《本国历史大事年表》。年表前有说明,日:
  “一民族之文学,发生于一民族之历史。故不深悉历史而轻言文学,则文学之背景全失。此表所列,皆历史上之常识而有关于文学者。条目不多,必要熟记,然后研究文学乃有附丽之处。至以公历纪元者,便于将来参证西史之用也。”
  述历史之于文学之重要性,其实仍是对中国学术文史不分家传统的强调。《本国历史大事年表》分西历纪元以前与西历纪元以后两个部分,所计之事比较简略,几千年历史,所计不过39条,其中西历纪元前18条,西历纪元后21条。虽然是编写历史大事年表,吴芳吉与一般历史学家所选取的角度稍有不同。主要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来编写大事纪,大的政治事件往往能引起比较大的社会变化,而社会变化则必定反映于文学作品之中,如前1122年,记武王伐纣之事,是后世重要的文学素材。同样,大的文化事件亦能对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如记前551年孔子生,前479年孔子卒,即为对后世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事件。1918年中国对德奥宣战,南北分裂是为大事年表最后一条,至此条,亦是文学史讲稿之结尾。
  总而论之,吴芳吉此本文学史讲稿字数不多,仅两万一千余言,且大量地援引其他资料,因而属于吴芳吉自己的文字并不太多,仅五千余言。然而这五千言可谓字字珠玑,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吴芳吉写作文学史,运用骈散结合之笔法,且好用排比,又情感丰富,时而为中华文化的灿烂瑰丽而豪情万丈,时而又为当世之人糟蹋传统文化而痛心疾首,然而无论心怀何种情绪皆充满着满腔的热情,可见其气血,亦可见其才华。然而,此本文学史最大的特色还不在于其才华与激情,而在于其不拘一格的形式。吴芳吉编写文学史,不着眼于具体的文学史实,而注重文学与传统文化当中其他学科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的阐述来表现中国文学,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融和的一种传承,亦是对写作文学史的一种创新,可开后人无限法门。
  《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因战乱未得完善,更遗憾的是又因战乱遗落各方,使得此本珍贵文献不得见于世人。今有吴芳吉同乡傅宏星先生,费尽周折,从哈尔滨藏书家韩倩女士处获得此讲稿复印本,并将其予以整理,编入即将出版的《吴芳吉全集》中,使吴芳吉的珍贵文献得以面世,实是令人欢欣鼓舞。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袁剑)
其他文献
龙居景观:中国人的空间艺术  中野美代子著,吴念圣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很多人都爬过大江南北的名山,但恐怕少有人会在登攀途中陡生疑惑:中国人为什么要造石级到山顶?观赏山水画的专家学者或美术爱好者,也大都不曾注意一个事实:中国山水画为什么没有地平线?这样两个幼稚的问题,却困扰着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长期思考的结果就是她写成的《龙居景观:中国人的空间艺术》。该书充分利用古今中西各种材料,取纸上
期刊
“数年前研究之初,我访问了肇庆,耶稣会在华第一个寓所所在地,利玛窦在此度过不愉快的七年。利玛窦及其同伴居住在崇僖塔附近的一所房屋里,濒临西江,东门之外;他对广东话一窍不通,传教成绩马马虎虎。我游历了每个名胜古迹,在至今依然环绕着肇庆老城的城墙上漫步,搜寻利玛窦的痕迹,但一无所获。在肇庆最大的新华书店里,没有关于肇庆的历史书籍,更不用说有关这个著名传教士的书籍。利玛窦移居韶州后,肇庆这个美丽的城市似
期刊
与一般的电影不同,邪典电影不仅是被观看的影像,还是一种创造“看与被看”的革命行为的行动;其所引发的观影奇观、年度拜物教狂欢、小型政治暴动、“不健全人士”大游行……都显示了某种“电影原始主义”,某种与生俱来的迷狂,某种社会学意义上“仪式”的阈限性。  “cult film”是电影界的捣蛋分子。它指的是一些与众不同的、极度风格化的电影,在中国被称为“邪典电影”(《环球银幕画刊》2003年第6期)。对于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决心以“正常国家”身份在世界秩序当中寻求位置,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没有人声言放弃毛泽东时代的“一条线”观念或者“三个世界”理论,但也没有人予以力主,“自力更生”的强烈信念隐藏在表面上缄默的背后,其中投射出的强大威慑力量来自中国最悠久的历史智慧;不结盟运动仍然在冷战的巨大阴影下艰难求存,但对于这个阴影的淡化,中国和美国都有着清晰的评估和趋同的见解,听起来有些矛盾,不结盟体
期刊
因为研究方向的原因,有一段时间,专注于诗人拜伦的我对“拜”字产生了过敏。那时举凡见到“拜堂”、“拜拜”乃至“拜码头”这样的字眼,我都会以为发现了拜伦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而心头一阵喜悦。现在,虽然敏感期已经过去,但“拜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还是比别的英雄豪杰更能吸引我的注意,以至于凡是出现了“拜伦”字样的图书资料,总是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收入囊中。所以,前不久的某月某日,当我在某书店发现一本封面上赫然
期刊
“科学革命”特指17世纪前后“从哥白尼到牛顿”的那一段历史,这是柯瓦雷以降的科学史研究的最大热点,以不同视角和线索来评点这一“科学革命”的文献汗牛充栋。然而史蒂文·夏平在其名著《科学革命》中开篇就语出惊人:“根本就不存在科学革命这回事,而这本书就是要讨论科学革命。”  那么,夏平究竟是如何否认“科学革命”的,他又是如何谈论这一“不存在”的事件的?他笔下的“科学革命”与柯瓦雷、库恩等史家笔下的“科学
期刊
偶然间在书店看到商昌宝博士的《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它是商昌宝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一书(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因为对这个课题的兴趣与关注,便随即买了下来。“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之间关系的探讨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因为当代文学就是发生在“批判”、“检讨”的环境之中(开始于1942年延安对王实味的批判,以及在批判中王实味、丁玲等人的检讨)。如果能够
期刊
作为著名作家李锐和蒋韵的爱女,笛安进入文坛便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与期待,很多媒体将她称为“文二代”。笛安对于这个称号却有些不满,她不希望读者将她的创作成就与自己的父母联系起来,笛安就是笛安。可实际上,尽管不喜欢“文二代”的称号,但有意无意间,笛安却也安然享受着“文二代”独有的人脉和资源,她的最近作品“龙城三部曲”获得了刘恒、苏童、张抗抗、刘震云等大家的推荐。我即便对于郭敬明团队出版的书籍始终有偏见,
期刊
无法生活——将美国人民从法律丛林中解放出来  [美]菲利普·K·霍华德,法律出版社,2011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注意:不断地制定法律、修改法律、完善法律。人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法律的指引或依据法律进行风险预测,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律中心主义”的生活时代。  法学家们对此自有一番解释: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在陌生人社会里,为了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来提
期刊
鲁迅是中国现代影响最大也是争议最多的作家,这一方面与他自身思想的独特性、深刻性和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1949年以后国家政权(包括1949年以前的延安)将其纳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框架之中,塑造成为文化旗帜,推崇备至。鲁迅与中国共产党尤其是毛泽东的关系,更是鲁迅研究中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  秋石的《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以下简称《追寻》)一书,处理的便是这个问题。  “追寻历史的真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