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给予出了高度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新课程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对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资源开发 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的创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时至今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十年来,经历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领域。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生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学校应健全课程保障机制,强化课程的价值地位
对课程能否正确认识和定位,关系着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课程地位和认识,才能有效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在不少小学里,学校领导和教师把教学和管理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科课程中,而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存在,所以有必要绥清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里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课程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应该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这些学科课程的学习上,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一直是游离于学科课程之外的,潜意识里并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更重视探究与体验,是一门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程特征,赋予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甚至是高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地位。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当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障机制,使其课程的价值地位得以真正体现。
二、引導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体,他们实施课程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课程,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突显出学生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最大的特点是“回归生活世界”,应该从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它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资源的载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知识。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这些来自学生自身的资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操作,也就越有积极性。
三、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目前的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来看。当前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种植过程中来,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种植的意义,当孩子与植物和动物亲身接触过后还要对要对这两者之间进行仔细的观察、要明确理解植物之间的特点。这些对实践种植和养殖都是非常有意义,而且还可以全方面地培养孩子种植和养殖的资源应用。例如:我们可以在家里面种植一些盆栽、首先可以从种子开始做起,在家长的指导之下,要让孩子负责照看这些盆栽,盆栽里面种了一些小花、小树,通过整理盆栽、播种、在浇水等一系列的照料过程,然后指导开花结果,这样就会让孩子亲身经历种植的一系列的发育成长过程。作为家长要指导孩子在观察时做好记录,这些其实就是在引导孩子用一些合理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种植。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家长不光要指导孩子做好这一件事,在今后有很多件事都需要家长进行监督和指导。有时候孩子可能对照料植物不太懂,孩子在照料的过程中认为浇水会越来越多、在施肥时也较多,花和小树就会变得越来越好看。如果家长给予孩子正确指导了,那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让他自己做一些实验,证明一下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通过种植后的结果对比,孩子才会明白自己的方法可能有时候是不正确的,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指导孩子。
总之,在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并且要坚持以课程目标为标准,深度挖掘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本地的特色。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整体的联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资源开发 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的创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时至今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十年来,经历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领域。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生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学校应健全课程保障机制,强化课程的价值地位
对课程能否正确认识和定位,关系着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课程地位和认识,才能有效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在不少小学里,学校领导和教师把教学和管理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科课程中,而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存在,所以有必要绥清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里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课程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课程,教师和学生应该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这些学科课程的学习上,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一直是游离于学科课程之外的,潜意识里并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更重视探究与体验,是一门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程特征,赋予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甚至是高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地位。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当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障机制,使其课程的价值地位得以真正体现。
二、引導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体,他们实施课程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课程,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突显出学生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最大的特点是“回归生活世界”,应该从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它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资源的载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知识。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这些来自学生自身的资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操作,也就越有积极性。
三、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目前的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来看。当前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种植过程中来,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种植的意义,当孩子与植物和动物亲身接触过后还要对要对这两者之间进行仔细的观察、要明确理解植物之间的特点。这些对实践种植和养殖都是非常有意义,而且还可以全方面地培养孩子种植和养殖的资源应用。例如:我们可以在家里面种植一些盆栽、首先可以从种子开始做起,在家长的指导之下,要让孩子负责照看这些盆栽,盆栽里面种了一些小花、小树,通过整理盆栽、播种、在浇水等一系列的照料过程,然后指导开花结果,这样就会让孩子亲身经历种植的一系列的发育成长过程。作为家长要指导孩子在观察时做好记录,这些其实就是在引导孩子用一些合理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种植。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家长不光要指导孩子做好这一件事,在今后有很多件事都需要家长进行监督和指导。有时候孩子可能对照料植物不太懂,孩子在照料的过程中认为浇水会越来越多、在施肥时也较多,花和小树就会变得越来越好看。如果家长给予孩子正确指导了,那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让他自己做一些实验,证明一下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通过种植后的结果对比,孩子才会明白自己的方法可能有时候是不正确的,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指导孩子。
总之,在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并且要坚持以课程目标为标准,深度挖掘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本地的特色。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整体的联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开发和利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游建波.“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指导方法,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2]沈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7.01
[3]李建年,陈小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及思考,贵州教育,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