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因此而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很多教师不重视体育教学,忽视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则为广大教师在理念转变之后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需要大家去提出适合当前要求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学生在体育学科领域的成长。以下将初中作为切入点,从培养良好运动意识,做好基础体育训练和丰富体育学习内容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431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初中生今后能够享受美好生活,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难题的重要基础,体育学科则是在这两方面对学生展开有效锻炼的主要途径。可惜的是,当前很多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堪忧,平时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抗压能力较差。这样下去,他们将很难适应未来的高强度工作,还会因为无法克服困难和挫折感而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初中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一、培养良好运动意识
  这里所说的良好运动意识,不只是说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运动知识积累,能够在此基础上积极有效的参与运动,从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又还不够强,如果只是单纯加强运动强度,很容易出现受伤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在运动领域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对运动的畏难情绪。特别是在初中七年级,更是要加强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为此后的教学工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不过,鉴于初中生容易对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的特点,教师应该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充分参与。比如有较好教学硬件条件可兹利用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教室,利用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之后,要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进行实践,巩固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到这些知识的益处。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也要坚持向学生进行渗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看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效果,帮助他们养成更加全面的良好运动习惯。
  二、做好基础体育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这些运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运动技能有很大帮助。但是在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运动之前,首先要做好基础体育训练,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生能够长期有效参与各项运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我们在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会发现有些运动员出现抽筋等情况,以致无法全程参与比赛过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体能不足。还有动作变形,也与此有很大关系。教师应该通过学生比较喜爱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例如,短跑和长跑是初中体育课堂锻炼学生体能的基本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反复进行短跑和长跑训练,模式单一枯燥,学生经常因为缺少兴趣和怕苦怕累而无法充分参与进来,自由散漫,敷衍了事。对此,教师应该尝试通过结合体育游戏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参与这些训练项目,并为学生制定比较详细的成长目标,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意识到自己上升了一个层次,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兴趣和信心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就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基础能力素养不断提升。
  三、丰富体育学习内容
  上文提到,初中体育课堂有很多种运动项目。单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就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真正引入的项目非常有限,一般为篮球、排球和乒乓球,剩下的项目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根本不会出现。有限的项目严重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范围,一些学生因为没有非常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爱的项目而不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引入和开发学习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女生群体,教师可以引入板羽球。该项目难度不大,不是非常激烈,所需的场地比较小,比较符合初中女生的需求。针对男生群体,则可以开展武术、散打、跆拳道等教学,以满足男生的需求。在传统的篮球或乒乓球等项目上,也可以推陈出新,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感受。比如组织专门的篮球运球比赛,或者与其他体育教师合作,组织大范围的校内乒乓球锦标赛。不过,在积极引入新项目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持续的归纳整理,教学内容不宜过杂,在帮助学生找到最喜爱的项目后要推动他们在该领域持续坚持下去。
  总之,初中是学生养成正确运动习惯,提升身心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带领学生去进行积极的尝试,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和正确的锻炼方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參考文献
  [1]覃静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0):6+8.
  [2]黄德雪.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初中体育教学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15.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丰富,包括美术史讲解、流派分析、技能训练等。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理念存在偏差,认为美术教学只能帮助自己缓解学习压力,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帮助不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走神,上课学习其他学科的情况。同时,部分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存在“应付心理”,即只是复述教材内容,没有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以致部分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够扎实,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作为农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方向。然而,在部分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法,缺乏对学生主体的正确认知和合理渗透,导致学生在语言理解、文化意识以及书写表达等方面提升不足。开展基于单元视域的小学语文单篇教学活动,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单元整体和单篇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作者立足实际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基于新课改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及核心素养的渗透。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可谓是意义重大,对于其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所以教师们应该秉承新时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创新。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秉承以生为主教育理念实现教学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数学;教学创
期刊
摘要:小学作为教师培育、启蒙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基础,小学数学也是教师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其对学生的发展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关键部分,教师教授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优化教师思维能力的过程,并能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一些经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认识到培育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应用题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
期刊
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场域。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对新时代全媒体融合的趋势和特点做了深入分析。2020年6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43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一个美丽的地方,说起它,人们不得不想到著名的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真的是给蒙古草原锦上添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呼伦贝尔,,去往草原深处,感受一场激情澎湃的狂欢,领略夏天的色彩。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繁花似锦,只见一朵朵黄色的花儿在山坡上盛开,就像一只只黄鹂在树枝上鸣叫。起伏的山脉绵延
期刊
摘要:在小学陶艺教学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刚接触陶泥时,常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他急于想完成一件作品,往往会因为工具有限或者方法不对,乱捏一气,从而因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丧失信心。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只有将适合的陶艺成型技法融入到日常陶艺教学中去,才能达到有效地陶艺创作目的,真正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关键词:陶艺技法;成型;徒手捏制;泥条盘筑;泥板成型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一堂堂有趣的小学美术课堂,对于正在形成对世界认知的学生而言,在美术的指引下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本文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探析小学美术欣赏培养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实践,探究美术欣赏的课堂实践形式,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美术欣赏;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中职语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尤其其中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十分关键的比重。但是对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做题的方式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做题压力,还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学生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阅读核心素质。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课,使得学生在
期刊
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可塑的关键期,如何发挥基础教育的优势做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对小学生成长有显著价值。但从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反馈回来的结果来看,内容的可拓展性有限,一些团体合作类的项目开展受到影响,学生的团队精神无法得到激活,不利于学生成长。合作教学作为一种以团队为核心的方法,强调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激活体育教育的本质,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