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第一次见到日月潭时,我便被那一泓湛绿的潭水和潭上出尘忘俗的幽静,深深地迷醉了。
潭是平静而深幽的,但却姿态万千,水的颜色更是一日数变。我第一次看见它,正是微雨过后,只见四周重叠参差的峰峦,苍郁茂密的山林,经过一番润泽,更显得青葱欲滴,那一片浓绿深翠便簇拥环拱着一碧万顷的潭水。波光滟潋,绿影幽邃,三两艘小船悠然荡漾在水影波光里,像几片轻盈的竹叶;白鹭成双,在水面翩翔盘旋。我倚栏凝立,默然相对,就在这一刻的默契中,潭上的那一份纤尘不染的洁净,那一份美妙蕴聚的和谐,那一份宁静的幽邃,不期然渗入我性灵,融入我心胸,使我浑然忘却俗世,不留半点人间渣滓,只觉得自己像一片白鹭的羽毛,像一朵出岫的白云,想飞,想在山巅飘游,想在水面回旋。
第二次看到潭时,却是有雾的清晨。只见烟云缥缈,树霭溟蒙,晨雾笼罩着潭水,仿佛披了一层縠纱,景物尽在绰约不露中。雾中传来婉转的鸟声,却不知在何处啼唱,如果说晴天的潭是一幅写意的画,那雾里的潭该是一个空蒙的梦,一个扑朔迷离、不可捉摸的梦。才从一个梦中醒来又落入一个梦中,连凭栏人也不知身在何处。看不清真面目,潭更显得神秘空灵,阵阵凉沁的晨风从潭上吹来,雾开始迟缓地移动着,就似迷蒙的山峰间果真有“神女”伸出了纤纤的玉手,一缕缕地挽起万千层轻绢。初升的太阳在雾霭里突围着,射出一支支金箭,穿破了逐渐轻薄的雾层——突然间,一个黄澄澄、光灿灿的太阳脱颖而出,瞬时间云消雾散,只见远山凝黛,丛树萦翠,一片金光照得潭水闪闪发亮,绿得似万顷皎洁明净不沾半点尘瑕的绿玻璃,竟然是一个透澈晶莹的世界!
放一艘汽艇,便把人带进了晶莹透澈的世界。汽艇轻捷地滑行在平静如镜的潭上,一时间玉碎翠裂,船尾在碧绿的水面剪出两条雪白的浪,一路展漾开去,阳光辉耀下,恰似一长串乍明乍灭的昙花环,船一停,一起都又幻灭了,不留半点痕迹。恢复了平静的潭水依旧像光滑的绿玻璃,蓝天、白云、青峰、翠峦,便悄然安嵌在绿玻璃中,镶框的是无限的绿色崖岸,参差重叠,曲折绵亘。枝柯掩映中,有露出一角的飞檐峻宇,红砖绿瓦,那是玄光寺;有古木参天,石级连云,那是文武庙。舍船攀登,在那峻岭崖顶上纵目远眺,只见万壑争流,千岩竞秀,日月潭在脚下浩浩淼淼,一片云水苍茫。迎风凝立,听钟声撼动在风里,不由得使人悠悠意远,满心是超然出尘的感觉,竟然想起古人的羽化而仙……
小小的光华岛浮漾在水中央,小得纤巧玲珑,仿佛风能把它吹走,浪能把它撼动。但它屹立在碧潭深处,像潭上的镇守使,苍松列队拱卫,矮栏低低护环,四周微波萦回,万籁俱寂中,只松啸低低,水吟悄悄,凝止中有着盎然的生意,静寂中有着不可言传的和谐……“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仅仅是“水中央”这三个字,便唤起了多少奇妙的遐思,多少飘忽的情趣!
(选自《百年美文·游记卷》,季羡林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有改动)
鉴赏空间
本文作者两次来到日月潭。第一次“倚栏凝立,默然相对”,没有在潭上泛舟,见到的潭水“平静而幽深”,顿时“忘却俗世,不留半点人间渣滓”。第二次见到的潭水“竟然是一个透澈晶莹的世界”,于是赶紧乘上汽艇,“滑行在平静如镜的潭上”;而后“舍船攀登”,极目远眺,云水茫茫,见到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令人顿觉“超然出尘”。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船尾在碧绿的水面剪出两条雪白的浪,一路展漾开去,阳光辉耀下,恰似一长串乍明乍灭的昙花环,船一停,一起都又幻灭了,不留半点痕迹”,不仅描摹出汽艇滑过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的情态,而且暗示了水面的晶莹剔透;更为重要的是,折射出作者游潭时的激动、喜悦之情。
[读有所思]
同样是写潭水,本文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所营造的氛围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潭是平静而深幽的,但却姿态万千,水的颜色更是一日数变。我第一次看见它,正是微雨过后,只见四周重叠参差的峰峦,苍郁茂密的山林,经过一番润泽,更显得青葱欲滴,那一片浓绿深翠便簇拥环拱着一碧万顷的潭水。波光滟潋,绿影幽邃,三两艘小船悠然荡漾在水影波光里,像几片轻盈的竹叶;白鹭成双,在水面翩翔盘旋。我倚栏凝立,默然相对,就在这一刻的默契中,潭上的那一份纤尘不染的洁净,那一份美妙蕴聚的和谐,那一份宁静的幽邃,不期然渗入我性灵,融入我心胸,使我浑然忘却俗世,不留半点人间渣滓,只觉得自己像一片白鹭的羽毛,像一朵出岫的白云,想飞,想在山巅飘游,想在水面回旋。
第二次看到潭时,却是有雾的清晨。只见烟云缥缈,树霭溟蒙,晨雾笼罩着潭水,仿佛披了一层縠纱,景物尽在绰约不露中。雾中传来婉转的鸟声,却不知在何处啼唱,如果说晴天的潭是一幅写意的画,那雾里的潭该是一个空蒙的梦,一个扑朔迷离、不可捉摸的梦。才从一个梦中醒来又落入一个梦中,连凭栏人也不知身在何处。看不清真面目,潭更显得神秘空灵,阵阵凉沁的晨风从潭上吹来,雾开始迟缓地移动着,就似迷蒙的山峰间果真有“神女”伸出了纤纤的玉手,一缕缕地挽起万千层轻绢。初升的太阳在雾霭里突围着,射出一支支金箭,穿破了逐渐轻薄的雾层——突然间,一个黄澄澄、光灿灿的太阳脱颖而出,瞬时间云消雾散,只见远山凝黛,丛树萦翠,一片金光照得潭水闪闪发亮,绿得似万顷皎洁明净不沾半点尘瑕的绿玻璃,竟然是一个透澈晶莹的世界!
放一艘汽艇,便把人带进了晶莹透澈的世界。汽艇轻捷地滑行在平静如镜的潭上,一时间玉碎翠裂,船尾在碧绿的水面剪出两条雪白的浪,一路展漾开去,阳光辉耀下,恰似一长串乍明乍灭的昙花环,船一停,一起都又幻灭了,不留半点痕迹。恢复了平静的潭水依旧像光滑的绿玻璃,蓝天、白云、青峰、翠峦,便悄然安嵌在绿玻璃中,镶框的是无限的绿色崖岸,参差重叠,曲折绵亘。枝柯掩映中,有露出一角的飞檐峻宇,红砖绿瓦,那是玄光寺;有古木参天,石级连云,那是文武庙。舍船攀登,在那峻岭崖顶上纵目远眺,只见万壑争流,千岩竞秀,日月潭在脚下浩浩淼淼,一片云水苍茫。迎风凝立,听钟声撼动在风里,不由得使人悠悠意远,满心是超然出尘的感觉,竟然想起古人的羽化而仙……
小小的光华岛浮漾在水中央,小得纤巧玲珑,仿佛风能把它吹走,浪能把它撼动。但它屹立在碧潭深处,像潭上的镇守使,苍松列队拱卫,矮栏低低护环,四周微波萦回,万籁俱寂中,只松啸低低,水吟悄悄,凝止中有着盎然的生意,静寂中有着不可言传的和谐……“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仅仅是“水中央”这三个字,便唤起了多少奇妙的遐思,多少飘忽的情趣!
(选自《百年美文·游记卷》,季羡林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有改动)
鉴赏空间
本文作者两次来到日月潭。第一次“倚栏凝立,默然相对”,没有在潭上泛舟,见到的潭水“平静而幽深”,顿时“忘却俗世,不留半点人间渣滓”。第二次见到的潭水“竟然是一个透澈晶莹的世界”,于是赶紧乘上汽艇,“滑行在平静如镜的潭上”;而后“舍船攀登”,极目远眺,云水茫茫,见到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令人顿觉“超然出尘”。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船尾在碧绿的水面剪出两条雪白的浪,一路展漾开去,阳光辉耀下,恰似一长串乍明乍灭的昙花环,船一停,一起都又幻灭了,不留半点痕迹”,不仅描摹出汽艇滑过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的情态,而且暗示了水面的晶莹剔透;更为重要的是,折射出作者游潭时的激动、喜悦之情。
[读有所思]
同样是写潭水,本文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所营造的氛围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