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希南和刘湘陶夫妇都是江西大学(现为南昌大学)化学系的毕业生。“文化大革命”使他俩走上了非所学专业的工作岗位。并受到莫名的冲击。在不测的磨难面前,他们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夫妇俩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一位在编辑记者的岗位上研究写出了受到国外同行称赞的科普文章,办出了官兵喜爱的栏目,获得这一领域最高专业职称——编审;一位在医药教学教研工作中与人合作,一起研究出抗癌新药的检验新方法,作为访问学者在国外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医药学教育界的最高专业职称——教授。
(一)
廖希南于1940年出生在江西樟树市洲上。他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读大学时,还是学生工作的骨干,担任过江西大学学生会副主席。1965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穿上了从小就一直希望穿上的军装。在随后不久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他认为兵权神圣不可侵犯,反对在军队内搞“造反夺权”活动,因而被划为“保守派”。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单位掌握话语权的一些人提出让他转业。防化部素有惜才之称但也不无“派性”立场的一位主官听到此议拍板说“对于此人。不可用其人,但可用其才”,调他去《防化杂志》编辑部工作。廖希南得知这些情况后,思想上一度很是迷茫:继续留在部队吧,不仅仕途没有希望,而且稍有不慎还可能遭人算计:主动脱下军装吧。又难以摆脱从小植根于心中的“八一”情结。思虑再三,他毅然决定不主动提出转业,服从调动去新单位工作。他坚信,留在部队,即使不能为官,也还可以做事,有事做就会有前途。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妻子刘湘陶的支持。他日夜努力学习,克服非科班出身、文字功底不扎实的困难,在文字工作岗位上屡出佳绩。他的人生格言是:“人的命运一半由上帝主宰,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无法左右上帝,但应该把握好自己。”他在编辑、采访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情,精心设计栏目,高质量编发好每一篇稿件,取得了骄人业绩。1989年,军队出版系统恢复职称评审制度,在防化兵系统的编辑队伍中。他第一个被评为副编审;1998年,在众多的编辑中,他又靠自己的实绩评上了编审。
刘湘陶于1942年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市排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她家里四世同堂,共有十多口人。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的封建意识还很严重,刘湘陶能不能上学,只有当家的爷爷说了算。在她的苦苦哀求,并保证做到每天早晚放牛、每日割两筐鲜草喂鱼的前提下。爷爷终于答应了她上学的请求。她每天天刚亮就起床。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下午放学后一边放牛一边割鱼草,还默默地背诵当天的课文,回忆老师讲过的内容。小学毕业后,她所在学校的老师生怕这位优秀学生辍学。便一再做她爷爷的工作,让她参加小升初的中考。在由5个乡组成的片区升学考试中,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萍乡唯一的重点中学——萍乡中学录取。爷爷在她考了“状元”后也就只好让她继续上学了。1958年初中毕业后,她又被保送到萍乡中学高中部学习。1961年,她考入江西大学化学系学习。从中学到大学,她都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并且在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江西大学化学系在校生中唯一的女性党员。大学毕业后,她被掌权的“造反派”分配到与专业毫无关系的天津航道局。幸运的是航道局领导从档案中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热情地为她联系学以致用的单位。几经周折,1972年。她终于被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担任助教。1988年,她被评为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回顾自己的人生,她感慨地说:“扛住童年的苦难,长大就是一笔财富。”
(二)
20世纪90年代。已进入知天命之年的廖希南,已经从内心喜爱上了编辑、记者工作。虽然由于部队整编,先是《防化杂志》编辑部人员减少,廖希南负责的栏目增多、较杂,后是《防化杂志》被并入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合一的《现代兵种》编辑部,他又承办了防化学术研究和军事训练栏目。他认为“井要有压力才会有井喷,人要有压力才能有进步”。他早起晚睡,认真处理好每篇稿件。他所承办的栏目办出了特色,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认同和赞扬。他承办的“科普园地”栏目编发的不少稿件多次在全国国防科普征文活动中获奖,他本人也成为中国国防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并于200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成绩突出的国防科普编辑家”。
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廖希南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家乡的“清江”“洲上”等地名为笔名,发表了不少科普文章,不仅多次获奖。有的还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1987年元旦前后,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思考、查阅资料,在《兵器知识》上发表了《毒剂王国发展秘事》一文。1988年3月间,我国一个高级别防化专家团出访英国。在会谈中,英国专家拿出廖希南写的《毒剂王国发展秘事》一文的复印件和他们的英译稿赞扬说,此文写得好,有水平,想象力丰富。他们打算将它推荐给大英皇家图书馆收藏。廖希南从参加出访专家的李维刚教授那里知道这一情况后,备受鼓舞。
廖希南多次深入部队,采写出了深受官兵欢迎的稿件。1986年8月。他为采访曾在大漠深处执行核试验任务达22年之久的兰州军区某防化团二连的优秀事迹,在军区防化部马参谋的陪同下,在甘肃和山西的农村、小镇寻找当年的连队骨干。经过40多天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最早带领连队执行任务的赵志凯连长,通过赵志凯又采访到了先后在连队执行过任务的排长、班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题为《青春的火花在大漠中闪耀》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稿在《防化杂志》发表后,被多家报刊转发,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后又被收入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的《军威进行曲》中。兰州军区党委还以该通讯为重要附件上报中央军委,使这一连队获得了“保障科研模范连”的光荣称号。在建军60周年征文活动中。廖希南将此文改写成《青春在大漠中闪光》,荣获一等奖。
(三)
刘湘陶到药学院化学教研室后,负责指导外国留学生进行实验。并对他们辅导答疑。这些留学生,是“文化大革命”后北京医学院首次招收的来自第三世界友好国家的留学生,当时他们的基础课都学得不扎实。一些问题反复讲解也听不明白。尤其困难的是。她自己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大学里虽然学了两年英语,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六七年没有机会接触英语,这使她在语言上与留学生交流存在很大困难。她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英语。经过艰苦努力,她的英语进步很快,与留学生的交流日益顺畅。她还将课本上和实验中遇到的专业名词术语编写成中、英、法文对照的小册子,以便学生们自学时查阅,深受学生欢迎。她多次参加了《医用基础化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10多年前她编写的《医用基础化学学习指导》教材至今还在教学中使用。2013年第7次加印。 在化学教研室,刘湘陶参加了中科院院士王夔教授领导的抗癌药——顺铂产品纯度的研究。他们提出了顺铂纯度与紫外光谱的新关系。指出了当时苏联学者提出的光谱关系未能考虑水解问题,因而是错误的,建议用紫外光谱与薄层层析结合作为检查顺铂纯度的方法。顺铂作为有效的抗癌药至今仍在临床中运用,其纯度检测用的就是他们提出的方法。她还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其中,《胆红素溶液化学和自由基化学及其与色素结石形成的关系》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稀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化学基础》获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刘湘陶作为访问学者应邀到意大利帕多瓦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开展“胆结石成因”的研究。虽然孤身在外,时常思念祖国和家人,但她刻苦钻研,很快进入状态,与对方合作十分顺利,完成了预期的合作研究计划。她的论文发表在《胆汁研究方法》《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等国际刊物上。在合作期届满后。她谢绝了对方一再要求她继续留在意大利合作下去的要求,按时回国,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担任了药学院化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她担任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以及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她曾多次获得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四)
廖希南、刘湘陶夫妇于1969年结婚,养育了一对儿女。两个孩子都获研究生学历,均已成家,各有一份自己满意的事业,对他俩也很孝敬。廖希南2000年退休后,应聘到《现代教育报》做了3年多编辑工作。他设计、承办并以自写言论为主的“坦言堂”成了《现代教育报》的品牌栏目。2008年,在军休系统的“往事回眸”征文活动中,他将采访兰州军区某防化团二连的经历写成了《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在《军休之友》上发表后,获得二等奖。晚年他还有两个爱好:一是迷打太极拳。一年四季。他每天坚持两小时晨练。现在他还是防化大院太极拳协会会长。二是迷书法。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总参兵种部和军训部展出。并多次获奖。刘湘陶退休后,连续三届被聘为北大药学院教学质量督学组成员。她对督学工作一丝不苟,继续热情洋溢地为我国的医药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在采访中,他们夫妇俩一再认为自己没有做出什么值得宣传的成绩,只不过一直坚持做人做事刻苦一点。办事认真一点,责任心强一点罢了。这“三点”归纳得很朴实,让笔者感动。
责编/木艮
(一)
廖希南于1940年出生在江西樟树市洲上。他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读大学时,还是学生工作的骨干,担任过江西大学学生会副主席。1965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穿上了从小就一直希望穿上的军装。在随后不久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他认为兵权神圣不可侵犯,反对在军队内搞“造反夺权”活动,因而被划为“保守派”。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单位掌握话语权的一些人提出让他转业。防化部素有惜才之称但也不无“派性”立场的一位主官听到此议拍板说“对于此人。不可用其人,但可用其才”,调他去《防化杂志》编辑部工作。廖希南得知这些情况后,思想上一度很是迷茫:继续留在部队吧,不仅仕途没有希望,而且稍有不慎还可能遭人算计:主动脱下军装吧。又难以摆脱从小植根于心中的“八一”情结。思虑再三,他毅然决定不主动提出转业,服从调动去新单位工作。他坚信,留在部队,即使不能为官,也还可以做事,有事做就会有前途。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妻子刘湘陶的支持。他日夜努力学习,克服非科班出身、文字功底不扎实的困难,在文字工作岗位上屡出佳绩。他的人生格言是:“人的命运一半由上帝主宰,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无法左右上帝,但应该把握好自己。”他在编辑、采访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情,精心设计栏目,高质量编发好每一篇稿件,取得了骄人业绩。1989年,军队出版系统恢复职称评审制度,在防化兵系统的编辑队伍中。他第一个被评为副编审;1998年,在众多的编辑中,他又靠自己的实绩评上了编审。
刘湘陶于1942年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市排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她家里四世同堂,共有十多口人。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的封建意识还很严重,刘湘陶能不能上学,只有当家的爷爷说了算。在她的苦苦哀求,并保证做到每天早晚放牛、每日割两筐鲜草喂鱼的前提下。爷爷终于答应了她上学的请求。她每天天刚亮就起床。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下午放学后一边放牛一边割鱼草,还默默地背诵当天的课文,回忆老师讲过的内容。小学毕业后,她所在学校的老师生怕这位优秀学生辍学。便一再做她爷爷的工作,让她参加小升初的中考。在由5个乡组成的片区升学考试中,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萍乡唯一的重点中学——萍乡中学录取。爷爷在她考了“状元”后也就只好让她继续上学了。1958年初中毕业后,她又被保送到萍乡中学高中部学习。1961年,她考入江西大学化学系学习。从中学到大学,她都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并且在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江西大学化学系在校生中唯一的女性党员。大学毕业后,她被掌权的“造反派”分配到与专业毫无关系的天津航道局。幸运的是航道局领导从档案中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热情地为她联系学以致用的单位。几经周折,1972年。她终于被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教研室担任助教。1988年,她被评为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回顾自己的人生,她感慨地说:“扛住童年的苦难,长大就是一笔财富。”
(二)
20世纪90年代。已进入知天命之年的廖希南,已经从内心喜爱上了编辑、记者工作。虽然由于部队整编,先是《防化杂志》编辑部人员减少,廖希南负责的栏目增多、较杂,后是《防化杂志》被并入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合一的《现代兵种》编辑部,他又承办了防化学术研究和军事训练栏目。他认为“井要有压力才会有井喷,人要有压力才能有进步”。他早起晚睡,认真处理好每篇稿件。他所承办的栏目办出了特色,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认同和赞扬。他承办的“科普园地”栏目编发的不少稿件多次在全国国防科普征文活动中获奖,他本人也成为中国国防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并于200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成绩突出的国防科普编辑家”。
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廖希南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家乡的“清江”“洲上”等地名为笔名,发表了不少科普文章,不仅多次获奖。有的还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1987年元旦前后,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思考、查阅资料,在《兵器知识》上发表了《毒剂王国发展秘事》一文。1988年3月间,我国一个高级别防化专家团出访英国。在会谈中,英国专家拿出廖希南写的《毒剂王国发展秘事》一文的复印件和他们的英译稿赞扬说,此文写得好,有水平,想象力丰富。他们打算将它推荐给大英皇家图书馆收藏。廖希南从参加出访专家的李维刚教授那里知道这一情况后,备受鼓舞。
廖希南多次深入部队,采写出了深受官兵欢迎的稿件。1986年8月。他为采访曾在大漠深处执行核试验任务达22年之久的兰州军区某防化团二连的优秀事迹,在军区防化部马参谋的陪同下,在甘肃和山西的农村、小镇寻找当年的连队骨干。经过40多天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最早带领连队执行任务的赵志凯连长,通过赵志凯又采访到了先后在连队执行过任务的排长、班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题为《青春的火花在大漠中闪耀》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稿在《防化杂志》发表后,被多家报刊转发,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后又被收入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的《军威进行曲》中。兰州军区党委还以该通讯为重要附件上报中央军委,使这一连队获得了“保障科研模范连”的光荣称号。在建军60周年征文活动中。廖希南将此文改写成《青春在大漠中闪光》,荣获一等奖。
(三)
刘湘陶到药学院化学教研室后,负责指导外国留学生进行实验。并对他们辅导答疑。这些留学生,是“文化大革命”后北京医学院首次招收的来自第三世界友好国家的留学生,当时他们的基础课都学得不扎实。一些问题反复讲解也听不明白。尤其困难的是。她自己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大学里虽然学了两年英语,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六七年没有机会接触英语,这使她在语言上与留学生交流存在很大困难。她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英语。经过艰苦努力,她的英语进步很快,与留学生的交流日益顺畅。她还将课本上和实验中遇到的专业名词术语编写成中、英、法文对照的小册子,以便学生们自学时查阅,深受学生欢迎。她多次参加了《医用基础化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10多年前她编写的《医用基础化学学习指导》教材至今还在教学中使用。2013年第7次加印。 在化学教研室,刘湘陶参加了中科院院士王夔教授领导的抗癌药——顺铂产品纯度的研究。他们提出了顺铂纯度与紫外光谱的新关系。指出了当时苏联学者提出的光谱关系未能考虑水解问题,因而是错误的,建议用紫外光谱与薄层层析结合作为检查顺铂纯度的方法。顺铂作为有效的抗癌药至今仍在临床中运用,其纯度检测用的就是他们提出的方法。她还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其中,《胆红素溶液化学和自由基化学及其与色素结石形成的关系》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稀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化学基础》获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刘湘陶作为访问学者应邀到意大利帕多瓦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开展“胆结石成因”的研究。虽然孤身在外,时常思念祖国和家人,但她刻苦钻研,很快进入状态,与对方合作十分顺利,完成了预期的合作研究计划。她的论文发表在《胆汁研究方法》《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等国际刊物上。在合作期届满后。她谢绝了对方一再要求她继续留在意大利合作下去的要求,按时回国,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担任了药学院化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她担任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以及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她曾多次获得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四)
廖希南、刘湘陶夫妇于1969年结婚,养育了一对儿女。两个孩子都获研究生学历,均已成家,各有一份自己满意的事业,对他俩也很孝敬。廖希南2000年退休后,应聘到《现代教育报》做了3年多编辑工作。他设计、承办并以自写言论为主的“坦言堂”成了《现代教育报》的品牌栏目。2008年,在军休系统的“往事回眸”征文活动中,他将采访兰州军区某防化团二连的经历写成了《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在《军休之友》上发表后,获得二等奖。晚年他还有两个爱好:一是迷打太极拳。一年四季。他每天坚持两小时晨练。现在他还是防化大院太极拳协会会长。二是迷书法。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总参兵种部和军训部展出。并多次获奖。刘湘陶退休后,连续三届被聘为北大药学院教学质量督学组成员。她对督学工作一丝不苟,继续热情洋溢地为我国的医药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在采访中,他们夫妇俩一再认为自己没有做出什么值得宣传的成绩,只不过一直坚持做人做事刻苦一点。办事认真一点,责任心强一点罢了。这“三点”归纳得很朴实,让笔者感动。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