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中,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在校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给中职教师在教学上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课上把握好授课的尺度,以此来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展开详細的探析。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019
引言
因为中职学校的特殊性,所以校内设置的普通课程都带有极强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如果不能保证积极的学习心态很难展开教学,因此也突出了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地位。现阶段的中职教育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学生因为中考失利所以在中职时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正在经历青春期,性格上也会发生改变,每名学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样的心态会大大降低专业课的教学效率,因此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上,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做到以生为本
中职时期每名同学的性格和心态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心理教育的授课应该具有针对性,必须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把握住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探索出与大家特点相符的授课模式,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每名同学心态变化,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将学生视为主体,自己则以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为他们构建出健康的心理环境,降低抵触心理,得到心灵上的沟通,只有学生能真正对教师卸下心理防备才能正常展开后续的教学,帮助学生正面解决困难,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2、尊重个性特点
想要实现心理健康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尊重每名学生的个性,因为存在心理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相对健全的人格,教师的首要工作是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来源,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根据成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每名学生都能自然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缓解生活与学习上压力,因此来探寻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却没有正确判断能力,因此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之下对自我的认知会出现一些偏差,并且为了彰显自身的独立性,他们也将对教师与家长的依赖心理变为抵触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大的情绪起伏,做事没有逻辑性,从而也会变得敏感多疑,面对这些状况,教师需要摆正与学生交流的姿态,最好能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建立联系,在沟通的过程中也不要使用教导的语气,而是要在自然的聊天中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而且要注意一点,不能强迫沟通,双方的交流需要建立在学生产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完全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平等的地位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3、维护课堂纪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最不相同的一点是它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课堂环境,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环境中学生才能进入学习状态,能够集中注意力,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听讲才能保证基本的学习效率。中职生正处于好动期,同时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一旦周围的环境稍有变动就会打乱他们的学习思路,课堂上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的变动会改变整体的状态,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维持课堂纪律,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需要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始就对每名学生都严格要求,用较为严厉的态度震慑住他们,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因为敬畏在课上保持安静、认真的状态,让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优化教育结构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时都会使用单一讲解的方法,学生此时只能在接受者的角度被迫接受知识,这样的方法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不会用心接受课上的知识,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发挥不出课程的全部功效。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要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优秀的思想品质为出发点进行心理教育,让大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掌握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教师建立创新的教学结构,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教师需要在课上进行问题创设,让学生可以在听课的同时产生独立思想,他们可以在好奇心驱使下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创建出高效课堂。想要在授课过程中将问题自然插入需要放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在保证课堂灵活性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也能将注意力不集中的的同学拉回课堂,以全班互动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需要教师为大家构建出良好的课堂气氛,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想要让同学们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的调动,因此教师可以用人际关系、感情的性质等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问题作为引导主题,让大家在求治愈的驱动下探索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由此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时就能将老师所讲的相关专业知识融入大脑中,起到的提升课堂有效性以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双重作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扩展,用更健康的方式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学生展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教师必须积极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授相关知识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针对个体的性格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尊重每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学中也要不断探索实践,在安静的课堂环境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翠丽,高奇峰.角色扮演在中职护理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112-113+135.
[2]章静莲.心理游戏在中职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245-246.
[3]张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与调适对策[J].甘肃教育,2019,14:116-117.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019
引言
因为中职学校的特殊性,所以校内设置的普通课程都带有极强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如果不能保证积极的学习心态很难展开教学,因此也突出了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地位。现阶段的中职教育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学生因为中考失利所以在中职时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正在经历青春期,性格上也会发生改变,每名学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样的心态会大大降低专业课的教学效率,因此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上,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做到以生为本
中职时期每名同学的性格和心态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心理教育的授课应该具有针对性,必须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把握住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探索出与大家特点相符的授课模式,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每名同学心态变化,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将学生视为主体,自己则以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为他们构建出健康的心理环境,降低抵触心理,得到心灵上的沟通,只有学生能真正对教师卸下心理防备才能正常展开后续的教学,帮助学生正面解决困难,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2、尊重个性特点
想要实现心理健康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尊重每名学生的个性,因为存在心理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相对健全的人格,教师的首要工作是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来源,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根据成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每名学生都能自然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缓解生活与学习上压力,因此来探寻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却没有正确判断能力,因此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之下对自我的认知会出现一些偏差,并且为了彰显自身的独立性,他们也将对教师与家长的依赖心理变为抵触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大的情绪起伏,做事没有逻辑性,从而也会变得敏感多疑,面对这些状况,教师需要摆正与学生交流的姿态,最好能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建立联系,在沟通的过程中也不要使用教导的语气,而是要在自然的聊天中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而且要注意一点,不能强迫沟通,双方的交流需要建立在学生产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完全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平等的地位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3、维护课堂纪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最不相同的一点是它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课堂环境,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环境中学生才能进入学习状态,能够集中注意力,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听讲才能保证基本的学习效率。中职生正处于好动期,同时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一旦周围的环境稍有变动就会打乱他们的学习思路,课堂上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的变动会改变整体的状态,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维持课堂纪律,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需要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始就对每名学生都严格要求,用较为严厉的态度震慑住他们,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因为敬畏在课上保持安静、认真的状态,让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优化教育结构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时都会使用单一讲解的方法,学生此时只能在接受者的角度被迫接受知识,这样的方法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不会用心接受课上的知识,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发挥不出课程的全部功效。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要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优秀的思想品质为出发点进行心理教育,让大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掌握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教师建立创新的教学结构,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教师需要在课上进行问题创设,让学生可以在听课的同时产生独立思想,他们可以在好奇心驱使下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创建出高效课堂。想要在授课过程中将问题自然插入需要放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在保证课堂灵活性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也能将注意力不集中的的同学拉回课堂,以全班互动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需要教师为大家构建出良好的课堂气氛,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想要让同学们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的调动,因此教师可以用人际关系、感情的性质等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问题作为引导主题,让大家在求治愈的驱动下探索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由此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时就能将老师所讲的相关专业知识融入大脑中,起到的提升课堂有效性以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双重作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扩展,用更健康的方式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学生展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教师必须积极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授相关知识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针对个体的性格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尊重每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学中也要不断探索实践,在安静的课堂环境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翠丽,高奇峰.角色扮演在中职护理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112-113+135.
[2]章静莲.心理游戏在中职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245-246.
[3]张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与调适对策[J].甘肃教育,2019,1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