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成为孩子表达的自由天地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nd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儿童表现周围世界的途径,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必然会引发幼儿用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感受的欲望,在创作与欣赏作品的同时,还可以用语言描述。而自己的画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这对于幼儿来讲并不难,甚至是他们十分喜爱的,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我们能发现他们的真实愿望和情感的表露,即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发现了他们有着较强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引导幼儿将绘画作品进行描述,评价,从而将他们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幼儿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愉悦感。
  关键词:美术;语言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若注意观察便可发现,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儿童常常会在各种场合自发的作画,并会长时间的陶醉与这种充满想象之中,在活动中,老师让儿童意愿做画往往也是儿童最投入、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努力让美术活动成为儿童感兴趣的、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并由绘画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开始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有助于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情感世界。让幼儿在一次次的自我创造中,实现想法,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体会成功,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一、创设愉悦作画过程,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绘画活动不外乎观察——讲解——作画——评价这几个规范步骤,教师往往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儿童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儿童作画的动机就是出于游戏的愿望,他们看重于画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愉悦。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才能帮助幼儿开阔思路,拓展想象空间。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给幼儿展现自我提过宽松的环境。
  如,故事启迪,为孩子们创设想象情境。儿童爱听故事,教师可以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儿童从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认,有事可画。在画《神奇的鞋子》活动中,我运用电影东成西就中的故事片段,鞋子长出了翅膀,一飞几千里……通过故事启迪,孩子们纷纷发挥想象,有的画了“鞋”学校,有的画出了“鞋”汽车,还有的画了一所“鞋”飞船……着既符合幼儿心理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又能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调动幼儿表达的欲望。
  二、用童心读懂作品,为幼儿创设充分可以说的空间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而在我们的绘画活动中,教师总是站在成人的高度去指导孩子们作画,讲究线条的流畅,构图的完整等。可能就在你不经意的一句“不能这样画”的时候,一个创作的灵感就被扼杀了。
  就如班里有一个叫琪琪的小朋友,比较内向,不太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够自信。同时他的绘画基础比较弱,对美术的兴趣也不高。一次在绘画活动上看见他很认真的在作画,走进一看,他正细心的画完了一只小动物,等我过了一会再回到他身边时,却发现他在画面上多添了一些弯弯扭扭的线条,原先画好的一只小动物也已面目全非,我想立刻阻止他,但我忍住了,蹲下来问到:“你画的是什么?”他回答:“这是一只大老虎!”“为什么画完了大老虎,还要在外面画上那么多条线呢?”我又问。他转过头看着我说:“因为老虎很凶猛,所以我把它关到笼子里去了!”聽到这,我庆幸刚才忍住了。
  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老师对此要给予支持的态度,允许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为他们绘画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
  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人不能用作品效果这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画。儿童的绘画是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也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表现和抒发。作为教师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一颗童心去读懂儿童的绘画,尊重儿童,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与思考力,让孩子来创造美、感受美。
  三、改变美术评价方式,促使幼儿参与评价
  自信心是儿童学习美术的推动力。每一副美术作品都是孩子表达和表现自己想法的方式,而这些想法的实现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指南》在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中也指出“有人的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评画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自评,互评,然后再有老师分析讲解和提升,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说话机会。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的语言呢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让孩子从成人规定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孩子是创造性的源泉,孩子期待着我们的尊重,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保护了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保护孩子特有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将会用良好的心情去欣赏美好的东西,他们的生活就会更丰富、生活的质量将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孔起英主编.幼儿园美术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韩平花.幼儿美术教育探索和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其他文献
广播电台的长书节目备受听众青睐。本文分析了长书节目的几个主要特点:以有声语言为手段的叙述艺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构成
目的 分析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根据2012年本院中心血站体检的3900名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参考,结果 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问题由不同因素引起,进过证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鼻腔血液供应丰富,儿童鼻出血常见于利特尔区,中老年人鼻出血多为动脉性出血,而非传统认为的鼻-鼻咽静脉丛.鼻出血的病因复杂,凡能引起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结核前后路不通术式选择与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85例脊柱结核患者纳做此次研究样本,分为3组研究,A、B、C组各31例、29例、25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脊柱矫正率低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脊髓压迫患者入院6~18h给予抗结核药物,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持续治疗2~
摘要:目的:探究渗透树脂对氟斑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治疗的60例氟斑牙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美容方式,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修复美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美容效果;结果:实施渗透树脂修复美容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处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渗透树脂方式进行治疗,修
摘 要:审美教育是对人的生命进行塑造和完善的情感教育,其渗透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越来越注重体现道德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文化美等丰富的内涵因素。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阅读教学为渗入点,不断探究寻找阅读教学中审美的内涵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效结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11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55),对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36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常规组1800例与观察组1800例,为常规组产妇提供一般产后护理流程,产后第2日由护士为产妇提供乳房按摩护理,为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小时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干预,总结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及泌乳量,干预后3个月产妇泌乳情况。结果 常规组产妇首次泌乳用时高于观
摘 要:初中语文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学科,它对于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显示,初中生语文学习最难的部分就是阅读,他们很难找到答题的要点,在语言的表达上也有很多不足。针对这样的现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全面创新,走出以往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施授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科学对策  近年来,新课程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医药学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今投入使用的药品种类繁多,其药品的成份、规格、使用说明、药效等药品信息复杂,加之药品革新速度快,因而,药品所覆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