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市民的“粮票生活”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人们想吃什么粮就能买什么,但在1955年至1993年期间,则远没这般轻松。
  那时,买面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甚至买点心,也要点心票。但在苦涩的日子里,一对普通北京市民陈文亮范清华却因粮票走到一起。粮票时代,让他们生活困难重重,经常要靠到菜地里捡菜叶维系生活;经过粮票时代,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困难时期:初二工作减轻家庭困难
  陈文亮家兄妹8个,五男三女,母亲没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家人的生活都靠父亲一人在首钢(当时叫石景山钢铁厂)每月50多元钱的薪水支撑。那时的陈家不求吃饱,只求有饭吃。
  为缓解生活困难,大姐十六七岁出嫁,大哥9岁时就到日本的工厂当勤杂工,二哥1958年当兵,而他在北京九中上初二那年,也就是1960年,就到石景山粮食局工作,每月拿回39元的工资。
  从1955年起,国家开始使用粮票,而1960年遭遇天灾人祸,导致当年粮食供应紧张。为此,国家开始降低城乡的口粮标准和食油定量,居民购粮油要定量供应。接着肉和布等许多物资都要计划供应,又出现肉票、布票和点心票等约100余种票证。
  “只要能说出名字的商品,都要票。粮票比钱金贵,有钱,不一定能买得到东西。”陈文亮描述着当年粮票在生活中的地位。
  陈家的家务活全由陈妈妈打理。粮票是这个大家庭每月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虽然总是提前计划,精打细算,但往往还没到发粮票日,粮票就没了,家中断粮。每月25日发粮票,陈妈妈24日晚上就赶去排队。
  陈妈妈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家人渡过难关。为找吃的,在妈妈提示下,陈文亮曾骑着借来的28式自行车,到距家7.5公里外的海淀区四季青乡的菜地捡白菜叶和萝卜秧。那是一段崎岖不平的田间小道,驮着一麻袋五六十斤的菜叶,陈文亮骑着车摇摇晃晃。
  每天吃的多是窝头和稀菜汤。大人一个窝头一碗稀汤,小孩半个窝头和一碗稀汤。“根本吃不饱,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陈家就这样熬过一个个缺粮的日子。
  转折时期:租轿车接新娘引来围观
  在粮食局工作的陈文亮,从没为家庭用粮票带来便利。“那时的人单纯,没有走后门的,也没有后门让走。”
  他从没想到,自己的婚姻大事竟是粮票牵线。
  1961年,陈文亮被派到海淀区西黄村当粮食干事,为村民办理粮票事务,村里还专门为他在大队里安排了办公室。
  同用这间办公室的,还有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姑娘范清华,当年,17岁的范清华负责卖电影票,一来二去,两人互生好感,再经村民撮合,订下婚事。
  陈文亮记得,虽然家庭困难,一生要强的母亲,仍向人借了200多元,为他操办了隆重的婚礼。而那时,馒头才3分一个。
  1963年,范清华坐着华沙牌轿车嫁到陈家。婚后,他们仍住在那三间平房中。但不久,陈父去世,养活一家7口人的担子落在陈文亮身上,陈家的生活再次紧张起来。
  范清华也开始骑车到四季青的菜地,挖沟捡菜叶。第一次,装上一麻袋菜叶,她正要推车走,突然自行车的前轮翘上天,“那天可把我吓得够呛。”花了大半天时间捡的菜叶,撒了一地,她掉泪重新捡起来,“不捡,家里人就没有吃的呀!”
  变革时期:粮票停用成时代记忆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市场的物资供应开始灵活丰富起来。点心票取消,油票取消,布票也取消了。
  1992年底,范清华逐渐发现,许多邻居都拿着粮票去换锅碗瓢盆,接着她打听到,粮票要取消。
  粮票,曾是很多人的“命根”,范清华怎么也不会相信粮票真的停用,她把剩余的140斤粮票藏起来。藏了5年多后,粮票成为家中孩子们的玩意儿。她开始后悔当年没拿粮票换些物品。甚至,她怪罪在粮食局工作的老伴没给她透露一点粮票停用的消息。
  如今,“粮票又成为收藏者的香饽饽!”陈文亮的多位朋友都在搜集各类粮票,他也在试图搜集不同时期的粮票,不为卖钱,只为永远记住那个时代。
其他文献
俄罗斯一支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奶奶组合”获得2012年度欧洲电视歌唱大赛总决赛亚军,她们不仅仅成为俄罗斯众人追捧的“新星”,更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唱响欧洲  “布拉诺沃老奶奶”演唱组合来自俄罗斯东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布拉诺沃村,现有9名成员,最年长者86岁,最年轻者55岁,多数人已退休。这个组合以翻唱为主,以俄语或乌德穆尔特语重新演绎英国知名摇滚乐队“甲壳虫”等国外音乐人和一些俄罗斯歌手的
期刊
2012年父亲节前夕,网上热传着一个温暖的故事:由于父亲突发重病成为植物人,暨南大学研究生王涛与弟弟王波相继休学辞工,日夜守候在病床前护理、呼唤父亲。拿自己“做试验”自学扎针、输液,每天呼唤父亲不下百遍,每半小时为父亲拍一次背、每两小时翻一次身 两个小伙子对父亲细心专业的护理感动了很多网友。不少网友感叹,“久病床前有孝子”,两兄弟对父亲不离不弃的守护,是这个父亲节最动人的礼物。  “我们不能
期刊
松堂”是中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23年前  刚成立时,中国人对“临终”这两个敏感的字眼还很难平静接受,甚至有人戏称松堂医院是晦气的“八宝山的前一站”。医院从1987年的1位老人到2位、7位、20位、50位,逐年增长到稳定的近400位,23年来总共送走了3万多位老人。“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终结的,我们社会太注重优生,而忽略优死。这些老人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明天,临终关怀医院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让临终者带着遗
期刊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我不是一个研究生死学的学者,在此,谨以中国汉传系统佛教的立场,来谈谈生与死的尊严。    生命的出生与死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出生之时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无尊严,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严,何可悲哀?  生命的本身,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无法分割——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因此,生存并
期刊
工业化的车轮隆隆而过,即便是深受儒家慎终追远、衷心哀悼熏陶的中国及东亚国家,也抵制不住这个时代公式化的死亡处理程序。正如著名的精神医学与死亡学家伊莉莎白·罗斯在她的《死亡与临终》中所说:“今天的死亡过程在许多方面都是更为可怕和令人厌恶的,就是说,更加孤独,机械化及非人化……绝症患者被迫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运出,匆匆忙忙送到医院。”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能做的是让死亡变得有尊严一些。  “临终关怀”(h
期刊
面对癌症,大多数患者走着这样一条路:先手术,花掉数万元;然后化疗,花掉数十万元;不行再放疗,再花掉数十万元;接着转战中医治疗,花掉数万元,最终人财两空。  亲人离去后,很多人发现,我们对癌症并不了解,对治疗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期望,反而没来得及让逝者享受最后的亲情。  美国是癌症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当美国医生自己面对癌症侵袭、生命临终时,他们又是如何面对和选择的呢?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副教授Ken
期刊
如果病痛让人失去活的尊严,为什么不让他死得体面?  最近,上海一名教师发在博客上的公开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在信中讲述了进入癌症晚期的父亲在生命最后一个月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却因没有太大的治疗意义而屡屡被拒的遭遇。他痛苦地发出感慨:终末期癌症患者是挤在医院治疗还是在家里等着?这个问题也同时困扰着所有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人。  癌症患者最需要温馨的临终关怀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一科主任肖文华教
期刊
作家史铁生、巴金和冰心都曾表达过“安乐死”的想法。而现实是,他们中没有一人得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尊严的死亡”,三人都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病痛的煎熬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么,生命的尽头,能否尊严死?如何做到尊严死?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安乐死》一文中说“与其让他们(植物人)无辜地,在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无从行使自己的权利的状态下屈辱地呼吸,不如帮他们凛然并庄严地结束生命。这才是对他们以往人格的尊重,才是
期刊
拉肚子时吃止泻药,这是人们最常规的做法,却不知道,这可能给健康埋下隐患。  首先,病因很多需对症选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饮食太凉刺激胃肠道、精神紧张时都可能拉肚子,长期服用抗菌药的人还可能因肠道菌群失调而腹泻。腹泻病因很多,如果没有搞清楚就吃止泻药,不但会“无功而返”,还可能加重病情。比如,肠道感染的致病菌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病毒,而氟哌酸、泻立停、痢特灵等抗菌药对后者是没有用的。  其次,吃药太
期刊
从1950年代起,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以统购统销政策为起点,从经济上把农民固定在农村。之后,又辅助以严格的户籍管理,在制度上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从此,中国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  户籍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附带着利益。城市人有福利保障,农村人没有。户籍不同、身份不同,中国人有了迥异的命运。  在经济状况较好时,这差距是贫富;一旦遭遇大饥荒,户籍之分就是生死之别。为了改变户籍,无数农民在命运的绝地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