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香港製造业的一份子,张川煌先生展现出来的是一代製造人的务实、开放、创新与开拓,他所创办的美轮集团有限公司、美轮实业有限公司,具有很强的研发和製造能力,不愧为业界佼佼者;当然,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这份被尊为“香港中小企的大管家”的公职,佔用了他当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与众多业界精英设身置地的为中小企的成长思考、斗爭、谋求福利,旨在有朝一日,让香港中小企释放出最具张力的生命力!
当前香港中小企
的困与窘
“香港的中小企業佔全港企業98%以上, 約有32万家, 從業人員超过一百三十万人之多,養活了四百多万的人口,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简称中小企,经营规模不大,僱用人数不多,营业额不高,但泛及各行各业,正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其生存状况的好坏与社会的稳定性息息相关。近年来,在中小企迎来新纪元,享受机遇的同时,亦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张川煌先生简明扼要地介绍道,“当前,中小企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以在内地经营的香港中小企为例,以往在内地设厂的香港中小企是最多的,但从2005年至今,中小企从蓬勃发展转至举步维艰,为什麽?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各种原材料暴涨,令得中小企成本激增,紧接着遭遇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人民币持续升值,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内地经济迎来转型,环保法、新劳动法接踵而来,对中小企而言可谓是致命一击……因承受不起层层重压,许多由香港中小企在内地设立的工厂,倒下一大片。”
至今,不少香港中小企从内地撤资,试图往更内陆的地方谋求发展,张川煌先生亦是如此,他也曾北上内陸等地设厂,但发现即使内陆地区,仍有一大堆难题,比如说以最低工资标準根本请不到工人、劳动力缺乏、还有物流、文化等问题;倘若是前往越南、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设厂,除去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缺乏配套外,还得考虑其国家的安定因素……可以说,继续留在内地发展艰难,外迁亦是无望,两头受难。
张川煌先生还指出:除了在内地的香港中小企身陷囫囵之外,香港本地的中小企亦面临重大挑战:当前劳工需求旺盛,十分缺乏。
当前,香港人口将急速老化,劳动人口在2018年後将逐年下降,香港的建造业、零售业、餐饮、渔业及护理服务业将面临短暂及结构性劳工短缺,必然将遏制香港未来的发展。“2013年,香港开始实施最低时薪为30元港币,但以最低時薪根本聘请不到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比如在餐饮业的洗碗工岗位,只能聘请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女性,但因她们的身体原因,很难适应厨房湿滑,工作繁重的需要。同时,若在建筑行业,先不提薪水的高低,年轻人根本都不太愿意去做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因而,引进外劳成为这两大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不过,当香港特区政府提及会研究输入外劳的方法增加劳动人口时,消息一出,一些公众哗然,认为这无疑是与本地市民爭饭碗,彷佛输入外劳变成了不可提的禁忌,大大滞缓了行业多元化的发展。
众志成城的突与破
或许,有人说这是中小企业最艰难、最苦、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各种不利因素,压力重重,让中小企看不到尽头,坚持还是放棄?这也正是目前一直萦绕在张川煌先生脑海中的难题,该如何破解呢?
问题,向来是被解决的。
“精英荟萃中小企,众志成城香港梦”——面对种种挑战,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和决定,同时,这也是张川煌先生在连续第三届担任该会会长的愿景,未来,任重道远。
“中小企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有些甚至可以小至仅是夫妻店的小公司,资金有限,管理有限,如何转型呢?往哪方面转型呢?”在此基础上,张川煌先生将视野放眼珠三角,远及全国。他高兴地提及,目前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已接纳了来自珠三角的數十多位新会员,除了廣東省外, 还有来自广西、贵州、四川、重庆、江西、福建等省市的新会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跨区域结盟,打造一个与内地相连接、沟通有无、互相合作和投资的战略平台,不單帮助我们香港中小企更好走出去,同時也協助國内的會員走出去、甚而引進來。”
拥有多年在珠三角打拼经验的张川煌先生,坚信“走出去,引进来”是一条十分可取的路子,因为他相信内地在未来的三十年,仍旧将是蓬勃发展的。“就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依靠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曾在这麽短时间达到的辉煌,因此我相信未来的三十年同样会是我国高速发展的三十年。而且,对於香港中小企而言,最好的投资选择仍旧在珠三角一带,一方面这里一衣带水,血脈相通,另一方面,各种配套齐全,前景良好。”
在打通“走出去”道路的同时,张川煌先生还谋求中小企的发言权,“以往,中小企都偏向默默地承受,从不主动爭取发言权。其实,发表自己的意见被社会大众、政府明了,十分关键。”前些天,他还带领几位骨幹成员前往香港某报社与其高层座谈,望能从中探寻到一个良好的对外窗口,表达中小企业界关心社会,关注香港的途径。
“每一个好的企业都应该有一个抱负,来发展和建设中国的未来,同时,我们也有一个延续和传统的梦想、决心。”为了做好接班人工作,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已成立起青年企业部门,致力於青年企业家的培养,同时亦为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输入新的血液。
在製造界的坚与守
自始至终,张川煌先生都是一位务实的製造业从业者,从他的言行举止,或许能印证这一点:踏实稳重,思路清晰,轻声细语卻能让人探到其思想的深度,这种深度,透露在他的低调与内敛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轻的张川煌先生已由一名技术人员,成为香港製造行业内自主创业的一份子。由他创办的香港美轮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他多年的智慧结晶。“我们公司,以生产电动车、电动遊览车、專供特种车輛用的配件产品为主。近几年,在电动轿车的研发和製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张川煌先生的履历中,闪光点比比皆是:由其自主研製的六米长电动遊览车,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电动汽车“MY CAR”,成为第一辆香港人自主研发的电动轿车,亦被赋予了“头顶一片绿叶的真正环保车”的美称。在未来,他还将着力於新能源項目的研发! 几十年来,张川煌先生坚守在製造业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亦渴望整个香港製造业湧现出新的蓬勃生机。於前不久,香港政府筹备成立高新科技发展局的消息传来,他兴奋不已,不过因为某些社会因素的干扰,计划被搁浅,对此,他倍觉遗憾。对於一位真正热爱香港製造业的人来说,深知高新科技发展局对香港製造业的重要性,他无奈地提及,“曾经,我们香港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现在,我们慢慢地被抛棄、淘汰,十分可惜。我们希望能夠把我们香港中小企在内地的工业尽量地带动起来,因而,支持香港政府创立高新科技發展局至关重要。希望,它能尽快地成立,为业界带来佳音。”
在生活中的潇与洒
这样一位渴望着全香港人都能安居乐业的“中小企大管家”,心装业界而琐事缠身,不过他有一个不错的自我解压方法:旅遊。
“我常告诉自己:我是中国人,中国的锦绣河山又阅得多少?”豪情壮志的张川煌先生,只要一有假期就奔向远方。假期短时,他会到广东一带的海边乡镇度过,假期长时,则会自驾到福建、湖南、广西等地,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愿望:渴望有朝一日将脚印踏及中国的每一个省,欣赏每一处的美景。近几十年来,马不停蹄地以工作和旅遊的目的走了许多个地方,目前全中国只剩下西北方向的五个省未曾前往。在即将到来的八月份,他将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定在昆明集结,租车自驾,途经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直达喜玛拉雅山脚。这样一位花甲之年的长者,令人敬佩。
许多人在年少的时候常幻想未来,成为一位什麽样的人才不愧此生?在慢慢地接触、认识过许多人、体验过人生之後才发现,其实能成就自身的事业,为周边的人和事付出有所成绩,便是一个无悔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张川煌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不愧於此生的人:有自己的事业,並尽力履行好“大管家”的职责,活得有滋有味!
【人物简介】
张川煌先生,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美轮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美轮实业有限公司主席、美基兴业金属製品厂董事、美基启航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工业总会特邀理事、跨境车主协会副会长、前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委员、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国铸造协会理事会顾问、深圳市石岩商會(工商聯) 前會長兼永久名譽會長、深圳市总商会理事、广东省总商会执委、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创会会董等公职。
当前香港中小企
的困与窘
“香港的中小企業佔全港企業98%以上, 約有32万家, 從業人員超过一百三十万人之多,養活了四百多万的人口,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简称中小企,经营规模不大,僱用人数不多,营业额不高,但泛及各行各业,正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其生存状况的好坏与社会的稳定性息息相关。近年来,在中小企迎来新纪元,享受机遇的同时,亦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张川煌先生简明扼要地介绍道,“当前,中小企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以在内地经营的香港中小企为例,以往在内地设厂的香港中小企是最多的,但从2005年至今,中小企从蓬勃发展转至举步维艰,为什麽?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各种原材料暴涨,令得中小企成本激增,紧接着遭遇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人民币持续升值,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内地经济迎来转型,环保法、新劳动法接踵而来,对中小企而言可谓是致命一击……因承受不起层层重压,许多由香港中小企在内地设立的工厂,倒下一大片。”
至今,不少香港中小企从内地撤资,试图往更内陆的地方谋求发展,张川煌先生亦是如此,他也曾北上内陸等地设厂,但发现即使内陆地区,仍有一大堆难题,比如说以最低工资标準根本请不到工人、劳动力缺乏、还有物流、文化等问题;倘若是前往越南、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设厂,除去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缺乏配套外,还得考虑其国家的安定因素……可以说,继续留在内地发展艰难,外迁亦是无望,两头受难。
张川煌先生还指出:除了在内地的香港中小企身陷囫囵之外,香港本地的中小企亦面临重大挑战:当前劳工需求旺盛,十分缺乏。
当前,香港人口将急速老化,劳动人口在2018年後将逐年下降,香港的建造业、零售业、餐饮、渔业及护理服务业将面临短暂及结构性劳工短缺,必然将遏制香港未来的发展。“2013年,香港开始实施最低时薪为30元港币,但以最低時薪根本聘请不到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比如在餐饮业的洗碗工岗位,只能聘请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女性,但因她们的身体原因,很难适应厨房湿滑,工作繁重的需要。同时,若在建筑行业,先不提薪水的高低,年轻人根本都不太愿意去做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因而,引进外劳成为这两大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不过,当香港特区政府提及会研究输入外劳的方法增加劳动人口时,消息一出,一些公众哗然,认为这无疑是与本地市民爭饭碗,彷佛输入外劳变成了不可提的禁忌,大大滞缓了行业多元化的发展。
众志成城的突与破
或许,有人说这是中小企业最艰难、最苦、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各种不利因素,压力重重,让中小企看不到尽头,坚持还是放棄?这也正是目前一直萦绕在张川煌先生脑海中的难题,该如何破解呢?
问题,向来是被解决的。
“精英荟萃中小企,众志成城香港梦”——面对种种挑战,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和决定,同时,这也是张川煌先生在连续第三届担任该会会长的愿景,未来,任重道远。
“中小企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有些甚至可以小至仅是夫妻店的小公司,资金有限,管理有限,如何转型呢?往哪方面转型呢?”在此基础上,张川煌先生将视野放眼珠三角,远及全国。他高兴地提及,目前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已接纳了来自珠三角的數十多位新会员,除了廣東省外, 还有来自广西、贵州、四川、重庆、江西、福建等省市的新会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跨区域结盟,打造一个与内地相连接、沟通有无、互相合作和投资的战略平台,不單帮助我们香港中小企更好走出去,同時也協助國内的會員走出去、甚而引進來。”
拥有多年在珠三角打拼经验的张川煌先生,坚信“走出去,引进来”是一条十分可取的路子,因为他相信内地在未来的三十年,仍旧将是蓬勃发展的。“就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依靠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曾在这麽短时间达到的辉煌,因此我相信未来的三十年同样会是我国高速发展的三十年。而且,对於香港中小企而言,最好的投资选择仍旧在珠三角一带,一方面这里一衣带水,血脈相通,另一方面,各种配套齐全,前景良好。”
在打通“走出去”道路的同时,张川煌先生还谋求中小企的发言权,“以往,中小企都偏向默默地承受,从不主动爭取发言权。其实,发表自己的意见被社会大众、政府明了,十分关键。”前些天,他还带领几位骨幹成员前往香港某报社与其高层座谈,望能从中探寻到一个良好的对外窗口,表达中小企业界关心社会,关注香港的途径。
“每一个好的企业都应该有一个抱负,来发展和建设中国的未来,同时,我们也有一个延续和传统的梦想、决心。”为了做好接班人工作,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已成立起青年企业部门,致力於青年企业家的培养,同时亦为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输入新的血液。
在製造界的坚与守
自始至终,张川煌先生都是一位务实的製造业从业者,从他的言行举止,或许能印证这一点:踏实稳重,思路清晰,轻声细语卻能让人探到其思想的深度,这种深度,透露在他的低调与内敛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轻的张川煌先生已由一名技术人员,成为香港製造行业内自主创业的一份子。由他创办的香港美轮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他多年的智慧结晶。“我们公司,以生产电动车、电动遊览车、專供特种车輛用的配件产品为主。近几年,在电动轿车的研发和製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张川煌先生的履历中,闪光点比比皆是:由其自主研製的六米长电动遊览车,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电动汽车“MY CAR”,成为第一辆香港人自主研发的电动轿车,亦被赋予了“头顶一片绿叶的真正环保车”的美称。在未来,他还将着力於新能源項目的研发! 几十年来,张川煌先生坚守在製造业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亦渴望整个香港製造业湧现出新的蓬勃生机。於前不久,香港政府筹备成立高新科技发展局的消息传来,他兴奋不已,不过因为某些社会因素的干扰,计划被搁浅,对此,他倍觉遗憾。对於一位真正热爱香港製造业的人来说,深知高新科技发展局对香港製造业的重要性,他无奈地提及,“曾经,我们香港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现在,我们慢慢地被抛棄、淘汰,十分可惜。我们希望能夠把我们香港中小企在内地的工业尽量地带动起来,因而,支持香港政府创立高新科技發展局至关重要。希望,它能尽快地成立,为业界带来佳音。”
在生活中的潇与洒
这样一位渴望着全香港人都能安居乐业的“中小企大管家”,心装业界而琐事缠身,不过他有一个不错的自我解压方法:旅遊。
“我常告诉自己:我是中国人,中国的锦绣河山又阅得多少?”豪情壮志的张川煌先生,只要一有假期就奔向远方。假期短时,他会到广东一带的海边乡镇度过,假期长时,则会自驾到福建、湖南、广西等地,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愿望:渴望有朝一日将脚印踏及中国的每一个省,欣赏每一处的美景。近几十年来,马不停蹄地以工作和旅遊的目的走了许多个地方,目前全中国只剩下西北方向的五个省未曾前往。在即将到来的八月份,他将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定在昆明集结,租车自驾,途经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直达喜玛拉雅山脚。这样一位花甲之年的长者,令人敬佩。
许多人在年少的时候常幻想未来,成为一位什麽样的人才不愧此生?在慢慢地接触、认识过许多人、体验过人生之後才发现,其实能成就自身的事业,为周边的人和事付出有所成绩,便是一个无悔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张川煌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不愧於此生的人:有自己的事业,並尽力履行好“大管家”的职责,活得有滋有味!
【人物简介】
张川煌先生,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美轮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美轮实业有限公司主席、美基兴业金属製品厂董事、美基启航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工业总会特邀理事、跨境车主协会副会长、前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委员、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国铸造协会理事会顾问、深圳市石岩商會(工商聯) 前會長兼永久名譽會長、深圳市总商会理事、广东省总商会执委、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创会会董等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