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数列前 n 项和的几种途径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數列前 n 项的和问题是各类数学试卷中的“常客”,是高考数学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熟练掌握一些求数列和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笔者总结了三种求数列的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巧用公式法求和
  一般来讲,运用公式法解答数列求和问题,需先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者明确数列的首项、公差、公比、项数,然后将其代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求和公式或等比数列的前 n 项求和公式求解,即可求出数列的和。
  例1.
  解:
  该问题综合考查了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求和公式.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我们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求得数列的首项、公差、公比、项数,便可根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求得问题的答案.
  二、分组求和
  有些数列是由几个等差、等比或常数数列组合而成的,对此我们需仔细观察数列中各项之间的规律,将其合理分成几组,使每一组为等差、等比或常数数列,分组进行求和.明确各组数列的通项公式、首项、公差、公比、项数,便可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来求得数列前 n 项的和.
  例2.
  解:
  列出数列的前 n 项和式后,就可以发现该数列是由1个等差数列和1个等比数列的和构成的,于是将数列分为2组,1组为等差数列,1组为等比数列,分别运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以及错位相减法就可以求得两个数列的和,再综合所得的结果即可求出数列的前 n 项和.
  三、裂项相消求和
  对于含有分式的数列,我们常采用裂项相消的技巧来求和.先将数列的通项公式裂为两项之差的形式,然后将裂项后的各项相加,中间的某些项就可以相互抵消,化简剩下的项即可求得数列前 n 项的和.
  例3.
  解:
  运用裂项相消的技巧求和的思路较为简单,但运算量较大,同学们要谨慎计算.
  求数列前 n 项和的难度一般不大,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数列的各项或通项公式找出数列各项之间的规律,选择与之相应的途径来解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四甲中学)
其他文献
散文是一种形式较为自由的文学体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读散文,感受散文的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笔者就以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为例详细谈谈。  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本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有感情地诵读散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例如,老舍在《想北平》一文中写道:“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
期刊
在当今社会,高中生应具备“责任意识”“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所特有的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上册“青春激昂”这一单元的文本为例,探讨如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引导学生围绕议题阅读群文  议题一般是指围绕群文所设置的,可供读者探索、研究的话题。人教版高中语
期刊
新定义型创新题常常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以所学知识为依托,重点考查同学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定义型创新题一般会给出一些新设定的定义及运算法则,要求同学们根据新定义及运算法则,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运用所需的知识解题.下面以几道题为例,谈一谈求解新定义型创新题的方法.  例1.若x ∈A,则∈A,则称 A 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的所有非空
期刊
高三的复习时间尤为宝贵,教师如果能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就能帮助学生节省复习的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在复习课上,一些教师会把知识点分成一个个模块,便于学生分类记忆。但是,考虑到这种复习模式太过单一,也缺乏生气,笔者便在此基础上稍作调整,将诗词鉴赏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接下来,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引导学生为古诗词分类  不少学生在复习古典诗词时提到:
期刊
引导学生广泛地积累写作素材,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任务。针对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这一问题,笔者展开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两种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中的写作素材  如果说阅读是“输入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输出的过程”。教师想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不妨组织他们阅读经典作品,让他们一边阅读作品一边吸收知识,积累文本中的写作素材。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  首
期刊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来求等差数列的和,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来求等比数列的和.当遇到一些非常规的数列求和问题时,我们往往需要采用一些技巧.下面,笔者介绍三种求非常规数列的和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错位相减  错位相减适用于求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乘积构成的数列的和.在求和时,需把每一项都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q,然后将和式向后错开一位,把同次幂的项相减,使其构成
期刊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在高考中扮演着“常客”的角色,是一类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最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多,如分离参数法、数形结合法、函数最值法、分类讨论法、导数法等.本文结合一道典型例题,谈一谈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最值的三种方法.  例题:恒成立,求 a 的最大值.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最值的的方法.要求得a 的最值,我们需要将 a 分离出来
期刊
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但抛物线中的三角形面积最值问题却较为复杂,这类三角形的面积常与动点的坐标有关,因而此类问题的难度一般较大.解题时需灵活运用平面几何知识、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基本不等式、三角形的性质和面积公式、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等知识.那么,如何解答此类问题呢?一般可运用构造法和分割法来求解.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进行探讨.  一、构造法  构造法是指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的底或高
期刊
对于简单的函数单调性问题,我们一般直接分析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便能快速求得问题的答案.对于较为复杂的函数单调性问题,如函数中含有高次式、指数式、对数式,我们常借助导数法来解题.而运用导数法来解答较为复杂的函数单调性问题,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解题的效率.  运用导数法解答函数单调性问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明确函数 y = f (x) 的定义域;  2
期刊
立体几何中的线面角问题是高中数学中“老生常谈”的一类问题.此类问题侧重于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和运算能力.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一般有两种:借助直接法和向量法.本文以一道典型题目为例谈一谈解答立体几何中线面角问题的思路.  例题:  要解答本题,我们需先结合图形找出对应的边、角及其关系,然后结合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找出对应的线面角以及线面角所在三角形的边长,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求得直线 VB 与平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