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郎,用微博破案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见面前,段兴焱发了一条微博:“下班后在街上步行,在一售冷饮柜前徘徊了许久,忍不住买下今年第一支冷饮,边走边吃,沿途有少男少女见之,投给我好奇目光,我心不平:兴你们嫩,就不兴我装嫩?”这条自言自语式的微博迅速被转载168次,连段兴焱自己都难以理解。
  “我发条吃冰棍的微博怎么都转呢?”段兴焱问记者。显然,他对自己的爆红和影响力,还不那么适应。
  微博上最红的警察
  段兴焱,50岁,网名“段郎”,是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2011年1月30日,他以“段郎说事”为名在新浪开通微博,实名认证信息为九江市公安局民警段兴焱。
  段郎的微博包罗万象,有“时事点评”针砭时弊、“段章取义”抒发自己对文学及社会的思考、“一段往事”讲述自己做派出所所长时的见闻、“今日休闲”则发布一些笑料趣闻……他的语言幽默、观点犀利,与一些政府公务人员的刻板拘谨大相径庭。今年7月4日,他发微博评论什邡事件:“什邡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些地方政府盲目相信‘发展是硬道理’,却忽视了‘发展必须尊重民意’才是真正的硬道理,甚至于一意孤行图‘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加剧。”隔一天,他又表达了对车模干露露的支持:“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显示干露露找了‘干爹’,能混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警察的职责和义务,段郎也有独到的见解。在“段章取义”这个栏目中,他写道:“一个警察,可以因意见不同得罪上司,不可以对公众的意见置若罔闻;可以因坚持公正执法得罪说情者,不可以徇私枉法蔑视法律;可以因证据不足结不了案,不可以刑讯逼供办‘铁案’;可以法网无情人有情,不可以刑不上大夫。无视法治,今天你‘法办’了他,明天他也会‘依法’请君入瓮。”网友“笑扬2011”看了这段话之后说:“段郎,有时看你微博真的让人热泪盈眶!”没想到,段郎回复他:“当常识能让人热泪盈眶时,说明常识太缺失了。”
  如今他的“粉丝”已超过26万,其中不乏李开复、薛蛮子等商界大佬,也有罗崇敏等从政之人。其微博也获2011年全国“十大公务人员微博”第四、“十大政法官员有影响力微博”第二、“中国警察个人微博一百强”第一。
  开警民网上互动先河
  2004年之前,段兴焱对网络还一窍不通。他10岁就失去双亲,在亲朋的抚养下长大,刚满18岁就参军,在部队任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多年。1993年,段兴焱转业到九江市,先后担任基层派出所民警、所长等职。2004年调到市局机关后,段兴焱开始学着上网,把自己写的一些时评和杂文发到网上,很快成了各大论坛的名人。那时还不流行实名上网,但在每篇文章后面他都会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就是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后来,段兴焱发现论坛上常有对警方工作一边倒的批评声,2009年下半年,他尝试在论坛中发布和处理与警情警事有关的帖子。实践中,他意识到,“警民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因缺乏互动,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利用论坛为警察和网民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应该是个好办法。” 2010年3月8日,段兴焱以个人名义在论坛里开设《段郎说警事》栏目,接受网民对本地公安机关的业务咨询、建言献策以及质疑投诉。短短3个月之后,《段郎说警事》就已成为“九江论坛”上最热门的栏目之一。
  开通微博后,这种互动更加频繁了。“我一天要收几十封私信,有申冤的、有咨询问题的,能解决的我都会一一回复。”段兴焱说。更离奇的是,去年,一个网民接到女朋友从九江的宾馆里打出的求救电话,怀疑他女朋友被人拐卖到九江卖淫。因为人在外地,他就在微博上给段兴焱发私信,请求解救女友。段兴焱根据私信里提供的信息,将情况反映给相关民警,居然真的救出了这个网友的女朋友,还抓到了组织卖淫的犯罪分子。这件事,当时在微博上还进行了直播,万人瞩目。
  不过,这些风光背后,段兴焱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准备去V了(去掉实名认证)……”今年7月7日段兴焱在微博上写道。随后,段郎接连发出6条微博,详细阐释去V的缘由:领导认为,段郎“不够阳光”、有些“个人主义”。尽管几天后,经过与领导的沟通,“段郎说事”重新加V,但这一去一加还是在微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媒体评论说:“如此一个被社会多方面认可的警察微博,居然只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可见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有时真的是相差万里。”
  墙内和墙外为何会成为两个世界,段兴焱有自己的看法。
  越不公开越难被接受
  环球人物杂志:你开微博的初衷是为了改变警察在网民中的负面形象,为什么网民会对警察有这样的印象?
  段兴焱:这个说来话长。从大环境讲,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不完善,我们在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方面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小的方面说,警民之间的沟通,还有党群、干群直接的沟通都不怎么顺畅。很多事情越是不公开,公众越难以接受,就容易产生误解。哪怕做得再好,不放下身段跟群众平等真诚地交流,也永远无法得到认同。
  环球人物杂志:就像官方微博已开通了不少,但是有影响的并不多,很多都是“应景之作”。
  段兴焱:这些官方微博我感觉有几个问题:一是单向信息发布式的工作日记,二是自言自语式的心灵鸡汤,三是风花雪月式的蜻蜓点水,全都讲不到我们工作的实质,也融不进网民的心里。比如,我们警察的官方微博,不只要发一些案例,还要通过解剖这些案例,让公众从中接受教育。倘若只是单纯的信息发布,没想到深层次的问题,就没必要从微博上看。
  环球人物杂志:你觉得官方微博不热闹的原因,是他们没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想到了不去做?
  段兴焱:我认为没想到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不敢想、不敢写。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不敢呢?
  段兴焱:公职人员都有一些忌讳,生怕说错一句话,招来麻烦,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大部分公职人员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上面要开通,我就开通,至于开通效果怎么样我就不管了。这样微博不可能搞好。
  环球人物杂志:那为什么你就敢站出来说,不怕说错吗?
  段兴焱:我这个人的个性就是这样,只要认为自己说的对,就不怕。我发微博时,觉得网民就坐在我面前,我们是面对面地交流,所以我要开诚布公,他们才能够接受我。
  微博绝不能办成黑板报
  环球人物杂志:对于政府官方微博的发布方式,一直有一些争论,比如公安局用“淘宝体”发微博,称在逃犯为“亲”等。你怎么看这种形式上的创新?
  段兴焱:我认为是值得鼓励的。有些人不赞同,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人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认为通缉令、告示,就非要板着脸一本正经,其实没必要。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同样一件事可以通过不同语言表达,能够明白无误地告知公众,为社会增添一点色彩,有什么不好?微博绝对不能办成黑板报,卖萌也好,淘宝也好,应该鼓励有个性的微博。
  环球人物杂志:你的这些观点,领导都能接受吗?
  段兴焱:其实官场也好,民间也好,沟通是润滑剂,也是融合剂。我们的政府官员对微博的认识程度不一样,有些认识比较到位,像广东等沿海城市已经开始考核公务员网络问政的成效,这说明他们对此的认识已达到一定深度。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不知道网络问政是大势所趋,不了解其重要性,这就更要加强沟通,跟他们请示、汇报,达成共识后,所有的意见就都会慢慢消除。
  环球人物杂志:这种共识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吧,当官的人,如果是上下不讨好的话,日子会很难过的。
  段兴焱:做好自己最重要。在内心的快乐和职场升迁有冲突的时候,如果你什么都想要,风吹两边倒,我感到是一种悲哀。对我来说,真正的阻力是被人说成“不合群”,领导反感你,不重用你。我左右不了这些,但我可以左右自己的思想。我希望以我个人的努力,让别人知道体制内也有人试图在改变这种状况,尽管是少数。官场上流行的那一套东西尽管现在很有市场,但我感觉没必要为此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活不出一种境界和精神,白活了。
  环球人物杂志:下一步还有其他的网络计划吗?
  段兴焱:我就想把我的“段郎说事”进一步巩固提高,搞得更好一点,多为大家办点事。
  风波平息之后,留给人的思考更多。正如段兴焱所说,网络问政是大势所趋,去V又加V,其实恰好体现了政府对民情民意的顺应程度。
其他文献
“混乱,但首尾贯通”,这是麦耶尔在《瓦格纳》一书里对这位音乐剧大师在一八四九年革命期间的思想、讲话和文章特征的总结。瓦格纳自私自利,骄纵跋扈,还是个不可救药的种族优越论者。这样一个人竭力想独霸歌剧舞台,或至少,用他自己的话,“同时占有文学和音乐”,倒也没什么特别。但人们的确难以设想,这位拜罗依特的半神,被勋伯格称作“人性中一切令人不快的成份的代表”的家伙,竟也在德累斯顿起义中四处分发革命宣言,乃至
《词林新话》,的确当得一个“新”字。作者不随人观场,评说前人作品,每每自出机抒,笔锋凌厉,真有横扫千军之势。又痛诋常州派词论,几不留余地。我虽不免为前贤抱屈,但对作者的论词主张,仍是十分赞同。如谓“填词之道,不必千言万语,只二句足以尽之。曰:说真话,说得明白自然,诚恳切实。前者指内容,后者指表现;前者指质地,后者指技巧”;“凡是真话,深固可贵,浅亦可喜。凡游词遁词,皆是假话,浅既可鄙,深亦无聊”。
《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以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各种经济思潮的兴起及其对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为主线,以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其主要内容,较全面而系统地介评了西方经济学的变化发展的轨迹与内涵。书中花了较大篇幅来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并加以自己的评论。如:作者全面地介绍了供给学派对供给因素的分析;供给学派关于税率大小及其对人的积极性的刺激;供给学派的国家干预理论等等。作者还评介了理性预期学派的AS—
案头上打开着一本两位颇有名气的外国发展经济学家编的《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以下简称《先驱》)。编者之一的G·M·迈耶在“序”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学家们受到了紧迫的发展问题的挑战。以后十年中,几篇重要文章与官方报告以及几本专著逐渐支配了发展思想,这些著作的作者就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中译本第24页)翻来覆去地看,企图从中找出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来,但结果令人失望。我不再怀疑自己的
通常,一位作家的知名度与其作品的被阅读量成正比。然而事实又不尽然。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就是一个例外。在我国,斯泰因可说是一位但闻其名、难见其作的作家。究其原因,大致有二。首先,斯泰因的名气来自她那“作家的作家”身份。她早年旅居法国,接触从先锋画派到现代派作家的各色文艺界人士,潜心揣摩人物心理及语言特点,研究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希图将语言从传统思维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因此,她的作品大都充满实验性的
现如今,人们表达自己不满的方式越来越直接,有的聚众抗议,有的直接“动武”——鞋子、鸡蛋、西红柿常常被当作“武器”。被这些“武器”击中,虽不致命,但场面会很尴尬。  非洲 · 纳米比亚  非洲的部落女王  Meekulu Mwadinohmo 是非洲纳米比亚  国最后一位部落君主,经该部落长者的选举, Meekulu 自 2005 年起继承王位,居住在守备森严的茅草宫殿内。Meekulu掌管该部落的
每个初读《春月》的人大概都会像我一样惊异:这是八岁即离开中国、十六岁才学汉字、三十五岁才第二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的人写的书吗?她怎么对中国的百年历史、风俗礼仪如此熟悉?从老太爷的葬礼到春月的出嫁,从张府的新年庆典到吴宅的清规戒律,从清末女人的发式到“文革”中红卫兵抄家。作者不像是在中国生活了八年,倒像是生活了八十年。  《春月》中的主要人物是出身于官僚世家、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以秉毅、春月、明玉为代
在开始第二个任期的前10天,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白宫办公厅主任杰克·卢担任下一任财政部长,卢的财经专业知识和从政经验得到舆论普遍的肯定,但其怪异的签名却遭到讥讽。卢以前的签名是几个圆圈,如果他当了财长,新版的美元上就得印上这些“鬼画符”,媒体调侃这可能“加剧美元贬值”。奥巴马此前已提名参议员克里任国务卿、前参议员哈格尔任防长,总统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任中央情报局局长,这些人都和奥巴马关系很好
我很高兴能在《读书》杂志上向中国读者介绍我所主编的一本近著《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状况》(一九八八年巴黎发现出版社版)。  我想指出这本书的特点:此书既不是一本新法国大革命史,也非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而是编写此书的九十五位历史学家向读者们发出的一个邀请:他们邀请读者们对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九年的法国作一次新的访问,来了解一下当时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这里的“人们”是复数的,既包括富人也包括穷人,既有村民又有市
改名拉锯战  中超联赛已经打了四轮,申花球迷与球队新高层的争执还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老申花球迷坚持俱乐部名字要保留申花,不惜在比赛中大规模声讨。绿地集团也一肚子委屈,砸钱赚名声天经地义,如今却把名声搞臭了。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夹在中间的“踢球的”也因此分心。  @黄埔一碗水:不如改名叫绿地集团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申花是绿地的子公司,这么叫既能宣传绿地,又能满足球迷诉求,这样多好!绿地决策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