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物学科在课程改革中突出的三大理念之一,其目的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探索、创新的意识。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学习方式的必经过程。下面就结合自己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教师应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具备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崭新而陌生的学习方式,尤其对我们这些刚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地方来说。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地探索总结。教师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科学探究的精神,没有科学探究的能力,那么实施探究性学习就无从谈起。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
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创设科学探究情境,营造科学探究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既有探究环节,又有探究内容,而且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的内在因素。
三、训练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究
科学探究既是生物科学学习的内容,又是生物科学学习的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比传授他们知识更为重要。例如,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训练的绝好素材。在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科学探究的活动方案。例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我们就要把探究空间延展到校园、社区和农田,了解校园、社区、农田的生物的同时,学会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并且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再如在学习“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知识时,在做好课外调查安排的同时,还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做“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实验。上课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植物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小且黄,在肥土浸出液中生长得大而绿。紧接着教师提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按自己的思维态势进行推理、质疑、寻找答案。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渴望得到正确答案时,教师给予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解疑中,获得肥土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的新知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会思考和怎样学习,学生在亲自经历这样一个个探究活动以后,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认真指导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课题的研究
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活动中会碰到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作为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指导学生遵循实验课题的选择原理、设置对照实验方案原则、实验过程控制原则和实验材料遴选原则等进行课题研究。
课外实验题的确定,可选择结合生物学教材内容,还可以选择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享受探索生物世界秘密的兴奋和揭秘后的喜悦以及改进后获得的成功感,因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身边一些生物学问题的实践能力等),强化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这必定能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更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探究活动中主要是组织与指导,只能在适当的时候精讲,以及活动结束后进行客观评价。
六、将学生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作用
生物实验中很多实验用分组教学是有效的。在分组时注意将学生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能力进行搭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讨论表达能力。
七、正确评价学生,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在探究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及实验完成后,教师都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要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包括语言的、动作的等。甚至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展览和评比,以激励学生,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总之,探究式教学通过分解教材,把讲解和探究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建构起新的认知体系,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成为课堂上发现问题的主体,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也因此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师应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具备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崭新而陌生的学习方式,尤其对我们这些刚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地方来说。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地探索总结。教师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科学探究的精神,没有科学探究的能力,那么实施探究性学习就无从谈起。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
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创设科学探究情境,营造科学探究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既有探究环节,又有探究内容,而且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的内在因素。
三、训练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究
科学探究既是生物科学学习的内容,又是生物科学学习的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比传授他们知识更为重要。例如,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训练的绝好素材。在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科学探究的活动方案。例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我们就要把探究空间延展到校园、社区和农田,了解校园、社区、农田的生物的同时,学会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并且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再如在学习“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知识时,在做好课外调查安排的同时,还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做“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实验。上课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植物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小且黄,在肥土浸出液中生长得大而绿。紧接着教师提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按自己的思维态势进行推理、质疑、寻找答案。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渴望得到正确答案时,教师给予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解疑中,获得肥土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的新知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会思考和怎样学习,学生在亲自经历这样一个个探究活动以后,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认真指导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课题的研究
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活动中会碰到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作为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指导学生遵循实验课题的选择原理、设置对照实验方案原则、实验过程控制原则和实验材料遴选原则等进行课题研究。
课外实验题的确定,可选择结合生物学教材内容,还可以选择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享受探索生物世界秘密的兴奋和揭秘后的喜悦以及改进后获得的成功感,因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身边一些生物学问题的实践能力等),强化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这必定能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更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探究活动中主要是组织与指导,只能在适当的时候精讲,以及活动结束后进行客观评价。
六、将学生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作用
生物实验中很多实验用分组教学是有效的。在分组时注意将学生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能力进行搭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讨论表达能力。
七、正确评价学生,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在探究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及实验完成后,教师都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要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包括语言的、动作的等。甚至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展览和评比,以激励学生,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总之,探究式教学通过分解教材,把讲解和探究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建构起新的认知体系,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成为课堂上发现问题的主体,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也因此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