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基督教及其经典《圣经》的长期和深刻影响下,西方文化带有了明显的基督精神烙印,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美国电影《第六日》反映的正是以基督文化为基础的西方伦理观及其背后的文化隐喻。
【关键词】 美国电影;第六日;西方文化;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一、剧情述评
美国电影《第六日》(The 6th Day)是第一部探索人类克隆的动作影片,它把我们带到科技已高度的不远的未来,在那时,人类科技已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然而,即便克隆人类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因社会伦理的限制,仍不被法律所允许。
人类的弱点之一就是往往抵挡不了利益的诱惑,在利益面前,不少人会很容易地就忘记了道德伦理和法律的约束而为所欲为。电影中韦恩实验室(研究克隆技术的实验室)的老板杜拉克便是典型的一例——他在医学博士韦恩的帮助下不仅克隆了自己,也克隆了许许多多的被他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人,电影的主角亚当·吉布森(Adam Gibson,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即为其中之一。
亚当回到家里发现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取代了自己享受着本属于自己的天伦之乐,其震惊、困惑、痛苦之情溢于言表。而作为观众,我们都不难想象假如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什么一个感受。于是,为夺回原属于自己的一切——自己、家庭和爱,亚当开始了他的“正名”之旅。
如许多美国电影一样,《第六日》也有一个好莱坞式的结局——亚当在其克隆体的帮助之下,成功揭开了这一惊天阴谋,并最终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在这部电影中,克隆与爱两大主题相互交织:为了爱,亚当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为女儿克隆了他们的宠物狗;出于爱,亚当选择与他的克隆体携手合作,共同揭开了隐藏在克隆人背后的巨大阴谋;因为爱,克隆亚当黯然退出……。若是从圣经和基督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影片的这两大主题,实则是矛盾与冲突的相互交织——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而人类无权去克隆自己,但人类偏偏又克隆了自己;上帝与他所拣选的民立约,要爱上帝,爱家人,爱邻居,爱一切基督徒如兄弟姐妹,而片中的主人公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出发点正是“爱”,包括克隆。电影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索:人类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免担忧——科技高度发达之时,人类是否还能掌控自己的命运?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在高科技面前,人类应该坚守的伦理底线是什么?
二、对克隆的矛盾心态
1997年2月22日英国生物遗传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克隆出“多莉”羊的新闻被报道之后,克隆技术便震惊了世界;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图谱被成功破译,这更为克隆人类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但很快,顾及到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多数人的反对,多数国家通过立法明令禁止克隆人类。
《第六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和震撼,更多的则是引发了人们对克隆人的深刻思索。影片最后虽没有援引“第六日法案”对疯狂的杜拉克进行法律审判,但对他的道德伦理审判却是显而易见的。
雖然如此,人们对克隆却不免存在有矛盾心态。正如影片中的亚当,其本意是,无论何种生物,“生命的基本法则是,出生,成长,生活,然后死去”。但对女儿的爱却又使他不由自主地走进宠物克隆商场,克隆了他们家的宠物犬“奥利佛”。这在片中的人们看来,为自己和家人克隆一个健康的宠物作为替代品已被普遍认可,即便他们仍强烈反对克隆人。
克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一则人们渴望借助克隆技术延续生命;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伦理法则又告诉他们不可越过雷池。正如影片中亚当的思索和疑虑:克隆出来的,没有灵魂,危险吗?既然安全,为何不允许克隆人类?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运用高科技,尤其是克隆技术来造福人类,矛盾和纠结仍在继续。
三、西方伦理文化隐喻与《圣经》
文艺作品大都有其神话的、历史的或现实的素材和思想渊源并受其价值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神话传说,“一直在塑造和影响那些民族的思维观念,对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而在西方世界,“《圣经》的故事和传说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它的思想和哲理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究其原因,在于《圣经》典故在西方社会中影响的普遍性和深入性:《圣经》典故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领域普遍存在,且已深深融入哲学、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成为西方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其影响力之广、之深是任何其他典故所无法匹敌的。
正如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基本来自于儒家学说一样,《圣经》及其典故所蕴含价值观念成为以基督教为普遍宗教信仰的西方人所认可和信奉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西方电影取材于《圣经》典故并将其伦理思想作为影片的主题来表现并不出人意料。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整整一部西方电影史从未脱离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3]。
电影《第六日》也毫不例外地带有浓厚的《圣经》文化色彩,我们从该片片名以及男主角的姓名这些细节就可见一斑,因为“一部电影及其片名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传说等形成的文化体系中” [4]。
《圣经》这样描述:“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是第六日”(《旧约·创世纪》,1:27-31)[5],而片中被多次重复的一句台词正是“在第六天,上帝创造了人,上帝造人时在第六天”,凸显了片名《第六日》的宗教文化含义;《圣经》中还讲道:“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气的活人,名叫亚当”(《旧约·创世纪》,2:7)[6],片中主人公也恰恰以上帝所创造的第一个人的名字“亚当”命名;还有,主角亚当·吉布森(Adam Gibson)的姓“吉布森(Gibson)”在古德语中的含义又是“光明磊落的誓约”,此名表达父母希望子女继承其祖先财物及传统的愿望。
这些细节除了在艺术手法上起到呼应主题的作用之外,更深层的含义则是表现该片主创者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即《圣经》和基督文化所秉承的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即着眼于在肉体层面或物质范畴解读人(尤其是基督徒)与他人、社会及万物的关系嬗变,目标指向以神人和谐为基础,重建被罪扭曲的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关系[7],重新回归到“神”所安排的正常的社会和人类生活秩序。
可见,影片中所反映的克隆人争议以及人们的矛盾心理,究其根源,正是来源于《圣经》深刻影响下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影片主创者对克隆人问题鲜明的“上帝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和态度,即任何生命的诞生,尤其是人,只有通过正常途径出生、成长的人,才是《圣经》中所讲的“神所应许的”,才是“神”所喜悦的,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否则就是对上帝的不敬——因为人不可能像上帝那样创造人类和世界;当然就是也是反传统的和反社会伦理的,自然不会成为多数人的共识而被普遍接受。
四、结语
任何文艺作品都会反映作者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及其附带的价值观念。欧美大片对所有学英语、用英语的人来说不啻于一个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生动而鲜活的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加深中西文化间相互了解、增加彼此间信任的绝好窗口。另外,一部好的电影带给人们的应该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享受以及文化学习和交流的素材,电影故事背后的故事及其带来的对生命和人性的理性思考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参考文献
[1]董广坤,王传顺.《2012年》中的神话原型与末日隐喻[J].电影文学,2011:20.115-116.
[2]赵玲洁,赵彦荣.《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影响[J].时代文学,2011:8.88-89.
[3]杨然.电影中的宗教魅力——谈基督教文化在电影中的文化价值[J].电影评介,2009:19.8-9。
[4]佟磊,沈秋敏.浅谈西方文化与西方电影片名翻译[J].时代文学,2009:15.149-150.
[5][6]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7]韩海燕.从谚语看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4-56.
【关键词】 美国电影;第六日;西方文化;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一、剧情述评
美国电影《第六日》(The 6th Day)是第一部探索人类克隆的动作影片,它把我们带到科技已高度的不远的未来,在那时,人类科技已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然而,即便克隆人类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因社会伦理的限制,仍不被法律所允许。
人类的弱点之一就是往往抵挡不了利益的诱惑,在利益面前,不少人会很容易地就忘记了道德伦理和法律的约束而为所欲为。电影中韦恩实验室(研究克隆技术的实验室)的老板杜拉克便是典型的一例——他在医学博士韦恩的帮助下不仅克隆了自己,也克隆了许许多多的被他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人,电影的主角亚当·吉布森(Adam Gibson,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即为其中之一。
亚当回到家里发现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取代了自己享受着本属于自己的天伦之乐,其震惊、困惑、痛苦之情溢于言表。而作为观众,我们都不难想象假如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什么一个感受。于是,为夺回原属于自己的一切——自己、家庭和爱,亚当开始了他的“正名”之旅。
如许多美国电影一样,《第六日》也有一个好莱坞式的结局——亚当在其克隆体的帮助之下,成功揭开了这一惊天阴谋,并最终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在这部电影中,克隆与爱两大主题相互交织:为了爱,亚当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为女儿克隆了他们的宠物狗;出于爱,亚当选择与他的克隆体携手合作,共同揭开了隐藏在克隆人背后的巨大阴谋;因为爱,克隆亚当黯然退出……。若是从圣经和基督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影片的这两大主题,实则是矛盾与冲突的相互交织——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而人类无权去克隆自己,但人类偏偏又克隆了自己;上帝与他所拣选的民立约,要爱上帝,爱家人,爱邻居,爱一切基督徒如兄弟姐妹,而片中的主人公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出发点正是“爱”,包括克隆。电影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索:人类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免担忧——科技高度发达之时,人类是否还能掌控自己的命运?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在高科技面前,人类应该坚守的伦理底线是什么?
二、对克隆的矛盾心态
1997年2月22日英国生物遗传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克隆出“多莉”羊的新闻被报道之后,克隆技术便震惊了世界;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图谱被成功破译,这更为克隆人类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但很快,顾及到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多数人的反对,多数国家通过立法明令禁止克隆人类。
《第六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和震撼,更多的则是引发了人们对克隆人的深刻思索。影片最后虽没有援引“第六日法案”对疯狂的杜拉克进行法律审判,但对他的道德伦理审判却是显而易见的。
雖然如此,人们对克隆却不免存在有矛盾心态。正如影片中的亚当,其本意是,无论何种生物,“生命的基本法则是,出生,成长,生活,然后死去”。但对女儿的爱却又使他不由自主地走进宠物克隆商场,克隆了他们家的宠物犬“奥利佛”。这在片中的人们看来,为自己和家人克隆一个健康的宠物作为替代品已被普遍认可,即便他们仍强烈反对克隆人。
克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一则人们渴望借助克隆技术延续生命;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伦理法则又告诉他们不可越过雷池。正如影片中亚当的思索和疑虑:克隆出来的,没有灵魂,危险吗?既然安全,为何不允许克隆人类?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运用高科技,尤其是克隆技术来造福人类,矛盾和纠结仍在继续。
三、西方伦理文化隐喻与《圣经》
文艺作品大都有其神话的、历史的或现实的素材和思想渊源并受其价值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神话传说,“一直在塑造和影响那些民族的思维观念,对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而在西方世界,“《圣经》的故事和传说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它的思想和哲理已经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究其原因,在于《圣经》典故在西方社会中影响的普遍性和深入性:《圣经》典故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领域普遍存在,且已深深融入哲学、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成为西方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其影响力之广、之深是任何其他典故所无法匹敌的。
正如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基本来自于儒家学说一样,《圣经》及其典故所蕴含价值观念成为以基督教为普遍宗教信仰的西方人所认可和信奉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西方电影取材于《圣经》典故并将其伦理思想作为影片的主题来表现并不出人意料。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整整一部西方电影史从未脱离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3]。
电影《第六日》也毫不例外地带有浓厚的《圣经》文化色彩,我们从该片片名以及男主角的姓名这些细节就可见一斑,因为“一部电影及其片名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传说等形成的文化体系中” [4]。
《圣经》这样描述:“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是第六日”(《旧约·创世纪》,1:27-31)[5],而片中被多次重复的一句台词正是“在第六天,上帝创造了人,上帝造人时在第六天”,凸显了片名《第六日》的宗教文化含义;《圣经》中还讲道:“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气的活人,名叫亚当”(《旧约·创世纪》,2:7)[6],片中主人公也恰恰以上帝所创造的第一个人的名字“亚当”命名;还有,主角亚当·吉布森(Adam Gibson)的姓“吉布森(Gibson)”在古德语中的含义又是“光明磊落的誓约”,此名表达父母希望子女继承其祖先财物及传统的愿望。
这些细节除了在艺术手法上起到呼应主题的作用之外,更深层的含义则是表现该片主创者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即《圣经》和基督文化所秉承的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即着眼于在肉体层面或物质范畴解读人(尤其是基督徒)与他人、社会及万物的关系嬗变,目标指向以神人和谐为基础,重建被罪扭曲的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关系[7],重新回归到“神”所安排的正常的社会和人类生活秩序。
可见,影片中所反映的克隆人争议以及人们的矛盾心理,究其根源,正是来源于《圣经》深刻影响下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影片主创者对克隆人问题鲜明的“上帝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和态度,即任何生命的诞生,尤其是人,只有通过正常途径出生、成长的人,才是《圣经》中所讲的“神所应许的”,才是“神”所喜悦的,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否则就是对上帝的不敬——因为人不可能像上帝那样创造人类和世界;当然就是也是反传统的和反社会伦理的,自然不会成为多数人的共识而被普遍接受。
四、结语
任何文艺作品都会反映作者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及其附带的价值观念。欧美大片对所有学英语、用英语的人来说不啻于一个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的生动而鲜活的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加深中西文化间相互了解、增加彼此间信任的绝好窗口。另外,一部好的电影带给人们的应该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享受以及文化学习和交流的素材,电影故事背后的故事及其带来的对生命和人性的理性思考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参考文献
[1]董广坤,王传顺.《2012年》中的神话原型与末日隐喻[J].电影文学,2011:20.115-116.
[2]赵玲洁,赵彦荣.《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及影响[J].时代文学,2011:8.88-89.
[3]杨然.电影中的宗教魅力——谈基督教文化在电影中的文化价值[J].电影评介,2009:19.8-9。
[4]佟磊,沈秋敏.浅谈西方文化与西方电影片名翻译[J].时代文学,2009:15.149-150.
[5][6]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7]韩海燕.从谚语看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