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适笔下的雁荡“人间”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kit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册散文集《人间杂记》,该书卷首有林语堂、赵景深和朱应鹏所作的三篇序言,著者名叫陈适。从林语堂的序言可知,陈适的文章在《人间世》杂志上常有发表,使其可以“稍微窥见陈先生之风韵了”。赵景深在序中承接林语堂的“风韵说”,很是赞叹著者“用字的锤炼”,认为该书所辑写景的散文别有风韵;而著者笔下的雁荡山风物,更让当时未能到此一游的赵景深“好像有了一次卧游”,“恰好补足了缺憾”。
  据考,该书著者陈适(1908—1969),浙江温州乐清人,原名陈燮清、陈燮柽,曾用名适一、堇昔。1930年初夏,陈适在上海万叶书店任助理编辑注释古文。同年8月转复旦大学师范专修科,1932年1月毕业。此后,他曾在上海私立人文中学、滨海中学、民光中学、青年中学等校任教国文并兼教务主任。陈适虽文思敏捷、博学广涉,但出版个人著述并不算多,目前已知仅六种,即《人间杂记》、《离骚研究》、《瓯海儿歌》、《作文三步》、《中学生作文正误》、《青年作文读本》;多为教学与研究类著述。从这些出版物来一窥陈氏散文“风韵”的,恐怕也只有这一册《人间杂记》了。
  正如林语堂所言:“陈先生不喊到农村去,却是住过农村,识得田园生活之甘苦痛痒,我们读来,只觉其真。”《人间杂记》中有大量关于浙江乡村尤其是作者故乡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的确非“住过农村”的作者不能写出。殊不知,除了《人间杂记》之外,陈适还写过一篇《两种人的生活》,发表时间早于《人间杂记》,但并没有收入《人间杂记》之中,堪称一篇陈适乡土散文的“集外文”。
  近来,笔者偶然查阅到,上海《立报》于1935年12月16日第二版“言林”副刊之上,刊载有陈适的一篇《两种人的生活》。文章内容是专门描写雁荡山民生活情状的,读来饶有“风韵”。文章不长,不妨细读。照录原文如下:
  两种人的生活
  陈 适
  故乡有两种人的特殊生活:一种是爬到山峰上去采“雕兰”的;一种是钻进河水底凿瓦泥的。
  第一种人,是见于雁荡山中。说起雁荡,是天下名山,风景绝好,有大小龙湫,一百零二个奇峰,层障悬涧,古洞名刹,都是鬼斧神工的异态。而那些山峰,飞拔挺秀,就是晴天,峰顶上也常挂着缕缕白云。
  那些采雕兰的人,住在山中或附近山村。他们希望能把这事情做一种专业,但因太危险了,很少有人敢做;就是做的也都是身体强健习有技能的成年人。他们腰间挂一束麻绳,一包冷饭,一个草袋,凿石攀钩,用力爬到峰顶上去,把麻绳一端系在峰顶的树根或大石上,另一端缚住自己的腰身,再从峰顶上放了下来,挂在峰半腰,便一左一右的移荡起来,再寻峰石凹处的雕兰。有时从这峰上用力一振,人便荡过对面的峰上去,如在空中打秋千,游人在峰下仰头望去,像一点蚂蚁,摇摇欲坠,不觉替他们发抖,捏一把冷汗。山中人说:“因麻绳被峰石磨割断了,掉下来死的人也常有的。”听到这些话,真也教人心寒。
  雕兰又名石斛,性寒,茎可入药,多生于峰石阴凹里,风吹雨洒,而阳光不炙。雕兰的价值也很高贵,听说那些采雕兰的人,采得多的,一天有十几元或几十元的代价,只是机会是不常有的。
  第二种人,是在前窑做瓦的地方。这地方约有三四百户人家,多半以做瓦为专业,因此便有许多瓦窑,许多排列成行的瓦型和缕缕的窑烟,沿绕着那河边。
  那些做瓦的泥土,大半是从这河底打上来的;因为河泥质细性软,比田泥好,烧出瓦来也较坚实,不易破碎,所以河泥的用量是很大的。
  他们凿河泥的方法,完全用人工,有专门能做这种工作的人,便是整个人钻进河水底去,用铁铲把泥凿成方块,然后几个人用力把它背上来,大如石臼。他们屏着呼吸,忍着水淹,在河水底能过十几分到几十分钟,才钻出河面来。这种特殊的训练是从小便学会的,能在水中走转,也很自由活动;可是也因有太大胆而被溺死的。
  瓦泥打上来越多,河底便越加深。积着这悠久的时间,前窑的地形便一天一天的低下去了。每逢水灾来时,村前村后变成一片泽国,河船可从田野中撑过;而在水平后,道路更泥泞得不能走,真也可比小荷兰国了。现在,这种凿瓦泥的人也都到外地的河水底去凿了。
  以上这两种人,一种是爬上去求生的,一种是钻下去求生的。
  这篇不足千字的散文,笔触清新、意味悠远,“风韵”是独一味的。雁荡山民攀山采兰与下河凿泥的两种谋生方式,在陈适笔下白描出来,别具看点——乡土生活的原始气息与人世艰辛,都在这篇并未刻意美化“风景”也未过分渲染“阶级”的小文章中,自然而然的呈现了出来。应当说,这篇散文充分代表了陈适乡土散文的“笔法”,虽未辑入《人间杂记》,却实实在在的写出了当时温州乡土的“人间”实景。
  古往今来,写雁荡山风物、景观、文史者多如牛毛,能如陈适这样将雁荡“人间”娓娓道来者实不多见。在他笔下,对乡土之挚爱自不待言,但并不因此只去赞颂古今风物种种,而是切切实实的去扎身“人间”;在他笔下,力求汉语文字的清新格调,但并不因此只取古雅、冲淡的书斋情趣,而是真真切切的去抒写“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陈适的文学成就超过了一般性质的乡土作家,因为他是兼具“人间”情怀与乡土经验的,且有着较为良好的文史修养、较为充分的文化视野之作家。
其他文献
第十四讲 文学的死亡点  文学死亡的内部原因  导致文学死亡的内部原因,即作家主体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  一是作家“太开窍”(即太聪明)。《庄子》里有一篇文章,谈南海之帝(倏)与北海之帝(忽)俩兄弟到中央之帝(浑沌)那里做客,浑沌盛情款待。倏与忽感动,说浑沌很好,就是不开窍。于是,用凿子去帮浑沌开窍,结果浑沌“七日而亡”。浑沌本来活得好好的,一开窍就死。作家本应保持一点“浑沌”,即保持天真天籁
相较于民国时期其他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文集,迄今我们却还没有看到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办学治校时期教育文集的出版,无疑,这是一件憾事。  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任内步入辉煌,达到了一个当时难以企及的高峰,这与竺校长办学治校的理念、措施以及他的团队有关。办学理念,竺校长曾以演讲、报告、书信、日记等方式予以展示,而最能彰显其精神的,是他办学治校期间的演讲,如果结集,应该收入如下各篇(以时间为序):  《初临浙
爸爸1896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长鄄村。1919年,考上北京大学,但后来因为我爷爷去世,所以,爸爸大学尚未毕业就不得不辍学,踏上了为养家糊口而东奔西走的道路。  从1924年到1949年这二十五个年头里,他先后换了十七个工作地点,还不算失业赋闲的时间。这期间,他干过很多不同性质的工作,诸如铁路管理局干事、黄埔军校教官、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员、大学教授、系主任、训导长等,其中除了在河南省政府的工作时间有
孔子的一生,颠沛流离,饱经沧桑,尤其经历了太多亲人的死亡:三岁上父亲叔梁纥去世。十七岁时,年仅三十来岁的慈母颜徵在于贫病交加、过度操劳中撒手人寰。人到中年,妻子亓官氏先他而去,家便不成为家。年近古稀,五十岁的儿子孔鲤又追随母亲去了,把其幼子孔伋留给了他。幼年失怙,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落得祖孙相依为命。这期间,儒家学派的未来掌门人,刚过而立之年的最优秀的学生颜回在贫病中离世;勤恳好学、为人忠厚的学生
芝加哥的冬天来得早,11月已是漫天大雪,第二年的4月还会雪花飘飘。芝加哥大学置身于芝加哥南郊的密歇根湖畔,冬天则更加寒冷,这也使得芝大学者心无旁骛地专心治学、阅读与讨论,在众多领域开创了芝加哥学派。芝大所有专业的本科生皆需修满至少十五个学分博雅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思想来源于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时至今日,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韦伯之问”在于:为什么
因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现代文学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骚动与亢奋。然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艺术与人生总是合而为一,现实生活即使再严酷,也无法使它降格,变得庸俗粗鄙。他们为人生而艺术,关心民生疾苦,忧虑国家命运,反对凌虚蹈空的自我表现;他们为艺术而人生,恪守艺术底线,淡泊金钱名利,甘于寂寞之道,追求艺术的品位。这样的艺术家凤毛麟角,足以代表着时代的精神高度。  以上的感想,在读已故艺术大师张光宇的《云彩
很显然,这个题目,因“九死一生”而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此屈原《离骚》句也;“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此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句也。  “九死”,大概真是中国士人的千古宿命吧:从屈原到司马迁,从韩愈到苏东坡,从谭嗣同到闻一多……这串“九死”的名字几乎可以一直往下延伸,贬谪,流亡,冤狱,横祸……人生逆旅上尽管历尽种种苦厄坎坷,但为着“心之所善”而“未悔”、“不恨”,磊落
细读国际著名的印度学家郁龙余先生的新作《“一带一路”开创文明新纪元》,两条明显的脉络最先展现在面前:一是他在整个人类文明转型的大视野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定位、未来展望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学术解读、构建,得出了“一带一路”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的结论;二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照下对“中印大同”、“Chindia”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构建,提出了中国、印度两个大国历史担当的卓见。我想这大概也是
如今,我们又搬回了长沙,在北边乡下青山绿水之间,住进了一栋单家独屋。  三年前,那时我们在广州已住了二十多年。其实,原来去广州和后来搬回来,我都并不情愿。费了好大的劲,才明白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道理。存玉倒好,她天生以为,天涯何处不故乡。到了广州,她丢掉了铁饭碗,要做一个自由作家。在长沙时,她就在搞儿童文学,还获了奖。这下子到了新的地方,她想搞个大本子的儿童故事,她关在了自己的书房里写“冬
一  章回体小说的开头往往都不好看,爱拖沓,摆架子。就像一个嘴脸油腻、节奏缓慢的客人,先放下手中的鸟笼,慢慢落座,再用热毛巾擦脸擦手,茶水漱口,才开始说一个冗长的故事。列位,都听好喽!我先说一个道理啊。  不过《金瓶梅》(词话本)的开头却是很好看的。不端架子,开场白干净直接,没太多客套,道理简单明了不做作,无非就是说一个“色”字的道理。这样开头是可爱的。  《金瓶梅》以十回为一卷,开头几回,详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