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但阅读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其他学科也要阅读。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自不必说,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的教师也会让学生阅读。语文的阅读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从一般功能上看,语文及其他学科的阅读,都是为了获取和筛选信息,理解所学的内容。只是,其他学科的阅读到此为止了,而语文学科的阅读才刚刚开始。从语文学科的阅读功能来看,学生应该通过阅读,去感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进而去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表现内容、表达思想的。因而,“从语文学科特点来定位,文本解读的对象首先是语言,尤其是语言表达形式。文本解读的深度,应该看对语言解读的深度,尤其是对语言表达形式解读的深度”[1]。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表现思想的,阅读课文就是要通过对文章语言符号的理解与剖析,再现作品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以语言文字为抓手,去体验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去发现语言文字后面的意义。如果学生缺乏文章中所描述的生活体验,又不能“尽舍诗中所言,而别求诗外之物,不屑眉睫之间而上穷碧落,下及黄泉,以冀戈获”[2],那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不是片面的就是空洞的。因此文本细读应该从语言入手,通过对经典作品语言的细细揣摩、品味和涵泳,读出字里行间不一般的味道,体会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奥妙。那么,如何从语言入手细读文本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读出一般人所读不出来的意义。如孙绍振先生所言,目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都在“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这就使得学生上语文课不感兴趣。其实,学生一般都是可以理解课文的,上课时教师不必一一细说,要在“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地方下功夫,让学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来,这样,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才会不断地得到提高。如《台阶》一文,是一篇内涵丰富的短篇小说,解读颇多,上法也多种多样。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他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段话中的“若有所失”一词学生在阅读时一般都会忽略,教师就应该在这个词语上“大做文章”,引导学生由此开始一层一层地品出其中的“酸涩”之味来。先是让学生从这个词语中感受到“有一点迷茫的感觉”,然后就抓住其中的“失”字去理解父亲“失”在何处。“失去的是以前的快乐的生活”,还是“造好了台阶后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学生品出了这些味道之后,可以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父亲九层台阶的新房子造好以后,他的地位提高了吗?”这一问就把学生领进了作品主题解读的层面,对“台阶”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就在看似平平常常的语言中,品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词语,在平常中品出不寻常的滋味。初中生往往喜欢那些华丽的词语,写作文时也会不断地堆砌这些辞藻。其实,优秀的作品并不靠华丽的语言去“撑场面”,它们大都以“俗白”见长,其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而细细读来却又耐人寻味。事实上,一些普普通通的词语用得巧妙,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鲁迅先生往往用“相宜的白话”表达含蓄丰厚的意蕴,“只有自己懂得或者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3]。他在《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只一個“细脚伶仃的圆规”,就把她刻画得入木三分,细细品味,多少辛酸、多少讽刺尽含其中。小说的结尾所说的“路”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值得慢慢咀嚼。让学生关注作品中这些看似平常的语言,并联系相关的语言环境吟诵品析,辨出其中的美妙滋味来,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极有好处的。优秀作品往往看似平淡,正如白玉,清澈透明,温润自然,这是一种内在的光彩,它是含蓄的,要仔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绚烂”。
第三,在语境中细读语言。文章中的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的,细读课文要关注文章的整体语境,任何离开了文章整体的语言品析,只会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比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美景,语言恬淡宁静,特别有味。把它们与全文联系起来之后,你会感觉到一种生命的活力扑面而来,再回过头去细细品味这些文字,你就会激动不已。《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是用一个个平凡微小的细节来塑造的,细节描写是《背影》这篇散文的魅力所在,阅读时不能孤立地去读这些细节,如果把这些细节描写一一叠加起来,父亲对儿女的一片爱心就一目了然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看上去平平常常,当与文中清澈静谧的月光勾连起来,再与苏轼的经历联系起来后,它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是自豪与宽慰,还是惆怅与悲凉,抑或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细细辨来,滋味无穷,而境界全出。所以,在细读课文时,要自觉地观照全文,善于以全局的意识去看待局部的内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抓住那些有着特别意义的语言文字来品味涵泳,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文章的深层含意和优美的意境。
参考文献:
[1]郑逸农.给文本解读一个恰切的定位[J].语文教学通讯,2011(02).
[2]钱锺书.管锥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9:276.
[3]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2.
(作者单位:苏州中学)
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读出一般人所读不出来的意义。如孙绍振先生所言,目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都在“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这就使得学生上语文课不感兴趣。其实,学生一般都是可以理解课文的,上课时教师不必一一细说,要在“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地方下功夫,让学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来,这样,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才会不断地得到提高。如《台阶》一文,是一篇内涵丰富的短篇小说,解读颇多,上法也多种多样。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他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段话中的“若有所失”一词学生在阅读时一般都会忽略,教师就应该在这个词语上“大做文章”,引导学生由此开始一层一层地品出其中的“酸涩”之味来。先是让学生从这个词语中感受到“有一点迷茫的感觉”,然后就抓住其中的“失”字去理解父亲“失”在何处。“失去的是以前的快乐的生活”,还是“造好了台阶后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学生品出了这些味道之后,可以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父亲九层台阶的新房子造好以后,他的地位提高了吗?”这一问就把学生领进了作品主题解读的层面,对“台阶”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就在看似平平常常的语言中,品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词语,在平常中品出不寻常的滋味。初中生往往喜欢那些华丽的词语,写作文时也会不断地堆砌这些辞藻。其实,优秀的作品并不靠华丽的语言去“撑场面”,它们大都以“俗白”见长,其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而细细读来却又耐人寻味。事实上,一些普普通通的词语用得巧妙,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鲁迅先生往往用“相宜的白话”表达含蓄丰厚的意蕴,“只有自己懂得或者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3]。他在《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只一個“细脚伶仃的圆规”,就把她刻画得入木三分,细细品味,多少辛酸、多少讽刺尽含其中。小说的结尾所说的“路”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值得慢慢咀嚼。让学生关注作品中这些看似平常的语言,并联系相关的语言环境吟诵品析,辨出其中的美妙滋味来,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极有好处的。优秀作品往往看似平淡,正如白玉,清澈透明,温润自然,这是一种内在的光彩,它是含蓄的,要仔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绚烂”。
第三,在语境中细读语言。文章中的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的,细读课文要关注文章的整体语境,任何离开了文章整体的语言品析,只会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比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美景,语言恬淡宁静,特别有味。把它们与全文联系起来之后,你会感觉到一种生命的活力扑面而来,再回过头去细细品味这些文字,你就会激动不已。《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是用一个个平凡微小的细节来塑造的,细节描写是《背影》这篇散文的魅力所在,阅读时不能孤立地去读这些细节,如果把这些细节描写一一叠加起来,父亲对儿女的一片爱心就一目了然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看上去平平常常,当与文中清澈静谧的月光勾连起来,再与苏轼的经历联系起来后,它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是自豪与宽慰,还是惆怅与悲凉,抑或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细细辨来,滋味无穷,而境界全出。所以,在细读课文时,要自觉地观照全文,善于以全局的意识去看待局部的内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抓住那些有着特别意义的语言文字来品味涵泳,感受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文章的深层含意和优美的意境。
参考文献:
[1]郑逸农.给文本解读一个恰切的定位[J].语文教学通讯,2011(02).
[2]钱锺书.管锥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9:276.
[3]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2.
(作者单位:苏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