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错斩崔宁》谁之过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ra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斩崔宁》是宋人话本中的名篇,见《京本通俗小说》(即《宋人词话》)第十五卷。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7),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把这篇话本收编入《醒世恒言》改题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错斩崔宁》以低沉的笔触、黯淡的色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悲剧。一个名叫刘贵的人因家中贫穷,从丈人处借得十五贯钱,晚上回家时因喝醉了酒,又嫌其妾陈二姐开门迟了,就跟陈二姐开了个玩笑,说这十五贯钱是把她典当给别人所得。陈二姐信以为真,当晚偷跑出来,住在一个邻居家。第二天在回爹娘家的路上,碰上一个卖丝的青年崔宁,两人结伴而行。不料刘贵在家被盗贼杀死,十五贯钱也被盗走。邻居发现后,追赶陈二姐。因崔宁卖丝所得的钱也是十五贯,邻居就以为崔宁是陈二姐的奸夫,是他们合谋杀死刘贵。临安府尹以为这就是真赃实犯,不作调查研究,不推理详情,而是将崔宁和陈二姐屈打成招,一个被“处斩”,一个被“凌迟”,造成了两条人命冤案。后来,真正的凶手静山大王吐露了真情,此案才得以昭雪。
  这篇话本,情节曲折生动。作者认为,刘贵的杀身破家,崔、陈的冤死,都由刘贵酒后戏言造成。很显然,造成这件命案原因很多,然而,话本作者却偏偏抓住了“不该说笑话”这个非本质的原因,而抹杀了本质的原因。本文试图从以下三方面探讨造成崔、陈惨剧的本质原因。
  一.封建社会压制妇女的宗法制度是酿成悲剧的催化剂
  请看刘贵说把陈二姐典给一个商人后,“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日与我没有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疑狐不决。”陈二姐听了刘贵的戏言后“疑狐不决”,她不信,但又不能不相信刘贵“下得这等狠心辣手”。尽管封建社会丈夫有随意处置妾的权力,可是在决定之前理应通知其父母。小说非常巧妙地通过陈二姐的一连串提问,透露出她的疑而不信,信而又疑,以及紧张不安的心理,从而反映出作为一个“妾妇”,地位卑微,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哀。我们试想:如果不是封建社会崇尚“三从四德”,女子出嫁后要服从丈夫,丈夫有典卖妻妾之权,那么刘贵即使说的不是笑话,二姐也不会认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陈二姐逆来顺受、老实胆小的性格弱点让她在面对突发性袭击和社会上罪恶势力时,不会大声辩解,更不会反抗,只能默默地承受。这是一个可怜的、牺牲者的形象,但又是非常真实的形象,她代表了封建社会里一部分妇女的悲惨遭遇。由此可见,刘贵的戏言促成陈二姐出走这一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其发生的必然性。
  二、社会风气日下导致静山大王在杀人越货后仍逍遥自在是故事发展的客观因素
  故事结尾四句诗的第一句“善恶无分总丧躯”可以说既是给刘贵作总结(他不该对善良的二姐开这么大的玩笑,导致丧躯),同时也是给静山大王作总结(作盗贼,杀人害命,难逃“恶有恶报”而丧躯)。静山大王因为赌输了钱打算偷些值钱的东西还债,正好陈二姐出走忘记关门,让他有机可趁。他“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到得床前,灯火尚明,周围看时,并无一物可取,摸到床上,见一人朝里床睡去,脚后却有一堆青钱,便去取了几贯”。不难看出,静山刚开始只偷了几贯,并不想害人,不料惊觉了刘官人继而厮打起来,刘官人命丧黄泉。这时的静山“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剩余的钱一并拿走,从此逍遥法外。这一人物形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联系当时的社会现状,官府的苛暴和社会风气的与日俱下,致使有的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但封建司法机构却无力整治,任由其为非作歹。因此强盗小偷屡屡可见,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丝毫得不到保障。
  三、封建官吏的瞒盱昏愦是冤案发生的直接原因
  全篇故事的复杂描写都着眼在一个“错斩”的“错”字上,作者无疑看到了昏官的“率意断狱”是导致陈二姐和崔宁冤狱的重要原因。但是,当他寻觅和探索这幕悲剧的最后根源时,却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而是迷失在次要矛盾中了。他把“错斩”直追到“人情万端”、“世路崎岖”这些表面现象上去,于是得出了“口舌从来是祸基”的错误结论。冯梦龙同样也认为“戏言”是这一悲剧的祸源,因此他在编撰《醒世恒言》时索性把这一话本改题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利用戏言和巧祸模糊了人们对真正祸源的认识。
  不过我们应当承认的是作品在结构情节时运用“巧合”的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矛盾冲突的紧张性,使小说情节发展富于传奇色彩。情节的曲折多变向来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错斩崔宁》就在“巧”上下足了功夫,王氏的父亲给刘贵十五贯钱,而崔宁卖丝所得的也恰好是十五贯钱;刘贵从丈人家回家,王氏偏偏被留下;刘贵一番戏言,二姐躲入邻家,没关家门,恰巧为窃贼提供了方便;杀害刘贵、偷窃十五贯钱的窃贼,碰巧就是劫掠王氏的静山大王,等等。然而,“巧合”艺术手法的运用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偶然性的情节奇特离奇,充满种种变数,使人始终处在新奇的变化中,深深吸引读者,但人们也因此忽略了造成悲剧的罪魁祸首——封建官吏的草菅人命。试问:如果在一个政治昌明、司法公正的社会,“戏言”又何致于惹出如此大祸?所以,作品将“戏言”认为是悲剧的根源,这也反映了小市民长期在封建统治下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畸形心态。当时社会黑暗,静山大王和昏官多如牛毛,有时飞来横祸就会闹得家破人亡,老百姓没有能力改造或消灭盗贼和昏官,往往就不得不比较现实地从“自我检讨”的角度来设法避祸,从而得出了“颦笑之间,最宜谨慎”这种小市民明哲保身的结论。
其他文献
《白鹅》和《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但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各有千秋。两位作家语言的魅力犹如两朵奇葩,竞相斗艳,各具特色。  丰子凯笔下的《白鹅》,采用了总分关系来写,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其主要表现在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上,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对生命的热爱。其语言魅力体现在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形象的比喻来突出鹅的特点。如在描写鹅的步态时:“鸭的步调急速
期刊
以学生的生长为本,以生动的生命为本的生本课堂,让所有的孩子享受美好教育,教育和生命自然地和谐结合在一起。生本课堂——教育的春天使得生命的江水绿色盎然。  一、以生命的快乐为本  走进西宁的生本课堂,我亲眼看到了:上课铃声一响,先由班长上台组织三分钟的课前小喇叭。班长一声令下:“今天的小喇叭开始广播”后,两位小主持人,宣读了一首诗《鹿柴》和一篇习作《我的同桌》。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举手,各抒己见。一
期刊
近些年来,教育资源优化集中,大班额已是学校的普遍现象。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依据学科的特点,就在大班额环境下,如何构建有序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有序高效教学的保障  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
期刊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社会交往,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一、运用平等策略,尊重学生主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
期刊
数学教学,教师该如何教,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从明确意义切入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    二、从提出问题切入  
期刊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资源。它标志着基础教育要实现由以教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向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体系转变。就历史课而言,其资源相当丰富。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等人力资源。对教材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在,我以《鸦片战争》一节为例,讨论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和整合,以实现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也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落实新课改精神,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焕发活力。教师要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点燃认知的
期刊
古典诗词作为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中始终不可缺少。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查解释,背译文”的教学模式,“低效率,无兴趣”的教学效果,使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境地。我认为知人论世、解读诗题、创设情境、理解诗句、指导朗读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知人论事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认识过程
期刊
当前,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生命得以自主地发展。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在其课堂设计中总少不了让学生大胆想象、发表见解,提出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方觉尊重了孩子的独特体验,尊重了学生的发展。而正是在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某老师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做了如下
期刊
1出总物理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1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  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的影响,学生在个性、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原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学生所变现的学习物理能力有明显的差异也是正常的。  1.2符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触发的教学原则  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学有所长,好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