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资源。它标志着基础教育要实现由以教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向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体系转变。就历史课而言,其资源相当丰富。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等人力资源。对教材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在,我以《鸦片战争》一节为例,讨论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和整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鸦片战争》一节的内容包含旧教材中《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节的内容。在新教材中,要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以前三节课的内容,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大难题。我通过优化和整合教材,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优化和整合教学目标
首先,使知识与技能进行优化和整合。把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各自结合到一起来讲解,从而达到教材内文的整合。让学生课后观看《鸦片战争》的电影,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事,多角度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其次,使过程与方法进行优化和整合。用阅读法来概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概况。师生利用多媒体材料用谈话法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目的的一致性,并结合世界历史分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再次,使感情、态度、价值观进行优化和整合。通过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总结,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激发学生对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憎恨,对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增强学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优化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看图片信息并比较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况,利用图片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理解中国当时必败的根源。
2.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们对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增强学生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讲授新课:学生依图片,题纲分析讲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题,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师强调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组织讨论。“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从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归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教师起引导的作用,使新课学习在重新整合基础上实现最优化。
新科小结:结合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影响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战败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让学生认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变。从而做到史论结合,古为今用,一以古鉴今。
知识检测:通过做习题(略)。讨论: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日本和中国在19世纪中期,都遭受到侵略,但日本却很快摆脱困境,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依然未摆脱被宰割的命运,主要原因是什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三、通过图表来优化、整合材料
1.图标一:学生抢答,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图表项目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起止时间、发动者、结果、典型暴行。让学生通过填表识记基本的历史事实。
2.图表二:学生比较填写鸦片战争钱的中国和英国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方面。让学生通过直观图表的填写,增强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图表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影响。并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课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结合这节课和你看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前布置,导入新课,新课小结,知识检测,研究型课题,优化整合形成一个整体。以历史课程标准为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重新整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一轮课改的课程本位,教师是整个课程资源优化和整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鸦片战争》一节的内容包含旧教材中《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节的内容。在新教材中,要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以前三节课的内容,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大难题。我通过优化和整合教材,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优化和整合教学目标
首先,使知识与技能进行优化和整合。把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各自结合到一起来讲解,从而达到教材内文的整合。让学生课后观看《鸦片战争》的电影,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事,多角度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其次,使过程与方法进行优化和整合。用阅读法来概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概况。师生利用多媒体材料用谈话法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目的的一致性,并结合世界历史分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再次,使感情、态度、价值观进行优化和整合。通过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总结,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激发学生对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憎恨,对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增强学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优化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看图片信息并比较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况,利用图片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理解中国当时必败的根源。
2.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们对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增强学生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讲授新课:学生依图片,题纲分析讲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题,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师强调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组织讨论。“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从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归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教师起引导的作用,使新课学习在重新整合基础上实现最优化。
新科小结:结合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影响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战败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让学生认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变。从而做到史论结合,古为今用,一以古鉴今。
知识检测:通过做习题(略)。讨论: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日本和中国在19世纪中期,都遭受到侵略,但日本却很快摆脱困境,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依然未摆脱被宰割的命运,主要原因是什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三、通过图表来优化、整合材料
1.图标一:学生抢答,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图表项目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起止时间、发动者、结果、典型暴行。让学生通过填表识记基本的历史事实。
2.图表二:学生比较填写鸦片战争钱的中国和英国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方面。让学生通过直观图表的填写,增强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图表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影响。并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课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结合这节课和你看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前布置,导入新课,新课小结,知识检测,研究型课题,优化整合形成一个整体。以历史课程标准为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重新整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一轮课改的课程本位,教师是整个课程资源优化和整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