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学期的开始,我总喜欢和同学们分享两个中国古代的故事。一个是宋代欧阳修写的《卖油翁》,还有一则是来自《庄子》里面的“庖丁解牛”。
《卖油翁》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卖油的老翁,经过多年的实践,能够将大碗的油从铜钱孔倒进油壶里。别人问他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时,他微笑着回答说:“无他,唯手熟尔!”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也就是英语里面的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所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口译学习者来说,卖油翁的精神值得学习。因为口译学习是个不断练习和实践的过程。卖油翁能把油倒进极小的铜钱孔里,就好像口译员能够准确翻译出发言内容的每一个细节一样。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年的练习和实践。
然而,一个优秀的口译员,绝不应该在技艺层面上固步自封,而是应该通过更多的实践与反思,使自己的口译水平晋升到更高的境界。
于是,我们想到了那个为梁惠王解牛的庖丁。庖丁是个普通的厨师,但是由于他解牛时的非凡境界,被后世之人牢牢地记住。庖丁解牛时的境界是“游刃有余”,他的牛刀用了19年还跟新的一样。梁惠王惊诧于他的本领,问他:技盖至此乎?他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的回答给了我们新一层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从他解牛的高超水平中看到了超乎技艺层面之上的“道”。在庄子看来,这种“道”自然是“道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
那么如果是在口译的学习和实践中,所谓的“道”又是什么呢?
我想,口译的“道”,是由口译的本质决定的。
口译的本质是什么?是“沟通”,跨文化、跨语言的“沟通”。沟通也是我们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本质。汉字“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构造上来讲,“仁”,二人也,其最初的意义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口译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促进沟通与交流的。在人类早期的部落时代,由于不同部落间的语言不通,出现了奔走于不同部落之间的“舌人”。他们在不同部落间的融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理解了口译作为“沟通”的本质,我们就应该知道,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口译技巧,其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而衡量口译质量的最终标准也应该是与沟通相关的一系列指标。
口译之“道”,就是沟通。正因为口译的目标是沟通,所以我们才说:We don’t translate words,we translate meaning:we don’t translate the words,we translate word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we don’t translate the language,we translate the culture。这些原则的指向都是为了实现口译的沟通功能。
于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何学习口译只学习口译技巧,而不了解沟通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进而,我们还应该了解,沟通的本质是“做人”,还是要回到“仁”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败,看的是沟通者自身的沟通能力,而这种能力既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也有后天修炼的部分。但归根结底是个人“为人”能力的一种。
因此,口译的技艺和技巧层面的东西是可以在课堂上、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和改善的。然而,口译之为“道”的层面则不仅仅是依靠练习和实践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口译学习者具备反思自身心智和实践的能力。一位优秀的口译员,一定是一位伟大的“沟通专家”。
《卖油翁》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卖油的老翁,经过多年的实践,能够将大碗的油从铜钱孔倒进油壶里。别人问他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时,他微笑着回答说:“无他,唯手熟尔!”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也就是英语里面的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所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口译学习者来说,卖油翁的精神值得学习。因为口译学习是个不断练习和实践的过程。卖油翁能把油倒进极小的铜钱孔里,就好像口译员能够准确翻译出发言内容的每一个细节一样。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年的练习和实践。
然而,一个优秀的口译员,绝不应该在技艺层面上固步自封,而是应该通过更多的实践与反思,使自己的口译水平晋升到更高的境界。
于是,我们想到了那个为梁惠王解牛的庖丁。庖丁是个普通的厨师,但是由于他解牛时的非凡境界,被后世之人牢牢地记住。庖丁解牛时的境界是“游刃有余”,他的牛刀用了19年还跟新的一样。梁惠王惊诧于他的本领,问他:技盖至此乎?他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的回答给了我们新一层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从他解牛的高超水平中看到了超乎技艺层面之上的“道”。在庄子看来,这种“道”自然是“道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
那么如果是在口译的学习和实践中,所谓的“道”又是什么呢?
我想,口译的“道”,是由口译的本质决定的。
口译的本质是什么?是“沟通”,跨文化、跨语言的“沟通”。沟通也是我们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本质。汉字“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构造上来讲,“仁”,二人也,其最初的意义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口译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促进沟通与交流的。在人类早期的部落时代,由于不同部落间的语言不通,出现了奔走于不同部落之间的“舌人”。他们在不同部落间的融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理解了口译作为“沟通”的本质,我们就应该知道,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口译技巧,其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而衡量口译质量的最终标准也应该是与沟通相关的一系列指标。
口译之“道”,就是沟通。正因为口译的目标是沟通,所以我们才说:We don’t translate words,we translate meaning:we don’t translate the words,we translate word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we don’t translate the language,we translate the culture。这些原则的指向都是为了实现口译的沟通功能。
于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何学习口译只学习口译技巧,而不了解沟通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进而,我们还应该了解,沟通的本质是“做人”,还是要回到“仁”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败,看的是沟通者自身的沟通能力,而这种能力既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也有后天修炼的部分。但归根结底是个人“为人”能力的一种。
因此,口译的技艺和技巧层面的东西是可以在课堂上、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和改善的。然而,口译之为“道”的层面则不仅仅是依靠练习和实践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口译学习者具备反思自身心智和实践的能力。一位优秀的口译员,一定是一位伟大的“沟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