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刚记事的时候,我爷爷就离世了,他只好与
我奶奶相依为命。
我奶奶因为出身于“富农”家庭,被一再批斗,受到百般羞辱。一次,奶奶在遭到一顿拳打脚踢后,一气之下,投河自尽了。放学归来的父亲没有看到娘亲,哭得天崩地裂,生活的天彻底塌了。小小年纪的父亲,生活的链条断裂,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村里的孩子恃强凌弱,父亲动辄就被石子砸,被撕破衣服,还被追着喊“打他,他是富农崽子……”被疯狂追打的父亲,总会跑到奶奶的坟头哭,一直哭,哭到太阳偏西,山坳的鸟儿都归巢,才落寞地回到冷清的家。
父亲愈加发奋地苦读,他发誓要离开这个村庄。70年代末,父亲凭着扎实的文字功底,成为县水电站的宣传干事。后来,父亲因工作业绩出色,被调入一个河畔小镇的企管会,当了会计。
深夜,我常常看到父亲书房里亮着灯,他瘦削的剪影投在窗户上,在无边的黑夜里显得那么渺小,河风吹着窗户,发出“呼呼”的声音。
父亲总是把时间排得满满的,白天按工作计划办事,常常为了收账,骑车在江堤上跑好几个来回。晚上一得闲他就写新闻稿,然后投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或报社。没承想,还真的发表了好多,那时候,一篇稿子通常只有几毛钱的稿费,只有一次,写了个长篇,居然收到了五元稿费!一高兴,父亲买来了一瓶“红高粱”,一碟花生米,犒劳自己,喝得脸红红的。
父亲和我们姊妹俩相处的时间很少,即便闲着,对我们姊妹谈的主题永远是:要努力,别浪费时间。耳朵差不多听起了茧子,但我们必须得做出毕恭毕敬的样子,因为父亲有一个杀手锏——“啄栗子”。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咚”的一声,“栗子”就敲到了头上,父亲的“栗子”,常常震得我的头“嗡嗡”地响。我和妹妹都很怕他,一见到父亲回家,都乖乖地趴到桌子上。
到80年代末期,乡镇小企业渐渐衰落,企管会解体,父亲失业了。习惯忙碌的父亲感觉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无边的落寞与失意如潮水般涌来,他变得异常烦躁不安,常常一个人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搓着手,整个上午都在长吁短叹,不时自言自语:“该怎么办呢?”父亲买来了很多报纸,《湖北日报》《黄冈日报》《参考消息》……天天着急地找着什么。我猜到了他的心思:“爸爸,你都快60岁了,出去打工,根本竞争不过年轻人的。”“瞎说什么,我看报,看报。”父亲转过身,继续着他的搜觅。
没想到,一个电话改变了父亲退休后的生活。在北京的堂兄联系到了一个私营企业,要招聘会计。父亲马不停蹄地去应聘了,结果竟然聘上了。父亲在北方打拼将近十年了。年逾花甲的他,每一年春节匆匆与家人团聚,又匆匆背着沉重的行囊踏上北上的列车,年年岁岁,奔波在一个陌生的大都市。
年岁渐长,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已经诊断出有脑梗、脑萎缩等疾病,但固执的他,仍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着,拼命地旋转。人终究敌不过岁月,那一年父亲病倒了,曾经英俊的面庞被黑豆般的大大小小的疱疹侵占,脸色蜡黄,眼神浑浊无光。他无力地倒在病榻上,却不断地挥手让我站远点儿,怕传染到我。想到辛苦一辈子的父亲,而今如此颓唐,我心里涌起一阵酸酸、涩涩的味道。
今年春节,我与爱人一起回到娘家,看到父亲正坐在二楼阳台上,那儿是父亲的领地,一张长条桌,上面摆满了各种报纸、杂志,还有信纸,另外有一张单子,记录了很多二胡、戏剧的曲名,什么《二泉映月》《赛马》《河水清清》,等等。父亲偶尔看看书或练练字,听听音乐,打发闲暇时光,这应该是父亲晚年最好的样子了。
夕阳下,我独自漫步在小镇的长堤上,这条路,父亲无数次地踏过、跌倒过。河水滔滔,翻滚着起伏的波浪,多少年了,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凝视这条河,似乎听到了它渐趋平稳的呼吸……
责任编辑:江雯
我奶奶相依为命。
我奶奶因为出身于“富农”家庭,被一再批斗,受到百般羞辱。一次,奶奶在遭到一顿拳打脚踢后,一气之下,投河自尽了。放学归来的父亲没有看到娘亲,哭得天崩地裂,生活的天彻底塌了。小小年纪的父亲,生活的链条断裂,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村里的孩子恃强凌弱,父亲动辄就被石子砸,被撕破衣服,还被追着喊“打他,他是富农崽子……”被疯狂追打的父亲,总会跑到奶奶的坟头哭,一直哭,哭到太阳偏西,山坳的鸟儿都归巢,才落寞地回到冷清的家。
父亲愈加发奋地苦读,他发誓要离开这个村庄。70年代末,父亲凭着扎实的文字功底,成为县水电站的宣传干事。后来,父亲因工作业绩出色,被调入一个河畔小镇的企管会,当了会计。
深夜,我常常看到父亲书房里亮着灯,他瘦削的剪影投在窗户上,在无边的黑夜里显得那么渺小,河风吹着窗户,发出“呼呼”的声音。
父亲总是把时间排得满满的,白天按工作计划办事,常常为了收账,骑车在江堤上跑好几个来回。晚上一得闲他就写新闻稿,然后投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或报社。没承想,还真的发表了好多,那时候,一篇稿子通常只有几毛钱的稿费,只有一次,写了个长篇,居然收到了五元稿费!一高兴,父亲买来了一瓶“红高粱”,一碟花生米,犒劳自己,喝得脸红红的。
父亲和我们姊妹俩相处的时间很少,即便闲着,对我们姊妹谈的主题永远是:要努力,别浪费时间。耳朵差不多听起了茧子,但我们必须得做出毕恭毕敬的样子,因为父亲有一个杀手锏——“啄栗子”。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咚”的一声,“栗子”就敲到了头上,父亲的“栗子”,常常震得我的头“嗡嗡”地响。我和妹妹都很怕他,一见到父亲回家,都乖乖地趴到桌子上。
到80年代末期,乡镇小企业渐渐衰落,企管会解体,父亲失业了。习惯忙碌的父亲感觉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无边的落寞与失意如潮水般涌来,他变得异常烦躁不安,常常一个人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搓着手,整个上午都在长吁短叹,不时自言自语:“该怎么办呢?”父亲买来了很多报纸,《湖北日报》《黄冈日报》《参考消息》……天天着急地找着什么。我猜到了他的心思:“爸爸,你都快60岁了,出去打工,根本竞争不过年轻人的。”“瞎说什么,我看报,看报。”父亲转过身,继续着他的搜觅。
没想到,一个电话改变了父亲退休后的生活。在北京的堂兄联系到了一个私营企业,要招聘会计。父亲马不停蹄地去应聘了,结果竟然聘上了。父亲在北方打拼将近十年了。年逾花甲的他,每一年春节匆匆与家人团聚,又匆匆背着沉重的行囊踏上北上的列车,年年岁岁,奔波在一个陌生的大都市。
年岁渐长,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已经诊断出有脑梗、脑萎缩等疾病,但固执的他,仍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着,拼命地旋转。人终究敌不过岁月,那一年父亲病倒了,曾经英俊的面庞被黑豆般的大大小小的疱疹侵占,脸色蜡黄,眼神浑浊无光。他无力地倒在病榻上,却不断地挥手让我站远点儿,怕传染到我。想到辛苦一辈子的父亲,而今如此颓唐,我心里涌起一阵酸酸、涩涩的味道。
今年春节,我与爱人一起回到娘家,看到父亲正坐在二楼阳台上,那儿是父亲的领地,一张长条桌,上面摆满了各种报纸、杂志,还有信纸,另外有一张单子,记录了很多二胡、戏剧的曲名,什么《二泉映月》《赛马》《河水清清》,等等。父亲偶尔看看书或练练字,听听音乐,打发闲暇时光,这应该是父亲晚年最好的样子了。
夕阳下,我独自漫步在小镇的长堤上,这条路,父亲无数次地踏过、跌倒过。河水滔滔,翻滚着起伏的波浪,多少年了,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凝视这条河,似乎听到了它渐趋平稳的呼吸……
责任编辑: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