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部学生在小学阶段口语较差,坚持课前“说话”,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性。课前说话是综合性强的训练,它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均得到相应的提高,从“学会”到“会学”“爱学”“善学”,从而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关键词:课前;说话;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18
一、引言
新课改以后凸显口头语言训练,新课标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事实上,说话能力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非但不对立,反而相辅相成。几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课前说话训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在特把点滴体会与同行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二、课前“说话”在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做好课前“说话”。所谓课前说话,就是在语文课开讲之前的几分钟,由两到三个学生站到讲台对全班同学讲话。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人最少都有4-5次上台讲话的机会。
县城里的学校,有不少学生来自农村,所以笔者把说话目标定为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敢上讲台,说话声音响亮,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楚;中间层次是在前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做到说话中心明确、前后连贯;第三个层次是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有感染力。当然,每个同学都说普通话,不使用方言。
具体操作步骤为:提前半天或一天布置说话内容或主题(因为是按照座号轮着说,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说话时间),可做书面准备,但说话时,尽可能不看底稿,教师或同学针对说话内容作简单的点评。课后学生可进一步修改,然后装订成册供全班同学传阅,相互学习。说话内容包括:
1. 就课文的中心思想或写作特点、或精彩段落、或优美句子谈自己的见解、体会。如就《犟龟》一文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小巷深處》说“母爱”;就《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说“保护海洋,从我做起”;就《鹤群》说“团结”;就《地毯下的尘土》说“诚实”;就《伤仲永》说“别做可悲的长辈”;就《口技》说“妙哉,声音的世界”;就《愚公移山》说“移山与搬家”;就《桃花源记》说“幻想”……优美句子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赏析。学生各抒己见,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出现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
2.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开发,开展想象、联想等片段说话练习。如《夜,我常常想》《假如风有颜色……》《基因畅想》《黑板与良师》,学生想象奇特,联想丰富。
3. 搜集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并选取优美的段落或诗歌背诵或赏析。
4. 一事一议。如《说勤俭》《谈尊师》《远离恶习,走近文明》《嫉妒不好》《小议作弊》。
5. 结合时势说话。如《畅谈2008年奥运会》《“五一”黄金周,我的打算》《端午节的由来》。
6. 观察说话。如《北海银滩》《春花》《春树》《校园的早晨》《课间》《当上课铃声响起时》。
三、课前“说话”的体会
通过内容不同、形式多样的说话活动,学生受益匪浅,笔者也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感触:
1. 课前说话改变了过去教师滔滔不绝地开题,其实是极为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从而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也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说得形象,大家拍手;说得生动,大家鼓掌,说话者脸上溢满快悦,听者赏目悦耳,充满欢乐和谐的氛围。
2. 课前说话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为要把话说得正确,说得生动,说得感人,首先得立足于原文,只有立足于原文,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就会离题万里。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课文,达到掌握理解课文的目的。
3. 课前说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把教师的“灌”变为学生的“思”,从而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兴趣。初中语文课文选取的是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作品,因而每篇课文都有它各自的特色,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引导,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4. 课前说话,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话说得是否入题,是否感人,也是作文能力强弱的一个窗口。话说好,一定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掌握多种修辞方法,学会恰当地烘托,学会丰富想象力,学会准确地思维辨别力,并善于幽默性地讽刺,即使是带有议论性的话题,也能把它说得有理有据,有条不紊。
5. 课前说话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外作品浓厚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内知识、课外知识。阅读是对局面语言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兴趣则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而兴趣与能力的发展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因此,要把话说得好,就不能局限于课文内容,一定要学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从课外作品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吸收到更丰富的精神营养,开拓视野,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让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时间与空间。
6. 课前说话,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怕作文、懒作文、抄作文的不良习气。因为每个人的说话时间只有两分钟左右,大家没有那么惧怕;懒作文也行不通,因为轮流说,每个人都要说,都要行使这个“义务”;抄作文更不行,如果你一字不漏地照抄,其他同学就会毫不客气地“识破”,从而成为笑柄,谁又愿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课前;说话;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18
一、引言
新课改以后凸显口头语言训练,新课标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事实上,说话能力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非但不对立,反而相辅相成。几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课前说话训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在特把点滴体会与同行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二、课前“说话”在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做好课前“说话”。所谓课前说话,就是在语文课开讲之前的几分钟,由两到三个学生站到讲台对全班同学讲话。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人最少都有4-5次上台讲话的机会。
县城里的学校,有不少学生来自农村,所以笔者把说话目标定为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敢上讲台,说话声音响亮,全班同学都听得清楚;中间层次是在前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做到说话中心明确、前后连贯;第三个层次是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有感染力。当然,每个同学都说普通话,不使用方言。
具体操作步骤为:提前半天或一天布置说话内容或主题(因为是按照座号轮着说,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说话时间),可做书面准备,但说话时,尽可能不看底稿,教师或同学针对说话内容作简单的点评。课后学生可进一步修改,然后装订成册供全班同学传阅,相互学习。说话内容包括:
1. 就课文的中心思想或写作特点、或精彩段落、或优美句子谈自己的见解、体会。如就《犟龟》一文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小巷深處》说“母爱”;就《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说“保护海洋,从我做起”;就《鹤群》说“团结”;就《地毯下的尘土》说“诚实”;就《伤仲永》说“别做可悲的长辈”;就《口技》说“妙哉,声音的世界”;就《愚公移山》说“移山与搬家”;就《桃花源记》说“幻想”……优美句子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赏析。学生各抒己见,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出现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
2.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开发,开展想象、联想等片段说话练习。如《夜,我常常想》《假如风有颜色……》《基因畅想》《黑板与良师》,学生想象奇特,联想丰富。
3. 搜集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并选取优美的段落或诗歌背诵或赏析。
4. 一事一议。如《说勤俭》《谈尊师》《远离恶习,走近文明》《嫉妒不好》《小议作弊》。
5. 结合时势说话。如《畅谈2008年奥运会》《“五一”黄金周,我的打算》《端午节的由来》。
6. 观察说话。如《北海银滩》《春花》《春树》《校园的早晨》《课间》《当上课铃声响起时》。
三、课前“说话”的体会
通过内容不同、形式多样的说话活动,学生受益匪浅,笔者也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感触:
1. 课前说话改变了过去教师滔滔不绝地开题,其实是极为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从而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也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说得形象,大家拍手;说得生动,大家鼓掌,说话者脸上溢满快悦,听者赏目悦耳,充满欢乐和谐的氛围。
2. 课前说话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为要把话说得正确,说得生动,说得感人,首先得立足于原文,只有立足于原文,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就会离题万里。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课文,达到掌握理解课文的目的。
3. 课前说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把教师的“灌”变为学生的“思”,从而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兴趣。初中语文课文选取的是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作品,因而每篇课文都有它各自的特色,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引导,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4. 课前说话,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话说得是否入题,是否感人,也是作文能力强弱的一个窗口。话说好,一定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掌握多种修辞方法,学会恰当地烘托,学会丰富想象力,学会准确地思维辨别力,并善于幽默性地讽刺,即使是带有议论性的话题,也能把它说得有理有据,有条不紊。
5. 课前说话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外作品浓厚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内知识、课外知识。阅读是对局面语言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兴趣则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而兴趣与能力的发展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因此,要把话说得好,就不能局限于课文内容,一定要学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从课外作品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吸收到更丰富的精神营养,开拓视野,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让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时间与空间。
6. 课前说话,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怕作文、懒作文、抄作文的不良习气。因为每个人的说话时间只有两分钟左右,大家没有那么惧怕;懒作文也行不通,因为轮流说,每个人都要说,都要行使这个“义务”;抄作文更不行,如果你一字不漏地照抄,其他同学就会毫不客气地“识破”,从而成为笑柄,谁又愿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