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的情思特征和教学融通路径——以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为例

来源 :语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思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基于教学中“情”与“思”的融通汇合,达成学科核心价值与核心素养的统一。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贯彻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并以情境为载体,将考查内容与时代、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考生解题作答的过程即是接受思想启迪、文化熏陶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百会穴留针对孤独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600 mg/kg注射SD大鼠孕鼠,造仔鼠孤独症样模型。实验组别主要为空白对照组、VPA组、百会针刺治疗组。经9 d连续治疗后,在仔鼠出生后80 d开始应用旷场实验、埋珠实验、三箱社交、新物体识别实验、大鼠自我梳理统计等观察3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 (1)VPA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议论文是当前高考语文的常考文体,分值占高考语文半壁江山。由于写作素材储备不足,我们都非常惧怕议论文写作。因此,探寻议论文写作素材的占有路径成为当务之急。跨媒介阅读可以拓展议论文写作素材占有与运用的途径。下面我们以跨媒介阅读为方向,谈谈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挖掘、占有与运用。
期刊
随着新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颁布,非连续性文本逐步走进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此类文本注重整体感知材料,重在考查学生信息筛选、整合、归纳、提炼等能力。拟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例,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大小14道作文命题在体现新时代新教育思想关于建设共同历史和文化心理方面表现出来的高度的同构同质互文性特征,无论是备战2022年高考一线的师生,还是专门从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研究者以及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工作者都应予以关注。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描述2021年的命题特征,瞻视2022年的命题前景。拙文自惕多事实陈罗,少价值判断,以飨读者,求教方家。
期刊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
期刊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在能力考查中浸润着中华优秀文化,不仅体现了高考语文的选拔性、引导性功能,而且彰显了高考应当承担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功能,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文化自觉上充分发挥出语文试题的特有优势。下面以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为例来分析其命题特点及给我们的备考启示。命题特点1.注重考查综合能力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
期刊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值占比较高,但考生得分往往并不高。为此,一线教师及学辅资料研发部门试着总结出一系列操作性强、较为实用的应试技法给学生“减负”,使备考学生受益良多。然而,笔者查阅近五年(2017—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发现,这些所谓的“秘籍”对于一些“新问法”题目来讲好像又“失效”了。为此,笔者试着结合典型例题,谈谈文学类文本阅读“新问法”题目的答题思路,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借鉴
期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生美学”既来源于中华文化传统,也是现代学者美学探索的结果。“生生”一词来源于《周易·易传》,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关键词。蒙培元指出,“中国哲学就是‘生’的哲学,从孔子、老子开始,直到宋明时期的哲学家以至明清时期的主要哲学家,都是在‘生’的观念之中或者围绕‘生’
期刊
在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复习备考中,将知识点与考点专题结合复习以进行全面备考是大家的共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我们还可以把语言文字运用与阅读写作整合,进行随题复习或随文复习。我们都知道,高考语文试卷分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地考查学生语文学科的素养和能力。张开老师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将高考语文考查
期刊
高考作文的完成质量直接决定着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新高考背景下,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考教结合,已然成为了语文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文章结合具体事例,探究了新高考背景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以及提升作文教学的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提升写作信心,提高作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