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飞跃。教育者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为学生创新学习活动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励、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听力障碍,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1.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改革的指导方针。
《数学课程标准》成为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实施数学教育纲领性文献。它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代表了一种新的数学课堂理念和实践体系,体现了“大众数学”的教育思想。《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将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纲领性的改革指导方针,必将能使数学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1.2 以现代认知科学为改革的指导理论。
现代认知科学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先进教育科学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应以“学生为本”,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听障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提出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去建构知识意义。如:著名的美国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提倡应由学生“主动的学习,亲自的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此同时,现代认知心理学还积极鼓励学生要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如著名的瑞士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就认为“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
1.3 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改革的技术支撑。
现代多媒体技术侧重于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图像、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具备有图、文、声并茂以至活动影象的功能。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组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和电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猜想、观察、实验、验证等数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努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有价值的数学。
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的故事作情境,合理地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参与意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有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的情绪,导致参与意识不强。而多媒体以其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感染力强等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在生动的动画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放动画片,几种动物坐着不同轮子的车进行赛跑,在看动画片的喜悦气氛中,感受到了车轮为圆形的跑得最快,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2 动态模拟显示,增强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培养方式定位在让学生直接感知这一基础上进行。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受时空限制,难以展现生活真实面目,使学生难以体验空间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为了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电脑上出示一条线段和一个长方形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出它们的区别;为了区分面积与体积单位,出示一张纸和一叠纸,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它们的区别;为了区分周长和面积,线段闪烁显示周长,色块闪烁显示面积。再如,在《观察物体》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但用教具演示时,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教具本身的固定性等原因造成学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为此可以通过电脑软件的设计,使用三维动画演示长方体不同方位的形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突出了观察的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的空间意识得到增强,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2.3 创设轻松氛围,渗透人文教育。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而我们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美化课堂,创设轻松学习氛围。在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以美得享受。
在《加法初步认识》的练习中,多媒体画面呈现一个温暖的家,房间里有爸爸、妈妈、小孩、水果、凳子等等。让学生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再发散到生活中有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不拘一格,不守一法的多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从而进行了爱的教育。再如: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表演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歌曲内容本身与本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渗透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文教育。
在新的课程改革面前,我们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会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促进教育观念与教学机制的整体深刻变革,进行更富有成效的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去尝试、去开发、去探究,并把它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我们的课堂效率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2-08-31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听力障碍,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1.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改革的指导方针。
《数学课程标准》成为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实施数学教育纲领性文献。它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代表了一种新的数学课堂理念和实践体系,体现了“大众数学”的教育思想。《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将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纲领性的改革指导方针,必将能使数学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1.2 以现代认知科学为改革的指导理论。
现代认知科学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先进教育科学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应以“学生为本”,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听障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提出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去建构知识意义。如:著名的美国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提倡应由学生“主动的学习,亲自的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此同时,现代认知心理学还积极鼓励学生要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如著名的瑞士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就认为“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
1.3 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改革的技术支撑。
现代多媒体技术侧重于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图像、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具备有图、文、声并茂以至活动影象的功能。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组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和电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猜想、观察、实验、验证等数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努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有价值的数学。
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的故事作情境,合理地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参与意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有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的情绪,导致参与意识不强。而多媒体以其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感染力强等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在生动的动画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放动画片,几种动物坐着不同轮子的车进行赛跑,在看动画片的喜悦气氛中,感受到了车轮为圆形的跑得最快,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2 动态模拟显示,增强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培养方式定位在让学生直接感知这一基础上进行。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受时空限制,难以展现生活真实面目,使学生难以体验空间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为了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电脑上出示一条线段和一个长方形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出它们的区别;为了区分面积与体积单位,出示一张纸和一叠纸,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它们的区别;为了区分周长和面积,线段闪烁显示周长,色块闪烁显示面积。再如,在《观察物体》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但用教具演示时,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教具本身的固定性等原因造成学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为此可以通过电脑软件的设计,使用三维动画演示长方体不同方位的形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突出了观察的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的空间意识得到增强,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2.3 创设轻松氛围,渗透人文教育。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而我们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美化课堂,创设轻松学习氛围。在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以美得享受。
在《加法初步认识》的练习中,多媒体画面呈现一个温暖的家,房间里有爸爸、妈妈、小孩、水果、凳子等等。让学生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再发散到生活中有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不拘一格,不守一法的多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从而进行了爱的教育。再如: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表演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歌曲内容本身与本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渗透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文教育。
在新的课程改革面前,我们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会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数学教学的改革,促进教育观念与教学机制的整体深刻变革,进行更富有成效的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去尝试、去开发、去探究,并把它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我们的课堂效率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2-08-31